绿林网

孔子与论语读后感摘抄

孔子与论语读后感摘抄

《孔子与论语》是一本由钱穆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孔子与论语》读后感(一):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四星。 此书是钱穆先生关于孔子以及论语的演讲稿的合集。 我最近一直在阅读论语,听北大杨子的四书精读课,愈发觉得论语一书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中国上下五千年,从诸子百家到儒道佛,虽然对于处世态度方面有所不同,但是都关注于今世(中西文化从人生的基本态度方面就全然不同,矛盾难以消弭固不难理解),其中对自我人生的饱满度要求最高的就是儒家。不管是孟荀董仲舒杨雄,还是到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对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影响最深,起指导作用根源的始终是孔子的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自然是论语。论语最妙之处在于从不玩弄概念,对道理的讲述平实易懂,而此种道理在日常中又能一一实现。人人皆可为尧舜,圣人只是将自己能做的事都做到最好,如此而已,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唯忠恕而已矣,这讲的便是“仁”,便是待人处事的方法。用忠恕作为准则,串起自己一生,那人生便是正面积极饱满的。人都是要追求幸福,但是幸福感并不是由外在因素构成,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基本的温饱问题必须要解决,否则人不能存活。富贵是众人之欲,圣人亦然,只是对于圣人,不义得来的富贵不能要,仅此而已。对于人生幸福的定义,我还没有见到比孔子的讲述更实在的了。当今时代在欲望潮流裹挟之下,不知有多少人追名逐利,纵身跃入浪潮之中。然而,当水流湍急之时,浮在上面的只是黑沫,要等水流缓下来,在上层的才是至清的水,即便孔子的道理在当今不是主流思想,但是不影响其正确性,自然不影响我去学习实践。借用孟子的话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孔子与论语》读后感(二):灵性大师锡玛塔吉:孔子的教训很对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很伟大的哲人,中国人相信孔子的人文主义,但是另外很重要的便是老子,老子是降世的大宗师。老子曾经描述过扬子江(长江),我也到过扬子江去。老子所讲的道,其实就是我们讲的昆达里尼,灵性的能量。老子是个诗人,他所描述的方式是很隐晦,很微妙的。许多人也许觉得老子的道很难明白,可是这个道在世界各地均受到尊崇,而且人们试图诠释道是甚么。

老子说,扬子江是个很难去的地方。扬子江的两岸非常美丽,有一次我坐在船舷欣赏两岸的风景,坐了三个钟头。我从未看过这样美丽的山峦起伏,好像是画家画上去似的,中国的绘画好像都是受了这些山水启发的。在开始时,扬子江有许多旋涡大石, 很难航行,要很小心地通过。可是过了几个小时,到达海洋的时候,便变得很平静了。同样地,老子说要达到道,在开始时是很困难的,但是到达海洋以后,便变得平静了。所以我很惊奇老子怎样把扬子江比喻作这个灵性的能量。老子是个很好的诗人,而且灵性很高。

孔子的教训很对,但人们会问:我们过道德的生活究竟是为了甚么?为甚么我们要成为讲道德和生活平衡的人?有许多圣人都说我们要有道德,要保持中正平衡,这是为了甚么呢?这个平衡为的是达到最后的升进。 除非你们得到升进,没有任何事物可满足。

孔子教导世人,如何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中国的老子却很美丽的去描绘这个「道」,亦即是灵量。我曾经坐船到过扬子江,那是老子到过很多次的地方。我知道老子希望指出,这条代表灵量的河流,是一直流出大海的,但我们却不要被沿途的自然景象吸引。无可否认,扬子江的山水是非常之美,但我们要做的,是要通过这条河流。沿途会有许多急流,十分危险,我们要小心翼翼,而且要引领船只,通过重重险阻,向海边前进。到达接近海边的这个阶段,便变得十分宁静,便可以十分简单地航行。

中国这个国家有很伟大的哲人,我认为最伟大的是老子,因为人文主义是为人类的升进作准备,可是老子却讲升进本身。但由于老子讲得很隐晦,没有我讲得这样明白,因此我很高兴今天能在会议上讲这些问题。在周游了整个世界之后,我发觉,中国是灵性方面,最好的国家之一。

《孔子与论语》读后感(三):《孔子诞辰劝人读论语并及论语之读法》 六

1.钱穆先生以朱子“自然而然”之说为强说。然朱子亦本程子而发。其意则“仁”为自然而然,“恕”则需学而时习、时时提撕。学者善加体会,自能辨之。故《语类》曰:“唯伊川经解之言,是晚年仁熟,方看得如此分晓,说出得如此分明。两句所以分仁恕,只是生熟、难易之间。”

2.钱先生言:“‘欲’即非自然而然。”今考《论语》,有“七十而从心所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欲仁,斯仁至矣”诸语。则此“欲”亦可自然而然,甚至可以看作一种仁的至高之境,而決非“克伐怨欲”“枨也欲,安得仁”“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之“欲”。此一问题之关键就在“欲”与“仁”的关系。但此种关系之辨析,只是一理学的专门问题。留待专治理学者为之亦可。

3.钱先生又说,“亦”字中有文法,当依孔注。前者“无欲人加诸我”是一事,后者“无加诸人”又是一事。孔子言“非尔所及”,即是孔安国说的“不能止人使不加非义于己。”此说初看来极符合一般之常识——我可以善道待人,却不能强求他人以善道待我。但其论据却在一“亦”字。考《论语》有四十七“亦”,惟“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管氏亦有反坫”“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类此。其余者,大抵皆与语气有关,如“不亦乐乎”“吾亦为之”“乐亦在其中”“亦各言尔其志”。此其一。

又程子引《中庸》“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依句意作一事言。而《论语》作二事,区别恐怕不在“亦”,而在其他的字。如“有”“耻”“不失”前之“亦”,前后两句之动作相同,故可视为两个动作。“欲”也是如此。但前者为“不欲+人之加诸我”,后者为“欲+我无加人”,两者动作并不相同。

4.孔说见诸何晏《集解》,朱子注《论语》时必然也看到这种解释。钱穆先生于第四节说:“朱子注《论语》,岂有不参考古注异本的?但朱子只依郑玄本,知在此等处,已用过别择工夫。”钱先生在第六节为何不这样讲了呢?窃以为钱先生第四节之意在尊朱注,第五节之意在申朱注,第六节之意则转至破朱注。既先立一“破”注之意,在理解上自然会有一些不足。但现代人读《论语》,倘若还依着圣人全对,书中皆真理的路子,必不能为人所接受。有信有不信,有破有立,才算得上平正。

5.仁道既深,难于轻言,言之,得无讱乎?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非尔所及——非尔所能躬行而不违耳。

《孔子与论语》读后感(四):想了解錢先生的孔學思想,必讀此書

這是錢先生本於《論語》,對孔學進行推廣、闡發、辯析所撰文章的精選彙集。所收入的二十九篇文章皆獨立成篇,思想卻連貫一致。諸篇或就一事做講演,或就一題做精研,無不論據切實,論證嚴謹、結論明確,可以說,本書所錄二十九篇文章,即錢先生一生研究孔學所凝結的二十九顆思想結晶。全書涉及到孔學的方方面面,限於淺識末見,僅就所能略悟者,論其四點。

一、對論語的深入解讀

本書所收入之各篇文章,其立論皆本於《論語》,或有引用其它典籍文獻者,其文亦不外乎儒學經典,其意亦以《論語》為出發點加以引申。有必要將本書與錢先生另一著作《論語新解》做一比較。《新解》是一普及性的讀物,務求人人能讀,提要鉤玄,使讀者識義理之然。而本書是對《論語》思想內涵的深入剖析,很多篇章僅僅圍繞《論語》中一、二條章句做討論、做闡述,使讀者進一步知義理之所以然。書中收入《漫談論語新解》、《談論語新解》及《再談論語新解》三篇,直就《新解》創作動機、寫作過程與學術方法,於折衷群說之方法和考慮加以闡述,於《新解》與“朱注”和“二程”之異同處加以詳論,使讀者更能體會《新解》之深詣和精微。另有《孔子誕辰勸人讀論語並及論語之讀法》及《再勸讀論語並論讀法》兩篇,在《論語》的眾多注疏中專門提出了三部,即何晏的《集解》,朱熹的《集注》,劉寶楠的《正義》,並對三部著作的所長所缺做了中肯評價,認為“朱注”的“考據、義理和辭章三者皆優”,讀論語最應由此入手,又說“讀朱注者必當再讀《新解》,然後於《論語》易於有入門益進之望”。其後又有《談朱子的論語集注》一篇,專就《集注》做議論,介紹了朱子的學術師承,“朱注”的成書過程。在《集注》讀法上,特指出,朱注不應孤立的讀,應“先讀《精義》,再讀《集注》”,若要做深入研究,還應結合《集義》、《語類》、《或問》一起讀,才能了解朱子思想發展和認識變化的過程。

二、對孔學的深微闡釋

孔學博蘊廣涵,然其本則人“心”,所重在“學”與“教”,所學、所教皆人生實事。教人應自灑掃應對中去學,即可上達“天道”,達與“天道”並非就此羽化出世,最終的還要以此“道”措施於人群,以使教與學,內外一體,相互發揚。為學之法有四個階段,遊藝、依仁、據德、志道,四者相通層累,又高下有別。前二者乃“下學”,後二者乃“上達”,而四者一以貫之,則曰:“孝弟”、“忠恕”。在宗族講“孝父母、弟兄長”,在社會講“忠人事,恕人過”,皆一本於己心。學即是學此“為己”的功夫,以學養“仁心”,由“仁心”立乎“已德”,由“己德”見乎“天道”。既知“天道”,還應反之與“人道”,“人道”即“仁道”,仁道即“相人偶”。所謂人群相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推己及人,學優而教,以求人人明道行道。人人得修己德,斯成此大群之共德;大群成其共德,則紛爭消除、恩怨弭散,天下大同,此乃孔學之最高理想。

三、對學術的深刻見地

自孔子建立儒學後的兩千多年間,學術在兩種力量的驅動下不斷發展,一為駁辯,一為和會。此二者,因歷史時勢不同,而各據主導位置。概括而言,世道一統,儒學位於獨尊,學術則兼容並包,諸儒所以和會諸子,融通眾說,使儒學有所調和,有所豐富。世道頹亂,異說蜂起爭鳴,學術則抵拒力斥,諸儒所以駁辯異見,壁壘嚴明,使儒學卓立見尊。如此交替往復中,儒學於孔子後,歷代皆有其發展,成就皆有不同。孟、荀上承孔子,下啟後學,二者於“性善”、“性惡”歧點分明,難以歸於一是。初漢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經學昌明,然漢儒刻意求古,失陷於“專經”、“比附”之弊端。漢儒過於重視事功,忽視了孔學中的心性,致使釋、道兩家趁虛而入,兩漢以下,儒道中衰,隋唐直至五代,儒、釋、道三家竟成鼎足之勢。北宋理學崛起,以心性為學,還本孔學,儒道復興,後轉入“心學”與“理學”之爭,空言“氣象”,不重“實務”,矯枉過正,失於另偏。滿清入關,盜憎主人,諸儒為求逃死,而考據訓詁興起,於學術已陷入末流,未足議也。

四、對文化的深度思考

錢先生說:“文化是物質的、集體的、精神的,三部門之融合體”,此為文化的三個階層,由低到高,相通層累。物質階層是解決人類生存問題的,如自然科學;集體階層是解決人類相處規則的,如禮儀、法律;精神階層是解決人類的精神意志的歸宿的,包括宗教、藝術,它是終極基層,是文化發展的關鍵。

中國的文化,於孔子密切相連,每一個中國人的身上都帶有著孔子精神的碎片,融於一體,無法分割。孔學不是宗教,它從未在人世外另設一絕俗之上帝;不是哲學,從未設定一套嚴格的思辨方法;不同於自然科學,但推動中國在相當漫長的一段歷史中成為世界上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最發達的國家。

這是由於,孔學根植於人文現實而上通於宇宙本原。有無上帝無礙於探索“天命”,因而可以兼容一切宗教;“格物窮理”與“明心見性”相結合,因而可以推動科技進步;以“心”設教,有教無類,因而可以消除一切國別、種族等人類差異。因此孔學不應只成為中華一族之文化,還應成為全世界的文化,成為世界全人類和諧共存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指導人類真正步入和諧發展的新文化之路。

《孔子与论语》读后感(五):漫读《论语》

孔子有曰:“吾十有五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字字深意。厚读、薄读、厚读三层渐深。

集注,字字注意。义理、辞章、考据三者兼顾。

被称为“一代通儒”“史学四大家之一”的钱穆曾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还在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后于1990年在台北逝世。

想到曾学过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和书中短短的解释,在看到本书的相关举例和注解,倒是颇有意思。无卖弄文字之嫌,只为展现不同作者注解的殊途同归之意。不论相轻与否,皆是深思之作。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朱子的《论语集注》是这样注释的: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

并且可以注意到朱子此正注之外的圈下所引,即程子言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

钱大家对此正注有不同见解。朱子所说的“兼气质言的性”是他自己的说法,而非孔子这句话的本义。因为孔子所在时代还没有“气质之性”和“义理之性”的分辨。还有正注之中用“美恶”取代“善恶”注解,可以看出朱子对这句话注解所含的问题。这时可以从圈下所引的程子言见出原因。程子和孔子对“性”的看法有很大的分歧,二程之后的朱子又不能直接推翻程子言论,因此取了中间之法,引用程子所言来注解论语。这便是朱子没有严格分别本义与引申义的缘故吧。

而钱大家即本书作者在其所写的《论语新解》对此句的注解只说: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论语》惟本章言及“性”字,而仅言其“相近”。性善之说始发于孟子。盖孔子就人与人言之,孟子就人与禽兽言之也。孔子没而道家兴,专倡自然,以儒家所言人道为违天而丧真,故孟子发性善之论以抗之。然亦未必尽当于孔子之意,故荀子又发性恶之论以抗孟子。本章孔子责习不责性,乃勉人为学也。

钱大家解释这样的注解虽然也说了原书之外的内容,但只是单纯的叙述,而没有把引申义替换了原义。

短短的一句话,想要解释清楚它的本义,后来者们兼顾“义理、辞章和考据”对其进行了夹杂自己意见的注释,或旁征博引,或举例说明,似是来了一场隔空辩论,格外有趣。你方罢场我登台,真义越辩越明。

当然《孔子与论语》不仅只有这些,也提及了孔子略史及其学说地位、孔子诞辰讲辞大纲、作者所写的孔子诞辰纪念辞、《论语》读法、谈《论语集注》《论语新解》、孔子思想与现实世界问题、中国近代入学趋势等内容。

想到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书,《另一种天才》中说过看喜欢的作者写的书,不妨再看一看喜欢的作者们都推崇的作者的书。这次看完钱穆大家著的这本《孔子与论语》,倒是想要重读《论语》了。

《另一种天才》里提到全都会一点等同于全不会。之所以没有从知识中获取想要的回报,其中原因之一便是没有更深入的学习、研究和掌握。精耕细作的收获和草草了事的收获必然不同。而能被称为“一代通儒”的钱穆大家在儒学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必然不少。

一起做个快乐的书虫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