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狂野之夜!读后感摘抄

狂野之夜!读后感摘抄

《狂野之夜!》是一本由[美]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狂野之夜!》读后感(一):荒诞

读书笔记170:狂野之夜

看上去是女作家的一次超级模仿秀,让我想起了洛克尔的六人,不同的是欧茨选了五个美国作家,用他们的笔调来描写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但是又不涉及浮士德一样的终点,没有直面死亡的那一刻。

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那两篇我感觉一般,最出彩的是爱伦坡和狄金森。灯塔这篇完全是爱伦坡的悬疑惊悚风格,结局也特别美妙。经济和精神都出现问题的爱伦坡,被他的医生送到荒岛,看守灯塔,随着食物逐渐吃完,唯一的伙伴猎犬被他敲死,他慢慢丧失了人格,变成了一头野兽。

狄金森是美国知名女诗人,按照现在的话来讲属于宅女,在科技发达的未来,她被作为仿真人制造出来,被一对夫妻买走,女诗人慢慢觉醒,渴望自由,最后和女主人一起逃走。

最后一篇是海明威,拿起猎枪准备轰死自己的时刻回忆往事,他的父母,他的第四任妻子,他在西班牙和巴黎的往事。

五个文学大师,五段生命最后时刻的喃喃自语,欧茨最好的作品是他们,她属于多产作家,始终是诺贝尔热门,但总是差口气。

《狂野之夜!》读后感(二):1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本人最喜欢的当代作家之一。文字的美感往往在于刺痛和直白,而欧茨的小说具有这种美感,一种极富骨感的张力。这是一部大胆颠覆的短篇小说集,欧茨带你走进她想象中五位作家的最后时光,当然这是一种完全出自真实的想象。

“将文学评论成功变成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侵蚀这些偶像人物的形象……欧茨将富于哲理的恐怖氛围与对人类处境的深刻省思互相结合,这是代表美国良知的作家进行的一趟力量之旅。”

我喜欢艾米莉狄金森那一篇,主妇与狄金森仿生人的对话。

-你觉得我的诗晦涩吗?

-亲爱的女主人,“晦涩”的——是你——不是你的诗。

-我的诗到底写的怎么样?有没有道出——真理?

-亲爱的女主人!“真理”——还谈不上——真理必须含蓄——真理就是谎言。

《狂野之夜!》读后感(三):写美国文豪巨巨们的同人小说嘛

本以为是名人传记,读到了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当然后面三个故事的事实基础确实比较坚实一点,艾伦·坡和迪金森这两篇就基本上是彻底自由发挥的同人作了。

最喜欢的是迪金森的这篇,故事设计挺有趣,迪金森的外貌和性格描写也挺好。

詹姆斯这篇里,大师的心理描写得很棒,当然主要是故事很基,所以有加分。

马克·吐温这篇有点洛丽塔的味道,但感觉结构和时间线有点散乱(当然这当中不无翻译误导的可能性)。

海明威这篇非常普通,感觉是想学海明威的硬汉风,但是学得不太像(这当然完全有翻译的原因,翻译太娘了),不过果不其然写到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海明威X菲茨吉拉德,所以也可以给个好评。

最不喜欢的是爱伦·坡这篇,学得不像,画虎不成反类犬,而且日式小说看得多了,就觉得和非人生物乱交这种题材简直土得要命。

整个集子要说主题是孤独的话,我只能说作者写得不够好,反正我是没看出什么孤独的意味来,只觉得除了迪金森这篇之外,在作者笔下的其他的文豪巨巨们都闲得蛋疼。

硬要总结,那只能说是写了一些(作者脑补的)文豪巨巨们心中潜藏的隐秘欲望吧。

《狂野之夜!》读后感(四):孤独孤独还是孤独

只有五篇,读了一星期。欧茨女士是文字高手,各种风格都驾驭的来,这是她想五位美国作家的致敬同人文,用五位作家各自风格写就。

第一篇是爱伦坡,开始也就是平常守灯塔的故事,我还以为贫病的坡真的接受了资助真的渠道偏僻的海岛去做一个守岛人,按部就班的一人一狗守望灯塔,还以为一年期满他顺利完成回到巴尔的摩,我真是图样图森破,没有以后的发展怎么是欧茨怎么是爱伦坡。。。我觉得整篇小说坡味道十足,读到最后毛骨悚然,又觉得一点也不牵强,心路历程很顺畅的发展到这一步,太吓人了。孤独孤独。

第二篇的狄金森同人是狄金森仿真人,科学发展到陪伴机器人可以由自己来挑选自己想要的类型,就连狄金森都可以去做陪伴机器人,有狄金森特点的偷偷写诗的机器人。狄金森都是在别人眼光中呈现,这几个出现的人呈现的还是孤独孤独,是不是社会越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淡漠,孤独可怕的孤独会不会吞噬我们?

第三篇是马克吐温的老年,真的吗?有根据来演绎的吧?这些德高望重的背后啊真不堪。

第四篇是亨利詹姆斯,没读过他的书,但是这篇非常细腻,老人在战争中在医院做志愿者,心理变化非常细腻,也让人肃然起敬。

第五篇是海明威的晚年,他不能控制的想轰掉自己的脑袋,想控制自己的生命。生命的尽头自己把握。凯切姆的地域特点很突出,也突出了孤独。

《狂野之夜!》读后感(五):《狂野之夜》断章

《爱伦坡遗作,或名灯塔》

这篇讲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人与动物的结合,生下了后代。当然这种动物是虚构的,独眼兽。由此我想到人可以和马结合,生出一匹人马来,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狄金森仿真人》

写人工智能使得复制名人变成了可能,一对夫妇买了艾米丽•狄金森的仿真人,妻子喜欢她的诗,丈夫对它不以为然,甚至想要强奸它,小说的结尾,妻子带着仿真人离开了家,而丈夫手拿着她们留下来的一页诗觉得无比孤独。

我靠,为什么我想不到要这样写呢?人工智能?乔伊斯•卡罗尔•欧茨那个时候就已经写出了这样的作品,我们现在还写个毛啊。

《克列门斯爷爷和天使鱼,1906》

写马克吐温和小女孩的交往,马克吐温只喜欢十一岁到十五岁的女孩,有一位十六岁的女孩爱上了他,但当他知道她十六岁时他毅然地抛弃了女孩。这个故事是反《洛丽塔》吗?非常有意思的中篇。

如果要写好一个小女孩的话,必须写好她的外貌。

《文学大师在圣巴塞罗谬医院,1914—1916》

亨利•詹姆斯在第六病室里当义工,这里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位文学大师,他默默地奉献自己。

《爸爸在凯彻姆,1961》

但求一死的海明威。他的身体已经烂掉了。从他把枪拿起顶着头开始写,写他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内的遭遇。

《狂野之夜》这部小说集太有趣了,用想象的方式写大师,而且写得如此妙趣横生,完全可以模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