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城市建设艺术 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的读后感大全

《城市建设艺术 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的读后感大全

《城市建设艺术 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是一本由[奥] 西 特;著作,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40元,页数:1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市建设艺术 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读后感(一):槲老板收作业(三):Romanticism与Baroque之争(2)

在Baroque支持者这边,最重要的人物是Werner Hegemann。他在1922年所写的The American Vitruvius中专辟出一章来介绍Sitte的学说,第一次将Sitte正式引入美国。Hegemann很明确地表示,他对Sitte理论的接受是因为他希望能够在美国城市的格网系统下,找到如何布置纪念性建筑的方法。并且他认为,巴洛克城市建设是由设计师一个人完成的,而这与现代大都市建设的情况相符,因此Sitte描写中世纪城镇广场的艺术构成法则,只是为了补充书的后半段出现的巴洛克城市设计(Christiane Crasemann Collins,2009:175-195)。

虽然Hegemann说服自己的合作者Peets从浪漫主义说转变成Baruque说,但除此之外,这个观点本身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1945年第一版英文翻译问世,两年后Rudolf Wittkower为此书撰写书评,尽管主要是批判英文译者张冠李戴,没有完成翻译任务,但也在开篇指出Sitte的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Baroque的继承,他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何同样使用规则几何,Baruque城市就能够取得辉煌的艺术效果,而现代城市却呆板无聊?Sitte认为原因有二,一是Baroque有意的透视聚焦被现代城市对向了虚无的街道(原本是对着一座建筑的主立面),二是建筑孤立布置打断了连续的街面。但这并不意味着Sitte排斥规则几何和正交。同时,Wittkower还指出,虽然柯布与Sitte看起来似乎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极端,但是他不过是打着进步和机器的名号,到了柯布这里,终于,城市再度获得了某种统一(Rudolf Wittkower,1947:164-169)。

究竟柯布如何发展了Sitte的观点,Wittkower并未明确指出。但大艺术史家的观点还是深入人心,于是1965年第二版英文译者Collins夫妇站在了Baruque这一边。而之后更有研究者指出,Sitte对于Baroque的喜爱与当时艺术史中Baroque研究复兴有关(Andrew Herscher,2003:212-227)。此说也并非空穴来风,的确Sitte本身谙熟艺术史,且与其同时代的艺术史家Heinrich Wölfflin就在Der Städtebau出版的前一年发表了著名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1888年)。但事情究竟如何,还要等进一步的历史研究才能有定论。或者Wittkower所说已经能够在Colin Rowe的著作Transparency中一见端倪?

行文至此,已显慌乱之象,且前后文中多有矛盾之处,就此打住。一些线头先放在这里,以后再慢慢整理罢。

《城市建设艺术 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读后感(二):槲老板收作业(二):Romanticism与Baroque之争(1)

在众多阐释中,围绕着这本书的内容始终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是,这本书所描述的理论到底是浪漫主义(Romanticism)的残留,还是巴洛克(Baroque)城市设计方法的继承?两方面都有支持者,以前者居多。

造成困扰的原因在于Sitte自己对这本书的组织,开篇1-6章主要以意大利中世纪城镇广场为例,少部分涉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第7章成为一个过度,即认为北欧的城市广场同样具备艺术地设计实例,为自己的理论能够用于德奥作证明。而在之后的8-11章,Sitte对仅以技术手段实现的“现代体系”进行了批判,并且以若干巴洛克时期和当代人如森佩尔的城市设计为例说明,即便是在网格之内进行创作,仍然能够使用艺术原则来获得优美的效果。最后,他自己给出的维也纳环城大道方案修改中,对既存建筑没有作修改,对其折中主义风格也不作批判,仅仅是为之分别添加封闭式的广场,基本上都是规则的几何。

对于浪漫主义思想的支持者来说,一方面是因为Sitte的理论原则基本上都是从中世纪的实例中归纳而来(如果不是用实例验证预判的话),另一方面,他所指的“艺术”,总含有picturesque的意味。picturesque源于浪漫主义时期新出现的美学思想(也有说法认为它是介于classic beauty和sublime之间的调和,以惊喜和打断来加强人的感受,而非sublime的horror),简单而言,即按照绘画来布局,在英国如画式风景园林中广为应用,但也很快流传到其他门类,甚至有人认为,时代正在等待着Sitte将这种构成方式应用到城市建设中(故而有stage setting之嫌)。除了Sitte学派和方块块现代体系之外,当时广为流传的城市思想还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Raymond Unwin和Theodor Fischer分别是英国、德国田园城市建设的代表,他们将Sitte理论与之相融合,使得看似中世纪城镇街道般的如画式街道成为田园城市的招牌,甚至成了Sitte理论的代言(Sitte的理论仅关注广场,不曾涉及街道或其他内容)。那么Sitte的picturesque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Ákos Moravánszky用Sitte描述Amalfi的话来解释这个问题。Sitte说“Amalfi令人吃惊的如画式特征,主要在于它模糊了室内和室外,让人感觉自己站在房间内的同时也站在大街上,并且好像能同时身处地面和二层,这仅仅取决于你想给出什么样的解释。这让看风景的人产生极大的愉悦,也正是我们在剧院中要呈现的景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来不以一座新建的城镇来做舞台布景,那实在太过无聊”。Sitte不但偏爱这种透视的混合以及视觉的层类效果,也喜欢特定物品所能引起的联想。他认为雅典卫城上的橄榄树原本只是一棵普通的橄榄树,然而无数的神话传说让它变得“风景如画”,而这都是基于人们记忆的“想象”,Sitte称其为“poetical”,并且认为picturesque低于poetical,只是完全以幻象出现的poetical和枯燥现实相折中产生的中介物,而这也是森佩尔所言“艺术真正的环围”(the true atmosphere of art)(Ákos Moravánszky,2009:109-120)。对联想、想象的关注,表明Sitte的思想确有着浪漫主义的印迹。

另一方面,他的城市设计理念也确有舞台布景的意味。虽然他的这些观察并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感受,但却多多少少符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所出现的资产阶级“漫游者”(flâneur)对大城市的观感。有一种观点认为Sitte的原则某种程度上也与全景画(panorama)有关(Jean-Francois Lejeune, 2009: 69-97)。这不仅是因为Sitte屡屡指涉剧场布景,且全景画的绘制方式与Sitte观察城市的方式也近似(都是站在制高点上俯瞰城市),更是由于他曾经指出由于视网膜是凹面(concave)的,因此设计师所设计的场景应该沿凹面的方式展开。全景画诞生于18世纪末的英国,它的出现打破了原先绘画画框的边界限制,起初观看者站在由全景画围合起来的场地中央,绕着画行走,画面由此而展开。之后全景画发展为观看者站立不动,画面随时间切换的模式。这两者都与漫游者的行为相似。

当然,全景画虽然极度仿真,但仍是一种幻象。与之相对,出现了一种对建筑空间的讨论。值得注意的是,Sitte在对Amalfi形容中所用的词汇“室内外的模糊”与Giedion在《时间,空间,建筑》中宣扬的现代建筑在空间上的突破如出一辙。空间概念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出现在建筑当中,而且出现在德语国家,所以space首先是raum。德语中的raum另一个意思是“房间”,这也就代表着空间是由四面墙限定的,是封闭的,并不对应英语space所具有的“无限”含义,但是当这个词开始凸显其价值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从raum走向space的时候,也就是突破房子的四壁,让空间散逸出去(但不是完全破除四壁)。比如,在Sitte对于城市公共广场的描述中,他指出通向公共广场的道路不能在视觉上畅通无阻,最好要是风车型,这样既能够仍然感受到广场的封闭,同时也可以遐想侧旁微弱的洞口背后的场景。这就预示了如何分隔成为塑造空间的重要手段。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但Loos的Raumplan能够看作是对Sitte这一点的发展。Raumplan是一系列长度、深度、高度不一的盒子进行堆叠,盒子与盒子之间相互勾连,Loos用柱子、饰面(Bekleidung)等方式制造空间的连贯和打断,但仍能保持单个房间的完整性。而在柯布的房子中,利用镜子、柱子、漂浮的旋转楼梯等等来制造视差(parallex)的做法就更为登峰造极,真正擦除了室内外之间的边界(Jean-Francois Lejeune, 2009: 69-97)。

《城市建设艺术 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读后感(三):槲老板收作业(一):Brief Summary和一些槽点

早两年的时候,听说家师当年由建筑转向规划,一是时事所趋,二则是受了Camillo Sitte著作的影响。当时虽颇为好奇,但因为此书踪迹难觅,也非吾之兴致所向,因而并未细究。年前偶然得友赠书,相约阅毕即作讨论,不想因事耽搁,自己又不慎坏了事,及延误至今。今日乱语几句,也算勉强忠人之事。不当之处,切莫怪罪。

仲德崑先生所译《城市建设艺术》,副标题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参照的是1945年的英译本。英译本既与本书德文首版的出版时间(1889年)间隔较长,且参照的是1902年的法文底版(对原文有较大修改,按照译者理解进行翻译,并非直译),因此本身谬误较多(对于此英文版Rudolf Wittkower曾在1947年的书评中对其问题进行过详细阐述)。为此1965年Collins夫妇以德文版重新翻译,并加入了Sitte其他相关文章和对Sitte理论的分析,是目前最为准确的英文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39146/)。因为时间仓促,以下所谈主要还是基于目前的中文本,加上2003年Sitte逝世100周年之际出版的纪念文集(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63878/)。

这本书原先的德文主标题是Der Städtebau nach seinen künstlerichen Grundsätzen(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建设),副标题是Ein Beitrag zur Lösung Modernster Fragen der Architektur und monumentalen Plastik unter besonderer Beziehung auf Wien(旨在解决现代建筑和纪念碑艺术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维也纳)。也就是说,在出版之初,这本书除了讨论一般性的原则之外,还有着现实针对性,这一点也反映在书的最后对维也纳环城大道(Ringstrasse)现状建设情况所作的修改方案中,可以说,正是对于环城大道竞赛获奖方案和维也纳作为Metropolis建设现状的不满,促使Sitte写作了这样一本书,而这一点也成为评论家们讨论Sitte理论时的一个槽点。Sitte的论述中仅仅涉及公共广场的设计法则,完全不曾理会城市建设的其他部分。与此相反,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Otto Wagner所提出的维也纳发展计划中,无论是城市交通、城市的核心和边界扩展都提出了明确的界定。说到底,Sitte关注的仍仅限于Civic Art的部分,对于被称作urban planning的部分他不甚了解,也懒得去了解。有趣的是,尽管Sitte的书明确是用于维也纳的治理,但在他因此书而声名鹊起之后,他也未能在维也纳的城市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主要城市实践都集中在奥匈帝国的东欧版图上,在现在的波西米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地。他为这些地方刚刚从中世纪乡村变为城镇的首都进行设计,将扩展地区细分成大进深、长条形的地块,虽然尊重现状,但同时也显示出对工程问题漠不关心(Andrew Herscher,2003:212-227)。

Camillo Sitte出生于一个建筑师家庭,他的父亲和他的儿子同样都是建筑师。除了早年在维也纳工大受教于Heinrich Ferstel(建筑作品以哥特复兴为主),Sitte在维也纳大学也修习考古、解剖和艺术史,此外,他也是一名画家。毕业之后、此书出版之前,Sitte先后在萨尔兹堡应用艺术学院和维也纳应用艺术学院执教,因此他首先擅长的是应用艺术的设计理论。在Sitte不为人所熟知的有关应用艺术的文章中,表现出对森佩尔理论的熟悉。因此,虽然Sitte在全书中对森佩尔的具体指涉并不多,但一定程度上,他的城市设计方法来自于森佩尔之前在德累斯顿、汉堡、苏黎世和维也纳等地的实践,而森佩尔的广场设计受到了当时考古学发现的影响,在形式上与古罗马具有封闭形式的广场有着惊人的相似。在Sitte看来,森佩尔“风格”(stil)理论的核心是形式是由材料、技术所决定的,只要这两个条件成熟,不需要发生文化转移,同样的形式也会同时在不同土地上产生。因此,似乎Sitte认为,这种封闭性广场既然出现在大都会的罗马,那么就可以出现在正在成为大都会的维也纳,而他要做的则是从意大利的实例中找到这种封闭广场的设计原则,以此来修改他甚为不满的“现代体系”(Ruth Hanisch with Wolfgang Sonne,2009:39-51)。因此在写作本书之前,Sitte对于自己的理论是有预设的,他是用意大利的实例来验证自己的判断,不过这本身似乎也没有什么(设计理论这种东西,很难说完全没有预判)。但由此他的研究方法本身成了第二个槽点。据称,Sitte每到一城市,必定马上询问城中最大的广场、最好的书店、最地道的咖啡馆在何处,然后坐车火速前往,到了以后去书店买全城的地图和城市的历史地理介绍,之后找到广场,登上广场上的钟塔俯瞰,之后在咖啡馆中慢慢体会这座城市的美。正是因为这种方式,Sitte的理论常被诟病为个人经验,而且是“旅行者”一般的经验,并非日常居住者对城市的体验,因此他的设计理论则更多的是一种迪斯尼乐园似的stage setting(Bernhard Langer,2009:149-158)。这么说的确有据可循,在Sitte为Privoz设计的新建广场项目中,Sitte完全按照视觉效果来布置各个建筑,他完全不反对折中主义建筑,建筑风格的选择、形式生成的理由只是根据是否具有画面感来确定(Marco Pogacnik,2009:53-67)。

总的来说,Der Städtebau一书中有关封闭广场的设计原则大概有这么几条:

总体原则:古代公共广场用于实际目的,与围绕它们的建筑物形成一个整体;

纪念物与雕像布置原则:位于广场边缘,避开交通,既便于与人的尺度进行比较,也能依靠中性的建筑背景增强雕塑的效果;

教堂布置原则:作为广场的封闭面,有利于透视欣赏,且更为实际(只需要装饰一个主立面);

广场封闭性原则:以风车型来安排广场的道路开口,从广场内的任一部分看只有一条道路开口通进广场,保持建筑物形成的封闭感,打破道路无尽的透视;以一个纪念性拱门或几个连拱廊来封闭广场,柱子也常被用来和门廊一起封闭广场;

广场的形式与大小原则:一个广场形式的特征取决于一座特别重要的建筑物:深远型(具有支配地位的建筑具有窄而高的形式,建筑的高度与广场深度相当)和宽阔型(具有支配地位的建筑具有宽阔的形式,广场宽度不超过建筑高度的两倍);

广场的不规则原则:仅靠透视和记忆无法还原实际的广场平面,因而不规则并不那么显眼;

公共广场群原则:不同建筑立面决定了相应公共广场的形式以产生一个优秀的作品,每个值得注意的建筑立面都有自己的广场,而每个广场则相应地有自己的大理石建筑立面。

在书出版以后,出现了Sitte学派,但也有人担心这些原则本身会变得越来越僵化。倒西派通常站在理性的角度,认为这些原则的建立既不科学,又不符合Metropolis的建设需求,只是乡愁般的自怜自哀。粉西派打着艺术的名号,认为Sitte所发现的原则是除了横平竖直的现代系统之外同样有效的系统。但也有很多是将Sitte的理论和自己的研究相结合进行重新阐释,再加上Sitte的国际化影响出现在1900年之后,而他于1903年过早地逝世,主流的现代运动却正开始萌生,这都使得Sitte更多的成为了理论界的一个名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