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花的语言》读后感精选

《花的语言》读后感精选

《花的语言》是一本由[德]伊莎贝尔·克朗茨 著 / 曲奕 译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护封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的语言》读后感(一):好的书籍能成为系列阅读的开端

《花的语言》,是德国伊莎贝尔·克朗茨所著的一本跟花有关的博物学书籍。 书籍以非常艳丽的玫红色做封皮,吸引人的眼球,这和她描写的对象——花是一样的,花总是为我们这个世界增添色彩的。 作者在开头部分详细为我们介绍了花的知识和花的内涵。这里面有我们大家熟知的,比如花是植物的xing器官,也有我们大家非常陌生的,比如花虽然不能够说话,但是却拥有很多感官,比如视觉、嗅觉、触觉、听觉以及方位辨识能力,看了之后都让人对花心生一种怜爱之心,感觉以后更不能随意攀折花朵了,感觉花也会疼痛。 除了开头的总述之外,作者还为我们列出了几十种花。 作者在讲述这些花的时候,主要从两个方面切入。 一方面是他们的植物学意义,作者会引用一些专业的植物学书籍中有关这种花的介绍,让我们对这种花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比如《仙女越橘》(p22),开头引用的就是来自于《装饰磨工与绣花女工花语字典》中的一段:“拥有亮红色的花梗以及蜂蜜般的香气,也是一种蜜蜂喜爱的食物。”于是我们不仅看到了这花的形状,似乎也闻到了这花的香味。 作者在这个环节使用到的书籍非常之多,如果读者对植物学感兴趣,也可以由此做线索,进行更进一步的更专业的研究。就比如作者刚才提到的那本书,从书名看应该是蛮有意思的,我还特意用中文搜索了一下,发现这本书并没有翻译到国内,从书名上来推,应该是把花朵作为装饰用品时,描绘的花卉要点,猜测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绣样之类的。 除此之外,本书还有与其他的花语相比,很文艺的一个特点。 作者往往会引用跟本花有关的文艺作品,来让大家从植物之外的角度去感受花。 作者有意避开了跟这些花有关的熟典名作,尽量让大家得到常识之外的享受。 比如在说到山楂的时候,她就没有使用大家熟悉的《追忆似水年华》,而是使用了一个大家相对陌生的小说《拉博西尼医生的女儿》,在这个小说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别致的理解角度,让我们看到了如花的少女如何死于男性的偏见。 像这样把花与文艺的关系结合在一起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因为我本人非常喜欢花,所以日常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会刻意留意里面的花,比如《红楼梦》中的桃花,桃花的花瓣非常柔软而轻薄,写出了《桃花行》的林黛玉,真的是命如桃花薄。再比如《呼啸山庄》中的石楠,只要你在初夏的时候闻到过石楠的味道,你就会明白作者为什么会用这么强烈味道的花做希斯克利夫爱情的背景。 不过平常这类联系还是不太好找的。 《花的语言》却一口气为我提供了几十部与花有关的文艺作品,对我来说真的是饕餮盛宴。 好的书籍就是能作为阅读的开端,然后一直引导读者开阔眼界。 《花的语言》,做到了。

《花的语言》读后感(二):《花的语言》——解码花语,走进花的世界

大自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花朵,它们姹紫嫣红,它们形态各异,它们用各自的形式表达自己。在我们的眼中,它们象征着什么?又代表着什么呢?是纯洁还是热烈?是快乐还是悲伤?是温柔还是诱惑?花朵们用它们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了它们的涵义。 《花的语言》是德国文学家伊莎贝尔·克朗茨的全新力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多个方面为我们诠释花朵的历史人文涵义,带领我们解码花语,走进花的世界。

花朵们无法用声音与我们交流,但它们却以特殊的方式在与我们交谈。或者说花的语言已经被植物学和文学等赋予了更多的内容。是的,花语不仅仅是语言本身,同时还包含了花语被赋予的各种丰富的意义。

花的语言也让花朵们拥有了更多的魅力和诗意。这本书中,我们会看到,向我们传达着秘密信息的桂圆菊;彰显着青春和优美的美国丽人;花期持久的山茶花;成熟而高雅的卡特兰;能够实现愿望的蒲公英;只向懂得欣赏矛盾的人展示美丽的夜皇后……当我们读懂了花的语言,那么,每一朵我们所遇到的花都在向我们讲述一段故事。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者我们已经从那过往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中窥见了它们的模样。那些故事中的起起伏伏,那些故事中的起承转合,那些故事中的爱恨情仇或许都在时光的长河中渐渐沉淀,最后铺展到我们眼前的,是那些不能被遗忘的记忆,是那些哼唱在岁月中的歌。

不得不说,这本书是我们博物学书架上具有独特魅力的一本书。每一朵花都有它独自的章节,并且按照字母的顺序排列。每一朵花的介绍有关键词和文献的引用,更有图像清晰、色彩艳丽的插图,在那些有关植物学的、历史的、文学的、电影的、摄影的相关资料的诠释和作者更具特色的引申中,我们会对花的语言有更多的了解。

《花的语言》读后感(三):花朵讲故事

花的语言

评价人数不足

[德]伊莎贝尔·克朗茨 著 曲奕 译 / 2023 / 北京出版社

书名:《花的语言》 作者:伊莎贝尔.克朗茨 翻译:曲奕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喜爱指数:五颗星

今天份的美丽来自于这本《花的语言》,无论是书封的设计还是内页的插图都非常精良。作为博物类的书籍真的是赏心悦目。 但是可不要有所误会,这本书不是指导你追女孩子要去送什么花的。它讲了更深一层的花在语言上的艺术。很多书籍、服饰、电影都有通过花去暗示一些内容,这种借由植物进行的不发声的语言,往往更有影响力。

我比较熟悉的应该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菊花,这里的菊花代表了宫廷内部的王后对强权皇帝的反抗。王后为和自己有私通的太子缝制了菊花袍,却被爱人撕烂。二皇子得知菊花的含义,劝阻母亲无果,以身反叛。菊花的花瓣像士兵们一层层的铠甲,满地的菊花在起义战斗中变得残破不堪。王后那条菊花纱巾随风飘落也象征着这场包含诅咒的反抗以失败告终。 《花的语言》讲述了很多西方故事里花的暗语,让人深刻感觉到,为什么形容语言丰富的时候,会用到太花乱坠。 《忏悔录》的长春花是触发卢梭与华伦夫人共渡六年记忆的媒介。卢梭把它称为一生中最美的时光。和妈妈一起见过的这种蓝色小花,卢梭在慢慢重复念着长春花的这个名字,被遗忘的与妈妈的那些记忆,又重新浮现在脑海里。后来,这些宝贵的记忆,变成来了他自传中的片段 《大主教之死》里,维勇一生都孜孜不倦的奔波在传教的最前线,他在花园里种下了象征法国家乡的刺槐,还种了一种浅紫色的马鞭草,这种花就像传教士的长袍,迅速长满了墨西哥的小山坡。预示着天主教得以广泛的传播,维勇的努力很好的维持了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就像马鞭草在墨西哥带来了一种别与意大利和法国的,从未见过的色彩。

美如花语不言而喻,读这本书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一种含蓄且微妙的体会。正适合这个夏日去读一读。

《花的语言》读后感(四):好的书籍能成为系列阅读的开端

《花的语言》,是德国伊莎贝尔·克朗茨所著的一本跟花有关的博物学书籍。

书籍以非常艳丽的玫红色做封皮,吸引人的眼球,这和她描写的对象——花是一样的,花总是为我们这个世界增添色彩的。

作者在开头部分详细为我们介绍了花的知识和花的内涵。这里面有我们大家熟知的,比如花是植物的xing器官,也有我们大家非常陌生的,比如花虽然不能够说话,但是却拥有很多感官,比如视觉、嗅觉、触觉、听觉以及方位辨识能力,看了之后都让人对花心生一种怜爱之心,感觉以后更不能随意攀折花朵了,感觉花也会疼痛。

除了开头的总数之外,作者还为我们列出了几十种花。 作者在讲述这些花的时候,主要从两个方面切入。

一方面是他们的植物学意义,作者会引用一些专业的植物学书籍中有关这种花的介绍,让我们对这种花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

比如《仙女越橘》(p22),开头引用的。就是来自于《装饰磨工与绣花女工花语字典》中的一段:“拥有亮红色的花梗以及蜂蜜般的香气,也是一种蜜蜂喜爱的食物。”于是我们不仅看到了这花的形状,似乎也闻到了这花的香味。 作者在这个环节使用到的书籍非常之多,如果读者对植物学感兴趣,也可以由此做线索,进行更进一步的更专业的研究。就比如作者刚才提到的那本书,从书名看应该是蛮有意思的,我还特意用中文搜索了一下,发现这本书并没有翻译到国内,从书名上来推,应该是把花朵作为装饰用品时,描绘的花卉要点。猜测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绣样之类的。 除此之外,本书还有与其它的花语相比,很文艺的一个特点。 作者往往会引用跟本花有关的文艺作品,来让大家从植物之外的角度去感受花。 作者还有意避开了跟这些花有关的熟典名作,尽量让大家得到常识之外的享受。

比如在说到山楂的时候,她就没有使用大家熟悉的《追忆似水年华》,而是使用了一个大家相对陌生的小说《拉博西尼医生的女儿》,在这个小说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别致的理解角度,让我们看到了如花的少女如何死于男性的偏见。 像这样把花与文艺的关系结合在一起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因为我本人非常喜欢花,所以日常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会刻意留意里面的花,比如《红楼梦》中的桃花,桃花的花瓣非常柔软而轻薄,写出了《桃花行》的林黛玉,真的是命如桃花薄。再比如《呼啸山庄》中的石楠,只要你在初夏的时候闻到过石楠的味道,你就会明白作者为什么会用这么强烈味道的花做希斯克利夫爱情的背景。 不过平常这类联系还是不太好找的。

《花的语言》却一口气为我提供了几十部与花有关的文艺作品,对我来说真的是饕餮盛宴。 好的书籍就是能作为阅读的开端,然后一直引导读者开阔眼界。 《花的语言》,做到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