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于坚人间随笔的读后感大全

于坚人间随笔的读后感大全

《于坚人间随笔》是一本由于坚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于坚人间随笔》读后感(一):刘波:一场随笔艺术的盛宴(齐鲁晚报)

从真实与性灵出发来建构自己的散文世界,是专注于日常与当下的诗人介入文学现实的另一种真相。于坚是发掘与恪守这个真相最为长久的诗人,他的诗歌现在可以说渐成大气象,而他的散文和随笔在我看来也将独树一帜:他在散文领域开创了一种拙朴但又不失开阔的笔法,这一点似乎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于坚说自己在散文创作上是后退的,要回到基本的说话状态,所以他力避务虚和廉价的情感升华,为散文艺术提供一种坚实的物质外壳。

寻找散文写作的出路,是于坚近些年来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比如《某某记》,就是他散文探索的尝试。从早期的《火车记》、《治病记》、《装修记》,到后来的《大地记》、《虎跳峡记》等,再到近几年的《游泳池记》、《看画记》等,我们在其中能洞察到于坚对于散文的那种穷尽一切“重”的书写格局,这里面有世情再现,有精神探索,有良知观察,有社会批判。比如他写民工,不是以居高临下的俯视姿态,也不是以凌空蹈虚的仰望视角,而是以良心书写那些平凡的灵魂,虽有一种悲悯之感,却没有庸俗的可怜之意。或许在于坚那里,他有一种写尽“人间笔记”的野心,但他意识到这样的书写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用灵魂与生命,才能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来参与对世界某个角落里艺术真谛的发现。

看似于坚的诗歌创作与随笔书写是两副面孔,其实它们都能统一于诗人那颗敏感的心,写作在他看来是兴奋的,也是艰难的,他说:“每一次写作都是致命的,都是最后一次,也是第一次。”这样的理念让每一次写作都直指人心,同时也富有新鲜感。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于坚秉持了从基本的日常生活中获取素材的原则,以赤子情怀面对大地与人世,这是他恪守的一种真诚信念,也是现代社会中其古典心态向外界的一次敞开。这次于坚的四卷本随笔系列———《于坚思想随笔》、《于坚大地随笔》、《于坚诗学随笔》、《于坚人间随笔》的重磅推出,不仅是散文随笔出版史上的大手笔,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全面领略诗人分行文字之外的语言艺术,不错,这应该是一场散文随笔的盛宴。

《于坚人间随笔》读后感(二):微尘上的细微光亮

口语诗曾是于坚的标签,那些从凡俗生活中跃然纸上的口语带着诗歌往昔的光环,让人们震惊不已,就像看到村头和街道上的莽汉突然穿上闪亮的西装。落差、不适和滑稽让生活在对比中产生反思的可能。口语诗就像平民话语的小小叛乱,扰乱的是某种人们习以为常的话语习惯和思维定势,它们从语言内部发动话语暴动,在消解诗歌光环的同时,也对着宏大的历史和所谓威权面前吐了口口水甚至公然在历史和时代的脚趾上撒尿,当然有的时候他依旧带着些撒娇和暧昧,可是,这个声称“写诗取悦世界”的诗人,这个光头不怕戴高帽的诗人,他的消解似乎预示了这个时代的某种反讽特性。

民间生活、世俗的微尘正是构筑所有意义的素材,也是构筑所谓“上层建筑”的基石。于是,于坚从“民间生活”中汲取力量,他的《人间随笔》中同样从细微的生活细节中发现当下生活状态的基因所在。开会、装修、住房、医疗、火车、城市、游泳池、运动……在这本书中都被于坚放在反思之中。开会,这是社会所批判的现象之一,大会小会传达会,周会月会总结会,会会不断!正如于坚劈头一句:“开会恐怕是逃不掉的,你甚至可以逃掉婚姻。”开会,大有当下民众宿命的意味。在此之下,与会者往往是“内心空虚,表情饱满”,即使是这样,我们都要参与其中,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进入“中国生活的隐秘核心”,当人们都参与其中,这便是于坚所说的中国没有“政治孤儿”。在《装修记》中,于坚回忆了曾经的住房分配,单位房屋分配制度之下你能看到房子所折射出来的世间万象:级别、人事、同事关系等等的微妙。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篇文章里,透过于坚的装修遭遇,我们能够解读出中国此前和当下所经历的信仰危机、信念危机到信任危机的过程,所有这些都是从我们的微生活中慢慢而来的,一点点虚假、掩饰、谎言和坑蒙拐骗积累起来堪比弥天大谎,于是经由怀疑到不敢相信、无力信任!

当然,于坚并没有直白地向人们灌输某种反思,而是将所涉及的生活细部剖开给人们看,让人们看到生活背后的某种不为人察知的逻辑链条和文化基因。比如,中医中那些带有诗意的中草药名,国人对药物的执迷,堪称奇观的偏方如甩手疗法、鸡血疗法等等,这些似乎就是此前张悟本现象的一种影子,这便是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所说的“身体化”和唯食物论。当然,在这里我们似乎能够读出偏方的某些社会学意义,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发现。还有关于汽车的论断:(在于坚的年少时代)汽车是一种权力,每辆车都给人“部长级”的感觉,只有掌握了方向盘,你就可以对着一切按喇叭,对长者、对妇女、对孩子……这何止是于坚年少时的景象,而就是现在一些车主的做法:对一切按喇叭!

于坚声称“我是一个为人们指出他们视而不见的地狱的诗人”,在《人间随笔》中,他的确以自己的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反思的镜像,让人们意识到这些正是决定我们生活和生活走向的症结所在。这些让人们发现不管是平滑光鲜还是充满荆棘的生活,都充满了我们视而不见或不为察觉的裂缝,而这些裂缝往往通向某种弊端或者阴暗的生活逻辑,或许这就是一种弱意义上的地狱。由此,于坚至少用自己的思想光亮映照着那些弥漫在我们生活中的诸多微尘,同时其思想也得以自现,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散发出细微的光亮。

《于坚人间随笔》读后感(三):人,应该诗意地活着

我知道于坚是从他的诗开始的,那时候他才30出头,他的诗不是那种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唯美抒情诗,他的诗不能用美不美来衡量,他的诗来自于普通人生活——俗称草根生活,从常人忽略的生活中捕捉诗意,平实的语言却有针尖般尖锐有穿透的思想,刺穿日常生活并注入了哲学意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写“日常生活的史诗”。不记得是谁说过:写诗是年轻人的事(其实读诗也是年轻人的事)。诗是激情的产物(这里说的是现代诗,不是古典诗),而散文是生活阅历的结晶。随着年华老去,于坚的诗作少了,散文写得多起来,最近集结出版了一套四本的散文随笔集,可以算作他50多年生活的总结。

这套书一共四册分别为:《思想随笔》、《人间随笔》、《大地随笔》、《诗学随笔》,我首先选择了《人间随笔》一卷,因为被它的目录吸引,都以“某某记”来标题,比如《开会记》、《装修记》、《治病记》、《住房记》、《看画记》、《一日记》、《运动记》等等,就像是日记一样,我觉得这样的文体更真实可信一些。于坚用诗人的眼光记录下自己经历的日常生活和周边人物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共同生存的时代印记,把它们提炼成一首首生活史诗,让这些日常生活笼罩上了诗意。

做诗人很难,做一个好诗人更难,但诗意的生活并不难。做诗人尤其是好诗人难,是因为写诗是需要天份的,既要有敏感的内心,敏锐的眼光,又要有卓绝的语言天份,还要有澎湃的激情,能从平常景物中看出诗意并能用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不是那些所谓“梨花体”“羊羔体”“诗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我国某个时期全民写诗那样的造诗就能做到的。写诗的天份是生俱来的才能,后天是很难获得的。

在我的印象里古代那些诗人词人靠着天生诗才,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喝喝花酒逛逛青楼,写写风花雪月“赢得青楼薄幸名”、美人美景“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苦闷忧愁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之类的诗,过着快活似神仙逍遥又自在的生活,这就是诗人的生活。其实这只是诗人生活的一部分,诗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仙人,哪怕他被尊称为“诗圣”“诗仙”也还是凡人一个。

诗人的生活和诗意的生活并不是一回事,一个好诗人并不一定就过着诗意的生活,历史上著名的“诗仙”“诗圣”的生活就充满了不得志、艰辛与坎坷。于坚的生活也是历尽磨难的,幼年听力受损,14岁辍学,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大学生、大学教师等,他在日常生活中一样会受到开会的困扰、分房的折磨,同样会碰到装修的繁扰、看病的烦恼,但是生活磨练了他也造就了他,在于他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诗意,他的生活中随处都有诗,他可以诗意的生活着。

德国古典浪漫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诗广为传颂:“世界充满劳绩,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诗人感叹生存的艰辛,又对生活充满留恋和憧憬。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活着的意义是为了倾听生存的呼唤,他后期转向诗歌等艺术,也是受了荷尔德林“人,诗意的安居”的影响。

现实中大多数人似乎都不能诗意地生活而只是失意地活着。他们整日为生存生活而劳碌奔波,根本看不到或意识不到沿途的风景,更无法享受诗意的生活。借用一句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缺少诗,而是缺少发现诗的眼睛。”

有一个小故事很生动的说明了这种生活状态:一对夫妻经过多年的艰辛奋斗,终于实现梦想在海面买了一栋海景别墅,然而他们要为还贷继续更努力的打拼,每日早出晚归,从来没有时间坐下来享受一下生活,而他们家的小保姆每天都会抱着他们的孩子站在阳台上看海景。

也许小保姆每天置身于这样悠闲的生活中,欣赏着无敌海景,稍有灵性说不定就可以写出海子“春暖花开,面朝大海”一样的诗来。

诗人写诗只是生存的一种方式,诗意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目的。

诗意安居的人应该包括所有人,无论你是达官显贵、文人雅士、行伍村夫、贩夫走卒,也不管你的肤色、高矮、胖搜、美丑,你都可以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