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预言杀意的宋词》读后感100字

《预言杀意的宋词》读后感100字

《预言杀意的宋词》是一本由南宗丘著作,沈阳出版社出版的282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010-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预言杀意的宋词》读后感(一):宋词是亮点

作者对宫布布和她老爸的性格刻画着笔很多。文笔轻松诙谐,评价妇女写“一看就是不乐于助人的人”等等,在严肃的推理中穿插了很多笑点。

作者大概就是衢州本地人吧,案件发生地就是在衢州的。能想象出宋词密码,看来作者本人对古诗词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不像我,虽然也常读古诗词,不过平仄到现在还没弄明白。

《预言杀意的宋词》读后感(二):好可爱的宫布布

布布好可爱,聪明智慧,喜欢。作者的文笔也不错哦,感觉布布大侦探的内容读起来有欢快喜悦的气氛。丫丫……她的老爸大男子主义,死要面子,傻里傻气,有时候挺逗。小说很有涵养,四首宋词用的很到位,读到最后那首的时候,情节融洽,有种欲哭的情感。现实里的爱情有时候也是这样,难以抉择。作者大大在刻画人性和社会生活上很到位,叙述好像涓涓细流涌入人心,超喜欢~~~~~

《预言杀意的宋词》读后感(三):宋词预言不仅是杀意,更多的是爱情。

本来想给五星,但是,害怕被指徇私,故而给四星。南宗丘这本小说的风格与前两部不同,说说我的看法。

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宋词”,他找到中国古典文化来做背景是个亮点。而“宋词”妙在它需要揭开一道密码才能够得到,而这道密码只是皮毛,还需要连贯三首宋词才能够引出整个故事,所以是两道密码。两道密码在推理小说里并不稀奇,不过,要局限在古人的宋词里,显而易见作者是下了一定功夫。最好的一点是揭开宋词引出故事,并不代表看到真相。

其次,是爱情,亲情的抉择。父亲、丈夫、情人,当三方发生冲突,这在现实里比较多,很难选择。

另外,可能算是特色,作者用美女侦探,加了一个搞怪的父亲(东北人),令小说不乏幽默之处。

不说的太多,免得泄露剧情,那就没意思了。加油!南南。

《预言杀意的宋词》读后感(四):5.9真是个微妙而合适的分数

看到评分5.9之后,我完全是好奇作者怎样以宋词为线索破案才去读的。

作为一个读推理会记录线索跟着推的人,不得不说,这本的想法是好的,但线索设置和推理过程,漏洞实在太多了。

以下是案情梳理和吐槽,没直接泄底,但可能涉及剧透。

犯罪现场留下几天前寄出的,写有各种1122组合的信件,侦探以1平2仄的方式解码,发现对应的是一首宋词。接下来第二个被害者出现,身边同样有宋词密码。

被害者是在收到信件的当天遇害。

嫌疑被锁定在三个人身上,三人均为核心女性角色D的亲友。丈夫A经理有寄信时间,但没有第二案作案时间;真爱+情人B医生有寄信时间,但没有第一案作案时间;父亲C老中医没有寄信时间,有作案时间。

BD学生时代曾用这种“宋词密码”写情书,AC均有机会了解密码用法。

第一案被害者是A的高中同学,因撞见D与B偷情,而分别威胁ABC三人。第二案被害者在C拆散BD后,曾作为A的情敌追求过D。

两起案件足够推断凶手(书中也明确表示了这一点),第三案被害者是与B有纠纷的人,死前凶手曾主动联络过他。

乍一看仿佛还行?一细究全都是漏。

首先,关于宋词解码。

词是一种有固定平仄韵律要求的文体,一个词牌当中,固然会有几个不限平仄的字,但大多数字的平仄都是被限死的。使用平仄做暗号,能完成一一对应的除了无比生僻的词牌(比如总喜欢给词牌改名字的贺铸的作品),大约只有苏东坡某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作品了。

本文线索的格式是:《词牌·词名》作者 + 正文。

除去《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类自带标题的作品,大多数所谓“词名”,都是后人直接取了作品的第一小句,纯是用来区分。一个合乎词牌的第一句,平仄也是被限定过的。

综上,即便放过“留密码还要写作者名”这个微妙的槽点,加上作者名的平仄限定,一个密码对应的也未必只有一首词。作者选的只是其中名气比较大的那首而已,作为推理并不严密。

我本来以为,作者是用每个字的严格平仄对应来确定具体是哪首词(阅读过程并没有自己去对平仄,词都直接给出了,挺没必要的不是吗),结果确定凶手的线索是“有几个字的平仄密码写错了”。这就……行行行是人家写错,不是你侦探对应错,侦探怎么会错呢(狗头)。

其次,关于行为逻辑。

第一案被害者威胁了三个人,这波操作是非常666的。

威胁AC是“我发现了D和别人偷情,顾忌D的名誉就给我钱”,威胁B是“我发现你跟D偷情了,不想让她老公知道就给我钱”。而且威胁B还是在威胁过A之后,原文都写了,“她老公都知道了,我还给你钱干嘛”。

被害者知道A的电话号码还可以解释(不久前同学聚会见了一面),但为什么会有B和C的联系方式?B曾经是常客,非要脑补B当年留过电话 + 十年留学回来不换号也勉强能行吧,但C怎么解释?!我特地记录了这点,还在思考是不是背后有人布局,结果到最后都没有一句解答。

还有关于凶手的一句,泄底,留到最后。

而后,关于搜证过程。

不在场证明列完之后,案件只有两个可能:AB联手作案,或C单独作案。当然D作案也是一种可能,但作者连她的时间线都没给,真是D作案那这本写得就太没良心,可以去跟《爱丽丝镜城》手拉手了。

这时候该查查AB的通讯记录,看有没有可能的接触了吧?没查。

该想想C有没有找别人帮忙寄信,从而制造自己的不在场证明了吧?没查。

最不济也比对一下两封信上的指纹吧?虽然不能指望从这里得到多少信息,但,没查。

除了时间线和死因,文中的警方没有提供任何线索。折合除了法医和跑腿确认不在场证明的,就没人干活了是吗?纵然文中有侦探角色,也不能这样黑警察叔叔们啊(这一点或许可以牵手《黑曜馆事件》)!

关于解答,还能说什么呢?如果查证了上面提出的三点(其实前两点就够),一切昭然若揭。

哦,有一点可说的,作者煞有介事地写了“受害者在收信当日遇害”,却没有写凶手怎样确定他们收到了密码信。

事实上,如果把凶手能“监视受害者,确认收信时间”也加进去,连推理过程都可以省了。

泄底预警!

泄底预警!

泄底预警!

凶手是C,想嫁祸B,然而,选作案时间的时候给了B一个无懈可击的不在场证明。

————————

要找什么东西来比喻的话,这本推理小说大概就是个“表面clean”的花滑节目。作者态度是认真的,故事看起来很顺,没什么大瑕疵,但各种“四周跳成两周”、“跳跃重复不计分”的错误,已经把分数扣得惨不忍睹,大略如是。

所以……5.9真是个微妙而合适的分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