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子夜读后感100字

子夜读后感100字

《子夜》是一本由茅盾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6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子夜》读后感(一):杂感

结尾实在有些猝不及防了。谈谈对这本书的感受,看完之后能很明显的感受到茅盾先生似乎有着想写一部红楼梦的野心,试图构建一部社会史,但或许出于某些原因并未完成,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小问题。首先人物形象过于琐碎,有些扁平,似乎人物特性总通过某一特定特征体现,显得有点单薄,比如吴荪甫的狞笑,吴少奶奶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人物本身的复杂性没有体现,因此给人的印象也不会如红楼梦一般深刻,总是旁生枝节反而有点审美疲劳。同时铺展的线索过多,却未能好好讲述完整,很多人物故事线索都只有开头,后面便不了了之,我印象很深的冯玉卿啊,刘玉英啊,还有陈月娥他们的故事线都是并未交代完整。关于主题先行的问题,事实上我能感受到茅盾先生在小说中传递了很复杂的主题,很多方面都很值得探讨,但未免有些过于冗杂。但总的来说,作为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作品,也确实真实反应了处于内忧外患局面下民族资本家的生存现状吧。

《子夜》读后感(二):风暴过后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30年代的伤害,一势不可当的气势,横扫而过,留下了满目疮痍——比此前的混乱更不堪的状况。谁在这场动乱中获利了?肯定不是吴荪甫这帮人;至于杜竹斋,老赵这班人,充气量只能算是依靠较牢固的shelter,躲过一劫;难不成是那群女工,绝无可能。由此一来,从始至终,这段风云突变,无不以破坏为目的,一打破现有的相对平衡为手段。

怀着事业梦的吴荪甫,在恶劣的大环境下,再多股势力的绞杀下,走向买办化,走向失败的深渊,无意识一幕悲剧,读起来颇有些祥子的意蕴。坐着奔向为彼时的中国探索一条合适的出路——无产阶级掌权;依靠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效法欧美资产阶级。但,在我看来,仅凭文本展现的人事变迁,其实并不能很好地驳斥后两者,甚至第一点都无法很稳定地站逐脚跟。变革是需要一大群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来推动的,革命是需要建立在毁坏旧体制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改变就必须以一种不管不顾的态度来破坏,毕竟摧毁只是其手段,重建才是其最终目标。

个人意见,作者想在书中体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或是革命必然胜利的光明前景效果不甚理想。反而,他以“李立三主义”给后来的改革者们一翻启示。改革要有,留学,破坏无可厚非,但需要符合情况,要渐进地,温和地。简单地想一蹴而就地改变当下的落后局面是不可取的。个人,集体都一副于大环境而存在。哪怕有旋转乾坤的能力,也很难凭个体力量摒除环境的干扰。

风暴很壮烈,很热血,但这只是前奏,真正重要的是怎样去重建。如同,怎样协调工人与资本家的利益;怎样带领中国工业在绝境中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子夜》读后感(三):《子夜》

那时一个特定的时空截面,三十年代的上海。

经济受到外国资本的蚕食,金融大鳄操控公债市场,商人间为了利益彼此计算盘剥,骨肉之情不抵金钱,女色之诱,“三民主义”“国民党”等于部分人而言不过是人获取自身利益的工具。

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但却存在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的状况。毕竟群众热情易燃也易被煽动利用,理智清醒的人远比空喊革命口号的人更为痛苦。

那个时代一点都不缺少为金钱与自身利益所驱使的人物,只是在回顾从前时也会想到现在,某些东西可能自古以来都是普遍存在。

吴荪甫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他一手撑起了整个纷乱的大家庭,既需要管理自己的工厂,又需要和孙吉人,王和甫一起对抗赵伯韬在公债和实业领域的威胁。

作为资本家,他有勇有谋,在商场杀伐果决,自信甚至于自负。知人善任,提拔岳屠维巧妙调解厂内工人罢工事件。然而一系列的失败让他渐渐改变,迟疑,最终在公债市场上彻底失败而选择远走,因为老赵等资本的敌对,因为欲望与之催生的激进决策,因为杜竹斋等人的背叛……

高处不胜寒,他找不到可以真正交付内心的人。不敢让他人窥见自己怯懦的一面,总是自己独自排解最愤怒脆弱无助的时刻。妻子在身侧,不过是因为婚姻关系,实则心系随军的雷参谋,一本《少年维特之烦恼》与书中夹带的那朵干枯白玫瑰多次在文中出现,无奈与讽刺意味跃然纸上。

开篇之际,吴老太爷进城不久就在上海与家乡的巨大差距刺激下而死去,讽刺的是其临死之前还虔奉《太上感应篇》。与之交互共鸣的是作品后半部分四小姐的插曲。她长期生活在乡下,虽心属范博文却囿于封建礼教而无法自如表达心意,加之吴荪甫的反对与周遭其余摩登男女伴侣的刺激,竟企图用老太爷般的方式平抚面对都市乡下生活落差时内心所产生的的寂寞与躁动。

然而,与暴毙的老太爷不同,在一位极具现代性的女性——张素素的引导与影响下四小姐至少走出了自己的一亩田地,虽惶惶不安但仍希望接受教育后自身能够融入新生活。开篇之时范博文打趣式的“僵尸”“坟墓”“风化”“旧中国”“新时代”之说倒是着实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诠释,新的篇章总是要翻开来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