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妮娜·西蒙娜停止歌唱的那一天读后感1000字

妮娜·西蒙娜停止歌唱的那一天读后感1000字

《妮娜·西蒙娜停止歌唱的那一天》是一本由(黎巴嫩)阿勒让迪 / (阿尔及利亚)卡西米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48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2010年11月,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妮娜·西蒙娜停止歌唱的那一天》读后感(一):写真实

一本薄薄的小书,

赤裸裸的现实被血淋淋的摆在眼前,

那些在我们积极投身经济建设的阶段,

发生在地球其他角落的关于战争和信仰故事。

女主角放荡,自由,大胆,

在那样的大环境下,

与世界格格不入,特立独行,

也可从中窥见一个年代中,

人们的麻木与恐慌。

即使它不是一部恐怖小说,

但却让人们有一种由心而生的胆颤。

之前从未看过黎巴嫩的作家作品,

浅尝,便有震撼。

《妮娜·西蒙娜停止歌唱的那一天》读后感(二):我笑是因为我害怕

在这个微博微信之类让阅读成了障碍的时候,《妮娜·西蒙娜停止歌唱的那一天》让人回到了战火下的中东,审视生命在重火器下如花朵般不堪重负被践踏如泥草。6.8万字的白皮小书,作者分别为两个国家的两个人,其一为黎巴嫩的达里娜。书名像富于意象的诗篇一样独立横亘,足以对抗合作写书感觉上的不堪。叫西蒙娜名字的人很多,如以笔发声女权自由的西蒙娜·德·波伏娃,再如为种族肤色自由而歌的美国歌手妮娜·西蒙娜……

作者把风光八分之七留在了海平面下,包含的巨大信息量仅述及了表核。如天空中一朵蘑菇云翼然升起,于无声处笼罩着血肉流离。作者在异国讲述着,仿佛一个上帝俯视着人间的苦难,丝毫不触及疼痛,那些疼痛被千百万人痛着切割着。像黑白默片一样,容你默默浏览,瞥见了那些呼喊与挣扎的身姿。

山坡上被轰炸过的房子还在冒烟,以色列军队刚刚撤离。在父亲去世的葬礼上,“我”大逆不道的一句:“别再念了!”让念经的女人们大惊失色。父亲从小就告诉“我”不必做那些事,包括屁股朝天地念经文,在场面一片混乱中“我”奋不顾身放上磁带,那是父亲最爱听的妮娜·西蒙娜的《拯救我》……

全文评论在http://ccbaby727.fyfz.cn/b/801324

《妮娜·西蒙娜停止歌唱的那一天》读后感(三):人间?地狱!

作者卡西米说:“她父亲一直梦想能为女儿争取最大的自由,而女儿,确因为这种自由,经历了被奴役的极致。”“达里娜的传奇生活也讲述了一个丧失理智的国家的故事,一个在战乱中无比狂热,却在和平中轰然倒塌的国家,正如达里娜口中女性的自由一样脆弱。在人类眼里,这个国家将永远叙述着一种陌生的语言。”

这本仅6.8万字(译本)的小书,书名我是一直没理解,百度后才知道妮娜·西蒙娜是一个非裔美国歌手(1933年2月21日-2003年4月21日),演唱了许多有关叙述非裔美国人在种族不平权下生活的歌曲。但为什么叫《妮娜·西蒙娜停止歌唱的那一天》?是希望?我不明了。

对于达里娜生活的黎巴嫩,对于中东,我更是不甚明了,还是维基百科告诉我:1975年,人口不到400万、政党多达260个的黎巴嫩,属于基督教的长枪党(马龙派)与属于伊斯兰教的真主党(什叶派为主)于1975年爆发了长达15年的内战,就在长枪党即将被打败的1976年,马龙派向叙利亚求援,叙利亚军队介入,驻军长达29年,直至2005年4月撤出;期间,巴解组织通过黎巴嫩向以色列开火,导致1978年、1982年以色列两次占领黎巴嫩南部,第二次占领长达18年,也就是2000年方始退出。

这是我难以想象的世界,政党林立,宗教狂热,外军占领。。。人,在这里如此渺小,也如此狂暴,死亡、杀戮,正如书中那个手持步枪,对75个穆斯林平民执行死刑的父亲口供所说:“所有人。我们不再是人。狼,大概也没有我们残忍。……最荒唐的人取得了胜利。可我并没有满足:我没有丝毫快感,也没有一点兴奋。我扣动扳机,只因为再也没有无罪者,再也没有无辜的人。”

《妮娜·西蒙娜停止歌唱的那一天》读后感(四):事关Nina Simone

猫兄:

我讨要这本书全是冲着封面上的Nina Simone,和大多数音乐门外汉一样,感慨万千地看完Before Sunset之后憋着气赶紧找她的CD来听。说起来离现在也有段时日了,那首Plain Gold Ring仍旧比较顽固地盘踞在我更新迅速的手机歌单上。

六万八千字的中篇也能做出一本小书,不得不佩服策划和装帧。除了题目,实在找不出这本书能够大卖的理由,这倒让嗜好啃边角书的我心里痒痒。

按眼下娱乐节目里的时髦说法,这本书是在“往垮了聊”,国家、家庭和作为主角的女孩个体在战乱中一泄千里。毒品,性,死亡,这些东西在家国离散的战乱背景下顶多算些调剂品,即使在俄罗斯轮盘游戏的血腥中坚持到最后都没法成为活着的证明。

不同于《我在伊朗长大》和《追风筝的人》那般用故事表达鲜明的立场,这篇故事只是描述了一场看上去弧度过大的青春崩坏史,没有沙漠风光,没有十三少年。这种写法在中东的信仰与战乱背景下显得很相宜,但若照搬至我处,则会显得荒颓可笑。

不同的土地孕育出的不同思想创造出的不同文学滋养的不同灵魂的境遇是如此不同。就是这样,不必费力为如此一本小书戴上沉重的价值枷锁。

Before Sunset的结尾处,男人偶然用音响放起Nina Simone的唱片,两个话痨用关于这个黑人女歌星的闲扯隐秘地证实了爱情。而Nina Simone却在用整个生命抗争世界的无聊和不平等。作为一个只出现在极少篇幅里的意象,她的名字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可能她那种用磁力搅得人灵魂飘飞的音乐比较适合祭奠注定无法获得上天怜悯的一段青春吧。

她不自由,她在地狱。你和我自由着,亦在地狱。

说了这么多,当然不能因为书薄就忘记感谢你带来它。

小米

《妮娜·西蒙娜停止歌唱的那一天》读后感(五):妮娜·西蒙娜停止歌唱的那一天

一口气读了《失落的玫瑰》和《妮娜西蒙娜停止歌唱的那一天》。

《失落的玫瑰》是土耳其作家沙尔达·奥兹坎的作品。记得书架的那个位置曾经摆放着《纯真博物馆》。可毕竟差了太多数量级。《纯真博物馆》让我惊喜落泪,《失落的玫瑰》太浮于表面,引不起我的兴趣。

又选了黎巴嫩舞蹈家达里娜半自传体的这部《妮娜西蒙娜停止歌唱的那一天》。想起那部名叫《弗兰西斯》的电影。女人如何能有男人那样的自由,从理智的人类社会开始至今。方向是错,越是努力,越把自己推向痛苦的深渊,越让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笑话。

而在时时刻刻都是战争的环境里,那个时候,珍惜抑或不珍惜生命已不由得自己选择。生活就像是挣扎在一只被换换掐紧的黑色的塑料袋里。生活本身就是疯狂的,但令人失去理智的却不是令人胸口发闷的生活本身,而是等待,等待着那个不由自己控制的结局。

像是面对末日一样地度过每一天。双重否定就是肯定。

抽烟,酗酒,吸毒,性。越是挥霍生命的,就越能让人体会到自己还活着。越是逼近死亡就越能尝到稀薄的空气里残存的生的味道。

我很爱他们玩的俄罗斯转盘游戏。在左轮手枪里放入一发子弹,然后旋转弹巢,对着自己太阳穴开枪。可能生,也可能死。这样肆无忌惮的消耗着生命,这样狂妄自私的证明着自己活着。在这样的血腥中坚持到最后。将一些跨越时间的永恒话题置于这样的模式下讨论,这种无奈感很容易就成为一些悲剧性的思考的催化剂。

“我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惧怕两字,即使是在战争的最糟的时期,我在F16战斗机下打闹,在最惨烈的大屠杀中跳舞,在炮弹中做爱,但是在十字修道院,我无时无刻不在颤抖……我看到周围的女人和所有我在阿拉伯世界中看到的女人一样:是驾车的牲口。我明白了我们作为女人的脆弱,成为明星、医生、名人都白搭,只要走错一步,女人又重新成为女人,成为人们想怎么栓就怎么栓的畜生。”

“我以前总认为这座龌龊肮脏、狗屎遍地的城市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但自那天我从修道院出来,我再也没有这种感觉,再也不对这座城市留有任何眷恋。”

她订下最后一个飞往巴黎的座位。再也没有离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