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亲历美利坚》读后感精选

《亲历美利坚》读后感精选

《亲历美利坚》是一本由玛雅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392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0年7月出版,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历美利坚》读后感(一):很一般的一本书

很多很好的评论都是因为作者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把作品当做代言来看,当然会有很好的评价,但是没有一样经历的人可能必须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本书。

文字糟糕,思想很一般。

另外,拜托不要再把这本书跟林达的近距离观察美国系列进行对比了,真的不是一个系统和层次,尤其是不要动不动就拿这本书说什么这才是真实的美国,林达只知道献媚之类的不着边际的话,这显得很搞笑。林达的书是可以作为宪政的启蒙教材来看的,在自信已经完成这种宪政启蒙之前,我个人认为我们连批评人家的资格都没有。

《亲历美利坚》读后感(二):思考怎样做一个中国人

读了玛雅的《亲历美利坚》,个人的感受可以用:深入浅出,受益无穷。八个字来概括。

除了十年留学生活的生动见闻体会,玛雅更以史实向读者剖析了美国的民主政治,但我想,玛雅最想从这些沉甸甸的文字资料中透露给中国读者的信息是:思考怎样做一个中国人。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玛雅面对一些“歇斯底里”的民主宪政的呼喊所采取的态度----“是为批判而批判”还是“为建设而批判”?

而末了那一章引用他导师的一席话更让人深思:“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宪政,也不是民主,而是秩序和治安”。

事情绝对不会只有它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我无法想象一个乱哄哄的民主在中国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在自由女神高举火炬照亮金色大门的民主美国尚且无法消除贪污腐化的行为,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彻底消除。

而中国社会的“素质”是否能承担这样一个民主宪政的体制呢?

从街上随意吐痰和“勇猛”穿越公路围栏的行人就可见一斑了。

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中国人因为贫穷而麻木冷漠,因为贫穷而忍气吞声。如果说“坚忍”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可贵品质,我们必须要加上一条-----身体里对自由平等的渴求还没有熄灭。

我们今天读美国历史,读美国民主政治,除了羡慕别人更要看到自己的匮乏,而除了为自己的匮乏感到难受,更重要的是想到充实自己。如果一个国家人民的整体素质上不了正席,那么再完美的政治制度,也只是徒然。

《亲历美利坚》读后感(三):玛雅: 美国十年

如果追溯源头,中国人开始海外留学,当始自1872年8月11日,那一批由清朝政府官派的30多名留美学生中,学成者有梁郭彦、詹天佑等人。

我一直好奇,此后的接近140年中,从清朝到民国到今天,有没有官方的统计数字,到底有多少中国学生曾留学海外?每一个年代的留学生,因为社会环境和各自身份的不同,都打下了怎样的时代烙印和身份印记?

玛雅的《亲历美利坚》写的是她1992年~2002年看到的美国10年。作为一个比她晚几年在西方留学(我在加拿大留学生活了10年)的后辈,我可以读到我们之间时代带来的不同。

玛雅是一个坚强自信的女性。她是在工作以后又出国、从ABC开始学起的留学生。她的观察以对美国社会的好奇开始,大部分随笔散文都始终不离这种视角。也许她的专业或曾经的军旅生涯工作经历的背景使然,她不仅关心政治,还喜欢随时和自己的房东、朋友甚至系主任理论,而且立场坚定,在这点上她比我们这些后辈都更坚定勇敢。

她身上烙有那个时代中国女性独特的印记,即便后来她对步自己后尘赴美留学的儿子,依然嘱咐他要牢牢记住并坚持“两格”:第一是人格,第二是国格。这种自尊令人尊敬。有过留学经历的人,恐怕多少都会有一出国,自己就有变成一个中国代表的感受——对那些甚少与中国打交道的当地人来说,你就是认识中国的窗口。

但这种自尊,至少在我的经历中,已有相当的不同。今天更年轻的留学生,早就有一种更自我和随意的状态。《纽约时报》的一位专栏作家曾经写过关于中国新生代的文章。他说,在中国,相差5岁就是相差了一代人。他们成长在一个更开放、更富裕的中国,这是一个精神面貌上更能体现一个国家进步和强大的标记。

玛雅的文字里,你能清晰地读出她是在经历美国,并时刻记着自己是中国人,留学美国并没有使她真正融入美国的核心生活。她的观察是不是一种更从容、更贴近当地社会真实的记录,是不是带有那一代中国人特殊的印记,譬如她对美国政治领袖的好恶,取决于他们对中国的政策是否友善,这些恰好是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要回答的问题。

因为玛雅的政治专业背景,她把美国的“政治影像”写得极好看。我认为“政治影像”部分是书中精华。玛雅在写这类话题时,不但有一个女性写这类文章时更细腻和独特的视角,还有一双沉静而智慧的眼睛。

关于玛雅和《亲历美利坚》,可能最好引用的是其中的一句话:“总统之所以是总统,不在于能力和意识形态如何,而在于意志力和决断力能否经得起考验。”

某种程度上,正是意志力和决断力才让玛雅从本科一路读完政治学博士,也完成了这本书中很多独特的意识。

我曾见过玛雅老师几次,她的身上有一种明亮的光芒,看似柔弱的人,却在某个地方潜伏着坚硬的质地。

《亲历美利坚》读后感(四):亲历美利坚:看无知者的丑恶闹剧

亲历美利坚:看无知者的丑恶闹剧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鲁迅先生的名言用来形容作者再贴切不过。起初抱着美好的想法来阅读,本不想将每个人视为凶恶者,作者却在不断冒犯的基础上粉碎这种期望。因此对她是失望的。作者既然会在全书中提到同性恋,并作为单独的一章内容,应该以尽量客观的态度来描绘在美国的这一社会现象。掺杂进个人情感因素无可避免,也好在是能够理解的。作者看似在减少发表过多的个人意见,在结尾两句却暴露了原貌:

“在长久的徘徊和寻找后,或许她选择正常人的生活,或者生活和岁月平缓她的性取向。”

一个“正常”顿时令人火大,身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作者居然会用“正常”这个词语来进行对同性恋者的攻击。它不是一个脏话词语,只是打着一种更为恶劣的异化抵制态度!无法想象作者是处于何种居心来描述同性恋者的。她展示出的是对多元文化的狭隘心态,内心深层的肤浅和性格中的伪善与黑暗。

冷静下来后,开始反思,是否是曲解作者的意思,此处的“正常”也许是指珍妮结束孤独状态,能够找到一个容纳自己的团体,获得心灵的抚慰和寄托,而反复阅读文章,回到上文谈及与同性恋夫妇们的聚会那段描述,作者的描写印证起初的想法并非错误:

“时候我问珍妮,我那日如坐针毡,因为我是正常人,她是不是无所谓。”

她是多么的高明啊!巧舌如簧的用“正常”一词直接将人划分成三五九等,原来在她看来,同性恋者是不正常的,性取向还是需要改造的!这种歧视排斥的态度隐藏的如此巧妙,比起反感辱骂的表达光彩的多,也更具杀伤力。表面上它在为作者辩解她的中立态度,实质仍是极端的偏见,带来一阵阵假慈悲的恶心!

“然而,毕竟来自一个古老的传统文明,观念的转变并非一两次感动就能实现的,更何况美国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不尽相同。”

这句话是否应该给予对作者的尊重?如同我对同性恋者的友好平等,作者自是有权提出反感排斥,但我所希望的是,作者用最大限度的单纯笔墨来加以叙述。这点作者没有做到,字里行间却处处是侵略性的看法,无声的为读者摆明指向标,忽略了同性恋者也是社会一份子的事实,和妖魔化这一群体的人们毫无区别。她甚至犯下最基本的错误,在古老的传统文明中,同性的爱慕是无可厚非的!只是在近现代才有观念的转变!

一个激进无知的人,以为到了国外镀金就能高谈阔论,真是可笑。试问同性恋丑恶在哪里?异性恋人人都是天使?常识都不懂的人何来资格大谈特谈,披着卫道士的皮囊,攻击也一个社会群体,同时丑化的也是自己肮脏不堪的内心。社会上这些居心叵测的乌合之众不在少数,卑劣的行径和纳粹对待犹太人的方式是有过之而不及。正是因为此类伪善的人主导者主流价值观取向,才会不断抨击社会人群的生存空间。最变态的当属所谓的知识分子,温和的表象下是尖刻,伪善的本性臭气熏天,印证那句唯恐天下不乱。

关于同性恋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众多言论中他们被迫成为弱势的一方,其实文明发展到今天,社会越来越多元化,这种趋势不是人为地可以停止的,既然作为社会的组成,同性恋群体理应得到尊重。现状是,有人持续的抹黑,积极地借道德,伦理来扩大盟友,形成类似“全民暴政”式的世俗压力,也有许多良知之士以开放友好的态度来改变不平等地位,推动社会的发展。个人观点认为,同性恋者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论你态度如何。有时我们除了理解,更是要还给他们生活的宁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