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林间最后的小孩经典读后感有感

林间最后的小孩经典读后感有感

《林间最后的小孩》是一本由(美)理查德·洛夫|译者:自然之友著作,湖南科技出版的269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一):退行的小孩

在图书馆随意找儿童教育心理辅导方面书,意外的看到“自然缺失症”关键字眼,吸引了我,这不正是我最近在关注的吗?————自然教育!只是随意翻着这本书,因为大概也知道书的内容——现代化、城市化,小孩子越来越远离自然,缺少对自然的了解、探索、保护意识、联结。

我又在网上搜索一些自然教育课程的东西,看到自然教育论坛的视频中有讲者提及此书,不禁一震,原来我无意中找到的书竟是一本好书!!!(毕竟图书馆书那么多,其中有一些质量堪忧)。那必须要认真翻阅了。其实翻到最后一页,我才发现我并没有看进去书!我大概是那类已经离开林间的退行的小孩,因为长期玩手机、电脑,脑子生锈好久,注意力泛散,思考的能力渐渐丧失,只能在别人的各种评论后才能得出自己的观点。为此,我感到忧虑,是时候改变了!为此,第二天我计划去海珠湖玩一圈,去感受自然,然而下雨,作罢。不过我还是出门去了省博,算是跨出门“不做宅女”的一小步。

关于自然缺失,我还好,毕竟从小生活在农村,在初中以前,我还是一个满山跑的野孩子,没有社会性别的概念。上初中后,太忙,太怕浪费时间,所以很少出门,很少去河边和山上;高中后更甚;大学及研究生后,我回家的活动场所只有家和亲戚家。今年过年,看到我姐兴高采烈的拉着老公去河边玩,我其实有点羡慕,也有点后悔,当时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我为什么要那么宅?是啊,我早已经远离自然,远离“故土”,变得不那么亲近自然!其实最好的游玩地方是家乡的山山水水,不是吗?怀念那座小山,怀念那条小河。

我的成长与城市、农村的成长同步,我们都在逐渐接受“现代化”的知识和眼界,逐渐的失去“乡土”,也随之失去了天真烂漫、自然的亲近感。所以城市和农村都在遗弃自然,或者重新建造仿真的失去本真的自然,我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远离了庄稼,远离了稻田和麦粒,远离了家乡。现在我想找回自然,却只能在城市的绿化带中惆怅,受到想在漂亮的人工草坪上打滚都会被驱赶的尴尬。

起码,我有过自然,还记得漫山遍野跑的欢腾,那些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小孩呢,他们的自然是否只有公园、白云山、绿化带?所以以后的城市都是由这些,我们这些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小孩管理,就像中山大学现在由患有世界一流大学缺失症的罗校长管理,我们没有自然感,自然不会对自然产生敬畏、爱护之心,与我们生命联结的自然,是否终有一天残败不堪?

幸好,幸好,有自然教育,有一群在做环保事业的同志,幸好幸好,我看到一些公司和机构在推动儿童关注自然。然而,我们这群90后,很多人中却是自然缺失的一代,当社会由我们主导时,自然的安身之处在哪里?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二):林间最后的小孩

“自然缺失症”并不是一种医学上的病症,而是用以描述现代人因为缺乏自然体验和了解而在心理上感到不舒适的现象(我这么认为的)

作者写这本书是起源于儿子的一个问题:爸爸,为什么我的童年没有你的好玩?

这个问题也同样击中了我,因为我也曾一度有过同样的疑问。父亲的老家是个偏僻村镇,屋后是山。他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摸鱼,偷黄皮果,养蜂……当他向我描述这些童年往事时脸上仍会流露出一种生动的快乐。而母亲在农村长大,插秧时不知不觉爬上腿的蚂蟥、邻村村口一大群凶横的鹅、夜里走山路遇上的扁头风(蛇)都是她不堪回首的记忆,但是也有夏日里偷葡萄被抓、吃桑椹吃到一口紫牙、日落之前到河里玩水等说起来眉飞色舞的回忆。

而我,一个在县城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但离家百米就是洛清江码头,掩映在竹林之下,夏日里人们同样也在河湾处游泳,河岸边碧绿的菜畦种着各式青菜萝卜,路边间或有一株枸杞。小时候我怕虫,去河边玩的次数因而实在有限,以至于小学时学到《翠鸟》这篇课文(还要背诵呢),却在几十年后,我在洛清江边上看到一只翠鸟在捕鱼,才知道原来这种美丽的小鸟就生活在我身边..

因此我一方面多多少少道听途说或亲身进入体验了自然,一方面又并没有能够深入其中,我羡慕于小伙伴谈论小时候在乡间放牛的暑假,也遗憾于从未坐过牛车,没有爬过树,没有捉过小动物... 我听已经是个生物老师的观鸟小伙伴说起童年掏鸟养鸟吃鸟救鸟的故事,感慨于他和自然渊源之深,这些都是我无从去补习并且在现今看来十份奢侈的自然体验。这些经历用成人以及现在的眼光去看固然是值得批判的,但是当大家围坐着津津有味地听小伙伴说掏小鸟盲盒、点评哪种鸟肉美汤甜、如何为了拯救褐翅鸦鹃把它的蛋放进绣眼的窝里孵惨遭失败的故事时,又由衷感到——如果没有这些与山野自然的亲密接触,是无法拥有这份童真并以这份童真吸引、感染别人。但即便如此,童年里那些短暂而少有的与自然相处的片段——清明时渡船的夏夜河岸的萤火虫、秋日的打猎、学校附近藏着的一个村庄里傍晚蛙类深远的回声..用这本书里的话说,“成为了一颗放射性的宝石,在之后的人生中依然不时发出光芒”。

我从高中开始,发现自己爱好生物知识,但是其实直到工作后因为徒步溯溪的几次经历,才意识到自己喜欢自然、喜欢呆在野外——这两者之间相隔了好几年。可见对于生物知识的爱好和对于自然的亲近感确实是分离的。我其实无法去向别人证明,走进自然的好处、必要性以及种种需要克服或忍耐的问题,但某种程度上来说,要去论证这个重要性也有点可悲(然而事实是有些人确实需要“重要性”才愿意花时间在这上面)。如今我住在进门脱鞋每日吸地的家里,可以想象,我的孩子在童年中能够拥有的自然世界也远少于我,它能够成为林中的小孩吗,会是林中最后的小孩吗。自然会在它的生命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给予它怎样的慰藉呢。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那些无力的努力,能给它们留下一些什么吗。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三):都市孩子为何患上自然缺失症——读《林间最后的小孩》zz

秋天有些刺眼的阳光下,女儿已经在水边玩了半个小时,她用小棍不断地拨弄着水里的一只青蛙,试图激怒它,让它从水里跳到即将残败的荷叶上来。因为圆明园的湖边潮湿,她不得不隔一会儿就调整一下自己蹲着的姿式,以便自己不会顺着斜坡滑到水里。

虽然自己兴致盎然,可她很孤独,因为没有孩子和她一起分享快乐。周日的圆明园游人很多,然而像她一样七八岁已经上学的孩子却少能看到。那些学龄前儿童也只是在父母的带领下,走在水泥铺成的路面上。

这个场景非常像美国专栏作家理查德•洛夫的新书《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描写的片断。唯一不同的是书中类似的故事不是发生在中国。从这一点来看,患上自然缺失症的儿童是全球性的:远离自然、自然知识贫乏,大部分时间是在有空调暖气的房间和汽车里度过,电脑、电视是他们最喜欢的“玩具”。他们宁可放弃去看海、去爬山,而选择待在房间里,因为只有屋里才有电源插座。

理查德•洛夫是一名儿童权益倡导者,并长期关注儿童与自然议题。他在书中列举了大量儿童与自然疏离割裂的现象,山川、森林、溪流、原野已经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消失,即使特意去寻找有时也难见踪影,这些都是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的结果。是喜是忧,已经不用争论。

2006年,一家名为“世界未来社会”的机构预言:“孩子们的自然缺失症将对他们的健康构成威胁,如今的孩子相较于他们的前人花在自然环境中的时间正越来越少。”

那么到底为何患上了自然缺失症?夏天看天上的银河、听泥塘里的蛙鸣,秋天捉螃蟹,冬天堆雪人,是现在为人父母的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然而现实的悖论是:为人父母者一面回味着自己有趣的童年,叹息今天孩子的不幸,一面把孩子赶进各式各样的课外班,学奥数、学英语、学乐器、学书画,不让他们有一点时间哪怕是在人工建造起来的公园里奔跑一会儿!家长、老师、学校、社会一方面在对孩子们说着自然的可贵,一方面却言行不一——过度的消费和贪欲让森林消失、江河污染,变形的教育让孩子远离自然,内心扭曲。

这是世界范围内的现象,但是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情况似乎更为突出。

2009年,一项对16个国家的2400位母亲进行的调查中,87%%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的孩子玩耍互动,也有54%%的母亲表示自己能坦然接受孩子在户外玩耍时浑身搞得很脏。可是最有趣的是以下这个数据: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在大自然中探索。

可见,虽然我们的经济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可是我们城市的孩子与自然的距离已经远远超过他们。谁又能否认现在肥胖率、注意力紊乱、过敏症、抑郁症等现象增多与此无关呢?试想,一个从小就对动植物和自然失去兴趣的孩子,他对生命的热情从何而来?一个从小就与自然割裂的儿童,长大后又怎么能有社会责任感和对地球人类的使命感呢?事实上,创立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大科学家们的原始导因,也源于那些童年时关于河流、树木、田野、天空与雷电的记忆。

1962年问世的《寂静的春天》是一本标志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在某种意义上引领了上世纪60年代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始的民间环境运动,继而影响到全球。可是,几十年过去了,环境保护与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一直并行并进。《林间最后的小孩》再一次发出了声音:儿童与自然之间已经出现了“令人惊异的断裂”,并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建立一种新的生态文明迫在眉睫。

可喜的是,作者并没有止于结论上的忧虑,而是总结了众多领域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定量分析。该书还分别从家长、老师、教育者、政府等这些“自然缺失症”真正制造者的角度,提出了治愈这一断裂症的药方。其中包括:父母如何带领孩子亲近自然,改善孩子的注意力不足;教育者如何将孩子从教室里解放出来,让丰富的自然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城市规划者又如何打造出绿色大城市,让孩子能够在家门外感受一下自然本色。目的只有一个:不想让孩子成为“林间最后的小孩”。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四):我们与自然的连接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

《林间最后的小孩》描述的是美国这一代儿童自然缺失症的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阐述了亲近自然的好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变或者改善的方法。其实也许阶段和程度不同,但是自然缺失症也正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发生的状况或许比美国更严重,毕竟,当我看到作者多处写到“在你家的后院”的时候,我只能深吸口气,内心默默念一句“至少你们还有后院”。

这一代的小孩,很多从他们的父母辈开始就脱离了农村生活,他们没有足够多的机会亲近自然。城市的扩张,吞噬了原有的森林、湿地、海岸线,把郊区驱赶到更远更远的地方。即使开很久的车,在很多城市也是难以再看到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同时,城市里越来越密集的高楼占领了荒地;甚至,因为越来越紧张的停车环境,部分小区的绿地也被牺牲掉了。孩子的户外活动空间被挤占了,那些祖辈、父辈们曾经享受过的孩提时代的闲暇时光,在这一代孩子的身上再难重现。当然,这个结果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自然空间的急剧减少,对陌生人的恐惧,学前学龄儿童课外辅导及兴趣班对时间的占用都合力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即使抛开自然空间减少的问题,从小孩出发,愿意亲近自然进行户外活动的人数也在急剧减少。美国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数量正逐年减少,他们很多人更愿意呆在室内看动画片、玩手机和pad。电子产品的魅力确实是难以抵抗的。但是,这个问题的低龄化还伴随着另外一个问题:小孩们,在户外的活动中难以找到乐趣。我的童年在城镇度过,但是我依然有很多关于户外活动的美好回忆,烤番薯(永远都没有烤熟过),背着大人偷香肠出去烤,骑自行车到山里野炊,砍竹子做竹筒饭,摘食野生的桑葚,小溪里捞鱼、捉螃蟹,用柳条和野花编花环戴在头上……今天的小孩,他们有越来越好的教养,他们被教育,不能摘花、不能爬树、不能在野外生火……,我看到书中描写在美国甚至有人发起抵制钓鱼的运动,参与者认为钓鱼和打猎一样都是残忍的行为。(在我们大部分中国人的认知里,钓鱼还是一项不错的户外活动,我们提倡把钓到的小鱼放生,反对用电棒电鱼的行为。)与此同时,我们这一代大部人的父母已经不像我们的父辈一样认识很多的动植物,我们没有办法告诉自己的小孩,这个是什么野菜,有什么功效,哪些野果可以食用。孩子们进入户外,能吸引他们,让他们参与的事情很少,他们又如何爱上这样的户外活动呢?这一代小孩有更好的教养,更好的环保意识,可书中确提到环境主义者、资源保护主义者和其他环境守护者数量在日渐减少。人类是很难去热爱和保护自己不太了解的东西的。“如果孩子们对土地没有依恋,他们将不能从自然中获得身心的帮助,也不会产生对环境对这片土地的一种长期的献身精神。”关于环境保护和人类的户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个矛盾,应该得到更广泛地关注和讨论。

在读这本书的日子,我刚好生活在海边,真正临海的房子,房子背面就是一片沙滩,步行只用一分钟。有一个周末,我正坐在门口的长廊上看书,楼上一个5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我面前,我问她“你的小狗呢?”(我们虽然不认识,但我见过她,也知道她养了一只小狗)她说“小狗,在下面沙滩玩?”“你怎么不去沙滩玩?”在我看来沙滩有与生俱来的魔力,内陆长大的我,小时候在一堆河沙上面也能玩一整天。“我不想把我的手和脚弄脏了,我可不想洗澡。”这个回答让我很惊讶,或许因为离沙滩很近,从小她收到不少来自父母的投诉。我不只一次听到母亲们对小孩户外活动以后会额外增加一些工作的抱怨,也许等我做了母亲以后也难免会有这样的抱怨,可是这可能真的会阻止小孩参与已经少得可怜的自然活动了。我们为了培养小孩,花很多的钱和时间在他们身上,或者我们可以考虑把这一部分劳动当作是让他们在自然中学习东西而支付的学费。书中提到,自然环境会刺激所有的感官,自然环境和要素激发出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并且作为发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媒介发挥着作用。甚至,自然可能有益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治疗,作者称为自然的“利他林”。随着AI技术的发展,职场上不断宣扬着什么什么职业将会被替代。我们的下一代,就业环境将比我们更为恶劣,目前大家推测不会消亡的职业都是需要人类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应试教育的硬伤。这部分缺失说不定真的可以从自然这所学校里得以弥补。

作者的观点是希望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但是也教育孩子们不要浪漫化或神话自然。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些建议,虽然很多并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但是依然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比如参与观鸟、观察天空、每次户外活动收集十种动植物的踪迹、写自然笔记、种植蔬菜、参加野营…这些活动对我们来说也是实用的。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五):《林间最后的小孩》——元宇宙的自然胜境中能否诞生一只彼得兔?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从小便在自然的怀抱中摸爬滚打,看一天如何从朝霞在晨露间描画世间美景到暮霭四起天光渐隐中星月生辉,一天天推动着四季在生根发芽、绿浓花发、落叶离披、霜雪萧瑟之间一遍遍轮换,那片槐花香浓得拨不开的槐树林似乎把蜜蜂的嗡嗡声粘住了,一年又一年在槐花盛开的季节回响,槐树林中少有人去的荒土岗上刨土挖洞的乐趣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光了。

看到这本《林间最后的小孩》,这些记忆一下子铺展开来,真希望能再回到那年夏天,在那片槐花盛开的树林里被无休无止的嗡嗡声包裹起来。

尽管作者是生活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但那份童年在大自然中玩耍的乐趣却不分国界,在书中,作者所描述的自然玩耍乐趣,非常有感染力,一下子就能调动起童年在自然间奔跑玩耍时的声香味等感受,把童年里的美好再次重温。

正像作者理查德·洛夫在这本书中所讲述的那样,孩子们因为城市化而渐渐地与大自然渐行渐远了,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在美国产生,国内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村人也在不断地涌入城市,尤其是像我这样,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里的这代农村人,离故乡越来越远,逐渐在城市定居,一年也回不了几次生长的故土。

带着孩子久居城市中,他们很少有机会与土壤和植物深度接触,眼中看到的绿色植物最多的也就是大街两旁高大的行道树,接触的土壤也就是偶尔到公园里碰到的泥土,看到的水流也是城市里护栏紧密相连、时刻提醒人们注意防止溺水的人工河道、公园湖泊和大雨之后街道上的积水,玩的沙土是精心挑选的清一色洁白沙粒,大小粗细几乎一模一样,我们小时候玩的泥巴在孩子们这里变成了轻土彩泥,我们小时候在河湖里下水游泳变成了孩子们的游泳馆练习游泳,下水捉鱼变成了周末公园里钓鱼……现在的孩子没有多少机会去爬树、去玩雪,去看整片树林被秋风吹过纷纷飘落的树叶雨,他们越来越像被精心饲养的人类宠物,精心投喂着食物,精细的掐算着玩乐时间,精心打扮之后拍好照片上传各类社交软件,这样被精心打理的生活,会不会让孩子们越来越缺少成长的趣味?这是《林间最后的小孩》带给我们的思考题。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很多名人,多次提及的富兰克林、科幻小说作家阿瑟·克拉克、圣女贞德、动物行为学家和保育人士珍·古道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发明家爱迪生、彼得兔的作者阿特丽克斯·波特,讲述了他们小时候与大自然接触中的美好感受,也讲述了接触自然世界与滋养创造力的紧密联系,还推荐了读者能做的一百件事,以及吸引人的对细节敏锐感知的第八种智能,这些都是值得生活在城市中的父母需要认真看一看、深入想一想的内容。

另外,偏远落后地区的学校老师和学生也是可以从这本书获取一些灵感的,这本书可以让他们从亲近自然的优势中找到培养孩子们成长的更多资源,希望能以此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