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第三版)读后感摘抄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第三版)读后感摘抄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第三版)》是一本由《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第三版)编委会著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8,页数:8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第三版)》读后感(一):为孩子开启通往知识宫殿大门的钥匙

夏日炎炎,最近温度直接飙到40度,带着娃去了趟科技馆,有冷气还能玩的开心。娃一直非常钟爱太空,日常碎碎念的就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等行星。在科技馆也是先去看了太空,后来去看了航天、机器人等展示。

趁着娃最近兴趣高涨,又恰逢暑假,赶紧购入2022精装版《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系列。这套书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共四册分别是《地球家园》《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文化生活》。从天文地理、人类社会、城市家庭,到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甚至小到动物植物、生物细胞……包罗万象,孩子所有好奇的、该知道的,都能在当中找到。从全书的广度、深度和内容来看,堪称知识的宝库。为孩子开启通往知识宫殿的大门。

四册一共有400多个主题、超过2000个知识点。书籍编委会成员,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整理成的这套百科,权威、专业且严谨。非常适合好奇的青少年读者了解关于世界的“十万个为什么”。每册书籍的内容特别细化,在大主题的框架下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小分支,涵盖大部分知识点。它像一本字典,将你疑惑的问题在目录或者索引中翻找出来,为你答疑解惑。

在《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科学技术》这册书中,从太空、航天、能源、材料、通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及军事十大方面来向读者阐述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及未来。就连课本里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追赶问题都能在里面找到答案。就连男孩子们喜欢的枪械、特种部队装备、生化武器等等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家长不必翻阅大量的资料,来回答孩子不同的问题,一套百科全书就足矣。

作为一套精装百科绘本,除了图文科普内容之外,怎能少了拓展视频辅助呢!全套书共60个拓展视频,辅助图文内容,更好地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通过阅读百科全书丰富多样的信息,带给孩子们的收益也是极其丰富的。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知识储备,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开拓眼界;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百科知识里包含许多奇妙和神秘的事物,在他们主动探究世界的同时增强了学习能力;还能对他们拓展思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第三版)》读后感(二):为什么每家每户都应该有一套百科全书

在我家书架的最上层,一直放着老版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这套书简直是我童年时代的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带我穿越古今中外,纵横广袤宇宙,见识科学技术,陪伴我度过了许多个宁静的假日午后。那时候我爸妈没有带娃出去旅游见世面的意识,但因为这套书,我并不觉得生活逼仄,阅读习惯也是在那一阵养成的。

现在自己有了女儿,自然是要安排上最新的百科全书。尽管现在有网络,查什么都很快。但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而且不成体系。各种电子产品还毁眼睛,毁专注力。

赶巧今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这出版社听着就厉害)新出了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这样的重量级作品自然在各类奖项的评比中收获颇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图书奖、国家辞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

整套书分为“地球家园”、“科学技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依旧是四本,熟悉亲切。但相比老版的内容,新版不仅纠正了许多随着科技进步,已经被证伪的内容。还与时俱进的增加了很多新时代的知识。比如我国近年来在航天领域达成了许多重大突破,书中就专门有一章讲“太空生活”,介绍在太空里怎么洗漱,怎么睡觉,有什么好玩的等等。

而且百科全书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具体的知识。具体的知识看完会忘,但百科全书呈现出的广袤世界,会给孩子们留下一个缤纷的印象,帮助他们从心底里相信,人生肯定不止有一种活法。

最近那句“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又火起来了。但一个人成年之后,观念就很难转变了。所以大部分人还是沿着前人铺设的轨道麻木前行,为了自己并不期待的目标疯狂内卷,活得辛苦且不快乐。

所以,趁孩子还没被单一价值观洗脑,送给ta一套百科全书吧。一个人只有在童年时代见识得越多,长大后执念才会越少,面对变化也不会焦虑无措。现代社会运行的规则,注定了大多数人无法功成名就,但每个人都有机会达到自洽平和的境界,从平凡的日常,收获不平庸的喜悦。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第三版)》读后感(三):多方位的知识大爆炸

多方位的知识大爆+炸:《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之《地球家园》卷。

这是一本已经畅+销了20多年的科普经典,可你不要以为他的知识会过时,20多年间,制作者不时的对它进行修订,如果你能在里面感觉到时代感,那这个时代一定不是过去的时代,而是紧跟现在的时代。

与时俱进,知识刷新。 这是一本文图俱佳的科普画册,要知识点有知识点,要画面有画面,除此之外,它还有两个特色也非常值得夸一夸,一个呢,就是它有一个时间轴,合适的时候它会把主角或者主角团细说从头,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环节,漫长的岁月、丰富的变化,浓缩的都是精华。 还有一个环节我也非常喜欢,那就是相关链接。我们玩PPT的时候,特喜欢PPT的功能就是可以直接超链接,有时候你说很多话解释都不如甩一个链接。 你可能会问,图书怎么链接呢?很简单呢,这套全书一共四册,某一册的内容和其他册联动的时候,就用那一册的开头文字,再加上页码,你就能够电梯直达。

比如说它写“科46,就是《科学技术》一册的第46页,这种超链接,小孩子也能轻松掌握。 这样的四册联动,让孩子有一种知识相通的感觉,这个概念的形成,会让孩子以后的学习变得不死板,我觉得非常重要。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环节,但是这个环节让孩子学会打破学科壁垒,可以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孩子,怎么都不肯用数学的方法做物理题,结果一个很简单的题,他就是做不出来。当时我看到初二的他,严守着一科一科的界限,整个人都是懵的。这样的孩子,将来放到社会上,怎么能够希望他有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思维方式?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一册的图片,图片的放置很有设计感,并没有规规矩矩四方格子,而是根据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比如18-19页的“山地”,你都会有立体绘本的错觉。 这一对页一共放了七张图,两张美丽的如同风景图片,让我们充分感受山脉的雄伟和秀丽。一张是美丽的梯田,鬼斧神工,人类的参与令人惊叹。 三张是一个地层的系列演示,地壳的运动仿佛就在你的眼前发生。

zui令人惊叹的是19页这张喜马拉雅山脉东端zui高峰南扎巴瓦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分布图,这张图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突出的是美术,不同高度的不同植被和不同生物巧妙地分布在一张小小的图上,让人一目了然。丰富多彩而不杂乱,这就是美术的功力了。右边部分则是标杆示意图,看着每上升近1千米,植被就会大换血,你不由得感叹山脉的奇异和温度的能力。这就是科普的力量。 在图片的设计中,我还比较喜欢放大和抠图两种设计。

比如20~21页的黄土高原专题中,20页谈到了黄土高原的各种不同的地貌,用了三个放大箭头框,分别为小朋友们讲述了什么叫做塬(比较平可耕作的地区),什么叫做峁(像馒头的顶层),什么叫做墚(像柱子一样的长条),这种绘图的方法既能看到这些地方在整个黄土高原中的位置,也能放大看到每一种地貌各自的特点,真的炳如观火。别说小朋友们了,作为看过很多黄土高原小说的我,也是看了这个图之后才会明白《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为什么会选择拐峁村建设自己的砖厂了,只有这里才有烧砖的原料啊。 我们再来看一下21页的这个抠图,把安塞腰鼓抠图和摇动放在了一起,动静结合,一朴实一热烈,黄土高原的人文特色呼之欲出。 图片的风格,除了写实的照片和示意图外,还有漫画。 漫画的作用就是“人狠话不多”,主打的就是一个一击到位。

比如58~59页的这个《噪音危害和治理》专题,展现噪音的程度,使用的就是一组漫画,通过这些漫画,我们能清晰地感受,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声音到底是属于什么范围,哪些是正常发出,哪些属于噪音污染。这一组漫画,虽然主要是为了展现科学知识,但是里面所涉及到的人物都有绘本的画质水平。比如展现小声交谈的时候,两个人都轻轻护住自己的嘴部,身子也贴合的非常近,虽然听不到声音,但是我们也有一种他们发出的声音很小的感觉。 你不要觉得这些细节无足轻重,实际上科学研究表明,细节也是非常影响人的阅读舒+适度的。前一段时间的du教材事件,不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吗。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本书的文字部分也称得上言简意赅,清晰到位。

我曾经刻意地注意过本书的动词使用,我发现这些词语使用的都很到位,比如146页《花粉和繁育》专题中,制作者就使用了“开裂、散发、传送、借助、辅助、依靠、摇动、扩展、脱落、暴露、深入、粘”等大量的词汇来展现花粉的变化过程,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感觉直接把这一段儿拿到小学语文课本里,也不比现在的课文逊色,也值得老师好好分析和讲述一番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