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阿尔班·米歇尔读后感精选

阿尔班·米歇尔读后感精选

《阿尔班·米歇尔》是一本由[法] 埃玛纽艾尔·艾曼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27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10.0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尔班·米歇尔》读后感(一):读《阿尔班.米歇尔》小感

断断续续前后花了两个月,才把这本书给看完,我拿着笔试着想在书上画一些什么,可是等整本书看完也没画一条横线,不是说这本书不好,但肯定不是我的菜,翻译的尚算流畅,可读性也不错,只是重点似乎不是很突出,按时间顺序的这条线也不是很清晰,总之掩卷而思没有太多东西可以让我回忆思考,或许这本有关出版人的书给专业搞出版的人看可以看出一点名堂来,遗憾的是我不是。

《阿尔班·米歇尔》读后感(二):文学味儿

也许是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与众多著名的优秀的文学作者有着亲密的关系,所以这本关于阿尔班米歇尔这个出版社老板的传记,一定是一个写小说的或者写诗歌的作者写的----联系这样的作者太容易了。

因此这本小传写的充斥着文学味儿。老实说,我讨厌这股子无处不在的文学味。

我喜欢文学,喜欢小说,尤其是写得好的小说。嗨,这不是废话吗?可是一本传记决不是一本小说,就像一杯清茶绝不是一杯香槟。

另外,这样一本200多页的书,所记述的内容,似乎写一篇10几页的短文就详述无疑了,为什么还要写这么长?

似乎写短了不足以表达对这位可爱的出版商的敬意。这个理由还是很有人情味的。可是,要知道,读者的时间是宝贵的。而文章的长短与文章的好坏以及内容的好坏,没有什么必然的关联。所以干嘛不干脆利落的写一个新闻报道味儿十足的短篇文章呢?

这个出版商的小传让我记住了几点:

1,要像熟悉你自己一样熟悉读者的口味。

2,痴迷于出版,狂热。

3,必须给书起个好名字。

......

《阿尔班·米歇尔》读后感(三):实践出真知

刚开始读本书的时候,以为它是小说的文体,后来发现又是传记文体。对出版社的发展比较详细,但对出版人阿尔班·米歇尔生活的描述比较简略,着重突出了他发掘文学新人和作品的事迹,但总体上缺少一个明确的时间线,中间有大量衔接不连贯之处,多有跳跃之感。每每传记都会有大量的材料,涉及大量的人民,本书叙述中对人物的介绍很多是过于简略的,可能默认为都是法国读者熟知的人物吧。很多时候,都不知道某个人是怎么冒出来,有的话是怎么突然就出现的。翻译的问题在于受法语原文的影响,许多语序并不符合汉语习惯,有些用语也不大符合大陆的习惯,偶有生涩之处。

实践出真知。阿尔班·米歇尔做了十年图书零售,才能培养出对市场的灵敏嗅觉,对作家和图书未来的精准判断。他说:“只要会卖,什么都卖得掉。”销售、发行、出版,每个环节他都有涉及。出版最重要的是有内容,他对文学新人的发掘是出版社长久屹立不倒的保障。有时他即使不看书稿,仅凭对眼前作家的感受便能判断图书的前景。他不拘一格,但也稳重,从通俗文学做起,再吸引文学大家的到来,之后拓展历史、社科、童书、期刊等,甚至想出了食谱的选题。他对市场的敏锐使得出版社不断壮大。

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他对作家,特别是文学新人的支持。他喜欢自己的作者就像喜欢自己的家庭成员,是他们的朋友、顾问和支持者。他发掘了不少新人,让一些从未有够写作念头的人写出了畅销的作品。他对作家总是很慷慨,给他们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他们完成创作。这也使得出版社旗下的作家极少有另投别家的打算。他对作家的这种忠诚,也被女婿所继承,出版社在战后照顾了遇难的犹太女作家的两个女儿。

出版人最终是要面对读者的,但首先得见到作者。只出价值的书才能让读者的时间不被浪费在劣质作品上。一个人不能只读某一方面的书,而出版人自然也不能给自己套上太多的枷锁。出版人的意义也就在这里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