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马来西亚史读后感1000字

马来西亚史读后感1000字

《马来西亚史》是一本由芭芭拉·沃森—安达娅、伦纳德·安达娅著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来西亚史》读后感(一):独特的一份礼物

2014年11月的马来西亚16天之旅,促使我想多了解这个国家一点,这本书打开了我的视野,使我在旅行的时候多了一份观察,同时也由于一直住guest house,这些house极具本土文化特色,让我得以从另一角度,体验这个多姿多彩的国家。

突然想起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也许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亲身感受一下那里的空气。

《马来西亚史》读后感(二):希望一直在于青年

“我们也希望它们对马来西亚年轻一代的成长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当进入21世纪时,这些年轻人的态度和观点将决定国家的未来。” 暑假去越南,项目里有四个马来西亚人——一个华裔,三个马来人,一个半月的相处都挺合得来。一起去旅游、打保龄球、吃披萨、看《波西米亚狂想曲》,我觉得互联网及全球化给予年轻一代,目前是我们这一代,很多机会去交流、了解。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了解,所以才会排斥。 相互尊重。一个项目的成员来自五个不同的国家,不吃猪肉的马来人、不吃牛肉的印度人、不吃肉(素食主义)的捷克人、没什么特别饮食禁忌的华人和越南人,能够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 所以即便我知道马来西亚是少数没批准种族平等宣言的国家,知道现在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导致华人加倍努力送孩子出国读书,也知道华人企业家受到诸多剥削困难,我觉得这个国家仍有希望——那个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非马来人的马来西亚。

排华的惨痛历史,东南亚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伤痕。胡志明市的寺庙,置有“勿忘1998”的石凳。但是我们终究是要向前看的。

中国的发展,给南洋带来新的希望。越来越多国家给中国游客以便利,希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这对当地华人来说也是难得的机会。中华文化的再输出,也让世界年轻一代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华人的抵触也降低,我们永远是华侨的坚实后盾。

寒假去马来西亚,希望能有好的体验,亲眼看看这个国家,看看书本上出现多次的马六甲海峡。

《马来西亚史》读后感(三):简要笔记

* 前言

由于我沉迷于网络,这本书没有细细地读。而过几天就要参加岗前培训了,所以写如下笔记,聊以消除浪费时间的罪恶感。

本书破除了我许多对历史的迷思。马来西亚国历史与我国大不相同,在生产方式上不是什么游牧——农业——工商的发展序列,在民族关系上不是单一——殖民与反殖民——融合。在多姿多彩的历史面前,要总结普适规律确实困难。

* 自古开放

马来西亚自古就商业繁荣,也从未闭关锁国。古代地理环境就具有可耕地缺乏、海洋和森林资源丰富、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点的条件。这些条件使得城市和文明的兴起不是由于农业的发达、而是转口贸易和珍宝采集和贩卖。港口文明的特性使得陆续兴起的诸侯国都具有完善的海军、便利的商业设施和有效的法律和行政机构。而各诸侯国都无法完全垄断海上贸易这一财源,使得诸侯国内部君主无法集权,做出重要决定需要贵族会议的一致表决同意。马来文明(末罗瑜文明)也具有使远人来附的能力。布吉斯人、亚齐人、米南加保人逐渐接受了马来人的文化。而且自唐朝以来移民该处的华人,也归化了。

和西方列强的关系也没有中国这样苦大仇深。如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初来之时,也没有发生我国与西方交往那样的战争——条约——开放的序列。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也只是诸侯中多了一个较强势的,柔佛——廖内王国依旧兴起。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是抱着垄断海上贸易的希望而来,到了当地,也只能与一位苏丹合作,保证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我觉得与葡萄牙、荷兰相比,泰国这一北部诸邦的宗主国对马来西亚的威胁反而更大。

即使可以自由贸易、具备司法体制,英国殖民者依然以新加坡和槟榔屿为据点、逐步将马来西亚改造为锡和橡胶的产地、粮食消费地。“只要门户开放,西洋人就会好好跟你做生意”的说法,好像不对。殖民地化的原因不是闭关锁国,而是闭关锁国引起的落后。

* 分而治之

英国殖民者以夷制夷心机缜密、发展经济条理有方、建立政体审时度势。

以夷制夷集中表现在区别对待马来人和华人。峇峇在古代能够顺利融入马来。而十九世纪中下叶移民而来的华人结成社团,建立自己的经济。殖民者充分利用了华人带来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然而坚持把他们和马来人区别对待,把他们视为“暂住的”。这一区分使得华人与马来人的民族区分日渐明显,又使得1945年到1949年,英国殖民者能够卷土重来。首先依靠华人为主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驱散了与日本人合作的马来人武装,站稳脚跟后、依靠马来人消灭马共领导的马来亚种族解放军。比起在中南半岛上灰头土脸的法国、高明何止半点。

在发展经济上,殖民者做出许多努力。维持法律与秩序、修建道路与铁路、输入劳动力等。如锡矿工业,引入了斗式挖掘机、提供资本和专业技术。而H.N.Ridley先生致力于橡胶的培育和栽种,为马来西亚提供了一大经济支柱。而这些努力的收益,既给赎买马来苏丹和贵族阶级提供了财源、又将人民的经济生活牢牢绑缚在大英帝国的商业上。殖民统治的稳固最好的保证在于完成了封建时期没有达到的经济发展。这是殖民统治的根本原因。

仅依靠如此少的人数、资金就能够把一个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变为殖民地,需要军事力量的保证。在“前进运动”中,殖民者能够稳步地向各王公处派遣驻扎官,依靠的是以新加坡为核心的武装力量(英国军官、印度士兵)。而且等待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极好、总是在各州苏丹起纷争时、通过协助一方打击另一方把政权搞到。从1819年建立新加坡到1912年控制柔佛、建立起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和马来属邦,共用了九十三年的时间。即使从1874年签订《邦喀条约》算起,也用时38年。更为厉害的是,表面上只是派遣了几位顾问到各苏丹那里。普通百姓意识不到他们已经换了主人。我想读一本反映英国殖民史的书,这才是真正的统治术。

* 新经济政策

马来西亚独立之后,政治生活的两个目标形成了。要保证马来人享有特权,又要保证议会民主制国体。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困难之处在于,宪法制定时马来人并不占人口绝对多数、而且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占有资本少,在经济政治生活中都处于弱势。以巫统为核心的巫统——马华联盟和之后的国民阵线,通过从1971年到1990年的四个五年计划、发展经济、培养人才,成功地实现了这两个目标。

马来西亚的出口产品中制造业产品的比重如何从1970年的11.9%到1990年的55.8%。贫穷率从49.3%下降到15%。马来人的股票所有权从1.5%上升到20.3%。更为令人惊奇的是外国人的股份从1970年的61.7%下降到1990年的25.1%。这些是如何做到的?作为一本通史,本书并未详细说明其中的原因和过程。我觉得需要读另外的书来了解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华人并没有被褫夺财富(华人的股权从1970年的27.2%上升到1990年的44.9%)。华人对于马来人的受教育机会、担任公职、就业等方面的特权也能够容忍。华人对国民阵线的支持票说明了这一点。而新加坡的存在也给马来华人一个缓冲阀。所谓“华夏向心力”也就降低了。也没有出现印度尼西亚屠杀华人事件。马来华人是华人,但首先是马来西亚人。如果有机会接触马来华人,这点教训是首先要记住的。

* 结语

这本书开拓了我的眼界。破除了诸如“接受西方文明、开放,西方就不会来打我们了”的迷思。见识了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维持议会制民主已达42年的国家(没有发生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一样的军事政变)。看到别的国家也有过长达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不再因为马来西亚有大量会说中文的华人,而动诸如联合马来西亚、制衡越南、菲律宾的念头。(以前只知道马来西亚的华人公墓,觉得民心可用)。

这本书也启发我求知。英国如何实现日不落帝国的?马来西亚的四个五年计划是如何实施的?值得读些书,求解这两个问题。

世界历史文库确实是好文集。可惜无锡图书馆只有马来西亚和瑞典两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