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他者中的华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他者中的华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他者中的华人》是一本由[美] 孔飞力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4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他者中的华人》读后感(一):东南亚华人世界和过去和展望

写的比较啰嗦,但因为译者社会学出身,翻译非常好。孔在书中梳理了从明末到现代华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分析了华人在东南亚各国移民的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和在移入国的不同的社会生活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土重迁”的思想使华人渴望回归故里,故较难于被当地同化融合;华人在西方殖民者和local间充当管理中介谋求利益的生存模式;以家庭宗族介绍打黑工为基础的“通道-小生境”移民模式;以及作为外国华人对本国政府和母国的复杂认同感。历史的海外华人是以家庭血缘为纽带的商人和劳工,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基本不存在;中国官方历史上对移民的屡次禁止打击,如今却吸引号召,未来的图景是构筑一个不牵连政治的“经济合作圈”。

《他者中的华人》读后感(二):内容有删减

去年年底买的,还没来得及看,书都没拆。今天看到出了繁中版,然后才知道简体本又被删减了。

以后买外文原著的书还是要小心,能看到原版就看原版,其次找港台版。

图为商务印书馆编辑

不知道这本书的误译有没有故意。以前看到过别人整理的其他书存在故意误译的情况。把作者原来标点的观点A有意歪曲为B甚至¬A。

目前简中环境下的翻译现状令人担忧。

《他者中的华人》读后感(三):回归

读《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 从我有记忆起,仿佛身边的人都在叫嚷着要出,从农村到城市,从县城到都市……仿佛出去便成了唯一的路,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偶尔回忆往事的时候,总是会记起家乡泥泞的小路,斑驳的瓦房以及稀缺的轿车。仍记得为了追赶仅有的一辆来往于县城与村子的公交车时的匆匆忙忙,仍记得公交摇摇晃晃走在崎岖不平小路上的头晕目眩,仍记得面对县城破败景象时的沮丧无比。那个小小的县城似乎被时间遗忘,长时间处于停滞的状态,偶尔回去一次,便觉得所有的地方都一如往昔。它一直在奋力且艰难地挣扎。于是,已经出来的人不愿意再回去,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只剩下多数的老弱妇孺,曾经的热闹也只能在节日里昙花一现。 前年,难得清闲的假期,我在家乡多停驻了几天,终于有时间细细品味她的变化。我坐在轿车上,走在一马平川的大道上,望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仿佛不曾离开郑州,毕竟以前随便一辆私家车都能让人驻足观望。我望着窗外不断倒退的景象,忽然觉着记忆中那破败的瓦房,一望无际的麦田好似是一场梦。因为眼前有的只是一排排崭新的两层小洋楼,一座座新建的工厂,一个个美丽的公园。村子里那些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最后还是选择归来,不再是别的城市中的“他者”。

《他者中的华人》读后感(五):重构历史共同体的书写

(刊于《晶报》2016年11月19日,发表时有改动)

文/俞耕耘

孔飞力先生是在国际史学界享有盛名的大学者,其代表作《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叫魂》都已成为清史、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经典范式。这也形成了一种风格化的书写策略:从具体的时间拐点、历史事件入手,以社会心理剖析为特色,用微观解析支撑背后庞大的历史镜像。这种史学观无疑建立在一种反观念论的基础之上,“事件”始终是历史书写的核心。2016年,孔先生去世,他的《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一书也成为了绝响。

《他者中的华人》旨在将移民史整合、同构在中国近现代史之中,强调了二者之间的相互策应与形塑关系。如推翻帝制的革命源于海外华侨推动;中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和政治经济走向、对外政策又深刻影响着海外华人的生存发展。正是基于如此,全书研究横跨近五百年,从1567年中国朝廷解除海禁到20世纪末中国大陆融入世界经济,地域上涉及各种洲际的移民生态,形成了时间-空间双向轴线的复杂交织。一面是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反帝反殖运动的语境,一方面则是从中华帝国、民国到社会主义中国的更替演变。可见,其中的书写难度全在于兼顾各种时间-地域“变量”的交互影响。

令人钦慕的是,孔先生的这种描述性充满了深刻创见,集中呈现为其书写思维的一体化、联动性和差异性。首先,他将中国的对外移民视为国内人口内部迁移的延伸与变体,都是“以内部移民为主的民众流动场景的子系统”。我们看出,作者找到了内部-对外移民的关联,前者实际上为后者提供了原型模式,它们都取决于民众的生存策略和社会机制。其次,全书深刻揭示了华人作为“他者”的身份认同问题,呈现了华人、原住民、西方殖民者的依存交往与竞争对抗。他们之间既有“互为他者”(异己、陌生、外来的族群)的复杂性,同时孔先生也看到,殖民者利用了华人身份的中介性、独立性,使华人成为统治原住民的缓冲地带,埋下了各种“排华”仇恨的种子。

因而,移民谋生的“生态研究”就是作者关注的枢要。生存模式、谋生策略会塑造出的不同生态(适应环境的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移民生活。作者分析了华人移民与其他族裔移民的差异性,提炼出“通道-小生境”的思维模式。在我看来,这就奠定了全书两大研究方向:一是路径研究,二是场域研究。通道是移入地和移出地的联系路径,是潜在的亲缘、乡缘的关系网络,既有实在性的人员、物资和信息流动,又有虚拟性的情感文化和信仰崇拜维系。小生境则是通道两端联系的移入-移出地的“文化生存圈”:如宗庙祠堂、商业行会、社团组织,亦或“唐人街”等现实空间。

“通道-小生境”标示出孔先生一体联动研究的可贵之处,路径始终将生存场域的两端(居住国-侨乡)作为相互关联的系统,帮助我们更好理解移民的动力机制、价值认同和文化生态。在作者看来,“安土重迁”并不意味只是固守家乡,而是强调无论身处何地都与故土保持畅达的关联(“通道”)。华人移民总是希望在原初的社群(家乡)里获得情感价值认同(衣锦还乡),无论是经济上的捐助善款,还是情感上的维系宗族,他们始终珍视与家乡的“通道”。它并不意味分离,它是跨地域的空间拓展与延伸。

《他者中的华人》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原因是繁复多元的。在我看来,或许可用三句话来概括,那就是领域的转向、晚期的风格、宏大的视野,三者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重构历史共同体的书写。海外华人移民研究长期处于诸多学科的交叉边缘,孔先生从清史转向移民史,看似令人不解,实则是对之前研究的深化。它意味着研究由本土向海外的地域拓展,从本民族向海外多族裔、多社群、多文明对话交往的动态转换。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孔先生的“晚期风格”:看重全景式、通史性、大历史观的描摹,这与其先前作品显然形成较大反差。“至少从16世纪以来,中国史就不能不包括海外华人史,而海外华人史也同样不能不结合中国史,唯有如此,方可成其为一个完整的研究领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