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地狱之花读后感锦集

地狱之花读后感锦集

《地狱之花》是一本由[日] 永井荷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44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狱之花》读后感(一):笔记

《地狱之花》:与《第一炉香》《雷雨》的人物关系有好多相似之处啊,都是女人失去爱与身体后的选择。 《隅田川》: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了且同理于人更难。 《梅雨时节》:建筑空间式的细致描写,有一种毛毛雨的温腻,显影了一时一地的美丽。不止此篇。永井笔下的女性在如此华丽又往下流的世道里,似乎更有一份浮沉游戏的明白与勇气。 《濹东趣谈》:作者自身创作的过程,有趣。“比起到人称之为洁白的墙壁上去寻找种种肮脏的污点来,他更喜欢去发现被抛弃的破衣碎布上的美丽针迹。”另外,文章末尾,经过凝滞夏天后的秋风陡起,简直令人要害怕。这些华丽细切的风景存在着,似乎故事只是人生的点缀,回味的时候只想着,在一样的人世风景里居住,好像有一个完全的统一在天边,而我们随风成叶末,毫无可惜。 《积雪消融》:到了对应的位份,或许能更贴近的理解。只是,想到我们父母子女一代局部的正确相互膈磨,错位后往往是死生之间追不回的遗憾。 《两个妻子》:女性有焦虑,但她的疯狂也不知道是谁的视角。

《地狱之花》读后感(二):暗夜的歌

我个人挺心水的一个作家,不过其实之前也只读过他一本书,就是作家出版社1999年那本《永井荷风选集》。当时对其人一无所知,小说却好一阵念念不忘。

说我猎奇也好(我一向喜欢看艺伎这类的东西……),对文中世界的唯美想象也好,但我真没见日本哪个被翻译过来的名家,写烟花柳巷如此信手拈来、声色俱全。笔法流利圆熟,民风百态,事无巨细,均娓娓动人,情态盎然。那私密不乏颓靡的故事,与清丽端正的风格结合,显出奇特的字字珠玑感。而作者字里行间的怀旧、孤寂,又令作品悱恻之余不失深沉。

或许正如永井荷风自己所言,污浊的街头巷尾,才有与其心灵原初最亲近的气息,才能应运构建起这种成色另类的升华咏叹。很享受跟随其文字而行的我,大概也是因为迷恋这暗夜斑驳的深处,悠悠吹起来的哀歌吧。

卓越上他的那本《断肠亭记》居然缺货了……让我更悲愤的是,其实2002年我明明在实体店一口气买过这个“东瀛美文之旅”系列的7本,却特意没买他这本,原因很简单——那时我还不认得他!噢,卖,嘎!!!!

《地狱之花》读后感(三):地狱之花也是生命之花

《地狱之花》中园子和黑渊夫妇,笹村,富子,还有水泽校长,从纯爱的纠结,背叛,再到猥亵,从单纯,到恐惧,从暴躁到顺从,地狱之花也是成长之花。

《隅田川》中长吉爱恋着的成为艺伎的阿丝,甚至羡慕起了做演员的阿吉,活在希望下的少年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放下了喜爱的三弦琴,这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悲哀呢?

《梅雨时节》中的君江,是把爱欲放在心上的人,不是出于生计,而是出于喜爱而从事着女招待的工作,那些经历过的男人如同气泡一样一个一个地消失,而她在这起伏之中也经历了太多历练。记忆最深刻的是:晚上坐汽车时候的司机曾经光顾过自己,司机说“君江小姐当年只要十元钱。”而这种耻辱也是对过往的回忆之一。

《濹東綺譚》似乎穿杂着作者笔下的故事,和故事中人写的故事,叫做阿雪的姑娘,年过半百的情人,都在这花街之中慢慢变成了卷轴上的光影。

《积雪消融》经历了生意失败妻子阿静改嫁和情人泽次抛弃的兼太郎,再次遇到了许久未见的女儿阿照,女儿成为了咖啡厅的女招待,也有了新的情人,被女儿冷落的兼太郎仿佛再次看到了被阿泽抛弃时候的样子。

《两个妻子》玉子和千代子两个妻子,丈夫分别出轨,且出轨的女人还是同一个,作为这样情况下的女人们,内心难过,悲哀,也隐忍,坚强。

《地狱之花》读后感(四):唯美与自由的哀歌

在日本近代文学家的名册里,永井荷风仿佛永不过时的代名词,这个出身日本上流社会却甘愿混迹市井的弃子,不但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先行者,同时还是日本现代文学色道文学当之无愧的鼻祖.以其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风格在日本近代文学史的殿堂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追随者甚至包括谷崎润一郎与三岛由纪夫这些的文学大家.尽管如今的中国读者对其知之甚少,但好在也并不完全是空白一片,上个世纪初他的作品就被引进中国,如今,根据日本岩波书店1971年版《荷风全集》改版而成的《地狱之花》更是了解其人其作的最佳途径.上海译文社再版的这本《地狱之花》由永井荷风作品中不同时期的六篇中短篇小说构成,无论是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成名作《地狱之花》还是充满怀古的诗情之作《隅田川》,或是其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梅雨前后》与《墨东趣谭》,都是可以完全体现永井荷风创作历程与彰显其成就的名篇,尽显大家风范.

以《地狱之花》与《隅田川》为例就可以清楚的说明永井荷风创作理念的转变之巨.写于1902年的《地狱之花》可以说是永井荷的成名作,体现其深受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影响的烙印.故事以一位年轻女教师园子偶然成为富豪家庭女教师的奇特经历展开叙述,通过园子在爱情与事业两方面的遭遇,表达其向往自由与渴望社会认可的心态,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于生活与人生的见解.这里要提出的一点是,当时永井荷风也几乎处于相同的境况.他的家族为当时日本的名门望族,其父希望他可以在留学之后成为实业家,而永井荷风本人却拥有完全不同的抱负.而且当时处于明治时代的末期,腐败堕落的社会风气与黑暗的社会现实也让永井荷风本人反感,从小说中对通奸与当时媒介热衷笔诛的丑恶现象进行的批判与讽刺就可见一斑.

写于1910年的《隅田川》则是在其留学西方回归日本之后的作品,充满了世故的韵味.小说以18岁的长吉希望幻灭的过程去探索世情.年轻的长吉希望以自己的方式置身社会却偏偏不遂心愿,过分关爱的母亲并不理解他的心思,希望他通过学习过上好的生活,而青梅竹马的恋人阿丝出于家庭原因决然投身艺妓的工作.同时,学业上的不顺以及希望做演员的愿望又被打压,诸多的不如意让遭遇爱情与理想多重打击的长吉对生活不再抱有希望,失去奋斗目标的年轻心灵就此枯萎.永井荷风透过身为旁观者的萝月舅舅表达出痛心与无奈的郁思.作品中更透露出毫无做作的怀古之美,无论是孤寂略带凄凉的心思纠结,还是暗合景色郁积心头的悲愁之感,无不表现出作者对于人生与生活的厌倦与感伤,看似淡然实则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人深深叹服.

《梅雨前后》与《墨东趣谭》算是永井荷风成熟期的作品,前者写与1931年,后者写于1937年,均为大逆事件之后的作品.由于政府的压制,因此批判性的文字已不容于当时的社会,同时,永井荷风对生活的态度也开始产生转变,虽然不满社会却不敢公开批判,因此只能以怀古的消极心态去躲避现实的压力,作品开始向享乐主义的方向转变.花街柳巷中的妓女与女招待的遭遇成了他诉诸笔端的对象,他相信在所谓高层人士不愿涉足的花街柳巷并非是道德败坏的深谷,这里甚至还拥有真实和值得信赖的感情,作品中显示出的色情趣味更是成为享乐主义的旗帜.中村关夫曾经在《人与文学》中着重评论过《墨东趣谭》这部作品,称此作可以算是永井荷风的白鸟之歌.他的资质,教养以及趣味等所谓精神方面的姿态得到了浑然一体的表现.而且小说以诗作为结束的手法更是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让人回味无穷.

这部冠以《地狱之花》为名的永井荷风作品集,通过不同时期的作品完全体现出文字在时代大背景下所能承载的特殊意义,以避世的无声反抗社会的丑恶,自社会鄙视的菲靡且黑暗底层发出幽然的叹息,无论是心有所属的坚持还是消极的否定都通过优美婉约的文笔泄诸纸面.既是一位大师从反抗到隐世的心路经历,也是唯美与自由的哀歌.在清淡中出奇趣,简易里寓深义.想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地狱之花》读后感(五):花叶两不见

读永井荷风小说集《地狱之花》,想到的是另两枝不灭之花: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及韩子云的《海上花》。波德莱尔的花是招展在巴黎的辛辣之花,是幽魂的姿容,是浓香与凋颜共存的病体;花也怜侬君则极力铺展一幅妓院众生的“群芳谱”,亭台历历,曲径通幽,作者本人反销匿在重重花影之下,声名不昭。永井的“地狱之花”亦将这世界推向光的反面,推向恶,推向阴霾。通读这部按年序编排的集子,我们在层层虚构里,看到一个逐渐下坠的姿势——流连于烟花街巷,将脂粉风尘设为锦屏,做了那对镜敛愁的断肠人。

永井的花,生长于穷巷陋室。自起篇《地狱之花》始,一路星星点点,妖冶撩人,常开亦常败。纵然本集中,最具故事性的起篇是个“异数”,是永井应了时代的感召,用那一点青年热血抹出的仅有的亮色。即便如此,故事的走势依然由明至晦,缠夹着情欲与名节的暗斗,主人公园子最后的觉醒来得突然,纠结过后一阵云破天开的痛快。我们会记住这纠结,这是永井荷风的起点,其时1902年,距坪内逍遥提纲挈领的理论性著作《小说神髓》问世已17年,正是日本小说创作突飞猛进的时代。此一朵花是永井赴法留学归国后,师法左拉而作的自然主义作品,有“珍重芳姿昼掩门”的明丽。从这之后他每况愈下,白描替了油彩,一心在“色”中作出“空”来。

永井荷风生于家教甚严的仕宦人家,在二弟出世后被送至外祖父家抚养,念书时又因留学问题与父亲发生不和,他的家庭观念是十分淡薄的,只有过几段露水姻缘。并且他幼年体弱,十五岁因重病住院,摧折了意志却未能磨灭肉体,幻灭与伤感也是必然的获得,享乐主义苗头似在此时萌现。集中的第二篇小说《隅田川》(1910)对此有所指涉:少年长吉欲追随青梅竹马的艺妓姑娘阿丝不得,废弃学业,感风寒而卧病入院,不知所终。命运的巨轮昼夜前行,失足间惨淡跌入轮下的,除了德国人黑塞,还有这个优柔的日本人永井。他即刻发愿背离人人艳羡的光明大道,转身陷入脂粉夜巷去。

倒不是他存心要这样,实在人算不如天算,恰风云突变之际,一时动摇了他弱者的性情。1910年“大逆事件”发生,十二名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者因指控谋害天皇而被处死,永井此时的不作为一直为人诟病,折损了他的腰骨。他本人也自我检讨没有负起文学家应有的社会责任,失去了作为左拉追随者的资格。自此辞去一切社会职务,眠花卧柳,过起“提烟袋、集浮世绘、弹三弦琴”的消极生活,耽溺于颓靡的“物哀”审美传统,并自命“断肠亭主人”。这一阶段,他作小说,也作大量随笔散文,皆以旧时风物为着眼点,致力描绘那个离他远去的老江户。

落寞文人与烟花女子,一个慕彼风雅,一个恋此肉身,本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永井干脆将个人失意揉入诸多卖笑女的身世中,专在风月场合上做文章,但又不露狎亵。锤炼出来的小说作品,既有“花面交相映”的画卷流动感,又弥漫着肌理消褪的病态气息。前者如《梅雨时节》(1931),人物穿插并行,时隐时现,呈现出一个微型版的韩子云;后者如《濹东趣谭》(1937),通过主人公几次漫不经心的街头散步,几乎重构出大地震前的寺岛町地段青楼情貌,那些精致的灵感和浮动的欲念次第舒卷,深嵌于城市本身的映像中,下承波德莱尔串起的巴黎异景。尽管如此,永井作品中的日本风味是一以贯之的。

把这两部小说单独放在一起也很有“对屏”的效果,似拼图一般互补。《梅雨时节》的世情流露中饱含了更多的“恶”,君江为首的一众嫖客妓女的互动关系,使得它像一幅繁复的细密画。故事写得太满,作者本人不便现身,于是被挤到画框边角上,在那儿他一样怡然自得,小小的一露脸依然有存在感。《濹东趣谭》正好相反,作者的行动和念白无处不在,遍布整块街区,他背后有大片大片的留白。惊鸿一瞥的雪子在里头面目模糊,像一朵随风而落的花朵,偶然飘入这方取景地,做了一枚细小的缀饰。但不论君江还是雪子,永井在叙写中全带有一厢情愿的补笔,他本人的感情似乎也晦涩难明。君江年轻气盛,一心沉溺金钱与官能之乐,最后给安插一个“肉身度人”的升华;雪子低眉顺眼,活泼可亲,见弃前却免不了背上莫须有的“侍宠恣肆”的指摘。

永井荷风的另一个身份是散步爱好者,犹喜踩一双心爱的矮木屐四处溜达,并与随身携带的江户地图反复比照。至于沿途的废址旧迹、水流花落,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在他笔下一一再生复还,于是世上有了两个东京:版图的东京和永井自己的东京。入夜时分,华灯初上,花街上的窗子一扇扇掀了帘,无数生生灭灭的面孔向这世界招摇而来。永井先生逐一走过,屐齿轻叩在石砖道上。他看见屏风后宽衣解带的君江,堂上把盏戏谑的京叶,檐下低头舔着汤圆勺子的雪子,将酒壶放在火盆上烫热的阿照……最惹人怜爱的是那身量未足的阿丝,拨弄怀中三弦,喁喁学唱。而永井穷尽一生收集的地狱之花们,全心投入这欢畅的脂粉宴席,终与他一同落入暗处,花叶两不见。

载《上海壹周》523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