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远望可以当归》的读后感大全

《远望可以当归》的读后感大全

《远望可以当归》是一本由余光中 著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45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远望可以当归》读后感(一):远望,何处归

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余老记忆里的江南、巴蜀、厦门街就那样永远定格在了时光的尽头,长满尘埃,成了遗民了。而今,随着余老仍旧滚烫着的文字,重新翻看那一段被战火染成鲜红的历史,似仍能瞥见那一位十五六岁的平头少年,脚踩一双破草鞋,踏过满是青苔的高淳老街,躲过巴山凄楚的夜雨,于昏暗的窗下就一盏桐油灯苦读深思。

《远望可以当归》读后感(二):远望可以当归

游子作家余光中,无论是《寻李白》“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还是《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直到忆起了从前那一声汽笛长啸”,我们都熟悉至极。 所谓故乡,正如燕池在歌里唱的“故乡的过客/远方的归人”,我们难以每时每刻都与家乡待在一起,离家上学的同学更是如此。通过与文学大师同质而不同样的故乡追忆,看半生归来,但心有所寄、行有所念,能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于是那六百字的稿纸延伸开来,吞没了一切,吞没了大陆和岛屿,而与历史等长,茫茫的空间等阔”,《地图》的结尾意味深长。你可能不知道余光中是个嗜地图如命的人,读完这篇文章,你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他细细抚摸中国地图的样子。 “他是那一代的中国人,吞吐的是大陆性庞庞沛沛的气候,足印过处,是霜是雪,上面是昊昊的青青灿灿的白日,下面是整张的海棠红叶”,余光中在《蒲公英的岁月》中这样写到。整篇文章以第三人称娓娓道来,可隐藏在那个“他”之下的难道不是那个遥望大陆的诗人,是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是千千万万的我们吗?

《远望可以当归》读后感(三):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标题是魏晋的美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所提出的美学观点 文赋所创意为解决 意不称物 文不逮意的矛盾。他的美学建议用在余光中的文字中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故人辑里 写了幼年给他做白鹤最终死于坠机焚烧的舅舅,多年以后再做白鹤给孩子缅怀舅舅。 写了毕业于东南大学,留学法国,任浙大生物系教授,迁去遵义后想在成都教书却因肺病在乐山逝世的岳父。多年以后和我存重上乐山祭奠岳父,在相册的合照中忆往昔同学。 还有在金陵母校的旧友们,与林海音一家的交往日常以及丢失了承载对父亲深厚感情的帽子。 愁思曲中有对少年时代在四川读中学的美好回忆,有对二十多年厦门街的不舍,有流浪漂泊在外思念祖国的寂寞,还有住在山里以及捉牛蛙的往事。 天人究里有收集地图的爱好,对工业化过快破坏古屋古巷和植物的难过悲哀,在雨声里感叹,吐槽电话的烦人,爱花爱鸟的闲适日子,以及幻想有九条命可以完全投入自己所爱。 爱坐火车看沿途风景,花一夜时间和桂花树告别,游历三十多个国家看山看水,爱南京爱四川想念台北,收集地图,写诗画图,散文中的美感穿透字里行间,是老师是丈夫是父亲是儿子更是伟大的学者和散文家。 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为荣,你永远都是在嘉陵江吹风看地图的少年。我没有任何理由不想念你 余光中先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