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诗歌的结构读后感1000字

现代诗歌的结构读后感1000字

《现代诗歌的结构》是一本由胡戈·弗里德里希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诗歌的结构》读后感(一):仍然是翻译

听了朋友推荐,从卓越网上买到这本书,李双志译,译林版。读到第四章《马拉美》,文笔才流畅起来。对照前文,猜测是译者跳译的原因。但附录中的诗译得非常漂亮,冲着这些,也值得一读。

当然,如何失眠的话,读前三章,很快就能睡着。

《现代诗歌的结构》读后感(二):前有造诗机,后有诗歌史

不可能存在现代诗歌的结构。

没有可预测的诗人和诗,因此没有定律,没有合辙临盆的诗歌的天王星,没有以算诗为业而得善终的开普勒。

有的只是《现代诗歌的结构》的结构。被画的色谱表代替的画的分析,被沉枝上海的结晶代替的海的结构,被德谟克利特的眼珠代替的举世污秽。

《现代诗歌的结构》读后感(三):“我们今天所有的问题都在这本书里”,诗人多多说

好,我来回答,这样说吧,我们现在老在谈现代主义诗歌,那么我要说,你们所有的问题就是没有进入现代主义。什么是现代主义,我建议大家读一本书,你们所有的问题都在其中,把它读完就明白了。这本书作者叫做胡戈•弗里德里希,一个德国教授写的,出版时间是1955年,题目是《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译林出版社刚刚出版,李双志翻译的,唐晓渡写的译序,说“这本书怎么到现在才出来”,意思是翻译出版得太晚了。如果这本书,我们早读二十年,今天中国诗歌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这本书的意义是如此重要,我们今天所有的问题都在这本书里,我就不多说了。

录自,2010年11月8日诗人多多中国人民大学谈话

《现代诗歌的结构》读后感(四):记

1、诗歌理论竟然这么可读。

2、波德莱尔兰波马拉美等读得太少了,只能被作者的解读牵着鼻子走,但愿他的指引是对的。

3、所谓现代诗歌的结构,其实没有结构;即便有,这结构也是虚指的,指现代诗歌的一些共同之处,一种风格一致性,比如对实物的背离和遗弃,对传统的反叛和摧毁,向晦涩、抽象与虚无靠近,去人性化,以及不谐和音等。

4、在波德莱尔那一批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马拉美。这是我从书中感觉到的,不知道是不是。(P.S.波拉尼奥喜欢这一批诗人看来是有道理的。)

5、读诗歌理论,是以为能从中找到一条理解诗歌的捷径。(这本书里也很少有对具体诗歌的解读,都是对某个诗人创作生涯的整体谈论。)事实上,捷径是不存在的,多读诗歌才是重要的(对一个想读懂诗歌的人而言)。把自己投入诗海里,淹死了就算了,没有淹死,那就算是找到理解之道了。

6、多读点诗再来重读这本书,应当更有收获。

《现代诗歌的结构》读后感(五):现代诗百年变幻记

胡戈·弗里德里希的《现代诗歌的结构》汉译本,出版不久就已买来,整整十年后才读,花了十六天。在开卷之前,已有诸多诗人、学者读过,有人甚至读过五遍。

总体来说,在阅读过程中,之前对现代诗的碎片化了解不断得到强化与印证,对自波德莱尔以来的现代诗史有个整体性认识。作者通过对波德莱尔、爱伦·坡、马拉美、兰波、加西亚·洛尔加、艾略特、贝恩等诗人的分析与评论,揭示现代诗的去人性化、架空时空、专制性幻想、追求声响等等诸多特征,也详细探究晦暗风格、纯诗的概念如何逐渐生成。

这本写于1950年代的诗论,出于作者个人的视野与审美倾向,并未全部囊括二十世纪著名的抒情诗人如惠特曼、布莱希特、保罗·策兰、巴勃罗·聂鲁达等世界诗坛大师。2020年代,在胡戈·弗里德里希初版这部诗论之后,现代诗又继续发展六十五年,其风貌和格局与当初百年自然不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