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妄想的悖论读后感摘抄

《妄想的悖论》是一本由[美]尚卡尔·韦丹塔姆(Shankar Vedantam) / 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2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妄想的悖论》读后感(一):《妄想的悖论》简短书评

本书通过一些短篇故事组成,从而引发读者思考。讲述了人类的各种“自我欺骗”,对每个当事人似乎都有很好的“疗效”。医学上的安慰剂随处可见,但对患者确是良药。对于相信科学的我来说,似乎也只能接受自我欺骗有时能给个人带来不小的改变。阿Q似乎一直沉浸在自我欺骗当中,也是不可取的。生活中大部分事情还是要积极认真的对待;对于一些不能由个人掌控的事情,自我欺骗或许会让我们更容易度过困难时期。

《妄想的悖论》读后感(二):评《妄想的悖论——人性中自我欺骗的力量》

人性中自我欺骗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并不都是坏的,它是欺骗者和自我欺骗者的你情我愿,不仅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很多时候它还是一种有实际功用的做法,甚至在有些时候是必不可缺的。它可以帮助维护我们的人际关系,推动团队的成功。只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只看到我们愿意看到的,这种行为是我们对环境做出的反应。不去自我欺骗不仅仅是受教育和有智慧的表现——它代表着一种特权。如,你不相信某事物的存在,是因为你不需要靠相信这些来活下去 ……

《妄想的悖论》读后感(三):杀猪盘里的真爱

这本书不如作者的另一本书《隐藏的大脑》好看。《隐藏的大脑》虽然是科普偏见,但讲的案例更抓人眼球——恐怖分子、自杀袭击炸弹客、911事件、众目睽睽下的极端暴力行为之类的。而这本讲自我欺骗的书的阅读感受更接近于心理学科普的一般水平——讲讲社会心理学里的某个概念或者认知心理学的某个发现,再讲讲这个概念或者发现相关的日常经验。

但作为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作者,这本书仍然在一个案例上狠狠地抓住了我这个三俗读者的眼球——杀猪盘鼻祖。

作者非常耐心细致地给我们介绍了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杀猪盘——20世纪80年代初的“爱之堂”诈骗案。

简单说就是有个英语老师Donald S. Lowry在1965年开始以女孩儿们的名义写信给全美国的孤独寂寞男,虚构了一个位于伊利诺伊偏远地区的庇护所,说自己是被这个庇护所收留的贫穷善良悲惨女孩儿,缺吃少穿,然后跟这些空虚寂寞男以来回写信的方式谈笔头恋爱,等这些男的上钩之后就开始以“车坏了没钱修”、“想送达令生日礼物但是没钱买”这样的理由跟这些男的要钱。

经典的杀猪盘。

但作者的重点不是这些人有多好骗或孤独,他的重点是——①杀猪盘里(虚构的)爱,也是真爱;②杀猪盘的爱也和不带虚构的爱一样能给一个人带来积极的生命体验、让他从一个孤独抑郁的人变成一个健康向上的人;③世界上其实没有不带虚构的爱,而更擅长欺骗自己的人其实过得更幸福。

你只要略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这些乍看很反直觉的说法其实很有道理。

而作者对其中一个被骗的男的深度采访几乎可以说让人动容。看完我完全不忍心说他蠢或者好骗,我反而为他碰到的是杀猪盘而不是真实的关系而感到遗憾和心疼:

作为一个没钱、爹不是李刚、没有过人的天分、也没有让人多看一眼的容貌、运气也很差的底层弱势群体,谁还不懂得孤独寂寞冷的滋味呢?

然而作者还是在一个地方让我感到“虽然你的逻辑是对的,但这么干可不行”。

他在最后一章里说,因为人类这么擅长欺骗自己,那么你要促成他们做出正确、必要但他们不请愿的改变(比如为了保护地球而放弃一些享受),最好的办法就不是科学(因为他们听不进去),而是宗教。

额,也不是不行,逻辑也是对的。但是这么玩儿风险可有点大,很可能你确实靠宗教拯救了地球生态,然而人类又回到了非理性时代然后搞出了新的幺蛾子——比如环境保护十字军之类的……但是杀猪盘的部分还是很好看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