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黄昏时出发》经典读后感有感

《黄昏时出发》经典读后感有感

《黄昏时出发》是一本由[美]布莱恩·莫顿 / Brian Morton著作,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8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黄昏时出发》读后感(一):读完的纪念

今天上午把这本书读完了,感觉是淡淡的,我觉得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节,那语言完全是我喜欢的风格。但是后来就不是了。不知道是我变了还是作者变了。后来就像讲故事似的满满讲着一个老作家和一个年轻的学生的故事,说是他们之间的故事也不是他们之间的故事,只不过属于各自的那个年龄的各自的故事。有交集但是不是什么本质的联系。直到最后我才感觉到我应该感觉到的东西。老艺术家对自己事业的执着也是对自己的执着。小女孩的年龄带给她自己的局限性,艺术家从来不讲也不反驳的包容以及后来的决绝。这些都是有道理的。还有他的女儿也是伟大的。生命给了她很多不好的,但是她没有低头也没有认输因为一点的满足就足够她幸福了!结尾很平静幸福但是并不是大团圆大美满的结局,只是故事的下一步而已!

《黄昏时出发》读后感(二):它就是老Nerd的第一本——黑岩评《黄昏时出发》

Leonard Schiller,他名字里有个nerd。他是个作家兼肥胖老人。他至少应该比希区柯克更胖,或者像《刺猬的优雅》里男性版的看门人。他的第一部著作全世界只有一本那就是他的手稿,而我相信它此刻正被我捧在手里。

是的,没有看错,再确认一遍书名:未曾付梓的《黄昏时出发》

老nerd相信人最重要的需求是被认同,因此他接受海瑟对他的近乎于自恋转他恋的崇拜,以及由此衍生的一本比较文学硕士论文。他老得可以当她的祖先,然而他仍然像开苏打水瓶盖一般细致而缓慢地脱下层层盔甲,用这一生最温情、犀利、敏感和智慧的部分去与她反应,在这个鸡皮鹤发的岁月里。

你能看到什么?答案是老nerd所有能体会到的,恰好是时间这个税务官在他的生命中拿走的额度。然后你慢慢变成一个记不起自己最后一本书放在哪里,不敢吃奶油喝咖啡,每天与大小药片作伴的虚无主义者。可这不是他本人——或是本人写的这部小说的可贵之处,问题恰好在于他还是个浪漫主义的人,他能独自去巴黎与自己逝世的妻子履行约会。理想的光辉在他身上存在着,并且融入了他的性格与其生命相伴,成了真正的存在。这个存在到了最后还是时间的问题,你所面对问题取决于你沙漏里的沙还剩多少,你能在艾瑞儿与海瑟身上看到他们各自的沙。时间一到,咻……

所以,你的爸爸在他的时代犯他的错误,而你必须在你时代犯你自己的错误。

以上我作为一个囫囵吞枣的读者,尽量客观地给出的想法。在我自己看来,老lenerd的晚年生活并非不是一种完美的状态,他坚守了自己的人生,勇敢地承担了罗素彗星离开的这六十四年里自己所有选择带来的一切后果,这是他自己才知道的胜利。尽管他把大便拉到鞋上,尽管他的智慧对世界看上去毫无用处,但他有爱和规律的工作时间,我仍然爱他,他过的正是禁欲、苦行与狂喜合而为一的生活。如果不幸未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我绝不排斥可能拥有像他一样的老年。但是如果有幸,我真希望自己能在最后的岁月能说:我是个有耐心的男人,我是个只爱几个人却都爱得很深的男人。

不管真相如何,我相信这本书就是他的第一篇手稿,书中的所有人和事只不过是在一个即将消失的年代塑造的未来,此时艾瑞儿尚小,整个世界还很年轻。

《黄昏时出发》读后感(三):生命力

不得不说,“生命力”是我读完这本书的的最大感触。

然而,生命里大部分的困难抉并非对与错间的冲突,而是两个都是对的抉择。这就是为什么生命总是悲哀的。

作家席勒选择的是单纯而执着地把自己奉献给写作事业。这曾经带给他无上的生命力。他过着简单的物质生活,却有着极为丰富的精神生活。他追求的是作品的完美。作品是他最宝贝的孩子。他是个严谨的作家。 而珊卓则不一样。她把生活当做艺术来过。她是个懂得生活的人。这样的不同对年轻的海瑟都是有影响的。正如海瑟詹姆斯比作伟大的工匠,而把劳伦斯比作伟大的艺术家。

没有谁比谁更好,更没有谁对谁错。这只是两种不同的选择。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信仰。

席勒是顽强的,值得尊敬的。他是个普通人,一个必须靠着自己日复一日的坚持才能有所收获的文字工匠。他有自己的爱人和自己的女儿。作家的心灵其实是非常敏感的。他经常为自己对女儿关心太少而感到愧疚,他对妻子史黛拉的爱很深,他遵守了那个年轻时的约定。这是一个极其需要体力和精神力支持的举动。他一个人坐在巴黎埃菲尔塔下面,爱是他的至高无上的信念。生命力更在于他能坦诚地面对自己。而这样的坦诚带给他的是坚持到最后,写完最后一部小说。他的生命力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有时候弱一些,有时候强一些。最后的一本书爆发了他全部的生命力。

不用说,海瑟是一直都很有生命力的。可是在她离开席勒转身投向珊卓的时候,我感觉到一种背叛。或许她没有错,她那么年轻,她很理智地做出对未来的规划。

艾瑞儿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她很单纯。她坚持自己对爱的追求。她坚持自己的梦想。当凯西最终愿意守卫在她身边时,她又小鸟依人地躺在他怀里看流星,把握住了幸福。我觉得这是生命力。单纯却很有力量。

《黄昏时出发》读后感(四):无意话悲

Chapter 1

海瑟穿了黑色紧身小礼服,看上去风情万种。席勒穿着一件巨大的外套,像栋房子一样。 她梦中的那个男人,年老、肥胖、秃头,艰难地拄着拐杖。

------两人第一次见面场景,描述有画面感,犹如电影镜头的走法。咖啡馆里的女主角,暖色调,优美。镜头以海瑟的双眼为视角,投向从门外进入的席勒,肥胖衰老,天寒地冻。对比而不显突兀。作者笔下,海瑟先于席勒在咖啡馆出现,海瑟一开始就把握了主动权。她在审视他,她将主导他。

Chapter 7-9

席勒的时代

作者在六七章透露出席勒是犹太族裔,却被父母抚养成无神论(page 24、25、48)。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那是黑人民权运动的时代,那是存在主义的时代,那是“垮掉的一代”,那是弗洛伊德衰落、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的时代。1959年,威廉•巴洛斯在他的 《裸体午餐》里描绘海洛因的美妙、会说话的虫子,还有中国男孩白瓷一般细腻的下身……他的书里有一切现代后现代让人愤恨、迷惘、沉溺的东西。时代的精神在他的书里,也在他的生活里。而席勒呢? 三、四十岁的他没有宗教信仰,阅读巴尔扎克、亨利•詹姆斯,没工夫看D•H劳伦斯,一丝不苟地写作、教书。而他同时代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在“追求自由、蔑视权威,无所畏惧,挑战主流社会及其意识形态”。按海瑟的论文指导教授的话说“六十年代让很多人变得疯狂”。身在纽约的犹太知识分子席勒却说“五十年代中期,所有的纽约作家都在尝试丢掉脑袋里的东西,想追求所谓的‘血液里的智慧’”。他与他的时代毫不协调。他忙着追求所谓的“血液里的智慧”,写下《温柔》、《两段婚姻》。海瑟在这两本小说里看到的是 “追求自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p46),因此,她视席勒为精神导师,认为是他带她走出了迷茫。没有毒品,没有狂热,没有反叛……席勒以温和、略带古板的方式践行了六十年代的时代精神。可是,看起来他却不属于他的时代,更不属于海瑟这个个时代———无论文学与生活。他的一生中,中年这段时间可能是他最寄予厚望的,因为在那个年代,中年白人男性是整个世界的主宰,但是等他那代到了那个年纪,却发现脚下的红毯被硬生生抽走,突然之间整个世界都属于年轻人所有。(p48)海瑟的导师的这段话模棱两可,却也诠释出席勒的失意一生。再想起现在那个肥胖得像一座肉山的席勒,“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你/我”———初见时两人的对话合适得不能再合适。

《黄昏时出发》读后感(五):老男人的肥胖是为了包容年轻人的种种不是?

两个不可能走到一起的男女,走到了一起,媒介是小说。

24岁的海瑟在准备硕士论文的时候一头撞上了席勒的小说。她喜欢席勒的小说,意念中写出这样温情脉脉小说的作家一定是温文尔雅的绅士,那就把席勒作为硕士论文的主角吧,拜访他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海瑟没有想到席勒已经这么老了,70多,胖,行动有些迟缓了,且还邋遢了。有两部好小说打底,海瑟还能耐着性子陪这个老男人喝无咖啡因的咖啡、去脂牛奶,吃不加奶油的烤马铃薯,屋子里一股腐败、不干净的味道。随着写就的论文页码越来越多,海瑟觉得席勒的另外两部小说糟糕得难以卒读,她开始挣扎:是违心地称颂席勒呢还是实事求是?疑虑重重中海瑟愚蠢地在席勒的卧室里脱光了自己的衣服让老男人在青春的胴体面前愈加老迈不堪,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在论文中倾吐心声。

读到这里,我不明白,布莱恩·莫顿的这本小说好在哪里?值得纽约那边不吝好词地向公众推荐《黄昏时出发》?什么“一个作家的生命故事,一个男人的孤独与尊严”,什么“温柔优雅的文字……一个令人伤心的故事,述说了坚定的意志与深刻的怜悯。”

也许是我们这里的出版商假传“圣旨”,为的是将糊里糊涂买来的版权兑成硬通货。这样的当,我上过不止一次。

可是,读小说我没有半途而废的习惯,就继续。

席勒没有因为海瑟的论文褒贬了他的作品而喜形于色或大动肝火,他像是海瑟的论文指导老师客观地看待评说自己写作能力的文字,修改、批注……然后,这个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老头去赴海瑟的邀约。他明白这就是与海瑟最后的约会了,所以洗澡、洗牙、刮胡子……中风了。在死亡线上逛了一圈的席勒,重回人间已是言语不清、行动不便的弱者了,这让海瑟内疚不已,觉得是自己的论文冒犯了席勒导致老人落入这样的境地。当海瑟最后一次坐在席勒对面的时候,毫无征兆地,席勒用尽全力扇了海瑟一个耳光。摸着火辣辣的脸颊,海瑟知道他们从此形同陌路了,奇怪的是感觉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这般轻松愉悦过。

原来,一个老男人的肥胖是为了可以包容年轻人的种种不是。

带着痛楚的温暖在那个耳光之后慢慢慢慢流布到我这个读者的周身。没有谁能够敌得过岁月的磨蚀,哪怕是海明威,哪怕是川端康成,何况席勒只是一个被海量文字吞没的籍籍无名的作家。莫顿不是为了塑造一位作家才写这本《黄昏时出发》的,他想写一个像样的老男人,只是恰好他与莫顿本人同行当了作家。在莫顿的心里,一个像样的好男人应该是:明明已经日薄西山了,却不会随晚霞那么快地谢幕人生,只有灵魂还没有飞出躯体,就要像席勒那样就算是半身不遂了也要努力地自己吃饭自己洗漱自己……当这个情节出现时:女儿的男友凯西刚刚帮助他洗换掉尿湿的裤子,凯西都觉得筋疲力尽了,席勒他却穿好正装坐在打字机前开始写他那部一直没能完成的小说。明知道自己的作品可能是无果的花,他还是坚持每天敲击着他那台老式打字机,“我想工作一会儿”席勒总是吐字不清地说。“黄昏时出发”,所指就是席勒这句话?没错,对没有告别生命的每一个人来说,出发是每天的功课,什么时候出发都不会晚。说话含糊、脚步滞重、行动不便的席勒还不忘出发,为的是:生理机能可以慢慢地弃我们而去,但是,只要脑子还属于我们,我们就不能忘记要抓住尊严。

好习惯让我看到了席勒甩给海瑟的那一巴掌。那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在忧切地教会海瑟如何怀有一颗悲悯之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