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俯仰关中》读后感锦集

《俯仰关中》读后感锦集

《俯仰关中》是一本由陈忠实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79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俯仰关中》读后感(一):浓浓的黄土情,植根于土地,

《白鹿原》我读了两遍,让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读书能让人在任何环境下甚至上历史的进程都能保持从容的定力,我觉得《俯仰关中》更像一部陈老的一部自传,因为是家庭的文字意识,让这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成为了这个家庭的奋头目标,成为了最大的信念。特别是那段去读中学的那段,鞋子磨坏了垫上布,垫上草、垫上书,在马上就要放弃的时候,一场火车的汽笛气振动了他,有的时候也就那一个点就改变了人的生活轨迹,读的是那么的心疼。是一本让你感爱作家内心世界的一本好书。

《俯仰关中》读后感(二):黄土地上的树

其实可能关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漫天的黄沙,和一望无际的黄土,但看着这本书,脑海里不可避免便是黄土地上种了一排白杨树——尽管我可能也不认得白杨。

因为也在看朱自清的散文集,所以难免会有些对比。陈忠实没有朱自清那份诗意与从容,或许也是农民的出身的原因,他就像那片土地给人的感觉——朴实、简单,有时候感觉甚至能读到一丝执拗。如他所陈述的,是个自卑的农民,而又是个自信的作家。

开篇的《告别白鸽》便不是我喜欢的一类,生硬,像极了学生时代的作文,非得是个不圆满的遗憾结局,非得对某一事物有种不一样的感情。后面也有一些篇目会给人这样的生硬执拗感,但却不那么记得清了。

前面三篇下来,我都有弃书的冲动了,却在《父亲的树》中转变了看法。那个并没有多少文化的关中农民和他的树,就在心里扎了根。那一种中国文化里极传统的父亲,深沉的父爱不可言说,给整个家庭以安全感。

这种情感延续到了折枣,又传递给了下一代。

往后,另一个深印象的人物便是车老师,《第一次投稿》让人瞬间回到了学生时代,小学时候的家访、小学老师给我的作文选入市里、高一时期具有浪漫情怀的语文老师……整本书里,再也没有比那个小男孩子与老师斗气拉锯更鲜活的形象了!其实人生何不是这样呢?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去揣测别人的想法,到头来不过是自己过多的内心戏罢了。

看车老师的时候,又与人聊起来高一的语文老师。感觉那会是我有限人生中所遇到过的最浪漫的语文老师,他说学文学的人要有丰富的情感,在那个早恋禁令的时期完全不指责我们青春中感情的萌动。我甚至觉得,如果不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他肯定会把那些暗示变为明确鼓动。那时候我们同学中有多少诗人啊!我们也写并不迎合考试的小说、散文,甚至剧本。

如果他能教我们更久一些,我们的写作是不是会不一样?

虽然没有看过《白鹿原》,单凭这本书,我也感谢车老师滋养了陈忠实的文学道路。更期盼着会有更多这样的语文老师,滋养未来有可能的作家或是诗人。

种树的父亲,咿呀的旦旦,“不需要凭证”的车老师,一面之缘的教务处女先生……

我想,不管是写景还是记事,散文最动人的地方莫过于一个“情”字。

《俯仰关中》读后感(三):俯仰千年事,灞河柳常新。

陈忠实,一个中国当代文坛低调却响亮的名字。一部《白鹿原》,让无数读者认识了那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认识了一群鲜活的关中人,认识了中国近代最动荡的半个世纪投射到那个乡村的史诗篇章。

这本《俯仰关中》是后人选编的陈忠实生平的一些散文,感言,随笔,序言以及与《白鹿原》创作有关的自述等文章。整本书的所有文字里陈忠实都是谦卑的,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也是如此,他以一个中国最普通农民的最低姿态来看待自己,没有一丝的自命不凡,从没觉得自己有哪怕一点点的天才,但同时,他又以自己的家乡灞河为傲,灞河岸这片神奇的土地,最远追述到女娲伏羲的母亲华胥氏,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鸿门宴刘邦屯军坝上,汉唐诗篇中一再出现的灞河垂柳等等,面对这片历史悠久辉煌的土地,陈忠实有着深沉的爱和无尽的自豪,是这片土地给了他自信,他也通过自己的方式让这片土地以新的名字响彻中国——白鹿原。

陈忠实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50岁写成《白鹿原》之前做了半辈子农民,也做了半辈子的文学梦。这是一个倔强的关中汉子,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了自卑与自信的反复纠缠,文学给了他梦想,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他对待文学充满了向往和崇敬,高考落榜返乡务农,没有专业的学习经历,没有人生导师的指导,一切都是靠着自己一步步走出来,一笔笔写出来。就连《白鹿原》的创作初衷,也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快要50岁了,却连一本能放在棺材里面当枕头的书都没有,人生就要这样平庸的结束了吗,是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惶恐,对人生的不甘和倔强,成就了让他名垂史册的真正的垫棺之作。

老先生的这些文字同其他著名的散文作家比起来的确是平淡了些,我们不能因为他写出了《白鹿原》就肯定他所有的文字,但从这些文字里面我们能读到一个无比真实的陈忠实,一个蹲在白鹿原自家院门口抽烟皱眉的陈忠实,他一边吐着烟,一边给我们这些后生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他的灞河,他的白鸽,他的关中。有一段关于他父亲的描述让人非常印象深刻:不论你娃在外面混出个什么大名堂,回到这个家,就不要把外面的龌龊带进屋里来。是的,在这片掩埋着中国最辉煌朝代和帝王的关中大地上,这种质朴而淡定的心胸,正是每一个关中人心底的一份从容和气魄。

俯仰千年事,灞河柳常新。

《俯仰关中》读后感(四):关中真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白鹿原》是陈忠实耗时四年压枕的作品,自不必说,好!但是真正了解作家陈忠实这个人,我感觉《俯仰关中》这部散文集最好,能感受到陈忠实的那份坚实,和对自己土地深深的热爱,不然写不出这么耐读厚实的《白鹿原》。

以下是我看完《俯仰关中》的一些

歌词说了:越长大越孤单。要再加一句就是,越孤单越回忆。一说到回忆,回首往事,仿佛是人已暮年一样,其实每个年龄段孤单的时候就喜欢回忆。

工作一年,我就老想着还不如呆在西安念书,倒不是西安的水土养人,单论西安来说,我至少能吐槽一箩筐,诸如干燥、雾霾、炎热,还有嫌弃学校什么的,不喜欢的地方多了去了,但是第一次离家的四年大学生活,六个人的寝室,三十多人的班级,近百人的专业,追了几个赛季的NBA,还有失去和收获的感情,足以抹杀那一切的不如意。

这年中间路过长安大学两次,就一通感慨啊:要是当初考研就好了,还能上三年。

这几天无意中翻看了陈忠实的散文集《俯仰关中》,又是勾起了我对离开西安的惋惜,作者对关中的感情至真至深,引得我自责当初没有好好去认识西安,我也是在渭水河畔滋养了三年呢。

但转念一想,其实没啥可惋惜的,没必要瞎矫情:就让往事都随风~都随风...........

土地都是无情冰冷的,想那几千年的王侯将相黎民百姓不知换了多少代,关中不都是冷眼旁观吗。但是不同的人事经历,承载在这片土地之上,自然陈忠实俯仰的关中也就有了温度。很明显,陈忠实对自己的土地爱得深沉,一对白鸽、一颗椿树、一颗枣树在他的笔下都充满了灵性,含着深情。翻到这几篇《告别白鸽》《父亲的书》《回家折枣》,写的真的是棒,忍不住也瞎想起来。

自己一个人在外生活的时候,工作之余寂寞就会围裹着自己,尝尝难以诉说难以排解,城市里对宠物往往诸多限制,所以猫狗是养不得的,回到家往往是打开熟悉的热闹的影视剧,台词比演员记得还熟,但就这样长时间的放着喧闹着,感觉有了点气息。所以很能理解陈忠实拥有一对白鸽的喜悦,又对失去一对白鸽的伤心。

椿树,离我家不远处的一个池塘边有一颗,香椿树。小时候尝过一根别人家腌过的香椿头,约有一扎长,墨绿色的,就着干馍,又脆又香。哇~,真的是怀念那么味道。

至于枣树,我家什么果树都没有,都是白杨树。所以果子嘛,都是冲别人的果吃,冲就是拿起石子或者小砖块,总之能扔的东西,将枣树上的枣砸下来,偷偷地。 村里的主干道旁边一户人家,院里两颗枣树,长得也是顶繁盛,像葡萄似的,枣挨着枣,路过的时候抬头看看,总要忍不住冲他几个下来,真甜。

爱到深处就著书立传了,一部《白鹿原》也在关中的滋养下诞生了,陈忠实在生活的土地之上呆了四年,孕育了一部可堪压枕的著作。关中的历史,祖父辈的生活,原上的日子都成为有用的素材,有好的有坏的,白鹿原的坡上承载过悲伤,见证过荣耀,陈忠实都原原本本诉诸笔墨,在这本集子中一一讲述,还原了那一段心境。

《白鹿原》我是读过的,但也就仅此而已,不过是众多描写的那段时期的又一部小说而已。直到了解到陈忠实这些真实的记录,才慢慢品味出来那幽长的味道。所以说这几篇《沉重之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是真的好,摘几段大家看看

其他的《旦旦记趣》《第一次投稿》《一九八零年夏天的一顿午餐》《汽笛·布鞋·红腰带》《皮鞋·鳝丝·花点衬衫》也都特别特别好。(不好的我就不说了,嘻嘻)

有篇《我的秦腔记忆》,吸引我特意去B站搜了一个秦腔视频,牛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0652233/

还有十几天就过年回家了,自己的家乡阜阳也该好好俯仰俯仰了,我要多多爱爱我的大阜阳!

《俯仰关中》读后感(五):白墙既无字,就去寻找自己的句子

康家小院

小城市进攻古农村

蓝袍先生

第二天晨曦中,我背着行装,上路了。走出村子好远的时候,我一回头,隐约看见村口的大路边,兀然站着父亲的高大的身影,因为背向从东山泛出的晨光,他像一截黑幢幢的古塔巍然不动……

陈忠实不写魔幻主义的话,写的其他东西,题材,风格,手法 ,又像路遥一路了

不过看到后面对于这种隐喻讽刺的批判手法又像迅哥了

读到结尾结尾又莫名一征,原来引子才是结尾的一部分,先结后叙,用的很惯了

四妹子,像长篇的乡村故事会

散文俯仰关中的文字在恬淡的环境里读起来才会有意思,里面也还是有几篇不错了

讲白鹿原的何谓益友

讲孔乙己的鲁镇纪行

讲休学那年的晶莹泪珠

生命之雨

后来随着生命体验的不断加深,终于有一天醒悟过来,便是从来也没有想到过对父亲的心理设防,是一种绝对的心理安全的天然依赖

五十开始

文人多自省,能让陈在五十时能有瞻前顾后的善感忧思

第一次投稿

平叙而深情 ,可选语文课本教材

沉重之尘

从贞妇烈女卷里蹦出来的田小娥,是白鹿原的花边番外了

生命里的书缘

我后来才意识到,在那样的年龄区段里感知顿河草原哥萨克的风情人情,对我的思维有着非教科书的影响,尽管我那时对这部书的历史背景模糊不清。我后来喜欢翻译文本,应该是从这次《静静的顿河》的阅读引发的。此后便基本不读“说时迟,那时快”和“且听下回分解”的句式了。

--童年与经典的力量

兴趣与体验

到五十岁了才捅破了一层纸,文学仅仅只是一种个人兴趣。

为什么读了头一本小说就无法抑制,就产生了一种想把中学图书馆的小说都挨个读一遍的强烈欲望,现在想来就只能归于兴趣。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兴趣在小小年纪就呈现出来,有的喜欢画画儿,有的精于算计,有的敏于乐感,有的巧于魔术变幻……文学只是人群中千奇百怪的兴趣中的一种。

--关于想把中学图书馆的小说都挨个读一遍的强烈欲望

二十六岁才看入,对于文学也只不过是这样一份兴趣

完成一部新作之后的欢欣,会使备受寂寞的心得到最恰当的慰藉,似乎再多的寂寞也算不得什么了。尤其是在生活中受到冲击,有了颇以为新鲜的理解,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哲理的时候,强烈的不可压抑的要求表现的欲念,就会把以前曾经忍受过的痛苦和寂寞全部忘记,心中洋溢着一种热情:坐下来,赶紧写…

我在进入四十四岁这一年时很清晰地听到了生命的警钟。我突然强烈地意识到五十岁这年龄大关的恐惧,如果我只能写写发发那些中短篇,到死时肯定连一本可以当枕头的书也没有,五十岁以后的日子不敢想象将怎么过。恰在此时由《蓝袍先生》的写作而引发的关于这个民族命运的大命题的思考日趋激烈,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创作理想,必须充分地利用和珍惜五十岁前这五六年的黄金般的生命区段,把这个大命题的思考完成,而且必须在艺术上大跨度地超越自己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 每篇都是值得一读的白鹿花边

另外便是我几乎同时就划算着的初略的写作计划,写成正式稿时可能就接近或超过50岁了,记不清那一天算计到这个令人顿生畏惧的生命数字时,我平生第一次意识到生命短促的心理危机,几乎一生缠绕于心的文学写作,还没写出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作品,眼看着就要进入乡村习惯上的老汉的标志性年龄了

--就算有这样一份后顾之忧,他还是到了70+,

我把这几年的写作自嘲为“过瘾”,大约只有我深知自己的这种写作感受。我真喜欢写作,如同酒鬼的酒瘾和烟民的烟瘾,我一年写一个短篇外加几篇生活速写或散文,就是要过一过文字表述的“瘾”,最大的安慰就是在杂志和报纸发表出来的时候,看着被铅印的自己的名字,有某种自我欣赏的愉悦

--春江水暖,文人自知

当他的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多种事象的冲击,坚守或被颠复,能否达到新的平衡,人就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我在接受了这个理论的同时,感到从已往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突破了一层,有一种悟得天机茅塞顿开的窃喜。我自喜欢上文学创作,就知道现实主义的至为神圣的创作目标,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人物

白墙无字

能看到南非世界杯球评,忽然陈老形象从上世纪一跃而来,变成一个极具现代感的样子

一个人的邮政

和余秋雨写的那篇行脚客其实很像

作家要有使命感

一个对数字敏感的人是对科学有兴趣的,而对色彩敏感的人可能会成为画家。像钱钟书考大学时,他的数学成绩为零,但考大学的文章却写得很好,可见他对文字是敏感的,对数字是麻木的

就我所知,绝大多数作家的文学爱好和写作兴趣都是从少年时代就发生的。我对这种现象有自己的一个小小发现,作家和其他专业人群的差别,就是与生俱来一根对文字尤为敏感的神经

接触文字,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文字时,这根神经便会兴奋起来,便会发生人生喜好的兴趣性倾向,就会喜欢读文学作品,就会动手写诗或者小说,是很自然的现象

多是从少年时代便发生兴趣性倾向,不仅喜欢读文学作品,读着读着便动手写作了,时下涌现的不少的少年作家就源于此因

具有对文字敏感的神经的人中,未来创作的前景和成就很难做出估计,各个喜爱文学创作的人,生活阅历的差异,阅读的差异,接受社会和家庭影响的差异,更有个性的差异,等等因素,都影响着各个少年写作者创作的发展。可以说,那根对文字敏感的神经能发挥到怎样的状态,全在个人后天的努力。我向来很畏怯对青年作者“建议”一类的事。以我的体验,任由各人去摸索,去闯荡,即使某些导致失败的弯路,体验一下也没有坏处。我所说的那根对文字敏感的神经,是我对“天才”这个太多神秘色彩的词汇的物质化解读

无论哪一种写作,完成一篇或长或短的文章,画上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的那一刻,都是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刻。

和歌:从您的文中处处可以感觉到您对于贫困的坦然,对于简朴生活的安然,所谓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如果回到过去的生活,回到农村,您还能习惯吗?简单生活其实不仅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

陈忠实:现在回到农村,不仅习惯,而且成为想回去却回不去的缺憾。我曾在2001—2002年回到白鹿原北坡根下祖居的屋院,一个人住守了两年,重新过起少年时期背馍进城上学的生活,差别是从城里把馍背回乡下。妻子在城里为我蒸了馍,擀好面条,我拿回老家,吃完了再进城去背,这是我生活和写作情绪最自在的两年

动心一刻

经历过生活的演变也经历过人生的坎坷之后,常常容易感慨,容易以当下发生的事与过去发生过的事互为参照,容易发生由今日之事勾连起往昔里那些尘封沉寂的琐事屐痕,往往会自己心里一动,陷入一种陈年佳酿般的迷醉

--作家真的是要有与生俱来就足够高的文学天赋,还要今后对这个世间有独一无二的洞察力和思辨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