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岛上寻星经典读后感有感

岛上寻星经典读后感有感

《岛上寻星》是一本由[美] 艾伦·莱特曼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岛上寻星》读后感(一):科学家能有信仰吗?

自称科学家兼人文主义者的作者,用诗一般的优美文字,让思绪信马由缰,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与见识,引出了物质,并简单介绍了一些不同的思想。在相对的世界里渴求绝对的作者,在他科学家的思维训练和个体的体验中间艰难的平衡着,不乏矛盾。作者认为精神的归宗教,物质的归科学。 作者点出科学中心教条,令人印象深刻,“无论物质宇宙到目前为止有多么合乎法则和逻辑,我们都不能肯定明天会不会发生一些没有逻辑、无法解释、完全不合乎法则的事情”。进而作者认为宗教和科学都是某种程度的信仰,是对不可证明之物的信念和承诺。 作者讨论了物质,群星,原子,运动,思维,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多重宇宙,弦理论,人类演化等无数宏大的议题。 书的优点是作者思想广阔,立意高远,笔触细腻,并且不像其他科普书那么厚重,读起来也非常轻松。而缺点也显而易见,内容如同只有200多页的书籍一样浅薄,与其说这是一本科普书,不如说这是一本科普索引,你对什么感兴趣,可以再去读相关的内容。

《岛上寻星》读后感(二):星海孤岛:追寻内心的宇宙之旅

文明从地球的各个角落发源,但他们终是走到了相同的方向。都希望这个世界是确定的、绝对的、有某种内在力量的。即使过去数千年,人类仍然没有停止这样的追求。

丛林里的人类用金木水火土,现代人类用原子质子电子夸克,构建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的,必须是确定的,我们才“会被自己接住,我们安全了。”似乎往极小,和往极大,都没能走向成功,作者在六十七岁的年纪也问出了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就是人之为人,人生而为人的原因。“意义,宗教,科学,死亡,大脑,人的独特性”。

可宇宙之为宇宙,可能性实在太多了。即使是一位物理学家,一位如此温柔,细腻的物理学家,也和我一样的痛苦与绝望。这让我十分安慰。原来我不是因为不懂宇宙运行的原理,不懂原子游离的规律,不懂量子引力导致的随机性,才会如此困惑又无助。无论懂不懂时间和空间的张力,无论宇宙有没有起点和终点,此时我与作者,也与翻开这本温柔诗籤的每一位读者,都一起面对了这巨大的无力。

连花尽一生面对和研究这个宇宙的人,都会说出这样的话:“当我看到阳光在卧室的天花板上摇曳,或是蜂鸟在前廊盘旋时,我想我看到了它们的踪影。我想我在这一刻看到了模式和意义,但也仅此一瞬而已。也许这一刻就是一切。……当我完全沉浸在某种愉快的活动中,比如和好友聊天、享受美食或与孩子们说笑,那种美妙的快乐体验无疑也是这样一个时刻。”那么我对这样的人生,对这样的人类,对这样的宇宙,在这一刻有如此复杂的情感,如此纠结的思绪,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

一个我有生之年都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却在这本书里得到了些许宽慰。最终我们也许都会有自己的鲁特琴岛,看见属于自己的星。也会拥有自己的“普纽玛”,也许是这阵风,也许是这一次的,星空下的呼吸。

《岛上寻星》读后感(三):抬起头,看见万宗归一

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很难定义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他有着物理学的客观严谨,又有着散文诗一样的和谐律动。全书没有导读和目录,当你一头扎进作者的语言里,可能会有一瞬间的惊奇与错愕,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但是不用太久,你就能感受到文学、神学、科学的美妙调和。这三者的对立和统一常常被拿来探讨,每当它们以诗意的方式呈现,总能显出别具一格的浪漫。

物理学的尽头是神学,如果你去读其他的物理科普类的作品,往往会看到类似的表述。那是一种在学科研究道路上走到了死胡同时候的慨叹。我们讨论人类的渺小,宇宙的莫测,往往是有些不甘的。但是莱特曼确找到了一个更加浪漫的方式:在小岛上仰望星空。

当暴露在大尺度的背景下,很容易获得不一样的视角。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去看星空,历史遗迹,或是以宇宙的视角审视地球的时候,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生活当中有一些东西消失了,而又有一些尺度在合并。这一点体现在书中,便是小岛星空下文学、神学与科学的三位一体。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样的体验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岛屿,被不同的人体验过。它会被赋予不同的理论,或是不同的名字。唯独不变的是它带给人的万宗归一的磅礴感。

佛学说,缘起性空

上帝说,Be anxious for nothing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现代心理学说,保持正念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是思考越是深邃,那是天上的星星和心中的道德

……

它们,都是莱特曼的同道。在他们仰起头的那一刻,在心中被一起点亮。这是自然给我们的,无所穷尽又充满启示的馈赠。正如《赤壁赋》所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岛上寻星》读后感(四):永恒的流变?还是流变的永恒?

在世俗世界对“科学”二字的理解依旧停留在“机械科学”范畴时,在无数心灵困扰下的人们不得不转而求助各种灵修信仰宗教的慰藉时,在当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割裂时,仍然还是会有如本书作者这样对“信息茧房”敏感的人,一边克服对“绝对性”的本能渴望,一边用自己的智识和疑问在群体认知的暗夜里点亮自己的火把,以照亮对“宇宙真相”同样渴望的人,且不管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者,不管是不可知论者还是可知论者。

作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艾伦·莱特曼的叙事能力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个文学见长的作者,让一本本质上议题非常严肃的书像散文一般松弛优美,可见其文理功底左右大脑的平衡是多么罕见珍贵了。他的思辨并不因自己的身份而局限,且能给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同等的关注和疑问,视角在两极之间自由切换,且并无贬低任何一方的意图。他认同现实事实,也认同心灵体验。

在古老DNA对确定性的需求下,在杏仁核对不确定的恐惧里,我们看到自身作为人类的无能为力的部分,渴求“绝对”,并以此为照创立了宗教,认为宇宙也是机械因果的,人类有着类中心一般的物种崇高地位。可随着理论物理界的发现不断推陈出新,这一切都开始摇摇欲坠。宗教在有限范围内的有效性,即使被受益者们一再强调心灵体验的合理性,也无法对自身的漏洞和缺陷视而不见了。在科学界越来越惊人的发现面前,人类认知体系显然还没有做好颠覆的准备。科学与宗教在“绝对性”层面上也有试图言和,但显然,并没那么容易。

时间是什么,宇宙大爆炸前是什么,宗教的解释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但科学的解释如量子力学和弦理论也无法证实什么,只能在因果链条的终端悬崖徘徊,并排除法一样的一一否定了宗教给与的这个宇宙的无数揣度。基于人性的需求与局限,科学与宗教这两个人类认知体系的解释都在“绝对”的舞台上流连,区别可能就是科学不满足于自己在流连,且知道有“相对”的存在。而宗教却基本上都满足止步于自己对绝对性的流连。科学说“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而宗教说“我们知道而且我们确定我们知道的”,在不确知与确知之间,它们永远有鸿沟,也意味着基本不可能言和。

这个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是可被理解的吗?是可被解释的吗?所谓的意义是幻觉吗?人是有灵魂的吗?人是碎片宇宙的镜像吗?宇宙是从虚空如一而来吗?且看看普朗克长度下的紊乱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就就像站在因果尽头的悬崖边,看其下可能是混沌无序的恒态深渊,也可能只是无数流变态中的一瞬?谁知道呢?伫立之时,能看到的恍惚是“绝对”与“相对”的无尽缠绕,也只是恍惚,有尽头吗?没有尽头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