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电醒人心》的读后感大全

《电醒人心》的读后感大全

《电醒人心》是一本由[美]托马斯•布拉斯 (Thomas Blass) 著著作,湛庐文化出品出版的284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010-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醒人心》读后感(一):《电醒人心》读书笔记

关于做出服从实验、提出六度分离理论的著名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的传记

人们在权威的压力之下,可以做出惊世骇俗、伤害他人的行为,由于对权威的信任和盲从,我们的思维和感情经常会违背我们自己的道德理念喝行为习惯。”看到这句话,突然想起了昨天看到朝鲜人民t听闻金胖子去世的呼天抢地的集体恸哭。

《电醒人心》读后感(二):部分摘录

只有在具体行为中才能真正辨识出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力。

做实验对我而言就像呼吸一样是天性,我试图去了解世间万物到底是如何运转的。斯坦利 米尔格拉姆

法律的终点就是暴政的起点。威廉 皮特

米尔格拉姆研究中贯穿始终的主线: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一些无形的社会规则和标准,强烈的影响着人类的日常行为。

惊愕之余的反应:让座比快速找出理由拒绝别人要容易的多。(可以利用认知资源调度上的困难快速达成一些目的,当然要具备压力情境)

米尔格拉姆服从理论将进化心理学理论和控制论相结合,可称其为是一种管理科学或者控制科学。一个人一旦进入组织化模式,就必须放弃对自我的内在控制,将控制权交予组织的领导者,而其个人意志不再起作用,进入了“代理状态”,一种自主机能模式

《电醒人心》读后感(三):电醒人心

有档电视节目叫“职来职往”,借鉴“超女”、“非诚勿扰”的节目形式,来做求职主题。一个个刚出校园的年轻求职者,接受场上十几位达人( 知名公司的HR或者C什么O之类 )的考试。

这节目看得我很崩溃,很多达人像是手中攥着些“模具”,求职者稍有出格,即刻灭灯。这本不奇怪,但凡一个组织,必自有一套条条框框;我的崩溃点在:达人们对自己手中模具之信服、之坚定,完全到了绝对盲目程度。

不过就是近四十年前,我们看电影《 未来世界 》,对里面整齐划一、全无个性的机器人世界惊恐不已;可现在,遍布城市每个角落的写字楼里,正是一些资深机器人管理着一些达人机器人,达人机器人再管理着一些喽啰机器人。他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个最核心的芯片:服从。

就在《 未来世界 》拍摄前后那段日子,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正在倾尽全力,不厌其烦地做他的“服从实验”:在不知情的前提下,被试者以老师的身份,去测试另一组扮成学生的知情者背单词的能力。若“学生”答错,“老师”将通过一种经过伪装、效果逼真的仪器“电击”学生,答错一次,电压15伏;两次,30伏……直至450伏。这足以引发生命危险。

整个实验的详细经过,以及实验的诸多细节,都可以在《 电醒人心 》这本书里找到。这是一本米尔格拉姆的传记。

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被试者不知不觉地陷入假设的权威旋涡,在“学生”的惨叫声中,一次又一次摁下电击的按钮,哪怕也会有犹疑,也会有不忍。

这就是被认作现代心理学经典之作的“服从研究”,它是后来任何一门心理学和课程必定纳入的课题。米尔格拉姆做这项实验的目的,并非旨在告诉世人,人类具有服从权威的天性,而是要展示这种服从倾向是多么强大。

米尔格拉姆是犹太裔,因此服从研究于他个人而言别有一层深意:服从与大屠杀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他说:大家会认为,使用强烈电击伤害学生的被试者是妖魔,是社会中的极端虐待狂。但是三分之二的参与者都属于“服从”的范畴,他们代表的就是普通群众。这让人想起另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汉娜•阿伦特,她曾研究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谋艾希曼,阿伦特坚持认为,艾希曼只是个平凡的官僚,坐在桌前做他的工作而已……在服从实验中,亲眼目睹数百名普通群众臣服于权威,会得出结论——阿伦特的“平庸的恶”如此接近真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那些埋头分内工作、对自我角色毫无异议的普通人,会成为可怕的破坏性行为的媒介。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距今已四十余年,它不断警醒世人,组织化环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而组织化中潜伏着一种内在的危险。按米尔格拉姆的说法,当个体“融入”一个组织架构时,这个曾经自主独立的人就变成了一个新“生物”,这个“生物”不再受个人道德观念的束缚,不再受人性的制约,其内心充满的,只是对权威的认可。

事实上,如今很多社会悲剧,都体现了个人责任如何在等级化组织中沦丧的现象,我们只需想想牛奶厂职工是如何听命于老板的指挥,将一箱箱毒牛奶送上我们餐桌的。

服从实验的深远意义远不止这些,不妨读读《 电醒人心 》这本传记,有详尽阐述。米尔格拉姆对现代社会另外一大贡献“六度空间理论”,在书中也有触及。该理论意指,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亦称“小世界理论”——正是当今最流行的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

《电醒人心》读后感(四):米尔格拉姆传记·笔记

本笔记为我的读书摘录和一点点感想,作为记录。

一 他这个人

Stanley Milgram,生于1933年8月15日,死于1984年12月20日。

一个很聪明很有天赋的犹太小伙,但也许是因为长期服用迷幻剂,导致身体不好,最后因心脏病突发而死。他比较喜欢张扬个性,有时候不太能顾及到他人的感受,故而导致一些同事和学生对他评价不是很好,说他独裁。不过客观来说他还是一个比较关心学生的人,并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老师奥尔波特和他的一些同事朋友对他帮助很大。在他年轻时,有学习能力而没钱,是奥尔波特一手栽培,关心其学业,助其成才。在他入大学后,能够跟随当时的第一流社会心理学家做研究,如所罗门·阿希(Solomon E. Asch),对他的学术能力成长恐怕有非常大的作用。阿希的实验方法对他影响很大,可以说是启发了后来他的实验。另外,他对实验伦理问题也很敏感,可以说也受到了阿希的一些影响。后来,步入工作生活,在科研资金方面,国外的朋友也对他有所帮助。在电影制作方面,他认识的电影导演对他帮助也很大。

在学术方面,他善于设计实验,并且其设计的实验都具有一种类似的特征——本质上具有强迫性,在实验中需要使被试用明确的行动去解决其心理斗争,并且都注重情境因素。不过,他的实验方法论和传统的自然科学取向的心理学家有所不同。一般的心理学家都是为了证明或证伪某套已设计好的理论来进行实验,有具体的理论指引,而他的实验有时候显得缺乏理论支撑,好像是仅仅为了发现和了解现象而进行实验,缺乏方向性与目的性。当然,能想出这些实验的人,其内在的好奇心与兴趣驱动力肯定是非常强的,这种蓬勃的创造激情有时候或许会不可避免地使实验缺少坚实的理性基础。并且,在实验之后,他对此进行的理论分析与思考貌似也并不深刻(他自己写的书《对权威的服从:一次逼近人性真相的心理学实验》我还没看!)。

二 一些学科知识与历史背景

1. 奥尔波特在1935年将“态度“概念确定为社会心理学的核心。他在偏见和宗教信仰方面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对内在和外在宗教进行了量化区别。所谓内在宗教取向(intrinsic religious orientation),就是对信仰的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依属感,外在宗教取向(extrinsic)则是利用宗教信仰来完成个人的其他目标,比如地位和他人认同等。

2. 1946年,哈佛成立社会关系学系,目标是将4门学科整合为一体: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和社会学。但1970年,随着社会学的退出,这个系就旋即终结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整合学科的组织架构问题。

3. 在50年代,心理学界基本上都是用行为主义的机械方式研究社会对个体的影响。行为主义者认为,在学习和维持新行为的过程中,强化和奖赏扮演者核心角色:我们之所以屈服于社会压力,是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附和他人的意见,通常会得到一个有回报的结果。信奉S-R的行为主义者认为,由于过去的强化,他人的意见就变成了刺激物,会自动激发个人作出从众反应。勒温及其学生们将社会心理学从行为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阿希在社会交互上的观点更加理性,是对勒温的进一步补充。阿希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并不是对社会压力的被动反应。实际上是一个更加理性的过程,是对所有可供选择的行为方式进行主动权衡的最终产物。他还进行了认知从众实验,并设计了一系列变体实验。很显然,这对米尔格拉姆很有影响。

三 服从实验

此实验除了展示出人类的服从倾向有多么强大之外,其变体实验——四段距离(远距离、声音回馈、接近、接触)实验,还对特质/情境之争有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即特质/情境(trait/situation controversy)。争论的焦点是:哪个因素更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是人格还是其所处的环境?情境主义者就经常援引米尔格拉姆的四段距离实验作为论据。米尔格拉姆自己也支持情境主义,他写道:“本世纪的社会心理学家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因素通常不取决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他处于一个怎样的环境。”

在关于此实验的批评中,很多批评者都认为实验程序中存在的“欺骗”是不道德的,而对此,米尔格拉姆认为应该称之为“技术性错觉/假象”。后来,美国官方制定了一系列实验伦理审查规章制度,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被试的“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当然,这不是硬性条件,如若研究机构能提供一个分析报告,证明该项研究对被试或社会的益处大于其潜在危害性,就可免于受限。不过,实际审查中难度是非常大的。换言之,在今天,可能根本无法复制服从实验。

在对此实验的理论分析中,米尔格拉姆提出了一个“代理状态(agentic state)”的概念:一个社会情境中的人,如果他主观地将自己放在被更高阶层管理的位置,他就处于代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为自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是将自我定义为执行其他人意愿的工具。并且,他还相信,在实验中被试表现出来的破坏性行为是服从实验权威的产物,而不是其释放内心攻击性的结果(后者是弗洛伊德的观点)。

更进一步,米尔格拉姆的研究为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平庸的恶”概念提供了科学基础。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中坚持认为,艾希曼不应该被简单地看作是变态的虐待狂魔鬼,其实,他只是一个服从上级命令的平凡官僚。但是,服从又不能完全解释大屠杀中发生的种种血腥的现象。我们回顾历史资料会发现,在屠杀过程中,一些屠夫的“主观能动性”也被发挥了出来,那些杀人犯明明可以选择正常的杀人方式,却变态式地选择了另外的更血腥更残忍的杀人方式。如果仅仅只有服从命令这一原因,那他们这种超乎命令要求的,只为增加犹太人痛苦的行为该如何解释?所以,尽管“平庸的恶”和“服从”概念能解释较为普遍的消极的作恶行为,但却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纳粹在大屠杀中所做的那些充满恨意的极端狂热行为。

不过,米尔格拉姆对此还有一种解释,他认为破坏性服从包括两部分:放弃责任,将其交给上级管理人员(自己进入“中间人”角色),另一个则是接受权威对情境或现实的描述。当一个人把责任交给了发布命令的权威之后,他自己就不必决定行为中的伦理性,权威在此为他做出了选择。纳粹领导人把反犹太行为定义为:“犹太人不是人类,而是低级生命物种,是害虫。德国人一旦与之接触,就会感染致命疾病。”在国家宣传机器的引导下,纳粹分子接受了这种定义,然后狂热地用各种无法想象的方法杀害犹太人。

这些都是米尔格拉姆自己的推理,缺乏一定的实证支持。并且,我也觉得这一点缺乏信服力,因为只要是受过一点教育的人,都会知道这种荒谬的说法是毫无道理的,选择相信这些东西的人,恐怕也只是以此为借口自我欺骗罢了。在研究变态杀戮行为的道路上,也许还有其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不过不管怎么样,“服从”确实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原因。

而对于我们民族,“服从”的现象或许更甚,并且这一名词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中,还有一个名字——奴性。关于“奴性”和“服从”的研究,我们还应该深入下去。哎,我们的米尔格拉姆何日出现?

四 其他有趣的学术贡献

1. 丢信方法

丢信方法是一种民意测验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在尽可能不存在任何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衡量社会态度,其框架理念如下:如果你在地面上看到一份尚未寄出去的信件,按照道德常规,你应该把信投进邮筒。但是如果这封信的收件人是你反对甚至憎恶的组织,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把邮件寄出去,你就是在帮助这个组织。人们会怎样处理这个两难问题呢?这可能会反映出一个人对收信人的态度。

2. 小世界现象(六度分隔现象)

米尔格拉姆设计了一项实验:首先,在遥远的城市中找一个目标,然后再招募若干被试(起始者)。这些人与目标者相隔很远,彼此完全不认识。起始者只知道目标的名字,他们要向任何可能与目标有关联的朋友或熟人寄一封信,最终目的是将这封信邮寄到目标的手中。邮件只能寄给那些可以直接称呼名字的熟人。最终,只有26%的成功案例,而在这26%的案例中,起始者平均只需要6个中间人就能找到目标。这就是“小世界概念”——世界上任何两个互不认识的人,平均只需要6个中间人就能取得联系。

《电醒人心》读后感(五):一个人距离成功需要几步——读米尔格拉姆传记有感

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者,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继承了所罗门·阿施严谨的实验设计框架,将群体压力这个研究内容不断放大,成就了著名的电击试验。从心理学的角度和这个实验所处的“微妙”年代,很容易让人产生很多严肃的讨论,而就这本传记书而言,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人距离成就一番事业究竟需要哪些步骤。这也许是个有些老套的话题,但是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成就一步步印证这些“老生常谈”的时候,让我更加确信,成功是一种由多个因素推导出的“必要不充分”的结果。这些因素让我更加确信,即使是像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这样有天分的人,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成就这样一番事业。那么,芸芸众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将他们的成功复制到自己的身上呢?

成就自己首先需要认清自己。在任何时刻,将不切实际的想象套在自己身上都是有害而无益的。不妄自菲薄,也不轻易鄙薄自己,客观地认识自己是迈出第一步的基础。那么,米尔格拉姆是怎样一个人呢?除去成就的光环,他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个性张扬的人。研究服从权威的他却从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他善于挑战权威,对于恩师并不盲从,对于恩人并不顺从,人情冷暖在他的心中是一种必要而非需要。他不受传统框架的束缚,善于接纳新鲜事物。他是一个个人主张强烈的人,使得周围人感到他难以接触,是一个近乎独裁式的领导者。这样的人在事业中属于开拓进取型。开创新的领域是他们内心永恒的冲动,他们对环境有种本能的敏感,善于抓住模糊事物的关键点,并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动力驱动自己或是带领团队在迷雾中向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前进。

开拓进取型的人往往很少,与之相对应的往往是大多数人,也就是改善守成型。在不需要冒太大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前人的经验,稍加改善以为己用,也能成就一番事业。这是大多数人的一种本能,因为冒险从来会带来危及生命的风险,而人类的本能则是保全性命。改善守成就是人们长久以来最稳妥的选择。

每一种人都有足够的舞台成就自己的事业,而事业的起点往往来自于环境。

从米尔格拉姆的事业经历来看,他从百年名校投身至后起之秀CUNY,依次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事业环境。

(1)百年老店。

无论是哈佛、普林斯顿还是耶鲁,都是历史三四百年的老校,组织机构庞大、人员结构复杂,晋升通道屈指可数。米尔格拉姆就是因为屡次申请哈佛终身教授受挫,才转而投向CUNY的怀抱。这些事业成长的阻碍却无法掩盖名校的光辉:丰富的教授资源、严谨的治学风范、可供参考借鉴的同业经验。这些是像CUNY这样新成立的大学无法短时间内提供的。

(2)后起之秀。

相对应的,CUNY也有其自身优势:较少的约束框架、宽阔的晋升通道,具备足够实力的人短时间内很容易进入管理核心层。但同时,它缺乏的也大都源自自身历史短暂:很多业务需要开拓,组织结构并不严谨,生产资源不足(在CUNY的日子里,米尔格拉姆比在哈佛时期更加陷入寻找资金的困境),人力资源稀缺。

从米尔格拉姆的经历来看,他离开百年名校,带走了严谨的治学风格和完善的实验框架。来到新校之后,由于他原先“绚丽的履历”使他快速进入了核心管理层,不仅使自己身价倍增而且职级连跳两级。可以说百年名校的时代为米尔格拉姆后来的飞跃奠定了人脉、工作经验、社会资源等等方面的基础。这份事业红利在哈佛无法为他带来任何收益,而一旦进入一个人才稀缺的环境,立刻令他大放光彩。同样的“价值”在不同的环境中所能兑换的“价格”是不同的,认清自己与环境之间的供需关系,在适当的时机转换环境,从而为自己带来更好的价值。

二十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社会心理学发展最快的时代。随着认知革命推翻了机械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的统治,二十世纪50年代,哈佛对社会学系和心理学系进行了改革,原先陈旧面临失败的社会学被注入了心理学的新鲜血液。种种现象都在暗示着社会心理学像一块新大陆,呼唤有感知的人前来寻宝,这是一个典型的朝阳行业,一个新领域。而恰恰是这样一个新领域,它要求入门者的门槛是最低的,所带来的学习成本也是最小的。在一片空白中,写下第一笔的就是会被后人记住的名字,新领域的新作品往往会成为后人学习的经典,较少的付出可以换来较大的成果也是对从业者最大的激励。这个时期对任何开拓者来说可以收货最多的行业红利。这样的激励自然会引起行业的“野蛮式成长”,缺乏监管约束,彼此间的竞争,使得新行业往往如同原始森林般残酷。在这里空谈道德注定会被快速淘汰,唯有迅速占领地盘,划分势力范围,才能让自己在行业的未来越走越远。

相比之下,处于稳定的行业或是夕阳行业的从业者往往面临的是巨大的学习成本,狭窄的创新空间以及行业规则的束缚。社会心理学由野蛮成长期转为稳定成熟期的标志之一就是1975年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颁布规定要求所有与人类被试有关的实验都应在研究部门所属机构设立IRB对实验伦理问题进行监察。虽然这一要求最初是为了限制医药方面的研究,但是作为同样研究人类活动的社会心理学无疑受到了同样的打击。此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逐渐向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倾斜。一但身处于稳定的行业,就像选择做一个农民一样,象征行业市场的土地不会再扩展一份,但是收成却受阳光、雨水以及恶劣天气等等外部约束的影响。想要从这块土地上发家致富的希望是极其渺茫的,唯有日日劳作才能换得温饱的口粮。这就是稳定行业的现实。

有人或许说成功在于机遇,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实现自己。但实际上,机遇就像流星,任性无常。而能够给予你机遇的人才是恒星般给予温暖的存在。米尔格拉姆这一生似乎都在“交好运”:在没有学费时,奖学金从天而降;在没有研究经费时,特别基金飞入怀中;在哈佛受挫时,意外的终身教授等待自己落座。命运似乎是一个考官,只要米尔格拉姆回答合格就发放奖励。在这表象的背后,是米尔格拉姆的人际交往能力。

米尔格拉姆从1954年写信说服了哈佛社会关系学高等学位委员会主任高尔顿·奥尔波特之后,这位关键人物帮着米尔格拉姆从哈佛走向挪威、走到法国、走出普林斯特、走进耶鲁,即使在等待哈佛终身教授聘任的最艰难时刻,奥尔波特依旧坚定地站在米尔格拉姆的身边。奥尔波特为米尔格拉姆扫平了所有他能解决的障碍。

在哈佛研习期间,米尔格拉姆师从著名的社会心理学教授所罗门·阿施。自欧洲研究文化从众差异开始,米尔格拉姆从实验架构设计到实验伦理论证对阿施的研究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发现自己和老师之间的研究差异,跳出了从众这个研究方向,但仍保留着阿施实验设计的精髓。在服从权威实验中,米尔格拉姆前后设置了19个对照、扩展实验,从多个角度论证权威对人类行为多层面的影响。这无疑来自于阿施教授严谨的治学风范,而米尔格拉姆将这种实验变量控制能力发挥到极致,无人能及。

米尔格拉姆通过朋友及前耶鲁同事霍华德·莱文索尔接触到CUNY,莱文索尔要求CUNY在接纳自己的同时招入米尔格拉姆。几番周折之后,莱文索尔最终去了威斯康星大学,米尔格拉姆却成为了CUNY的终身教授。

在米尔格拉姆的职业经历中,机会并不是让他抓住的,更多的是别人给予的。之所以将这么多的机遇给予米尔格拉姆,还是因为他周围的这些关键人看中了他的实际能力。

天才需不需要努力?答案是需要的。何况米尔格拉姆并不是天才,他只是一个有天分的人。

(1)自我刻苦造就过硬技艺。

在接到哈佛预科生的通知后,米尔格拉姆在一个暑期内学习了6门心理学大学课程并且全部获得A评价。在担任阿施教授研究助手期间,他并没有放松学习的强度报选了6门课程,但是由于助理奖学金的限制只能将自己一学期选修的课程从4门减为1门,将暑期课程从2门减为1门。

在挪威实验期间,预想结果和从众实验数据相差甚远,米尔格拉姆对实验的客观性有充足的认识:“实验法是为了证实假设——这是一个普遍的心理学谬误……在本次研究中,群体压力实验的作用是担当一个可控的观察和测量工具……实验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温度计。”挪威实验展示出的数据结果吸引米尔格拉姆继续深挖根本原因:集体团结规则能够加深从众行为。为了加强对比性,他打破实验规划,加入法国对照组,最终得出了明确的对比结果。正是法国对照组的加入,将实验结论从纵向对比扩展到了横向对比,不仅得出法国组从众心理受文化影响更弱,还得出了无论什么样的文化氛围,不同情境下从众心理的变化趋势是相近的结论。

(2)转变思维不受环境约束

在发现自己从阿施教授身上学不到任何更新的知识后,米尔格拉姆毅然选择离开导师,开创自己的研究方向。离开哈佛来到CUNY后,他立刻投身对城市心理学的研究。从纽约到法国,他从研究城市心理不断扩充研究思路,最后绘制市民心智地图。他根据饭后闲谈开展西哈诺中介人研究,通过研究电视暴力问题,挑战实验传统,设计独特的电视实验,并借此超越社会心理学家的局限,投身电影制作。米尔格拉姆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关注点,以至于同行都认为他就像是一个业余人士不断发掘有趣的研究对象,却从不深入研究它们。但是对于米尔格拉姆最核心的能力,没有任何人能够否认他的优势。

(3)让核心能力成为工作的动力

米尔格拉姆在所有实验中最无人能及的就是实验变量控制,在获得有效数据的同时,将实验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相比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就像是一个完美的电影脚本,每一个被试者都在预先规划好的场景中扮演自己的角色。

但凡提及一个人的成功,很多巧合因素会很容易被人关注,比如米尔格拉姆的成功可以说他正好撞上了社会心理学不受约束任意发展的时代;刚刚结束的二战造就了人类史最大的种族灭绝事件而他是一名犹太人;服从权威实验正好撞上二战后对纳粹德国灭绝人性行为反思的社会思潮;他的其他研究也往往是在某个社会问题的风口浪尖做出的迎合姿态。

我想,这是一种对个人努力的全面否定。即使他并不处于那个社会心理学大发展的时代,在别的行业中同样会成就另一番事业,而他的个人能力和新的社会关系也会帮助他发展出一片新的天地。这是因为他的内心中燃烧着发现新事物的欲望,这种本能会成为他和新的成就之间彼此吸引的强力磁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