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算法之道》读后感100字

《算法之道》读后感100字

《算法之道》是一本由邹恒明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算法之道》读后感(一):就是算法导论的缩减翻译

书的内容和算法导论非常一致,可以配合网易公开课上的视频来看这本书,当讲义看,呵呵。如果没有精力去啃那本大部头的算法导论,读读这本书也是不错的,只是想对作者在书中故弄玄虚的那些话狠狠鄙视,翻译的就是翻译的,谁还没看过两眼算法导论呢,真是的。

《算法之道》读后感(二):这是算法导论的山寨版么?

最初的一两章,虽然算不上极好,但是在国内教材低劣化的今天也算不错了。

但是越看到后面越不对劲,翻了下算法导论,两本书相关章节的相似度也太高了,章节安排,内容安排,连公式都一模一样。

而且书中莫名其妙出现了一堆的缩写却没有解释,比如动态规划那张出现了LCS,但是连个英文词组都不给。

充斥太多的废话和不着边际的分析。

这个所谓的创新也太离谱了,实在看不下去了。看made in china版的算法导论还不如去看正版的

《算法之道》读后感(三):概率分析部分的一些疑惑

网站打折买了一本,昨天开始看,对第一章的小球和罐子问题感觉怪异,所以专门看了第七章概率分析部分,对此我有一些看法,也不知道是否正确。

作为第一章里的小球和罐子问题我认为是极限中的无穷大减无穷大,不能简单的认为等于0吧,毕竟要看极限收敛状况的,我觉得书中有意的对极限作了曲解,不知是否如此。

再看第七章—概率分析对它的解析,我觉得有同样的问题。作为发生概率趋向于0的小概率事件,可以认为它发生的概率P=0,但是并不能因此认为它一定不会发生。概率P=0与不发生不能混为一谈。所以无穷个小概率之和是不能简单的认为是0吧。根据情况,极限中无穷小与无穷大的积有三种结果:无穷大、固定值、无穷小。书中不作分析(或者我没注意?没看明白?)直接做出了等于0的结论,是不是有些问题?

毕业多年了,对概率忘的差不多了,今天仅凭脑子里的一点记忆作了些判断,希望有人能给我解惑。

《算法之道》读后感(四):难得的好书

终于收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免费样书《算法之道》。首先是很想表示下感谢之情,然后下面谈谈自己略读之后的一些想法:

一直都深信着这样的一句话:“程序=算法+数据结构”,忘了是哪位大家的深度总结,觉得它真的很有道理。然而读者本书,我感觉到“算法”是程序的一个超集,因为更多的时候,作者对于问题的引入都是选取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是生动的游戏,抑或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仿佛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正如作者邹恒明所说的,算法是抽象的,是由实际问题驱动的对完美的追求。怎样高效的实现?算法就是围绕这一问题的一种逻辑思维。正是由于算法的简洁与抽象,许多人是望而生畏,但静下心来翻下这本书,斟酌其中的算法,品味其中的精妙,我真的是发现了无限的乐趣。

《算法之道》并没有生搬硬套的叫我们如何去理解算法,相反的,它是试图引导我们去发现、去探索算法的内在真谛。

我是自学的程序语言——Java。当时也是网购华章公司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分为基础篇和进阶篇两个部分),并借由这两本书认识了“面向对象”等知识。那两本书全面、详细的介绍了从基本数据类型到Web开发等的问题。我跟随书中的解释,了解了好多知识,却总是觉得自主学习的热情被削减。因为书中的内容很权威,很像是老师言传身教,我常常会不自觉的照着上面的步调走,这算是一种缺失吧。

我总觉得《算法之道》有点像以前看过的《Java Head First》,是用一种比较轻快活泼的语气告诉我们,程序之美,有时候也不仅仅是程序。人生就像程序,一如程序就像人生。我觉得自己的心态要端正,程序终究是要自己来写的,自己是无法继承别人的思维的,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乐于创新的逻辑。

《算法之道》读后感(五):这是我读过最垃圾的一本算法书!

我学计算机的,目前在攻读硕士.正在学算法.

无意间我发现同学有一本算法之道.拿回去研读了一番,无比失望.

我读书只关心书的内容从来不关心作者.

这本书让我有看看作者到底是谁的冲动,于是上网找找,顺便在豆瓣发下评论,希望没接触过算法的人千万不要看这本书,这本书会把你的思维带偏.

我理解作者的初衷,是想把不知道算法,又对算法感兴趣的人领进门.但是,这本书通篇在提出问题以后,没有一个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的,更别提建模与解决问题了.

一个问题从提出到解决是有固定的数学描述的.这种描述发展自西方的数学理论.其实咱们最缺的就是这个.

说白了就是数学建模.我们都知道1个苹果,吃了就没了.数学建模是啥?输入: 自然正整数1 输出: 0 解决: 1-1=0.就是因为具体问题能抽象成数学,所以人们采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爱情问头抽象不出来,所以没人用算法来解决爱情问题.经济问题能抽象成数学问题,所以现在学经济的其实都在学数学.

这本书里的数学建模非常不严谨,对输入输出都不用数学语言定义.里面一堆公式连个作用域都不给.算法描述也不是严谨的数学逻辑.完全是自己想想.算法描述就像开了上帝模式: 排序要大的放前面小的放后面.于是数字就各按其类排好了 上帝看这是好的....

尤其是对算法的相关推论与定义,完全是自己胡乱起名,根本没有英文注释,好像故意绕开 算法导论 似的. 许多约定俗成的数学名词里面一个没有.相关的数学定律连个引用注释都不给,英文的不给就算了,中文的都没有.我想查查相关定理的资料都不知道从何查起.人家数学家100多年前提出的经典算法,你连个名都不提,直接拿来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发现的呢....

这本书就没有一个讲数理的地方.

数理非常重要,是让你理解数学的唯一方式.而我们恰恰最缺的就是数理.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关心的永远是结论.知道等比数列计算就是套公式,傅里叶变换就是套公式,反正什么都是套公式.

突然有一天没公式了,大家慌了.算法就是让你自己找公式.

最后奉劝大家还是看 算法导论 吧.不明白没关系,不懂的地方自己上网查.人家写书又不是手把手教你.

给2条线段的点坐标 求2条线段的焦点?

别拿初中数学公式套.2条直线方程式的焦点有可能交在2条线段的延长线上.

自己写个算法试试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