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巴黎之悟》读后感100字

《巴黎之悟》读后感100字

《巴黎之悟》是一本由(美) 凯鲁亚克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1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黎之悟》读后感(一):不是很喜欢!

由于要写毕业论文,读的很快,自己也去过巴黎,可能与外国人的感受不大相同吧,看过他的觉得自己的也蛮精彩,每个人在巴黎的故事都不相同。写的有些繁琐,各种小事的记录还有一些美国风,对于一个在国内长大的孩子来说,个人感觉可看可不看。

《巴黎之悟》读后感(二):行走型的作家

凯鲁亚克属于那一类行走型的作家,他并不太注重文学的技巧与修辞,而更多的是用身体和意志写作。或者可以说,他对于生活的亲历与体验远远大于它的文学创作。我们所阅读和观看到的仅仅是他整个世界被取撷的一小部分,而凯鲁亚克的世界足够丰富和宽广,即使是这些细小的片段也能让人眼花缭乱。就像这本《巴黎之悟》——一次法国之行,一次他所谓的寻根之旅。表面上凯鲁亚克是去巴黎考证他移民加拿大的布列塔尼祖先的踪迹,而实际上这更像是一次认知自我、找寻自我,并企图由此达到某种“顿悟”的旅行。而读者在这个过程中只看到他四处闲逛、喝酒、泡妞、自嘲、牢骚,直到小说末尾他与一个巴黎的出租车司机(高效但多话,这也该算是这一行业的职业病吧)相遇,如他所说,他似乎在一事无成的落败旅行后忽然悟出了生活的真谛,而显然这种“顿悟”又是没办法言传的。他究竟获得了什么呢?也许必须将这个顿悟投回到故事中去,投回到这个无甚计划,近于荒唐的旅程中去的时候,方能隐约感觉到他所要表达和言说的。

《巴黎之悟》读后感(三):巴黎的孤独之旅

2012年8月4日凌晨4点半,我从家打车到空军总医院给爸爸挂专家号,随我一起的只有一本凯鲁亚克的《巴黎之悟》,两个小时的排队,他的气质正适合那个时刻。

那是一种流浪的气质,无论他在盛年成名,他的书卖到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他的名字为众多追随者所谈论,他都是一个落魄的、孤独的人,这在他的书中一目了然。然而,这本《巴黎之悟》却是更加的明显。

离开了美国的66号公路和大拉链,马特峰和清澈河边的沙滩,没有睡袋和帐篷,没有尼尔和艾瓦,杰克•凯鲁亚克一个人带着追根的梦想回到了法国。我说回到,是因为凯鲁亚克本人是法国布列塔尼贵族后裔。当然,他的这种寻根之情受到了许多法国人的不解,甚至嘲讽。因为在他们看来,巴黎大街上随便走的一个人便有可能是某位法兰西国王或者将军的后代。然而,他们却不明白,在60年代依然无法感受到全然自信的美国文明对欧洲大陆的渴望。

凯鲁亚克说:“那天晚上我终于到了布列塔尼,我父亲肯定会从天上看着我,他和他的兄弟叔伯、还有他们的父亲都渴望着来,只有可怜的小让最后成行……”这又是任何一个法国本土人可以了解的吗?

因此,这注定是一条孤独之旅,很少能够被人理解,尽管寻欢作乐,寻找巴黎的浪漫和激情,都无法化解弥漫全书的愁罔,而这几乎是凯鲁亚克所有作品的基调。

酗酒,召妓,流浪,所有不容于文明人的奇形异状,然而,比起坐在舒适客厅与几亿人看着同样电视节目的人,或许睡在公路边上,在沙滩上生一堆火煮加了鹰嘴豆的汤更正常一些。这也是凯鲁亚克们的信条。所以,在这本书里,以及所有他的书中看不到消极的放弃。

没有信念的人生毫无意义,英国草地音乐节之父——迈克尔•伊维斯不想停下来,在妻子去世一年后,他再婚,他说必须得放下失去的痛苦,否则人生无法继续,否则就只能死亡。只有鲜血中燃烧着激情的人,才能活得如此棱角分明。没错,看过了太多模糊的人生后,你会向往这种生命历程。如同凯鲁亚克。

纵使孤独亦痴狂。

《巴黎之悟》读后感(四):汝之生活即汝之所在

当上帝说“汝之生活即吾之所在”时,我们会忘了所有分离的况味——杰克•凯鲁亚克

昨夜,读罢《巴黎之悟》,凯鲁亚克的性情又一次充斥我的全身。读书间,不觉一罐雪花已下肚。他的性情总能感染我,一点放纵,一点漂泊,小小信念,些许感悟。

几年前计划去上海旅行,出发前的几日,我去了一趟书店。无意间,在外国文学类架上看到一摞整齐垒起的书,32开本,每本约莫四百页的样子,很有厚重感。纯白的书皮,下方偏右处书“在路上”三个字,下面一行小一号的英文字“on the road”,而且是用那种老式打字机里的字体。拿起放在最上面没有被塑封的一本,随便翻翻,其实内容什么的全没看进去,只是这样一个书名,与即将出发的旅行很契合,加之素色的封面很是喜爱,便买下来。回来后倒也没有立即阅读,直到临出发前,才将它塞进了已打好的背包。

于是,那一趟开往上海的T118上,一路光影闪烁的车厢里,我认识了杰克,认识了beatgeneration,从此,着爱,一往而深。

《巴黎之悟》便是那次行程回来,读完《在路上》后不久就买的。但不晓何故,薄薄一本却始终没有启封,直至前日才将它拿出来。

这部自传体小说,其实是作者这个作为魁北克的法国后裔的寻根之旅。法国,本就是一个充满神秘与梦幻的国家,很多的文人墨客亦都甘愿与其找出千丝万缕的瓜葛。比如,最近正受众人追捧的穿越电影《午夜巴黎》,片中主人公正是在巴黎找到了他心中崇拜的黄金时代,然而在我看来,该片的可圈可点之处正是主人公最终做出了活在当下的选择。这一点,与杰克巴黎之悟也有共通之处了。

在法兰西,他依旧沉醉于各种干邑,出没各种酒吧夜总会,因为他是凯鲁亚克,这是他的放纵,他的漂泊。

当然,他法国之行的目的是寻根。他出没各种图书馆查阅文献,他亲自前往布列塔尼的布雷斯特寻找可能的遗迹,他在布雷斯特同一个与自己同名的当地饭店老板长谈。寻根的执着也许并不伟大,但毕竟是一点属于他的小小的执念,是一颗空虚的内心试图通过祖籍的寻找,来获得自我的一份慰藉。

犹如生活中的那些个所谓理想,所谓追求,所谓属于人类潘多拉礼盒里最后的也是唯一的礼物——希望。但这些个被描绘的极其绚烂的东西,真的是自己需要的?还是我们仅仅通过追求的过程,来获得一份陪伴,而不至于陷入无底的空虚。《在路上》里萨尔渴望西部,《巴黎之悟》中凯鲁亚克需找祖辈的痕迹。然而,当萨尔最终到达西部后又如何,不过是回到纽约的家然后再次渴望西部。凯鲁亚克行走在法兰西的经历则更加讽刺。

虽然他讲着一口纯正的法语,可法兰西给他的却是种种掣肘的回应。

图书馆里他需要的文件大部分在二战期间被毁了,他需要的文件很多却在英国。

错过去布雷斯特的飞机,但行李却被带走,只得坐火车去追行李。

在那个与他同名的当地饭店老板家聊关于故土的过往时,老板的女儿却因为他如今在美国的出名而前来讨签名。

他讲法国人的大餐,如何如何的步骤是自己永远做不到的。读到此处时我又不禁想,倘若有一日我游览在南京的街头巷尾,咸水鸭、鸭血粉丝汤,是否会给我带来同样的烦恼,何况,我还不及他能说纯正的法语,吴侬软语的调调,在我,已只是初学者所奏出的丝竹管弦,只得其声,不得其解。

最为有趣的是,当他终于来到原是故土的布雷斯特时,却苦于寻觅不到住处直至午夜,最终在警察的帮助下才找到了一家小旅店。

终于憋不住的他开始怀念佛罗里达。一个法国的后裔站在法兰西的土地上,说道:“我已经想家了。”

所以,终点未必是描述中的伊甸园,未必是我们所企盼的图景,就像凯鲁亚克说陪伴是文学的另一定义,我想,追求也是。追求追求本身,比追求理想更美。

于是,我们一直在路上,于是,路上才是漫山的野花和流淌的小河,于是,我们才可以在路上放纵狂欢。而公路的尽头,才是若隐若现的雪山。

刀刀Salvic

2012年3月28日 珠海 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