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成都向左重庆向右》读后感100字

《成都向左重庆向右》读后感100字

《成都向左重庆向右》是一本由林万姝 / 胡飞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成都向左重庆向右》读后感(一):这是一个遂宁人写的书么。。。。。

这是一个遂宁人写的书么。。。。。

这是一个遂宁人写的书么。。。。。

这是一个遂宁人写的书么。。。。。

这是一个遂宁人写的书么。。。。。

这是一个遂宁人写的书么。。。。。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成都向左重庆向右》读后感(二):骂得时候什么都敢说,骂完了又和稀泥,很棒!

先表明立场,我是重庆人,但也去过成都。

试读了前面一小部分。就读到的部分而言,两个作者都喜欢在每个小节结尾的地方和稀泥,「都有好人有坏人」、「都是性格不同造成的误会」这些俗不可耐的招数也是让人作呕。既然要怂,前面骂的时候怎么又只说坏的不说好的呢?敢把这种内容正式出版的出版社勇气实在可嘉。

抛开书的内容,分别说一下两个城市让我想吐槽的地方。首先就是交通。就成都的交通系统也敢吐槽别人?两次去成都出差,从同一家酒店打车到同一个火车站,第一次提前一小时出发,刚好错过,第二次索性提前两小时,还是给我刚好错过!当时看到司机那副飞了叶子的死样子我都想一巴掌扇过去!真的强。还有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本来等过马路就要等两三分钟相当久,人行灯亮的时候两边路上的车居然还是可以拐弯?!EXO ME?!那还要人行灯干嘛呀?这么着急着开车怎么还是没把客人按时送到呢?怪不得要招那么多“交协”来花纳税人的钱呢,因为不找人指挥一下,那些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公民还是会被“合法撞死”啊!什么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根本就是来了就别想走的城市!呸!

还有重庆,也别高兴得太早!这两三年不知道刮的什么妖风,一众野鸡自媒体三不五时地就要拿什么「5D魔幻城市」出来吹嘘,比健康女子的月事还要准时。我的天!还真以为外地人来重庆都是来逛免费迷宫的哈!单行道、立交桥、单边公交站!多的也不吐槽了,一句话,你做的很棒~ 请你继续作 茧 自 缚!

然后说下两地的人。重庆人确实粗鲁,少拿耿直说话,耿直是言出必行行动出来的,不是口头问候对方家属问候出来的,真的以为自己是大侠吗?!成都人确实又弯又酸,这个词汇非常精妙,自己体会。重庆口音每个字都像在说CNM,成都口音像唐老鸭的嗓子糊了一口痰。两边大部分的菜都喜欢像要给木乃伊防腐一样地放辣椒,还有那个啥子担担面和重庆小面,吹得跟啥子一样,呵呵呵……

还有说城市卫生,成都人笑重庆人的小面摊摊的时候,怕不是忘了你们154路公交车沿线都是苍蝇馆子哈?还把这种东西拿起去到处宣传哦~ 重庆人笑成都人假打的时候,怕是也忘了个人每天早上都是坐起一个小板凳脑壳勾到高板凳上吃二两小面哈?顺带站起来的时候还差点在糊了一层油的人行道上哒一扑趴是不是嘛?

两边值得吐槽的点还有很多很多,懒得打字了。写这么多出来只是为了表明,哪个都不是好东西,骂来骂去有什么意思?眼界放宽一点,干好自己的事才是正经。就这样了,白白~

《成都向左重庆向右》读后感(三):成渝之战

重庆与成都关系暧昧,这是人尽皆知的。

在成都上了四年大学,期间去了几趟重庆,去的次数越多,对这个地方倒是越发喜欢起来。

无聊的时候,看成渝互掐其实蛮有意思的。

历史。

这是成都用来攻击重庆最常用的招数之一:你没文化你全家都没文化!

"文化"是个高尚可怕的字眼,但其实巴蜀文明离中原文明差着十万八千里,真要论起来,都不是"正统"的中原文化,"蜀南蛮"又何苦鄙夷"巴南蛮"呢?

风水。

这也是成都用来爆重庆的一大杀手锏:我天生丽质得天独厚没办法╮(╯3╰)╭。

近几年重庆方面有了新回应:我大长江直通大海你个内陆闭塞城市你府南河通个船给我看看?!

城市。

也许是年轻的缘故,重庆看起来比成都规整干净大方。

成都更混杂而市井气十足,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味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

据说重庆有张"小香港"的名片的,可惜本质上就像那种名叫"威尼斯小镇"的楼盘一样,你能管它叫"小威尼斯"吗?

不过重庆的夜景是不错的。以前听人说,"看一座城市的夜景可以反应这座城市的发展水平"。

可是现在我想,欧洲是没有"夜景"这个东西的,你能说它不发达吗?

女人。

这个必须是重点。

重庆人是典型的北方性格,成都人是非典型的南方性格。

对成都女人一直喜欢不起来,觉得"碎叨、嚼舌根、淘宝爆款、莫名其妙的傲娇感"。

此外,"牙尖"这个词真是用得太到位了!

重庆女人貌似豪迈,事实上很"润";

成都女人貌似精巧,事实上很"刺"。

当然,更多的还是人和人之间的区别。

有一次在重庆的时候正好赶上薄书记刚落马,遂问一重庆人对薄此人做何感受。

他说,不好评价,但是,至少有一点,他让外面的人真正意识到了我们重庆不是你们四川的一部分!

最后,其实就是个漫画而已,就质量而言,没必要做成书出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