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读后感100字

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读后感100字

《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是一本由洪子诚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63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01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读后感(一):札记

感伤姿态,自我表现,孩童形象,自怜自恋。文学寻根,观点错综,70年代中后期以来精神探索的延长,热烈但未必有效,对风俗的重视不等于艺术的完成,考察地域文化或者搜寻再现记忆,从批判到沉湎,兼深爱与犹豫。忏悔意识,从自我批判到当代史忏悔(40年代是否能够归于忏悔,目前看是有争议的),是虚构英雄以回避自剖,政治道德化,封闭或欣赏苦难,还是以英雄姿态自省,难舍介入姿态乐观主义——艺术创造本身可以是目的吗?又或者,披上“卑微”的“隐身衣”,“先救出自己”(然而这和本章开头的修身治国,似乎容易混同)。突破超越的焦虑急迫,从“写真实”“干预生活”,到“日蚀”隐喻,到引入新技巧——跨越了本该讨论的问题,现实与浪漫、肯定与否定、歌颂与暴露、作家姿态与立场——背后有一个世界视野,始终关注文学作品的艺术构型和作家精神结构的问题,对80年代作品的整体评价不高。有几个标题取得好,“时代不容有艺术家的‘公平’”“在空间中置换位置”“我不是唐吉诃德”……

《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读后感(二):读后随记

*以我现在的理解程度,《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提出的问题很难做出评价。简单概述一下,给自己作提示,后面再整理笔记。

此书初版于1991年,是根据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课程讲稿整理而来,收于“新世纪文丛”;后来又有1998版,相较于初版增加了“后记”;另外还有2010年版,收于“学术作品集”。全书除自序、后记外分为四章,分别是“感伤姿态”“寻根趋向”“忏悔意识”“超越渴望”,四章也构成了四个主要的问题。作者在“后记”中说,整理之初“只有关于论题范围的笼统设想,而没有明确的主题”,但四个主题之间却并非没有关联。探讨这四个问题时虽然没有整体性的论述,但全书贯穿着对作家世界观上“理想主义”和“生活”的张力关系、文学创作(或作品)中的“浪漫”倾向和“现实主义”的张力关系的探讨与反思。而“感伤”“寻根”“忏悔”和“超越”恰恰是80年代(以此为主,实际和论述中不止80年代,但在80年代思想变化中更关键)知识分子在处理前述两种关系时的关键性环节。就此来说,作者对于这些知识分子或作家的反应、时代的问题及处理的程度作了分析。 他在最近的访谈中所说:“这些个案文章,在写作的时候也潜藏着对文学史上‘更大的单位’的注意。这种讨论模式,是试图从具体文本、事件里发掘与当代文学的重要问题的关联;反过来说,也就是在选择具体文本和事件的时候,会从文学史‘更大的单位’来作出判断。‘更大的单位’,是指文类、时期、主题、思潮等。”“没有过于散漫”的整体感,一定程度是因为此书实际上有隐线或内在动力,即回答为何“当代文学”(前三十年)没有创造出富于生命力的文学作品。这个问题也是作者在其他场合反复提及、讨论过的,大概可以作为理解参照。从处理上看,以80年代文学状况为展开的起点和追问的核心,有意识地从“当代文学”(前三十年)及更早的“现代文学”开始清理当代文学中的诸多问题,辅之以西方思想中对世界、人生、艺术的深入思考,将“当代文学”中那些交织着古典与现代、文学与人生、社会的复杂问题推展到足够深入的程度,并且结合80年代作家状态、文学思潮给出合情理的评价,不限于对作家的理解和严厉的反思。 第一章通过挖掘“伤痕”“反思”潮流内在的文学感伤倾向,指出在艺术表现上重在造成情感效应,而导致文学创作中深度不够和对艺术形式重要性的忽略;第二章则一方面揭示“寻根”思潮内在的作家面对的精神危机和其历史渊源,另一方面指出文学寻根引起作家心理上稳固的审美理想与现实革命的愿望之间的割裂;第三章则追溯80年代作家“忏悔”与“自省”内在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意识及其所导致的负罪感,勾勒了“五四”之后知识分子基于社会革命的理想对长于思考弱于行动的弱点进行反省、延安以后从人道主义转变为阶级观点的“蜕变”、自我检讨的极端化导致的困顿与80年代“忏悔”中的“宗教情绪”“自足欣赏”“文人英雄”意识等多种忏悔形态,最终将问题落到“忏悔意识”与文学的关系上,以《随想录》、朱自清等作家和杨绛的态度互为参照,指出人生与艺术的不同选择与不同结果。第四章则对“超越”意识背后的文学现状及作家“不满现状”、关心作品“生命力”的集体意识加以揭示,回顾了80年代初对“现实主义”的重视——一方面重树人文主义精神和批判意识、悲剧意识,以超越“遗产”,另一方面则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的“真实”与“歪曲”、“远景”与“现实”等问题在理论层面清理上表现出“不耐烦”或“情绪化”,并对此加以反思。在书的最后部分,对于如何“超越”而不是要么搁置,要么认同,作者提出了“创造者的精神结构”对于创作的重要性,兼及处理了“痛苦”与创作者的关系、80年代文学深化经验的可能性及限度问题。他所期待的创作者的心灵是这样的:

在此基础上,作者从作家的自觉和自我训练方面提出了“独立的文学传统的建设”的方向。通过对坚持艺术的标准、对作家提出要求方面的叙述,作者基本认为好的文学其创作是伟大的心灵深入、反复思考的结果。以作家的姿态和自我意识来立意,对于当代而言,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作家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由于作者对八十年代文学发生的多种脉络性前提的回顾基础上提出,因而处理时虽然有些淡化知识分子所面对的环境的复杂性,但没有简化问题(有待清理)。但另一方面,由于着意从文学史、文学评价角度“关心作家的生存方式与‘精神结构’”,实际上而是更突出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可能性,较难清晰地将创作过程中作者经验生成、复杂化的过程(当代的作家不得不面对外部因素)表述出来,这恰恰是对80年代文学思潮、作家意识进行反思的重要部分。就此来说,后来以制度、规范等“‘外部’观念和历史实践作为参照”是必要的。

给自己标记一些问题:知识分子的位置和缺点、现实主义的连续性、超越意识与当下的思考模式、80年代社会批判的评价、“浪漫”与革命等。

《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读后感(三):部分摘抄与笔记参考

充分理由,也会使其变得庸俗。

来自

赫伯特·马尔库塞 (德语:Herbert Marcuse,1898年7月19日-1979年7月29日),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理论家,法兰克褔学派的一员。他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在法国五月风暴中,马尔库塞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3M”[1]。

来自

文人们却也并非与时代大潮无涉,且参与了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行动和任务。扮演这一角色,可能使许多人迷醉于一场”重新弄懂应如何讲话,发言,检讨及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话语的运动“——《逐离语言之屋》如若要救人救国,最好先考虑救出自己,挽救在各种压力下已经失去的本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