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读后感1000字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读后感1000字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是一本由皮兰德娄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8.00,页数:1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读后感(一):不好看

不好看,语言也很一般。有一个或两个关心的问题。《六个寻找戏剧家的角色》的结构非常简单,在试图讨论戏剧与真实、表现和本质时有点造作。《亨利四世》好一些,抛却了来龙去脉,仅仅把一次莫名其妙的救治展现出来,到结尾我也不知道除了亨利四世之外,其他的人到底是来自20年后还是800年后,但这种混乱的感觉恰恰让读者去质疑人/角色的应然。当亨利四世责问扮演顾问管的年轻人“你演的好是不是有人会多给你钱”时,读者不是应该责怪剧作家根本没提供背景,而是能从中窥见自身的荒谬,就像我时常会想是否有一个已经被布置好一生的“我”,而现在这个“我”只是一个低配潦草的版本。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读后感(二):你可能最初感到无聊,但是展开联想严肃阅读后你会发现其的伟大。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个剧本,并且不是叙事的剧本,而是复调叙事结构下的哲理化剧本。剧本本身就是个未完成品,需要再创作才得以完整。这个本子不应用传统文学视角评判。如果抱着打趣儿的心态阅读也可以打住,严格的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作品。这是一个需要展开联想,严肃阅读的“哲学”作品。

我初读《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时也感觉很无聊,但是第二遍代入导演视角上帝视角后发现这个剧本创作空间之大,真的很有趣的了。《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利用戏中戏以及复调叙事的结构使得剧中角色处于旁观者的角度。皮兰德娄虚构与真实之间的界线,这种的结构下皮兰德娄并没有想要观众如何入戏,而是刻意“间离化”鞭笞着观众们注意力从剧情上转移到人性的悲剧以及戏剧本质的探讨上。是的,这个戏就是逼着你保持高度集中的思考,想轻松的看一个故事?想为之波动情绪?那是不可能的。( 感兴趣可以了解下布莱希特体系)

该剧能成为经典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先锋性,皮兰德类为当时的戏剧创作的多样性贡献了非常重要的力量。该作在戏剧史上意义重大。

五星给皮兰德娄,减掉一星给译制感觉怪怪的。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读后感(三):因为你不知道怎样对待一个疯子

戏中戏,文学创作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写作的过程,猜想不会有哪一个作者不对虚构的文学本质和真实的世界之间的比较感兴趣。文本一开始就以一种“混乱”开始,尤其是第一个故事,让人似乎难以用明确的情节进入,从而达到一种“模拟真实世界”的感觉,而实际上正是戏中戏的前奏。第二个故事则省略了真实世界氛围的刻画,直接模拟进去戏中人物已经开始的戏中绝色,给人故事是在讲亨利四世故事的错觉,而逐渐揭晓是“深情却遭遇不必要虚荣心导致人生被毁和遭遇背叛的疯人”的故事。个人更喜欢亨利四世,那段亨利四世忽然自爆清醒的语段令人惊喜,但后文秘密被四个侍从直接揭晓冲突弱化处理令人有些许失望。但总得来说,第一个故事情节有趣,关心他人甚至是善良的“父亲”和认为被抛弃或者因为“父亲错误决定”因此走上歧路的女儿,一个因为自身的欲望,一个因为生活的被迫,而在世俗上,以“不伦”的场面相见的处理,确实有几分令人惊讶,且父亲的刻画让人觉得这个人物颇具几分意思。第二个故事围绕和揭露“亨利四世”主角的“疯病”,其中展现了更具有哲学意义上的讨论,主角以多年“疯子”自居而设下引诱,耍骗其他人。“因为你不知道怎样对待一个疯子”,所以疯子很多事情合情合理,而你也自然而然的“顺从”疯子。而在其中解释疯病的过程中,塑造着另一主要暗线夫人赤裸的虚荣心——无论是当初明明对“亨利”有好感却还惯性“大笑”的拒绝,或者年老色衰之时仍然对于自己美貌的确信,都塑造出一个生动的人物,也让故事的悲剧晓得合情合理,且带有一层反思。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读后感(四):姑苏旧事 戏中人

“存在本身是混乱混沌的,人性和世界是永恒的问题。”但我更喜欢另外一句对皮兰德娄的评价“有感而发,有情欲达,有娴熟的技法和细致入微社会观察可依。”

他可依的社会观察力取决于他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环境。我们可以从他的对白里看到他急切想要表达的矛盾。不及王尔德的俏皮话来的让人难忘,却更容易让人引起共情性。

“戏中戏”的手法让多种矛盾冲突融入其中。总能在戏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只有我能了解我,我不能完全了解你,那是我又不是我,哪个才是真实的我。我仿佛是戏里真实存在的观众,或者我也是并不知情的角色之一?

不由得让人想到,看《是这样,假如你以为如此》时候的感觉,那么真实的感觉自己被嘲弄,那么真实的感觉到自己也是八卦的村民之一。我仿佛也成为了他的“戏中戏”。

【父亲: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寂寞的。我得到了隐藏在心里的那个“魔鬼”的报复。我们总是认为大家都是如此,拼命地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在别人面前竭力打造一个光鲜的自己,维持着这些假象。但是实际上,我们只能自欺欺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我们应该尊重它,即使它让我们痛苦。

……

导演:你们还真够大胆,竟敢跑到舞台上,在我的面前就这样演起来。

父亲:先生,您一定知道,我们天生就是属于这个舞台的。

导演:你们是业余的演员吗?……你们一定是有演出经验。

父亲:不,不是的。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只会出演自己的那场戏,自己主演或者和其他人一起演出。其实,我的激情也像其他人一样,一旦点燃,就一定会发生许多戏剧性的事情来。】

剧中的“角色”因为“我是我”所以必须承担已知的结果,最后小儿子被枪击的那一幕究竟是真是假?连导演都分辨不出。

当我们急切的想要知道答案时,

没有答案,就是真实。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读后感(五):“理智”一时爽,“本能”火葬场

这是我此生看的第一个剧本,还好短促。

作者对人性的定义是:一种令我们敬畏和热爱生命,带着不堪的醒悟,糟糕的阅历,恐怖的伤害以及能够开阔我们视野的境遇,让我们日成长的,在毫无防备之下犯错的生命。

这也是他的写作主线

所谓戏中戏的开场,是导演在舞台上排练着三口之家的剧本,先生代表理智、太太代表本能,鸡蛋需要有填充才不至于是空壳,理智没有本能来充实,也是虚无。

虚无的生活是什么?

《顾城哲思录》谈林黛玉“心性之强,达到女儿的顶点”,但是她对宝钗的恐惧来自于无法明白宝钗的心之所在。

她空而无我,生活毫无意义便不执著,也不为失败伤心。她会生活下去成为生活本身,不求目的,只有合适。实际上她根本看不上贾宝玉,但她无所谓。

有意思的是顾城对现代人心灵寄托的定义(现在很多人这样),出家=移情空无;

死,或成为神秘主义者,那都是自怜自艾之人的道路。

理智是什么?

亚当。斯密说我们都是经济学人---所有的行为动机都在于运用理性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那么家庭的定义在理智的基础上又应该是什么呢?

首先相爱的过程可以使双寡头垄断模型:即双方的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方向一致,双方朝向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努力时也导致了共同利益最大化。

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个人通过寻找配偶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即追求“帕累托最优”---是资源配置的一种理想状态,在没有任何人利益受损的前提下,两个人都因为对方的存在而变得更好、更幸福。

这些诺贝尔的经济学家都站在理智的一方,但编剧和真实家庭生活都不是。

六个被编剧理智放弃的人物登场了,这是一出家庭伦理悲剧。女性在作为女儿时是男性寄托爱的,作为女性(妓女)时被看做物品倾泻欲望。于是女儿这个角色在父亲的角色面前也分裂了。

她说,费尽心机总结出来的哲学真让人受不了,它揭开了人类的兽性,又想尽办法去拯救他,安抚他……

这就像如今的正能量仿佛是一种zz正确,这种哲学行为和《头脑特工队》每种情绪都在孤立排挤悲伤的蓝人是一样的。

父亲这个角色口碑崩塌后则一再为自己找理由,荒谬到说是女性的闭眼认可了亲昵。“我们通常都以为每个人身上的人格只有一种,实际上并非这样。我们常常通过一件事情,甚至一个细节来判定一个人,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推测。”

这话醍醐灌顶。

人的理智需要“可判断、可掌控”的安全感,所以妄下断论。

本能也许就成了“魔鬼”

父亲在最后说道,我们总认为大家都是如此,在别人面前竭力打造一个光鲜的自己,维持着假象。实际我们应该尊重真实的自我,即使它让我们痛苦。

也许这也是“向本能投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