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哈佛琐记读后感精选

哈佛琐记读后感精选

《哈佛琐记》是一本由吴咏慧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佛琐记》读后感(一):书白读了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小天下。

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几十年的书白读了。时间都是浪费了。

要读书,就去哈佛吧。要不真的是浪费。

要读书,就去哈佛吧。要不真的是浪费。

要读书,就去哈佛吧。要不真的是浪费。

《哈佛琐记》读后感(二):哈佛琐记

这本书是1977年到1983年期间在哈佛上过学的台湾学者吴咏慧(原名黄进兴)对母校的回忆录,包括哈佛的校园、哈佛的历史、哈佛名人及当时的著名教授等等内容,附录里介绍了Max Weber的一本名著(好文章)和别人写的哈佛法学院的发展历史(这个很有意思)、别人眼中的作者等等。字体很大,照片不少,书又不厚,一天不到我在各种交通工具上看完了,希望想了解哈佛大学的人可以看看。我买这本书是因为在一个书单里看到它,可惜看完了还不是特别明白为什么这书能进那个推荐书单。是让中国学子能了解世界上最牛的大学里知识传承学术的情况?还是追求“多元、独立、自由”的治学风气?

作者是搞史学研究的,曾师从大名鼎鼎的余英时。他的书我只看过这一本,对他的思想不甚了解,不过看书后附录中他当年去哈佛求学时是个穷酸书生,回台湾后多年仍是书生习气;有意思的是那文中提到他娶了个100分的老婆,名叫吴咏慧,之后黄进兴就改名吴咏慧,出版的书籍全以吴咏慧之名,这个名字在台湾比较女气,很多不认识作者不知道典故的读者都以为他是个女作家。不知道这个100分的老婆到底如何闭月羞花,不管怎么说,这个哈佛高才追女人可谓用力。

我2002年第一次去美国,当时有幸去斯坦福大学短暂游览。那是一个初春的傍晚,蓝天下金黄色的夕阳光彩洒在斯坦福入口处广阔的草坪上,心旷神怡;后面那几栋式样及质地都非常古老但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研究中心大楼,让人对美国大学的雄厚的硬件及师资力量和这背后体现的美国尊重知识、尊重智慧的治国理念都肃然起敬。后来我有机会去过北卡的Duke大学、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整整两年前也曾在哈佛商学院短暂进修过,都有同感。我在北京的本科母校离北大、清华很近,去厦门玩时到厦大转了转,也曾法国排前几名的私立商校求学两年,校园外有很赞的公园,期间也去德国和瑞士一些高校游历过,但世界上能比的上美国在高校建设的投入的,实在罕见。

哈佛的校园实在太美了,我在那里时自己拍的照片放在这里为证:

Charles Rivers边上很多人跑步,非常舒服。Harvard, MIT, BU,波士顿是全球青年精英会聚的地方。暗自励志,以后自己有孩子,千辛万苦也一定要给ta制造来哈佛读书的机会。

以下是我当年在HBS哈佛商学院短期进修后写的一点小结:

哈佛商学院其实和哈佛大学不在一起,两个校区隔着一条查尔斯河,所以教授们讲课的时候常常说河那边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哈佛商学院的硬件非常的牛,教室里装备有摄像机有视频电话可以随时把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接进来参与讨论,我们的一个案例就是把在非洲的一个印度CEO直接接

进来与我们互动。宿舍里没有电视但是硬件也非常好,灯光都是感应的。校区里到处是绿地鲜花。在商学院的食堂里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在美国也可以吃的很好。

美国的大学是美国的国家实力的象征,是美国的支柱之一。可能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硬件都比不上美国大学。

当然好硬件也不是免费的。据说哈佛商学院MBA要上两年每年80,000美元。河对面哈佛大学四年学士学位的学生每年学费住宿费是人民币三十多万。

HBS以发明案例分析的学习方法闻名于世,现在校园里无数教授助教牲口一样没完没了地写案例。不过,相比其他学校的案例,他们的水平还是不错的,条理清楚,资料翔实;除了很长,每一个案例都要至少两个小时才能读完。而这一周的课程一下子就来了18个案例。再好的大餐如果一天吃到晚也会腻,何况被时差折磨的够呛。不过我一遍遍告诫自己,如果我看不完这些case,那说明我没资格出现在哈佛。

一天吃午饭时教授坐在我们桌,他跟我说十五年前来这里上课的都是美国人欧洲人,英语好的不得了,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很少,而且英语水平显然比不上母语国家的

学生,基本上这些少数国家的学生就是陪读,他们发言的时候没人听,可能美国人欧洲人心里都在想,我们不感兴趣,你们发了言赶紧拿到学历回国吧。这跟我十年

前在欧洲的经历差不多。当然老师说,现在可不一样了,他们如果听不清楚恨不得让中国学生再重复一遍,非常想了解有关发展中国家的事情。当然他自己也是印度

人。

所有的这些案例,选题都很精彩,而且比较积极乐观向上,差不多都是围绕着Make the word a better place这样的主题。

我们班上有来自18个国家20个行业的学员,大部分是Executive级别的,但只有三个女性。在HBS的食堂里,的确也很少见到女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加拿大读书会:careaders

《哈佛琐记》读后感(三):追寻,怀疑,执着——我们最初的梦想

文能看书挤地铁,武能挤地铁看书。

正是在地铁的摇晃之中,读完了吴咏慧先生的这本《哈佛琐记》。

前半篇充满了各种哈佛的校园轶事——在鸡尾酒会上被大师抛下一句骂语以至久久不能释怀,声称要进入上厕所才闯入罢课示威学生的重围,知道伟大的哲学家也会感冒而备感安慰以至有了哈佛六年中最甜美的一觉……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兴味盎然,即便中间夹杂不少耳熟不能详的大家大作及严谨的学术讨论,仍然备感亲切。

及至读到“跛足的英雄”一篇,谈到吴先生的学期报告中,提到《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之长在于用“内在逻辑”来解释科学知识的进展,报告发回时,授课先生明白表示反对。吴先生当夜辗转难眠,干脆起来写了一张简函,寄给当时已在MIT的作者库恩。十天后,外出归来的库恩回函说明,他的论点的确是从“内在逻辑”出发,断无疑误。于是作者顿时心情开朗,胸中郁闷阴霾之气一扫而光。事后与导师谈起,对方很吃惊的看他说:“你竟敢跟哈佛第一大炮争辩?……”

读到这里,突然也难以自已。思想瞬间穿越了许多时空,回到自己初中时那样的青涩年纪,那时还曾经因为提出更好的解法上台去把老师挤在了讲台一边,还曾经因为不服三星智力快车问题的标准答案而给电台写去信质询;高中返校后第一天的早读就因为一个典故与语文老师翻出字典来对峙……当得到权威的认可,短时间内赢来众人的尊重时,那种内心的畅快真的是让人至今历历在目。许多小的轶事,后来讲给母亲,都让她感觉很后怕,“你就不怕老师给你穿小鞋?!也亏得你都遇到一些好老师啊~”于是想起来,也真的为自己那种纯真的冲劲所自豪。

但是后来的岁月里,似乎不太记得这种挑战权威,探究真理的勇气了。现在想来,一方面是学术上越来越远离专而精;一方面是似乎开始满足于每天生活的状态,而不愿意再花80份的气力,去赢取20分的闪耀了。从十年的维度来看,这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只是合上这一篇,重温起来,想到自己将来在面对自己内心的怀疑之时,如果还能有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追求真理的勇气,也不枉自己学生之时,许多老师曾经那样真诚地期待着我来日能够成就一番大事。

于是想到,自己为何曾经那么希望在那样的一片土地上,开始追寻自己象牙塔中的学术梦想

——追寻,怀疑,执着,这便是我们最初的梦想吧。

讲到哈佛法学院的“没有爱的‘爱的故事’”一篇中,吴先生写道,每年前来就读哈佛的学生依然前仆后继、络绎不绝,个个都像是下了壮士断腕带决心。因为只要挨得过这艰苦的三年,即前程似锦,最杰出的科班生可当上教授,其次法官,再其次则为律师,其他亦可据政治、社会、经济的要津。

但其实“美丽踏实(亦即真理的拉丁文Veritas)”一篇中已经写出,一位杰出的校友抱怨道,学校本身并没有提供明确的生活指标,除了感染到怀疑、冷静的精神,几乎学不到任何东西。

但末了亨利·詹姆斯却不得不承认,这股质疑的精神却伴随了他一生。

怀疑,冷静。追求真理要像夸父追日一样执着,对待不同创见要像海纳百川一样冷静。

这是十年寒窗能够教会我们的唯一一件事。

说来简单,却又何其之难。

在“哈佛的两位莎士比亚”一篇之中,提到哈佛广场往来无白丁的“绿屋”咖啡店。一次和专攻印度哲学的克里默先生闲聊到哲学奇才克律基的事迹,旁桌的两位陌生人竟也跟着点起头来,凑过来提供轶闻,和不请自来地加入闲谈。囿于专攻哲学的克律基,竟然在“绿屋”中有如此高的辨识度,令作者惊讶之至。

读到这里不禁再次汗颜。同样是在北外和北理之间活跃之至的绿色咖啡屋里,无数次地听到旁桌的各种话题,却极少涉及学术内容;涉及到的学术话题,即使是平日关系极好的朋友谈起的各自发现和研究,也极少能够找到共鸣;而种种不知是害羞还是自负的情绪,更是阻止着我们加入旁桌的任何对话,和接受一个陌生人无缘无故地加入我们的话题。

不知道要经过怎样的社会觉醒和学术运动,才能让帝都这些据说是已经排进世界前100名的大学,也上演这样的自发性学术沙龙。

而自省之时,更觉得自己在冷静方面依然相差甚远。很多的时候,是自己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看法,等对方张嘴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想着如何影响他说服他,很快地达成一个结果;或者是,在对方张嘴之前,先要把结果方向想好,与结果无关的内容,就几乎全部地被过滤掉了。

“闲谈中,我才知道吴咏慧在美国数年,居然连汽车也不会开。在美国生活,最可宝贵的是那种天大地大、鱼跃鸢飞的自在和自由,不会开车等于少了两条腿,哪里还有什么自由和自在可言?问伊去过赌城没有?没有!到过情人酒吧没有?没有!小电影看过没有?没有!异性朋友交了没有?什么!还是没有那平时有什么消遣?读书?读书之后呢?还是读书?!我的老天! ”

读到这段86年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对吴咏慧的一篇回忆录片段,心底那份最初的学术梦想开始在渐渐挠动,而招来的,也只有许多的自惭形秽。不但大学时,似乎还对学业残存的一丝执着看来几乎是浅尝辄止的同义词;而且最近,似乎在几句来得太容易的夸赞之中浮肿了一些了。读了这么两本书,就觉得自己是个学习型的性格了;会写两段文章,倒仿佛自己文采有多少了;坚持了这么几件不大的事情,似乎自己就有了多少执着的勇气了。其实却都只是自欺欺人罢了,真正的大师们忙着自己的求知,而连嗤之以鼻的功夫都没有啊!

哈佛的生活琐记,也似乎只有吴先生这样的人,才配来写呢。

于是又明白了当年为什么与美国大学擦肩而过,也许正是“美丽不浓,踏实不足”。

让柏拉图与你为友

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

更重要的

让真理与你为友

哈佛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

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仍然是风华正茂的年岁。当年吴先生在哈佛读博时,只怕年龄还要再长一些。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依然是需要不断地建造自己独立、冷静的学术精神。

而真正的毕业者无需魂牵梦萦,而是不断勇往直前,开疆辟土,追寻美丽的新世界。同学们,大家努力吧!

PS:读吴先生的文字一气呵成,仿佛是与一老友对话,毫无晦涩之感。也许自己的文风,倒开始有点像台湾风格靠拢呢。

后记:由于给《芈月传》的一句热门短评 引来水军报复狂踩本人2015年之前所有长评。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算太烂 麻烦请赏个“有用” 顶一下,以免文章被折叠 跪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