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琴》读后感摘抄

《古琴》读后感摘抄

《古琴》是一本由[瑞典] 林西莉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琴》读后感(一):失望

书中很多东西写的太杂,有种乱炖之感,有些知识存在错误,对古琴的描述也不是很全面,如果想要了解古琴这本书不是很值得推荐,但如果只是想对中国传统的士人文化有所了解这本是还是可以看一下的,而且这本书明显是本写给外国人看的。

《古琴》读后感(二):琴与心

这本书还不错吧!一个外国人对古琴的理解角度是不同的!但是作者主要书的史和技 对心境的描写不是很好!而且好恶明显.书中攻击李祥霆 力挺苏州吴门都是不明智的言辞! 说我评论太短了 多说两句 书中对北京古琴研究会的描述 让人感兴趣.可惜作者是个外国人没有对那些老人们有进一步深入的描写.另外书定价太高了.

《古琴》读后感(三):心慕已久,喜不自禁

西林莉的《古琴》是我仰慕已久的一本书,但是一直没有下单去买,最近终于到手,略略翻了一翻,感叹当时在时代大背景下文人的那份宁静。

西林莉一个瑞典人,却比大多数国人对于古琴或说是中华文明有着更为虔诚的心,通篇读来唯觉感动,感动之后还有痛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觉得不是,古琴本来就是属于文人的乐器,它是平静的,吵吵嚷嚷,世人皆知反而不是古琴了。感动的是西林莉的虔诚,痛心的现时文人的浮躁。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我一直觉得古琴是一种有灵魂的乐器,甚至它不能称之为“器”,而是一种载体,“器”这个字未免多了一丝匠气。我喜欢古琴,也希望有一天能学古琴,和《古琴》这本书一样求之不得久矣,但我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我可以在沪上午后和煦的日光里弹一曲《幽兰》。

《古琴》读后感(四):古琴的历史

有过一段时间很有冲动学习古琴,是给那种有些古典味道所吸引着。但有时候冲动还冲动,需要去下决心学习,可能不是想象中的美好。故此,经小六同志介绍我不妨先看一下关于古琴的书开始。由豆瓣就查找到这本书,原来查找到的是繁体版的,经我通过微博问六月书店和联合书店,原来小六说他那里有,是一个简体版,但书名有些不同,但其实是同一样书。呵呵。当时真的有一种如获至宝的开心。呵呵。但一直按照自己看书的时间顺序,由年头到年中才有时间看。

看完后与刚开始的印象有所不同,书中重点介绍古琴外,还有古琴这种文化,以及相关的人。令我对古琴又有重了解,但已经不是刚开始想象中的美好,由书中介绍,我感觉古琴其实也挺难学的,但是古琴的韵味依然吸引着人。

练习琴其实就好像是一种心的修练,属于艺术范畴。但问题是要有一把好的古琴十分困难,或者我与古琴的缘份还没有到吧,因为我看完后,已经没有当然对古琴那种热情了。也只是谈谈的。我仍然听古琴音乐,淡淡的感觉。或者看缘份吧。

但此书还是不错,值得推荐,特别里面的配图都很精美。看着很舒服。

《古琴》读后感(五):魂

小时候会幻想,突然成为谁,或者换到谁的生活里去。

现在已经不想了。

因为即使身居其位,没有长时间磨砺出的心态、气场,不会为这些得到而欢喜,更多的是忐忑。自己无法掌控的生活,带给自己的最终反而是毁灭。

相比起来,“在上坡的路上”更加迷人,经历过得疲惫、力竭、哭泣、改变、决心,才让人生如此充盈,才让你站在某个高度上,踏实而心安。

人之所以为自我所困,就是因为没有方向。

如何“忘”我,与自我的进益、修行有莫大的关系。

即使你在这世界渺茫如浮萍,有内心的星光指引,依然能到达彼岸。

重要的不是选择哪种道。而是选择道。

文人达者令人慕。

我们的根是中国的。

古琴是一本由与我们文化背景不同的琴手,以从到新世界的极度敏感写出来的文字。书前的三分之一读的心头一紧。这个有道的世界太美,而我们已经脱离规矩太远,以至于在这个世界找不到方向。

古琴的娓娓道来,让我想起对茶道的感悟印证;

哪些是道,哪些是术,哪些该坚守,哪些该相信。

远去的和并非远去的,有中国文化的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