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蓝胡子的蛋》读后感摘抄

《蓝胡子的蛋》读后感摘抄

《蓝胡子的蛋》是一本由[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7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蓝胡子的蛋》读后感(一):花子

1.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有着另外一面,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

2. 我喜欢在夜里写点东西,通常这样,在三四点回屋的时候,就不会遇见人,哪怕一个。猫猫狗狗随时从身旁窜过,有的挡在路中,一路能遇见三到十只不等。夜,幽深且神秘,让人坚信这就是世界的另外一面。

3. 这一天,我打算写写花子,但苦于破碎的记忆和贫乏的想象,还是作罢。

4. 花子漫不经心地写啊写,她的故事没有线索,没有高潮。那些令人为之一震并想八卦的时刻永远没有下文,就像这夜一样,幽深而神秘。

3. 每一个周五,花子不再和我们一起玩,她飞走了,去见远方的多金白领男友,鬼知道他们会干什么。有一个花花公子,他嘲笑花子,说她的腿那么短那么粗,还喜欢穿短裙。还有一个愣头青,他甚至不知道花子在觊觎他什么,真不知他是真傻还是假傻。啊,够了。

2. 太阳根本不会升起,转动的是地球而已。日出是个骗局。(p258)

1. 花子,她在世界的另外一面;花子,她的名字,叫女人。

Dante

20101018

《蓝胡子的蛋》读后感(二):有些幸福是騙人的

既愛麗絲·門羅的《逃離》之後,讀的第二本加拿大作家的作品。然後看了眼堆在床頭的書,發現還有一本《道德困境》,作者也是瑪格麗特。

沒有什麽華麗的詞藻,都很平淡的敘述,乍看略顯煩悶,但讀下去總會品出些不一樣的味道。掩卷后總有故事情節迴旋於腦海。

在這些短篇中,瑪格麗特把女人們的心思寫得非常細膩、傳神,不止是如臨其境,仿佛自己就變成了故事中的那個人。

“沒有男人的女人,就像沒有自行車的魚。”可惜,不是每個女人都如此獨立,如此女權主義。她們不是魚。

很喜歡《藍鬍子的蛋》這篇,可又說不出爲什麽喜歡。言語無力,總結不出來。於是只能說,只可意會,無法言傳。

那男人看似愚蠢,他的愚蠢已然危害了別人的健康。可實際上他只是危害到了身邊的女人,愛他的那一個。

女人一直精明得很,直到她深深陷入對一個男人的愛戀。於是在她眼中,男人仿佛孩子般呆傻、可愛、不懂得保護自己,總之,愚蠢。

真實情況是這樣的,男人終究是男人,他並沒有因為遇到某個女人而改變天性,女人亦然,無論何時她都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只是遇到深愛的人后,表現更甚。

是的,重要的不是藍鬍子,是那枚蛋。它是會孵出東西來的,可究竟是什麽呢?誰也說不清楚。

依我看,人皆如此,一旦傾其所有地愛上了什麽人,智商便急速下降直至為零,以後的日子,若不能及時清醒,也只能靠情商過活了。

不清醒最好。否則會發現,曾經的幸福,都是騙人的。

最後引用短篇《日出》中的一句話:太陽根本不會升起,轉動的是地球而已。日出是個騙局。

不是解釋相對論。是唯心主義。

《蓝胡子的蛋》读后感(三):一针见血不是浅薄

从惊喜到无语,一篇篇看去,到第四篇的时候我甚至萌生出一种幻想:“从没见过这本书该有多好啊。”

虽然最开始,我写这评论是喜气洋洋的,它最初的名字叫《相当可爱的一个蛋》,后来,它变成了现在这个名字。

不是说它有多差,或许我根本看不懂真正的文学作品(它难道不是小说?)吧。

1月25日 《母亲生命中的重要时刻》

我反复看了两遍,真心觉得好。

将寻常事写得好看,需要一些智慧、一些幽默感,智慧使琐事不那么唠叨,让人拨开生活的迷雾看见真实的自己,幽默感让我们看见自己之后不至于被吓到——二者都很重要。

这篇文的主题其实有些沉重:时间。

可作者用了一种很妙的方式,“讲故事”,用闲聊天的方式讲述着时间。

从一个个被铭记、被遗忘、被错记的事件里,我们看到两个时代的女人是什么样的,女人和男人之间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的更迭,女人自身所发生的变化,当年觉得重要的,后来感到不那么重要,当年所有人认为“出格”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理解、被认可……

每一件看上去都是相当复杂的问题,稍不留神就会变成狭隘的情绪或者一种观点的诡辩,变成或“私小说”或做作“宏大”的散文。

可是没有。作者做得特别好,她用幽默的细节和比喻冲刷掉了时间的沉重感,又用智慧将其精髓保留了下来,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里面不动声色的对比:就像母亲讲述那次刹车坏掉时,她努力表达着胆怯与恐慌,“我们就要死了”,可坐在后座的孩子“我”回想起来,却觉得当时的风景和平时没什么不同,没有多余的评论与抒情,仅仅两三行第一视角的描述,反而让人更加震撼与感慨。

作者所有的心思、想说的话都在你眼前袒露着,可她明明一句主观的评价都没有提——

真好。

1月26日 《黑兹尔飓风》

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想门罗。

或许因为她们都是外国女作家,或许因为她们都在描写女性的生活、心理和觉醒意识,或许……我看完这篇文之后查了一下,没想到她俩居然是朋友。

这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不光因为门罗对结构和故事要求更严谨更规范也更刻意,而阿特伍德更原生态更意识流也更有元气;

也不是门罗的文字时刻透出绝望、疲惫以及压抑不住的暴躁,而在阿特伍德身上,再大的痛苦与困惑,都能转化成一种带着笑意的叹息;

更不是门罗对作品本身的讲究与故意掩饰这种讲究的姿态,而阿特伍德则恰恰相反,坦荡得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以上都只是我读过门罗的《幸福得过了头》和上述两篇小说后的直观感受,事实如何,并不负责~)

都是,也都不是。我说不好到底是什么,只觉得她们不太可能真正成为内心深处的朋友,阿特伍德或许不能真正理解门罗,门罗还会小小地嫉妒阿特伍德:那才是一颗遮不黯、打不碎的七窍玲珑心。

这篇同样好看,像少女未曾脱口的一声长叹。满眼都是夏天炎热、烦闷、枝叶蔓延、纠纠缠缠挣不脱的别扭,一切顺其自然,又显得太过理所应当,女生的自我意识总像在下一秒就会醒来,可“下一秒”迟迟不到,任由她在和小男友的关系里,由主动变为被动,由生动变为尴尬,由无所谓变得手足无措,就在这时,一场飓风来了,破坏了所有的关系,却也挽救了她,只是当时她没想到:过后很多年,经历了很多场这样的“飓风”,才茫茫然地明白,原来男人从不改变,他们就是飓风属性,原来自己当年遭遇的是一场情感的巨大危机。

可是,那又怎样?“当时只道是寻常”,文章最后的“第二天”,“普普通通的残骸,平滑的水面,忧郁的天光”,真洒脱,真平淡,也真让人眼底一热啊。

1月27日 《露露,或,语言的家庭生活》

看到第三篇,不知是习惯还是这篇本身,反而开始觉得“不好”。

我甚至没太理解这个故事的内核,可能是我的问题,我太笨:

一个外表朴实坚韧,内里母性十足的女人露露,母性压抑了她作为女性本身的灵动与脆弱,变得太过能干,同时也吸引了诗人类型的男人,那不是她主动为之的结果,是一种茫然的被选择,而多年以来,她一直陷在这种被选择的境地中,一直纳闷着。

她纳闷他们是怎样看待她的,可能因为她也并不那么了解自己,所以对他们评价自己的每一个词都很在意,她讨厌偶尔出现在那些人中的女诗人,是生理上的反感,似乎连她自己也没发现其中带着“女人味”的嫉妒——

露露这种人很奇怪,但也很典型,“一个还没经过青春期便当了母亲的女人”,诗人类型的男人也很普遍、很典型,“一个永远活在青春期里的人”。

两者相安无事,关系一直持续,像不生涟漪的水,唯有到了露露感到自己需要安全感的一瞬才被打破,一个精神和肉体同样十分强壮的女人,为什么会忽然萌生“需要安全感”的念头呢?这是故事的关键,我以为,可作者如此写:“近来,她产生了……这种念头。”

我以为会在别的地方有答案,找了两次,没有看到。

下面开始写她产生这念头之后的做法,她想要和会计产生关系,因为会计是另一种人,成熟的、正常的男人,同时对艺术有着误解的向往,这向往给她的形象(自以为)罩上了光环,可成熟的男人有毛病,会衡量、会掂量,成人的世界没有奉献,都是“旗鼓相当”,所以露露在和他发生关系之后,只觉得是一种仪式的完成,却没有产生任何好的变化。

因为她始终站在成熟的世界之外,她不认同那种规则。

最后她回到她的世界里,看着迟早会消失的一切,内心中和文章最初一样,依旧在思考,她在他们心目中是什么。

通篇似乎都在写女性和男性的关系,可这个女性没有一点自我意识的自觉,一点都没有,我认为作者的初衷并非如此,毕竟,一个没有考量过自身的人,是根本无法考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如何评判对错呢?根本没有标准。而且,自身不存在对“我”的看法,又怎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呢?

这看似细微的问题,让这两段式的故事无从衔接,葡萄有了,酒有了,作者告诉我这就是葡萄酿的酒,我不认可,我想看的是过程,挣扎的过程,不是葡萄不是酒,因为那是别人的普通别人的酒,我喝不到,对我不起作用,我要看的是发酵的过程,可是没有。

依旧是诗一样的比喻和生动的想象力,写得很长,可读完之后感到人物依旧是模糊的脸。

记得陈麒凌也写过一篇类似的,应该叫《两边》,比这清浅、更富戏剧性,起承转合是一条条可见的线,人物更平面化,但也更清晰,不知这是不是通俗小说和文艺小说的区别,我不懂。

1月27日 《丑脸》

看完只有一个感觉,隐隐约约的:似乎很久以前有一个阶段,情感类文艺杂志上经常出现这样类型小说,没有这个这么长,当然也写不到这个这么透,可能效仿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只是,就连这个也不觉得有多好看。

首先,完全不明白故事开头怎么和宗教、政治扯上关系的,这设定对后文有什么作用,或许因为是男人视角,所以必然经历这些内容?

写一个孤注一掷、不管不顾、对除自己外的亲人和一切都不在乎的固执的男人,就找不到其他的方式了吗?

比如那个台球桌,还有标题里出现的那只猫?可能作者觉得那样显得太小气?题目里的猫反而写得少,虽然作者说这猫跟随男人的时间和台球桌一样长,但几乎看不出它存在过的痕迹。

通篇都是他在想,她在想,他们的心理活动,还描写了几乎所有没有生命的东西和睡觉中的人(一种感觉),看完之后大概了解了人物:他是一个固执的、想要逃离她控制和评论的、管不住也不想管自己裤腰带的男人,一个和别的男人没啥不一样的人,他不懂她的爱;

她是一个因为崇拜而爱,却变成了管束和控制他,进而失去他的女人。

究其原因,他的童年经历?因为妈妈做饭难吃,他只吃不在饭桌上的食物,或者藏起来的东西,所以养成了这种习性?

而她呢,并不重要,只是这个故事的补充,说明她是很爱的,可是不被理解。

所以她闹起来,在他没看见的时候,当然他早有预感,“她就是那种女人”,误解越来越深,爆发出来却平淡如每一个寻常日子一样。

简直像一个很长很长的比喻句,可是这比喻被用得太多,类似于“女人美得像朵花”,或者奶奶辈总说的“她在时你不觉得,走了你就急了”——天啊,把这种话留给奶奶们说吧。

把貌似出奇实则毫无特征的人物、事件留给街头大师去画。

不过里面有一段我必须记录一下,太巧妙了:

“他爬到汽车底下,使着向别人证明自己知道他为什么漏,一场无用的演练。那辆车完全失去了理性,它干的任何一件事,掉下的任何一部分,从未有一个说得通得解释。”

我感觉作者描写人,从没有描写物这么生动。可能物随便她怎么说?不晓得为什么。

后面再也没看……一直到2月底的今天,拿出来翻了一下,又快速送回了书架上。

是我偏颇,审美不足,但我真的看不进去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