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读后感100字

《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读后感100字

《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是一本由J.Prip Moeller著作,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127.50,页数:1991-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读后感(一):两年以前写给出版社的介绍

中译本争取在2016出版……

---------------------

关于艾术华(Prip-Møller)《中原佛寺图考》(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

丹麦传教士建筑师艾术华(Johannes Prip-Møller,1889-1943),1921来华,1921至1926年在沈阳作为建筑师从事建筑实践,并对中国佛教与佛教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9至1933年间,在丹麦嘉士伯(Carlsberg)与新嘉士伯(Ny Carlsberg)基金会的资助下,他得以开展对中国佛教寺院的系统研究工作,在中国境内广泛旅行收集佛寺资料,足迹行及11个省份。著作《中原佛寺图考》于1937年首版于丹麦哥本哈根,1967及1982年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再版。

艾术华的《中原佛寺图考》研究虽然完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但直到今天,其针对中国汉地佛教寺院建筑研究的系统性与深入性,可以说在我国仍没有相关著作可超越。

本书最主要的调研范围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中国中部,这里是三十年代中国佛教活动最为兴盛的区域。全书涉及近五十座佛寺。包含239张照片,126幅精美的测绘图纸,绝大部分来自作者的一手资料,忠实地记录了1930年代汉地佛教寺院的平面布局、建筑构成与功能,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作者丰硕的测绘成果。大部分图纸使用统一的比例(1:400)绘制。这些精致优美的测绘图中,不仅包括对寺院布局与建筑构成的准确表达、对地形与植被的示意,并绘出了家具与佛像的布置。宗教性和实用性的功能使用,可以在图纸中得到直观地观察。

作者独特的研究视角,将佛教寺院看作一个有机生命器官。“今天”寺院的现状--寺院布局与建筑物的功能--扎根于古代的传统,并通过“今天”的寺院生活继续传递。研究着眼于对“今天”寺院的入微观察,通过历史文献的辅助,揭示佛教寺院作为宗教生命载体的发展历程。也正因如此,作者将研究的关注点选定于佛寺的平面布局,因为平面最直接地揭示功能需求,并更加方便阐释历史演变。

传教士的身份使艾术华对于宗教仪式与宗教生活有着特殊的敏感,更使他的记录和研究具有一般建筑学者难以达到人类学深度。书中包含对于1930年代寺院及信徒宗教生活的翔实描写,对于包括坐禅、受戒等宗教仪式各个环节的精细入微的忠实记录。除此外,书中并留下对于寺院领导僧人的职责、寺院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式的记述,作为建筑功能分析的基础。在《中原佛寺图考》中,“建筑第一次与僧人的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因此该书不仅是是建筑史学的重要成果,更是佛教史学的宝贵资料。

艾术华对于寺院建筑群的研究,范围不限于通常更容易展现在参观者与研究者眼前的重要殿宇及僧人办公生活区域,而是包括外围辅助性功能组群在内的寺院生活一切环节的整体结构:细致到厨房、浴室、厕所、休养寮房甚至化尸炉;远至外围仓库、牲厩、工坊、隐居僧人修行的洞及棚屋等等。其研究的对象亦不限于建筑本身,对于塑像、家具、僧侣的日常用品都有悉心的记录与相应的历史研究。并且正如伯施曼所指出的,在这些翔实记录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筑师的独特专业眼光,才能看到并分析空间的节奏与寺院建筑设施布局之间的关系。

艾术华熟悉中国古代佛教文献,并娴熟运用寺院史志等历史文献作为考据工作的工具,将当代的寺院结构与古代历史建立稳固的联系。这些历史考据融入作者亲身感受观察的寺院的肌理之中。寺院群落的方方面,历史与“今天”的面貌鲜活流畅地重叠展现在读者面前。虽然他对佛教文献的考察在现在看来仍可待深入,他所建立的佛教寺院建筑学研究框架,直到今天仍没有被实质性的超越,甚至未有得到进一步的充实。

作者与同时期的汉学家、中国建筑研究者在研究方法、角度甚至态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文字中没有同时代许多西方学者的傲慢与自负,更没有常见于西方中国学文献的轻浮偏见和臆断。他谦逊地把自身置于一个客观而忠实的观察者位置,他的文字中流露中对其研究主题的热爱与真诚。作为一位基督教传教士,他平等、严肃并怀有敬意地看待中国的宗教信仰与佛教信徒的虔行。

本书的前两章,通过对近五十座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全面系统的比较性记录,整理和归纳出中国佛寺的基本元素构成及其功能与运行方式。其中第一章着笔于中轴线建筑群,第二章于侧路建筑群。通过以众多实例的比较和总结,可以整理出一个“理想寺院”的结构布局。这座“理想寺院”,也许在现实中不存在任何与之完全相同的佛寺,却是中国佛院寺院布局设置的基本母体。这种全面的大范围研究是中国佛教建筑研究中的第一个,并且直到今天仍没有其他著作可以追及。

第三、四章,将南京宝华山慧居寺(今隆昌寺)作为一个专门案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其中第三章着眼于慧居寺的现状建筑构成,第四章则基于历史文献展开佛院建设史解读。

第五、六章记录了他所走访观察的佛教信徒的宗教生活。其中第五章对慧居寺受戒仪式的各个环节步骤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记录。第六章则落笔于僧人的办公和寺院日常生活。在这些整理自现场笔记和日记中的细节叙述中,作者并引用了同时代(1930年代)的佛教文献(寺院度牒、信徒日记、佛教活动告示等),为佛教史保留了珍贵的记录和图像。

《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读后感(二):前言(未定稿)

前言

1921至1926年,在沈阳作顾问建筑师的五年中,我为中国建筑之美与蕴含其中的学问深深打动。但缠身于日常事务,无暇实现心愿――希翼终有一天能对它展开专门研究。实践此志的机会来自哥本哈根嘉士伯(Carlsbergfondet)与新嘉士伯基金会(Ny Carlsbergfondet):他们看到了对中国建筑领域展开研究可能具有的重要意义,而这个领域自上一代人才刚刚开始得到开垦。两个基金会的极大理解与慷慨资助使我得以在1929至1933年间周游中国以收集材料,奠定了本书的基础。

在材料收集之初我便选择中国佛教寺院作为研究领域,部分是要对工作范围进行必需的限定――并希望它丰富有益;部分是由于我对研究的预期,希望我的研究受益于以下事实:作为研究对象的建筑对于宗教信仰是一种围合框架,而这种信仰自传入这个国家以来即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未曾经历任何根本性改变。因为这种信仰在今天根植的经书与教义与近两千年前并无二致,我们似有理由相信,今天佛寺中的宗教生活直接生长自古时生活,而围合这种生活的框架结构,无论古今,表现出共同的特征。考虑到平面布局是中国建筑总体而言两个主要特征之一——檐下斗栱系统是另一特征——我选定佛寺平面作为研究对象,希望以此揭示其在现代以及——尽管仅在一定程度上——中古(medieval)时代的功能特征。我无心声称本书将逆溯历史发展,从我们所知的今天的建筑回溯到所未知的过去,并以佛典、寺志、地形学和建筑遗迹的指引来全面揭示与中国佛寺布局发展有关的一切。我所声明的是,本书收集了一些已为与尚不为人知的材料,并通过其呈现形式为后续的调研勾画轮廓。本书希望更为生动地展示这样一种图像:作为有机体的寺院,生于当下,根植于历史。

侧重功能的研究,几乎必然地将调研引向中国中部和长江流域。在这里,今天的佛教比在中国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加兴盛,因此对寺院框架结构与其内部生活互动关系的研究――即本书写作目的――再没有更好的研究地点,而不是那些更为秀美、更富名望但更加闲冷的北方佛寺。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限制因素:今天的长江下游寺院都是见证了上世纪中叶太平天国动乱的劫后余迹,许多寺院曾被烧毁和破坏。而正是这个区域宗教生活的动态特征,使寺院得到很大程度的重建,虽然只有极少例子可以重现过去的壮丽。所幸由于对传统的尊重在中国文化与精神生活中的强大势力,它们通常会准确地重建在过去的基址上。因此常常可以验证这样一种判断:当寺院的平面布局带有数世纪之前典型特征,内中矗立的建筑实际上不过六七十年历史。第三章所述宝华山慧居寺即是如此一例。对比文字与图版,通过名称、用途、位置及开间数等信息,今天的建筑可与旧山志所录建于清世祖年间(1644-1661)的相应建筑对应确认。

因此聚焦于平面图上,我们可以得到一切所需信息,纵有不足,也只有极少内容会被遗漏--虽然平面图被选作最为有益的表达方式,是出于另外一些原因。相应于前者,本书的图版和草图亦主要提供平面信息,仅在必要时涉及相关寺院的立面或剖面。例如慧居寺与百岁观图版中,测量了楼层、柱、檩和屋顶的高度,以满足对建筑正确比例及高度的忠实表达,同理并辅以少量细节;除此之外,研究工作围绕平面展开,因为后者所揭示信息的关乎建筑与宗教的历史――即使是那些从立面上看来至多只能显示乡村木匠的有限能力、因此无需占用旅客多少宝贵时间的建筑。

我的考察旅行踏及中国十八个省份中的十一个,行程所覆,北至北平与大同府,南至广东三角洲与云南府,东至杭州,西至旧时西藏边界的打箭炉(今康定)。其中包括对九华山圣地为期四周、对四川峨嵋山为期三周的造访。我有意没有去普陀岛屿,因为鲍希曼(E. Boerschmann)已经对其做过研究。而遍地的骚动乱状况使我不得不放弃对中国第四大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访问。尽管较之事前预感的严重状况,旅行总是在事后被证明要平静一些,仍必须承认,各地的突发性骚乱经常使先期计划化作徒劳,而另一些时候,当珍贵的资料和宝贵的时间受到当地或周边派系战事的威胁,已经顺利开展的工作不得不半途而废。

说到外部情势对考察工作的突发性干扰,我希望说明的是,这类事件极少发生在寺院山门之内。我要将敬意与感激表达给我所接触的中国佛寺的友好居民――无论高僧还是普通僧侣与仆人。对我所受友善而可贵的帮助我深怀感恩。基本上我总与一两位中国助手同行,而不是人数众多的探险队。这或许会――但绝非必然――制约给定时间内的工作量,但另一方面,倘无其它而仅从纯粹的实用性角度,单独的旅人无疑比团队更易通融。因此我们能够顺利进入寺院、受到接待并获得帮助,进入那些通常对外人关闭的房间与仪式。作为这种善意的见证,我收集有僧人画像、活动速写以及一系列来自中国中部著名传戒寺院的戒牒原件与钵。我个人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同样来自友谊馈赠与私人礼物,包括寺志、佛像和多种佛教法器。利用这个机会我还要感谢中国各地各外国使团成员在各种情况下对我的款待与友好协助。

我希望感谢嘉士伯基金会及新嘉士伯基金会的理解和慷慨,使我能够收集资料、整理其中部分材料并出版这部书稿。此外我要感谢我的密友、香港基督教丛林的艾香德(K. L. Reichelt)牧师。他使我第一次接触并爱上了中国佛教寺院环境。在同情地理解与无偏见地接触这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其代表与圣地的道路上,我所能获得的一切领悟与所能具化的一切表达,都首先来自于他的鼓舞与榜样。

在为出版整理资料期间,我有幸与以下学者取得联络,并蒙惠于他们的兴趣与鼓励,在此对他们表达我的谢意:哥本哈根大学伍尔夫(K. Wulff)博士、德国政府博物馆馆长库麦尔(0. Kümmel)教授、博士 、京都的铃木(D. T. Suzuki)教授、考伦敦陶尔德美术学院叶慈(W. Perceval Yetts)教授。

感谢我的妻子,为她在夏季旅行与冬季研究中,对我的不倦陪伴与帮助。

于丹麦泽鲁普“索斯特”("Sølyst")

1936年十月

J. PRIP-MØLLER

《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读后感(三):目录译文(未定稿)

第一章 今日佛教寺院的典型布局—中轴线 1-90

影响设计的因素;宗派、风水 2

可能的早期印度影响 4

朝向 6

影壁 7

钟楼和鼓楼 9

门殿 16

四天王殿 20

弥勒佛 25

韦陀 30

大殿 36

二十四诸天 44

罗汉 45

伽蓝 48

阿弥陀佛,文殊,普贤 49

藏经楼 52

三藏的发展 54

万佛殿与千佛殿 64

禅堂的位置 67

最早的禅宗寺院 68

早期禅僧的住所 69

独立坐禅棚屋 72

僧人的合法财产 73

禅堂的内部 74

一小时坐禅 75

方丈的起源 79

方丈的位置 82

方丈及其权威的标识 83

戒堂 89

生病和年老僧人的住处 90

第二章 今日佛教寺院的典型布局—侧路 91—195

祖堂 92

斋堂 97

客堂区 98

厢房 101

五百罗汉堂 104

五百罗汉中的马可波罗 107

中轴线上的五百罗汉堂 109

五百罗汉移至侧路 110

五百罗汉堂•田字堂 111

五百罗汉堂•前厅 112

五百罗汉堂•独立的入口 114

库房 121

大厨房 128

水的供应 129

小厨房 130

洗浴区 131

年老和生僧人的住处 136

客房区 138

学校 139

佛学院 145

前任住持的区域 146

壁观 152

厕所 156

农庄建筑 158

放生池和放生院 161

焚身炉 163

普同塔 171

肉身 179

茅棚 181

洞 183

塔、地狱 195

第三章 江苏宝华山慧居寺 196-271

山门 197

建筑特点 202

入口 203

大殿 204

韦陀殿 206

课室 209

法堂 210

牌位 211

法堂 213

藏经殿 214

千佛殿 215

库房 216

板堂 221

新戒堂 222

执事僧人的房间 224

客堂 225

工坊、印刷区 227

厕所 229

浴室、马厩 230

放生院、尼姑区域 231

斋堂 233

午斋 236

大厨房 238

客人区域 245

戒坛 250

砖结构、无梁殿 254

露天平台 260

云水堂、山寮 264

水陆堂、法事 265

讲堂 268

玉佛 271

第四章 江苏宝华山慧居寺的建设历史 272-296

宝华山志 273

住持妙峰 275

妙峰的建筑活动 276

妙峰在峨眉山 278

妙峰在五台山 281

住持三昧 282

见月建立戒坛 284

见月的著作 285

寺院的石碑 286

碑文:戒坛 287

碑文:寺院清规 288

碑文:建造活动 291

碑文:重建铜亭 293

碑文:修缮寺院 294

碑文:寺院四至 295

碑文文记录的官方文书 296

第五章 受戒,其仪式与发展 297-352

新戒的寮房 297

出家原因 299

与血缘亲属及精神父亲的关系 300

传戒告示 302

新戒到达寺院 304

新戒的训练 305

诸师 307

忏悔夜 309

受戒日期 310

三坛戒戒 312

沙弥戒 313

钵,比丘戒 316

烧疤 318

自虐式苦行 320

毁身 321

舍身,菩萨戒 324

戒牒 326

昙摩迦罗入华 339

律藏之汉译 340

道宣 341

早期戒坛 342

二坛与三坛戒 344

昭庆寺戒坛 345

比丘尼日记 352

第六章 僧人的办公和寺院日常生活 P353-384

一日之始、晨诵 353

坐禅、夜诵 358

仆人、厨房和库房 359

浴室、巡逻者 360

禅堂、客堂 363

惩罚、经营部门 364

二十四签规约 366

云水堂、住持的随从 367

殿堂屋宇 369

告示 370

僧衣 374

鞋帽 377

云水僧 379

图片索引。以寺院名称为序 385-386

图版索引。以寺院名称为序 387-388

名词索引 389-395

僧人自传(379页)涉及寺院名称索引 396

中国历代年表 396

插图说明 396

《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读后感(四):2012年初访隆昌寺日记

2012.0921 周五 南京-宝华山隆昌寺 阴有小雨

打车到南京汽车东站,坐去镇江的长途公交,在宝华山景区下车。景区门在后山,即山北。巨丑的景区大门。沿公路上山,两侧倒碎的旧房,萧条无人的道路,浓得甜腻的桂花香。到景区门口,打电话给里面的朱老师。

寺中的法师打电话到景区接待处,于是放行。

又往上走了一段,下起雨来。正好有黑车路过,15元送到寺门口。一路观察,果然一山门和二山门都不知所踪。以及修得吓人的寺门前部环境。虽然早在网上领教过。只当不见,直奔寺门而去。而当寺门猛然显现,艾先生黑白照片中朴素修长而美得惊人的寺院大门,现在在一片灰砖花乱的背景墙中显得荒谬。想哭。艾先生我想你。

进了寺门。没有直接从走廊进入当中正庭。而从正门直接向前拾阶而上,不小心竟然已经在二层廊道,旁侧窄院的桂花香甜。

继续拾阶,通过一道有简单但石料细腻石雕的门,墙腰上一道云纹石雕。随着沿阶上升,云纹石腰落到脚下。眼前省保单位石碑,梯路一转,雕工精致云台之上,只见屋顶的“铜殿”和无量殿。明白“金殿”建在天山之上。

艾先生的文字,自寺门直接通过过道进入主庭院,主庭一周描述之后,再进入戒坛阶道。从未想到此路竟然直通自寺院大门。很惊异的空间体验。

没有在此细看,决定先到殿中找朱老师。大雄宝殿右手是客堂,正是艾先生文中进入庭院左手第一间。“从山门穿过通道方可进入主庭院,左手一侧房屋是寺院用来接待并安置客人的。来客可能是云水僧、朝圣者或世俗访客。第一间是‘北寮房’,但是房中没有床,铺砖地面上摆放了一些简单朴素的桌椅。不属于佛寺系统的访客会被引至这里,待客部门的负责人――“知客”――会在此斟一杯茶,友好地询问来客的身份、来访因由以及他希望逗留的时间。基于这些信息,知客决定为访客提供什么类型的住所,后者随后即被引至房间。”

在等朱老师的时间,问客堂中工作的学生知道是南师大的硕士研究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试探地问“对此了解什么前人的研究”,学生说有一本上世纪的西方人的书叫《中原佛寺图考》。于是有底。朱老师到来,直接自我介绍正在翻译《中原佛寺图考》。朱老师大为高兴。说在南京问过许多老师,都不知道《中原佛寺图考》,所以对我这个译者的突然出现非常惊喜。从别人处看到过这本书的图,但一直没有机会看到全本。她自言与此寺方丈有缘,为寺中做《隆昌寺图志》。

第三章的译稿正在手中,本来是打算拿着对着寺院逐殿逐层仔细走一圈的。于是给朱老师。正巧寺中知客(刚才帮我们打电话的那位,法名慧宝)进来,对译稿很感兴趣,拿去阅读,读了几页说,翻译的人一定功底深厚,一定是做了十年以上――那时并不知译者是我。当然很开心。

朱老师带我在寺中走过一圈。逐一介绍建筑殿堂。翻译时专注于文字,对于文字与空间的对应并没有直观的感受甚至想象。

布局寺门以外的环境已经毁了可以说。寺院布局后部的建筑群(包括卧佛殿等)也已经无存。只有寺院自身格局保存下来,幸而保存较好。

铜殿两年前有人捐了铜门。只是做得过于像防盗门,其实不是挺好的效果。

无量殿小巧精致。朱老师说一年前做过测绘,当时目测两个殿基本一样,只测了左侧的普贤殿,把右侧mirror过去。之后派学生来校核,没说清楚,学生校的是右测文殊殿,说朱老师你的图怎么有这么大的误差。朱才意识到两个殿的构造细节有如此大差异(譬如文殊殿斗栱为均布,不在柱头上)。

之前曾已经做过一次测绘,相对比较粗糙。偶然间看到《中原佛寺图考》,感慨70年前西方人做到如此细致的工作。这次本是回来补测,但补测基本成了重测。没想到又遇到我。感慨开始做这个工作之后,就不断遇到有助于她的工作的人。

一起仔细看了两殿斗栱,意识到(朱老师已经注意到的)斗栱翻新,新补斗栱为水泥造,仍精致。朱言寺中和尚没人说得出翻修之事。她认为可能是民国时期。那时在南京已经有了很好的水泥新建筑,能力技术是没有问题。并且只有那个时候可以做此精致。朱老师本来是希望我能帮她校核五观堂的,但我想把两无量殿做一仔细观察。

倒是聊到的艾术华工作对于朱老师的震撼,以及艾先生精神对于我的鼓励。感到与朱老师是投缘的。同样的热忱。

回到客堂正好方丈在,也开始看我的译稿。方丈已经知道《中原佛寺图考》,说两年前曾有个丹麦人,艾术华的徒孙,专门带着书来到寺里走访,还是通过外事联系到省里才找到。方丈已经开始夸大艾及其书及此寺在书中的地位了(可以理解)。

拿出我的考古测绘成果给朱老师简述,主要是讲明我希望能在无量殿上发现这样的层迹。又把我的《中原佛寺图考》扫描件拷给朱老师,以及译稿复印给他(没有定稿,电子档还不敢乱给人拷)。朱老师很开心,“你对我太好了”。(客堂里有无线网,寺里有复印机、打印机。后者除了朱老师队伍也没什么人用了。)

朱老师把她的床铺让我给,她去南京正好两天鸡鸣寺的事。顺便把她的学生们交给我。我就是刘老师了。同学不是学建筑的,结构理解是弱些。并且不会使全站仪。

晚上斋饭后,在客堂工作。粗略介绍了下全站仪的原理和我的廊桥测绘。

2012.0922 周六 宝华山隆昌寺 阴

早上先示范同学们全站仪换站方法。小孩儿们是拿到机器现学的。只会测高程。其实原理也简单。

之后白天时间拿着《中原佛寺图考》第三章译稿按文索骥。笔记记得详细,收获不细写了,总体体会是当初纠结于文字,真的很难去考虑空间。毕竟不在寺中走过。第一稿时光看文字连艾先生写到寺院第几圈建筑都没理解不好。改过一稿后对着平面图文字上理解了,但毕竟没有体会,走一圈,才明白艾为什么要按如此顺序写――正符合一个克制的建筑学者同时又带有旅行者正常的好奇心。有一些光看文字仍然不好确定的部分(当时译的时候只保证文字上准确,对那些原文本来表达不清楚只做准确的翻译而不去真正理解),再回到殿中对着原书慧居寺平面图理解。发现原来确实对空间分布有误解。但另外即使在原来有误解的情况下,译文的所有建筑描述、方位描述仍然是非常靠谱的。后一点很欣慰。

有些段落艾写得确实是比较乱(估计换谁也写不清楚,除非换成标号表达式)。晚上又请知客慧宝法师帮着一起理了一遍。

以艾先生为师,很关注了这些殿堂的功能、陈设、法器的使用。历史仍是延续的。

建筑可废去,翻新,戒律可松弛,和尚可还俗,僧人可用qq,iphone,而寺院总体不变的布局,新而极似的陈设,代代不息的传戒,道场,云板引磬的声声悠绵,斋前的祭天,一切仍是你的中原佛寺,生活—布局,绵延不绝,周而复始,如你目光所穿透的千年。

下午进入次要建筑区。一部分在艾先生时期已经改作新戒堂的屋宇,今天功能继续。2点之后进入斋堂区域,先在五观堂被空间(9间之堂,当心三间中柱不落地,两侧三间落地,形成独特的柱网)和光线(配合斜阳将栏杆的花纹投在地上)震撼得泪眼婆娑,又在厨房感动落泪。关于厨房艾先生写道:

“地板绝大部分被岁月覆盖了厚厚的泥土。高而细的柱子支撑着屋顶,柱子的颜色逐渐变化,由下部棕深色调――水的反光和不断穿行的人员流动带给这些古老茎干 一种自然的光泽,到上部的一种蓝黑色彩――这里,四只大锅下炉火燃生的烟在穿过椽间的通风孔散逸之前,在屋顶下方逗留。”

艾先生文中极少在冰凉建筑叙述之使用富有色彩和感情的生动,在几乎不会有建筑史家去描述的寺院厨房。纠结于斟酌译文的时候我无法理解。在两个小时徘徊于此后,我理解了 life in/of the monastery。从来没有做过功能复杂建筑的设计,而破旧的厨房正是寺院这样一个区域。灶及其后的烧柴或煤的炉,柴的堆放,这个寺院的脏乱的胃了一切重要区域的关系,其自身处理上游与下游物资的途径(其实就是那些下水道,那些仍沿续了艾先生照片中布局和功能的水龙头,同样的淘米洗菜,同样的大锅)。

在建筑系蹭了4年课,又明正言顺地泡了6年,今天是我最接近建筑实质的一天。

快5点到戒坛。这些现代导游引领参观的区域反而失去了一些乐趣。朱老师说艾所见戒坛已毁,现在戒坛为建国后新建。仍非常精美。各自角度拍了很多照片,却没有太多体会。

之后一路照片拍到铜殿所在石坛。对于昨天感动了我的上石坛的梯道尤其拍得尽力。每一次走这条道真的觉得铜殿一定要重建。(晚上微博:我嚷嚷这事出于朴素建筑情感。铜殿单元在高台上,通往高台的廊道直通(自身形态亦狭长的)寺门,沿高墙所夹窄廊层层而上,穿过精致的石拱门,窄而陡阶道两 旁高耸砖墙上精致云纹腰饰,随着登阶而踏在脚下,急转之后突现眼前的高耸精美石台,两侧夹拱原有金殿的小巧精致无量殿。一切呼唤金殿的重现)

晚上同张师兄(我们观点一致)、陆地(反对一切重建)在微博上和讨论。

(抄张论点:1,隆昌寺因铜殿而兴;2,该寺价值完整性有赖于无梁殿拱卫下的铜殿及其整体呈现的非木材料和金殿理念;3,现铜殿原址的清末小房是铜殿毁后的权宜之计,沿用铜殿名,有名无实,信众难以接受。最后:经研究,铜殿的样式、结构、构造,材料有案可稽。权宜之计:造1:4的铜殿模型,置于香亭内,云台下 可仰见,经济易操作)

晚上正好慧宝师来了,请他一起帮看译稿。收到帮助很大。并且发现这位师父还是有着非常好的理解力的。虽然他并没有(如今天佛教届也会要求的)学历,但学习、理解能力绝对不下博士水平。

一整天刚刚把寺院按文索骥转过一遍,明天还要请慧宝师带去今天没看到的几个区域(丈室、库房等)。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给无量殿。

2012.0923 周日 宝华山隆昌寺-南京 阴

早上被钟声唤醒。数着钟声,之后模模糊糊的鼓声。

早饭后上无量殿。先仔仔细细拍照,边观察斗栱。今天是打算对斗栱做一个时代分期。

照过一圈之后,翠林电话已经快到山门了,下去找慧宝师帮她们打电话放行。

翠林和文娟一起到。正好下来因为见到慧宝师,请他找人带我们去看昨天上锁的库房、延堂上层的藏经楼(其实和库房二层相连)以及方丈室。

午饭后翠林和文娟自己转,我去回到云台(已经决定为它命名“云台”)继续观察无量殿。中间又两次跑下来对照艾先生的照片和图,可以确定艾先生时斗栱构件都没有换过,而现在的构件,至少换过一次,甚至可能有两次。有一些明显的老构件,尤其以上层令栱的抹边为特征;有一些修补上层带抹边令栱的,并且修补材料质量较好;以及下层相对似乎粗糙的新换。但如果想准确分期分层,恐怕光靠这样的观察还是不够的,仍需要精确测量(尤其关注极细节、细微尺度、材质和特殊做法特征)才能确定。现在连架子都没有,是肯定不可能了。

下午回去查照片的时间正好慧宝师在,一是把他昨天想要的《中原佛寺图考》中宝华山相关一切图、照片考给他。昨天他说时我还有点犹豫,跟他说等明年版权到期再考给他。今天也想通了,资料没必要捂着,于是主动全部考了给他。另外跟慧宝师提到《宝华山志》时,说到我有电子版,他要,也一并给。宝师似大为感动,送我一套新修的《宝华山志》,竟是线装本,包括了乾隆山志的翻印。下午朱老师看到,说到此书一共只印了500部,且寺中也不剩几部。大感动。

请宝师又继续订正昨天后面没看完的术语,主要是传戒部分。受益。

朱老师回来后也帮我讲了些她发现的问题,都是文字上的小问题。

另外向宝师、朱老师推销张师兄的研究。宝师讲铜殿太贵,恐怕会上亿元,寺中不敢想。对小型铜殿模型还是感兴趣的。

又和朱老师及翠林、文娟一起上无量殿看了看,聊得更广些。和朱老师还真有些相见恨短感。

5点半见天渐暗,急忙要走。朱老师说开车送我们到仙林地铁,我前面听学生们聊天感觉朱老师应该开车不多还不熟悉,怕她夜开山路麻烦,力辞,并且确实很想走一走昨天宝师指的下山小路――一二山门所在环境应该还可以看出来。

收拾好东西,两个姑娘吃了些晚饭,问小朋友们拿了全站仪,天已开始暗淡,告辞。朱老师一定要带着小朋友们帮我们拿仪器送我们沿山路走到乾隆御碑,即从下山小道走到大路。陡急山路,一处正好有跨涧石桥,看环境可能正是原来二山门处;另外再下面的环境,真真与艾先生所述一样,但天已黑,无暇细辨一山门所在。

到及大道,与他们告辞,他们沿大路向上回寺,我们相反向下。天已黑,月黯淡,但光污染足以看清道路。我一定要自己拿全站仪和三脚架。三人快步向下。走到景区大门口时,突然内心一动,放下箱子检查全站仪――果然如所预感,电池和充电器不在里面。忙打电话给朱老师,他们还没有走回寺里。稍等了可能二十分钟,朱老师打回电话,找到了电池器材,开车送下来,并送我们到仙林地铁站。一路又聊不少。大家有互相以及共同的先辈感染。并且知道朱老师是信佛的。难怪寺中的项目愿意交给她,她也总喜欢说缘份,并对工作如此热忱。

地铁回到南京。与两师妹一同夜宵。

回家收拾东西,减法,留一些冬天厚衣在翠林处。待太冷了请她寄吧。行李还要量力。

2012.0924 周一 南京-杭州-松阳 晴

12点多睡。累困却碾转很久睡着。早上4点即醒,时醒时睡到4:45起床。做梦似乎有古街巷子。轻手轻脚收拾好。昨天拿出了一些很冬天的衣服,行李尽可能放后背大包里,因力量可以分散到腰上。5点10分出门。背后身前两个包,以及依旧的左脚架右仪箱。所有行李估计在40-50kg。成贤街-学府路路口站了几分钟没有出租车。到北京东路上因为施工仍没有。一路走到珠江路路口打到车。还好是一口气走过去。这身行李是可以行走的。动车上整理了宝华山照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