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读后感精选

《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读后感精选

《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是一本由Paolo Giordano著作,Pamela Dorman Book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16.22,页数:2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读后感(一):申请 预读本

我申请的理由

1. 无法抗拒以数学或物理术语取名的小说,比如Atomised (法国作家Michel Houellebecq的作品)。以此规律取名的小说往往都让人耳目一新

2.看简介上说,这本小说讲的是两个人的命运因为童年的遭遇而纠结在一起,听上去也很像Michel Houellebecq的那本Atomised。后者讲述的是一对因为童年悲剧而命运纠结的同父异母兄弟

3.这是一本意大利小说。自从卡尔维诺后,就没有再读过意大利小说。就像是自从波芙娃以后就没有读过法国小说,直到在畅销书架上发现了Michel Houellebecq。这本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据说也是意大利畅销书架上摆着的,因此对它充满了期待。

4.总结一下,非英美日产文学近几年来看得实在太少。希望这本书能带来惊喜啊。

5.企鹅大人快显灵!!

《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读后感(二):世界上的一个你

我说我相信荷尔蒙。

有些时候见到一个人的瞬间,觉得:“嗯,就是他了”。如果非要纠结原因,反倒说不清所以然。对于这种情况,我总是简单粗暴地归纳为:荷尔蒙吸引。

如果非要把荷尔蒙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那么可以称之为:两个人性格行为与互相的期待相匹配。

叛逆渴望被同伴接受的Alice对Mattia一见倾心,桀骜孤僻的Mattia偏偏对Alice的小疯狂言听计从。这种两情相悦的吸引就叫做缘分。

但是更多的时候这种吸引不是成对出现:

比如Daniel对Mattia的迷恋,

比如Fabio对Alice的包容,

比如Nadia对Mattia说:I don't know what is wrong with you, but I like it.

与其把Mattia和Alice比作孪生质数,还不如说他们是两个空间的映射:彼此心心相印但是却不存在于一个空间。因为毕竟孪生质数也不是完全成对的,比如3 5 7,你说5到底是和3成对还是和7成对?

扯远了。

我总有一种偏见,那就是:亚洲作品还是要看中文翻译,而对于欧洲或者中东作品,英文翻译还是比较能准确传达感情的。读过中文版,感觉在感情的传达上完全不如英文版细腻,似乎书中的情绪用中文描写就变了味道。对于本书,我还是强推英文翻译的。因为很多隐含的寓意只有用英文才能看懂,比如Alice家的帮佣Soledad。Soledad在西班牙语里的意思就是loneliness,翻译成中文所里达就不知所云了。

另外可能是由于欧洲和北美教育系统的相似性,这本书非常精妙的让我回忆起了我的高中,大学,以及研究生生活。读起来非常有亲切感。

我对这本书的唯一吐槽就是它未免有一些虎头蛇尾,其中很多人物出场太快退场也快,比如和Mattia合作的那个物理学家,我现在完全想不起他叫什么。还有Nadia,简直是个炮灰。。。

这本书采用了一个亦真亦幻的开放式结尾,但是总感觉还不够有力。希望作者过些年再成熟些能把本书继续完善一下。

《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读后感(三):钝痛的孤独

那些所有不完整的灵魂都带着创伤。

在《疯子》里,安妮表面是一个什么都不在乎谁也懒得搭理的女愤青,可是私底下却是一个愿意永远沉溺在妹妹死去的那一天的梦境里,进行精神自残的可怜人,欧文是一个懦弱自卑,在一切场合都无所适从的失业者,私底下却是个因为兄长的精神霸凌和父母的忽视而只能在精神分裂的世界里拯救世界的loser。这两个人一个周身刀叉剑戟架了一圈,一个自我边缘化恨不能获得隐身技能,老远就能闻到两人身上“生人莫近”的气息。可是在假装尖锐的外表之下,两个人都是脆弱的被伤害者。最后经过一场药物实验被治愈之后,两人携手飞跃疯人院。此时再看两个人的行止,你会发现还是这两个人,一个表面跋扈无所顾忌,一个怯怯缩缩似乎还是无所适从。乍一看仍然是生人莫近的气场,可是他们自己是解脱出来了。

影视剧里似乎很喜欢塑造这样的形象,《三块广告牌》里愤怒的母亲,《伦敦生活》里的单身女子,吸毒成瘾的《梅尔罗斯》……主角们把伤痛外化成尖锐的刺,凭本事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用逼退所有人的姿态假装自己刀枪不入。

我其实很喜欢这种尖锐,即使是以身边人的身份代入我也仍然喜欢,因为你看得见刺在哪里,你可以躲开,可以砍,可以拔,可以治。他们其实是最单纯的人,开枪之前会击鼓造势,同时也是给你提醒,你永远都在做着最坏的打算,所以反而真正受伤的可能性是小的。而且这帮虚张声势的家伙其实并没有兴趣伤害别人,他们更着迷于伤害自己,一旦不小心伤到别人,反而会心生愧疚,会道歉,会补救。最后甚至会醒悟,会大团圆结局。

可怕的是那种钝刀伤人,受到伤害的灵魂,收尽周身的刺,假装一切都是正常的,正常地吃饭睡觉,正常地学习考试,正常地恋爱结婚。然后在所有的善意伸到眼前时,正常地挥刀拒绝。

马蒂亚和爱丽丝是这样的正常人,在《质数的孤独》里,镜头对准的就是他们这种正常。不可否认,这两个人内心都是有trauma的,一个因为小时候遗弃了智弱的妹妹而被母亲疏远;一个发生滑雪事故落下残疾,又在学校被精神霸凌。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表现出被伤害之后的叛逆,而是任由这种伤害在心底发酵,一个沉迷自残,一个得厌食症。他们的刺是内化的,这种内化的结果是他们与这个世界越来越格格不入,最终变成两个遥远的质数,终身孤独。

可是我觉得可怕又可惜,相比很多边缘人,他们的伤害源是明确的,他们还有家人的爱和包容,他们还小,他们原本可以用爆发的方式将内心的压力释放出来,可以在周围人的帮助下疗愈。可是他们却更愿意做两朵顾影自怜的水仙,认为全世界只有自己是最孤独的。

也许是年纪越大越受不了这种自闭自怜,我看书的过程中看到的是爱丽丝的母亲去世之后,她父亲的孤独和无措,是他听到爱丽丝的控诉之后的欲言又止,是在爱丽丝的床头拿起那条没有被动过的领带时的一声叹息。而马蒂亚的父亲则更可怜,在失去女儿的那一天他实际上已经同时失去妻子和儿子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笨拙地表达自己的爱,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回应。相比较马蒂亚和爱丽丝这种质数式的文艺孤独,我对两家父亲的孤独反而更能感同身受。那种钝钝的疼痛更能让俗世凡人如我产生共鸣。

前一段时间,西雅图机场的一架飞机被地勤人员偷走,和他一起奔赴了一场死亡之旅。在飞机坠毁之前,偷飞机的人和塔台聊到那只一直背着死去的孩子在海里游弋的鲸鱼妈妈;聊到俯瞰地面的景色,夕阳中的奥林匹克山脉……这段对话被曝光之后,整个事件很快被浪漫化。那是一个孤独而自由的灵魂最后的诗意表达,他的人生圆满了。可是我总忍不住去想那个和他聊天的塔台人员,那些想帮他安全降落的其他工作人员,在看到飞机坠毁的那一刻,他们怎么想。那是伸出的善意被挥刀拒绝的痛,不伤及要害,可是也会有那种钝钝的痛吧。

在所有这样的事例里,我都没有办法指责任何人,最后只能归责于命运,会想不通,为什么命运要安排这样的钝痛。如果人生来就是要受到伤害的,我真宁愿受到伤害的人都能像英美剧里的主角一样带着满身的刺,用尖锐对抗尖锐,然后在一团柔软中被治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