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全四卷)》读后感锦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全四卷)》读后感锦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全四卷)》是一本由金冲及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1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全四卷)》读后感(一):缺乏细节,但很见功力 (陆续更新)

刚读完第二卷。

在党史研究中,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分寸拿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既要注意界限,注意主流,注意领导人的判断,又要考察史料,重建史事,不说空话,不说假话。很多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此外,一百年的历史,里面形形色色的人,大大小小的事,实在太多了。什么是重点,什么是争议焦点,什么是必须要记录的事件,很难挑选和把握。

在这两方面,老先生都显示了自己的深厚功力。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全四卷)》读后感(二):终究还是跳不出这个圈圈

写史,自然要公正客观摒弃主观感受,而选择读这本书就是因为听说作者在这段中国史中融入了很多个人感受,夹叙夹议甚至还有大段的评论,我想这样的中国史至少不会很无聊,为了弥补这段知识的空白还是值得一读的。果然,诸书评人不我欺也。

全书前三卷,详叙历史,但是充满了作者自身的感情色彩,褒贬评述全凭个人好恶,虽然我很喜欢,不过毕竟称作史纲,难免有些不够负责任吧。另外对于我党及老领导人的一些得失成败评说的甚是深刻透彻,发人深省,对今人很有启发意义。也许是作者经历过当年那段岁月,又将一些事移下了神坛,所以有了更设身处地的感悟。

而到了第四卷,字里行间就充满了避讳,果然谁都没法写好活人的历史。整卷的行文更像是政府工作报告,大量不明出处的引用、数字、对比枯燥乏味,步步紧跟跟官方说法,丝毫不敢越过红线,所以不读也罢。

这种书的书评全是敏感词……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全四卷)》读后感(三):知其艰辛与不易,方知今日应倍加珍惜

心里一直不喜欢中国的近现代史,因着那些战争、中华民族受到的种种屈辱和损失,所以对这个年代一直抱有抵触情绪。心里总是在想着,如果当时清政府不是那么腐败无能、如果整个民族都能团结起来,那么之后的种种丧权辱国、民不聊生是不是可以避免。甚至有时候在想,如果我生在那么年代,我会怎么做来避免这些祸事。

真正正视这段历史是在准备人大MPA的政治理论复试时,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觉悟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么逃避不是办法、空想也不是办法,唯一做的是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并且汲取教训。所以,果断入手了金冲及所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全本四册。拿在手里,沉甸甸。

此书称之为史纲,果然确实只是纲。这一百年之内发生的大事(也就是初高中历史课本中学过的那些重要事件)基本上均有提及,只是不甚详实。金老抽丝剥茧地点了些重要人、重要事,却没有细节。仿佛一具躯壳只具了骨骼,却没有血肉。当然,这些丝茧是脉络,大概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百年是如何模样、中国如何走过。

虽是谈中国的二十世纪,却不得不从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谈起。我最初的印象,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甚至应该是从晚清就要开始。关于这部分的历史,已入手几本有关鸦片战争的书籍,准备细读。

回来谈史纲此书。甲午的战败、维新的夭折、义和团的悲剧,掀开了中国民族二十世纪的第一番。这个年代的中华民族虽然处处受辱,但与日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抗战时期还有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时期相比还谈不上暗无天日。中华民族还是有希望的。一批有志之士也看到了这一点,采取了种种措施来挽救濒临灭亡的中国。

辛亥革命确实带来了些曙光,但又消失的太快,快到甚至让人怀疑,那希望的灯火是否真的点亮过。民国建立不易,灭亡却十分容易,袁世凯的一场阴谋,就让整个国家变了色。之后的数十年,甚至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整个中华大地都笼罩在北洋军阀的黑暗阴影之下,混战、混战、还是混战。

就是在这一样的黑暗之中,中国共产党悄然成立。我不想把共产党的成立说成多么惊天动地的一件大事,那不符合事实。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的的确确,只是一群年轻人并不算长久的酝酿。彼时的中华大地上,像他们一样胸怀国家的有知识有抱负有理想有热血的年轻人有许多,为了拯救中华民族而诞生的党团组织也有许多。而在最初的最初,众人对马列主义的领会和掌握也并不如今时今日这般深刻,他们也是在摔倒、痛苦、失望甚至绝望中一步步走来,才终于找到最后的坚定的方向。

此后的国共合作、蒋介石的夺权、风雨飘摇的南京政府,在最初的确给了人民以希望,却在后来却以更惨痛、更沉重的事实打击了中华儿女。

更让人难以原谅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华策动了战争,给分崩离析的中国更带来战争的千疮百孔。国民党不打外敌却围攻血肉相连的自家兄弟,真正让人民寒了心、冷了齿。

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共产党终于站了出来。它在各方面势力的夹攻之下艰难成长,终于成长为一支有自己的力量的的队伍。最终,在带领全民族抗战的过程中,不仅击退了外敌,更赢得了民心。

此后的几年,虽说是解放战争,但在我看来,实是内战,是自家兄弟打自家兄弟。从最初的旗鼓相当到最后的一边倒,共产党经受住了各种考验,赢得了群众,也赢得了胜利。

建国后,本以为会一帆风顺。却没想到,国内的各种恶势力残留、民生凋敝、国外政局不稳,却让新中国内外交困。抗美援朝,在今日我们只看到了胜利的战果,看到了一串冷冰冰的数字,却实难想象,当时这一场战争到底是怎么打下来的。

不仅如此,国内建设也是一波三折。从好转到跃进、从调整又到忽冷忽热。特别是十年,国内一切建设都停滞,除了斗争就是革命,甚至直到二十世纪前的最后一夜, 新中国的一路都并不平坦。各种挫折、挑战、困难层出不穷,一波未平,仿佛一波又起。幸好随着新中国的慢慢成长,很多事情都在慢慢解决,之前想不到的路子也走出来了,之前攻不下的难关也克服了,终于前途一片向好之种迎来了新世界的曙光。

在内心的激荡之下,我合上了书。初读下来,我对中国的二十世纪总算有了个大概的了解,知其艰辛知其不易方知今日应倍加珍惜。当然,这种了解还是十分肤浅的,特别是对八九十年代的事情,因涉及诸多经济政治方面的理论,读的十分粗糙。后续还需补足。

初步计划,这本书至少应读十遍。在此基础上,应补充读些重要事件的纪实分析、重要人物的传记等,并以时间为坐标轴,梳理出条条脉络。

一是年份与重要事件。

二是年份与共产党的成立、成长。

三是年份与国民党的成立、发展、灭亡。

四是年份与毛泽东的成长。

五是年份与蒋介石的一生。

六是年份与周恩来、陈云、吴玉章、朱德、彭德怀等名相名将的一生。

七是年份与邓小平的成长。

八是年份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九是二十世纪的上海变迁。

十是二十世纪的日本、美国、俄国斯。

……

感兴趣的人物有:杜月笙、戴笠、张作霖、张学良、袁世凯、蒋经国等……

现在始终,为什么会有种说法叫把书先读薄再读厚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