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读后感摘抄

《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读后感摘抄

《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是一本由[英]帕特里克·贝尔特 / [葡]菲利佩·卡雷拉·达·席尔瓦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4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读后感(一):有没有社科院社会学的研友

考研路上真的非常lonely,需要交流。

这本书比起我读的上一本《古典社会学理论》,阅读感受好了很多,没有那么多“啃石头”的感觉了。古典社会学理论更像是在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而这本书更加具有层次感和逻辑感。同时,它所包含的内容比起古典社会学理论显得更加的精挑细选,重点突出。

不过,很sad的一点,可能因为是翻译本的缘故,有很多地方依然是晦涩难懂的,甚至是前言不搭后语的,有时候也很痛苦,唉

《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读后感(二):翻译问题例举

此书再版之后翻译问题少了很多,但仍不够理想,吹毛求疵的挑几个错误。

p14 开篇第一句,旧版的硬伤还是没改掉,“奥古斯丁表明,直到被人问起,他才知道时间是什么”,这句话的正确意思是“奥古斯丁说:时间是什么,你不问我的时候我很清楚,你一问我,我就茫然了”。贝尔特以此句开头,是为了说明结构主义思潮的特质。很多社会科学家都很清楚结构主义是什么,他们的理论都有结构主义的痕迹,但要让他们给结构主义下个定义,却是很头疼的事情。

再以福柯这一章为例,大概看了看,大部分译文较为出色,问题却还有一些:

p232 “福柯激烈地反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信条——它所坚持的笛卡尔的自我概念、它对构建宏大叙事的偏向以及它归因于实践的关键作用”

#这里的破折号显然译错了,人道主义信条与后面几点是并列的#

p233 “对照本来可能没那么鲜明”

#原意正好反过来:对比再鲜明不过了#

p235 "这类知识根据事实本身不是自我指认的。这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揭示或理解这种预设——那种知识借以达到目的的媒介“

#译文不太通。这类知识不是自我指涉的,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知识的目标不是去揭示或理解它自身的预设——这些预设对于知识的形成起到中介作用#

p236 “假定他是历史学家”

#鉴于他是一位历史学家#

p236 "作为考古学家,福柯分享结构主义同伴的科学的客观主义思想”

#结合上下文,英文的fellow-structuralists应指资深的结构主义学者。或者干脆译成结构主义者。译成同伴不通#

p237 "如果认为福柯只是在任何知识背景之外的工作的一个直言不讳的人“

#enfant terrible在这里译成直言不讳,不通#

p241 “福柯的历史观确实暗示表现的长时期”

#long periods of permanence,不是performance#

p245 "与其说当前的意义被证明是无害的或值得尊敬,不如说通过证明意义与权力斗争是相互关联而呈现的”

#一旦证明了当前意义与权力斗争之间的关联,这些意义就不再像原先假定的那样无害或可敬了#

p246 "在《疯癫与文明》或《诊所的诞生》里“

#前面的确译成《临床医学的诞生》,到了这里又译为《诊所的诞生》#

p253 “福柯试图证明,社会科学与其说是唯一解放人类的力量”

#社会科学非但不是一种只具解放性的事物#

p255 “知识分子是提供有助于地方斗争的专业技术知识的知名人物”

#local struggle应该译成局部反抗或局部抗争#

p263 "尽管这类环节使深刻的差异成为注意的中心”

#尽管此类时刻凸显出了他们的深层差异#

《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读后感(三):个体,构成社会

《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这本书,虽说是由外国学者撰写、经由翻译而进入中国的一本著作,我在阅读过程中不免存在因为才疏学浅而理解不透之处,但阅读此书是快乐的,因为书中逻辑清晰,且表达风趣,引例生动,很多艰涩而难以言传的理论,作者均以日常生活加以诠释,让我在理解理论之余,不由得生出一番切身体会:社会理论源于对社会生活的总体性观察,却也离不开每一个微小个体。

社会学的产生是因为它科学地回答了困扰19世纪欧洲各社会所谓的“社会问题”——即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和政治动乱。那时候,社会理论家是被人用作工具去处理社会和政治难题的人。例如,孔德很想知道社会在那时的政治和经济骚乱之后如何能恢复;托克维尔试图弄清机会平等与自由如何能够调和,而马克思则旨在试图发展更加平等、更少异化的社会,对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来说,社会理论不是目的本身,它被看做是处理目前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手段。

而今天,人们更加明确地意识到,社会改革和政治激进主义与社会理论没有内在联系。今天,社会理论和政治生活是高度分化的专业领域,有独立的组织原则和目标。从20世纪到现在,社会理论既有着眼于宏观社会架构的,也有关注微观个体的,而现在几乎所有的社会理论都在与“全球化”有密切的勾连。理论知识在时间长河中不断变迁,却也给后人提供源源不断的思维和灵感,也就是我们人文社科学生了解这些思想的重要原因。

宏观社会学如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感兴趣的是,社会系统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的程度、它们是如何对那个系统做贡献的。结构主义在搜寻约束并决定人们行动和思想的那些基本结构,个体本身也许并不必然意识到结构的存在和结构的约束力;功能主义认为任何社会系统要持续存在下去,一些功能或需求必须被满足,这就是所谓普遍的功能先决条件。

在我看来,与我自身理解和认知更为相关、也是目前为止更容易被时代接受的是“阐释社会学”。它们与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相反,“阐释社会学”认为人们的行动不只被看做是社会结构强加于他们的结果,人们其实会积极地解释周围的现实,做出能动的反应。

是的,社会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拥有自我的社会相关性,个体有能力反思他们(想象的或者是现实的)行动和其他人的行动。这种思想理论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打破结构功能主义的“垄断”,我认为这正与逐渐醒来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借由此,符号互动论、拟剧理论、常人方法学成为新的“潮流”。

米德的“自我”是“社会自我”

与先前的理论性书籍不同,作者在介绍每一理论家思想时,还顺带着和我们回顾了其进入该领域的历程与研究范式成长。米德的“自我”与笛卡尔的“孤独自我”迥异,它其实是“社会自我”,是于社会互动和语言密切相关的。作者提供了两个理解的维度,即社会自我的“符号之维”和“互动论之维”:一方面,因为这个“自我”是在从对方的视角审视自我,采纳他人态度并且反思该如何表现我自己;另一方面,这样自己与他人的态度交流,一定是基于共享符号尤其是语言的。

同时,从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中可见,这种“他人”实则是泛化的他人,这就意味着我们考虑的是属于较大共同体的规则和习俗。

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

从对布鲁默的思想阅读中,我修正了以往对符号互动论的一些看法偏差。我总倾向于认为社会秩序也许是不变的,或者是难以被改变的。但是布鲁默给我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解。已确立的社会模式持续存在的状态,是依人们反复使用同一形式的解释而定,某人的解释图式取决于对他人所依据的一贯的解释图式的确认。这里就和我们所了解到的“知识鸿沟”和“信息茧房”密切相关了。这让我也不由得后背一凉:现在的我阅读和理解着这些文字,用自己一贯的知识结构来吸收和解读,是不是同样存在很多局限和狭窄面?

但是也值得一提的是,布鲁默指出社会生活不过是社会秩序,人们经常互相重新界定对方的行为,这可能导致新的对象、新的互动或新的行为类型。——也就是说,社会生活其实处于的是一种相对静止状态,但从未停止过其更新换代的步伐和节奏,这或许可以解释不同时代以来,时装风格、流行语句、社会意识和个人精神之变化。

同时,布鲁默也遵循美国实用主义传统,认为对个体来说,客体的意义是从个体对其行动倾向中散发出来的。简而言之,以特定方式行动的这种倾向反过来构成、维持并修正他人借以指称那个客体或针对它们行动的方式。就如,在家庭中,丈夫和孩子们的期待帮助妈妈强化了“妇道”的特殊意义。

戈夫曼:人们监视自己,表演自己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一直是我尤为印象深刻的理论,我很讶异,因为戈夫曼与西美尔和我们生活的时代完全不一样,但是其理论却犹如谶语一般直截了当地反映了当前的网络社会和网络群像:“现代生活的匿名特征,不是导致愤世嫉俗的操纵的精神特质,而是造成极为依赖复杂的保密和相互信任互动机制的互动产生。”

个人的表演依靠自我反思和许多技巧来控制他们被别人觉察的方式,首先是“防卫的态度和实践”,其次是“保护的实践”,最后则是表演者必须对观众释放的暗示保持敏感。

我觉得最新奇的一个理论是戈夫曼提出的“仪式的规则”,它包括风度和尊重。前者指人们通过“回避仪式”和“表演仪式”表示感谢借以保持本体论意义上的安全和信任的方式,后者指的是人们借以显示自己是可信赖的且能够依靠的方式。就好像我们日常所提供的礼节性动作,尽管它们乍看起来无关紧要,但它们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心理上保持安全和信任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加芬克尔:社会秩序由人的解释而定

加芬克尔和帕森斯一样,都想探究社会秩序源于何处,但加芬克尔提出的是一种较具“认知性的”和“反思性的”解释,即他更看重人是如何推理和理解的。“常人方法学”通俗理解,就是普通社会成员用以理解并作用于其日常生活的方法或者程序。从这个角度出发,就有可能把社会秩序看作是依照参与的个体持续的解释而定的。

加芬克尔以经验研究著称,特别是他的破坏实验和文献解释方法。破坏实验是探究扰乱社会生活惯例的后果,这个实验的结果较具启发性:第一,人们对他们一直凭借的不言明的规则和程序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忠诚;第二,解释程序节已成为它们组织的活动的“双重构成部分”的途径:规则、期待和假定不仅造成在日常互动中的正式行为的可见性,而且也造成偏离它的行为的可见性。一旦规则被违背,人们不是必然地调整他们的解释程序,而是在道德上谴责违规者。

亮点与惊喜

时刻与上文、与上一个理论家有思想或者理论上的勾连,是在阅读时给我最大的感触。因为书的时间线较为清晰,作者这样一种承前启后的处理,让读者深深沉浸于思想的延续与继承的美妙中,我是由衷地羡慕,在学术领域有相互借鉴的同好们,也有敢于批评和抨击的、旗鼓相当的竞争者,这是研究学问者的幸运!

文章虽时时在讲述社会理论,但从不是干涩乏味的。作者非常适时地提供种类繁复的生活实例给予理解上的帮助。阐述米德的“社会自我”时,用“因为共享英语这一符号,所以能够预期写作对他人具有何种意义”进行说明;

一本著作的成立免不了参考大量的文献,但我注意到作者的每一处引用,竟均能做到在该句话后面就直接标注出处,再不济也坚持在当页文下进行注释,这与一些外文书籍经过一大章的论述后,集中于章节后列举大量论文的做法很不同,其实这一举动不易,反而让孜孜以求、略有阅读困难的我忽而感受到所谓“社会理论下的人文情怀”,我认为亦是此书的巧思之处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