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读后感

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读后感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今天我仔细地看了一下语文书的第20课,读完以后我深有所感,这一篇文章类容写得生动具体,课文的大意是这样的。

明朝有一位史学家叫谈迁,他吃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篇翔实可信的明史。经过了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的时候写出了明朝编年史——《国榷》。就在书稿即将复印前,小偷偷走了他的书稿,谈迁没有因此而一蹶不起,而是拿起笔来,重新撰写新的《国榷》。59岁的时候,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这部《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更加翔实、精彩。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第二篇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叫《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完之后,我感慨不已。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讲述的是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的故事。谈迁家徒四壁,生活异常清苦。但他立志撰写史书,经过20多年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国榷》。然而20多年的心血却在一夜之间被盗。悲痛欲绝的司马迁又重新振作,再花4年,终于完成巨著《国榷》,从此名垂青史。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很惭愧。不久前,我突发奇想去学骑自行车。我骑在车上刚刚稳住,眼前突然出现一个人,我迅速刹车,结果一下子摔倒在地上,裤子也磨破了,膝盖也出血了,痛得我龇牙咧嘴。从此,我就没有再骑过车子。

谈迁坚韧不拔的精神令我很佩服,让我看到了我与伟人之间的差距。让我意识到:要想在一个领域里做出杰出贡献,就要有不被厄运打垮的信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