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北洋夜行记3:京城迷案经典读后感有感

北洋夜行记3:京城迷案经典读后感有感

《北洋夜行记3:京城迷案》是一本由金醉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洋夜行记3:京城迷案》读后感(一):期待再见

早几年就听说过《北洋夜行记》系列的名头,据说同名广播剧也很受欢迎。该系列是以新人整理旧作为切入点,通过一册记录北洋时期各个城市中诸多光怪陆离事件的笔记本,为读者们呈现出历史深处或是面目模糊的民国景象。在这些或神秘或罪恶的事件里,有着真实的时间背景,有着配套的资料图片,也有着对社会与人之间关系的解读;既有娱乐,也有人生百态,只是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一点,我在阅读之前到是没有想到的。初次接触竟没能从头开始,看的系列首作竟是第三部《北洋夜行记3:京城迷案》,好在都是独立成型的短篇,且趣味十足,炎炎夏日,信手闲翻,确是消遣佳品。

《北洋夜行记3:京城迷案》是夜行记系列中以旧帝都为背景的最后一本,包括有14件案子,每一篇翻开,都有仿旧笔记的书写一页,事件名称、时间、地点以及记录时间,故事展开后也有旧时照片或图片助攻,因为是旧时代故事,特定名词或俗语等等还有注解。书皮外封打开是一张地图,标注了案件发生的地点。还有就是,纸张虽然一般,制作时采取了上胶锁线的工艺,可见制作方是用了心。

就像是《三言二拍》和《俗世奇人》,《北洋夜行记3:京城迷案》同样是一篇一个世俗故事。故事即讲世情也说人性,尤其民国初期社会面临着的种种变革与思潮,题材广泛细节还特别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从各个角度所展示的,是北洋时期的京城面貌,故事里面出现的却都是普通人,村民、学生、盗墓贼、士兵……这些普通人往往就是时代的一粒灰,他们的反映和抉择让人感同身受,无论是贪财丧命、监守自盗、玩火自焚或是恶有恶报……让人感到的,唯有“真实”二字。因此,虽然文笔淡然,却能体现出作者手法很是巧妙,利用多视角和道具,在保证故事完整性的同时做到跌宕起伏。14个案件各有特色,那些看似光怪陆离的事件也都是基于社会现实,社会现实甚至可以跨越时代,也算是魔幻的一种吧。读者显然是能够意识到何谓真实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如同玩剧本杀一样,这也许就是沉浸阅读所能奉献出的最大乐趣吧。

虽然系列第三部以京城迷案为名,最后一案古树诅咒却是发生在塞外。不知道这算是给读者加菜,还是“充数”。就个人阅读感受而言,在14篇故事之外,本书的后记到是尤为精彩。作者列举了诸多资料,对一桩非虚构的京城迷案——清末北京南锣鼓巷的“春阿氏疑案”进行了解读和重述,并以此表明了自己为什么要讲故事。个人的理解是,各类史料记载的或许是只言片语,包括证词、判词、记录和民间记忆,都是历史长河里漂浮的碎片,完整的拼图才有机会看见事件和历史的真相。大清是亡了,历史却没有。

下一次的北洋夜行记将会从魔都上海展开,期待再见。

《北洋夜行记3:京城迷案》读后感(二):北洋夜行掠影

编辑说要给我寄《北洋夜行记3》的时候,我脑袋嗡地一下——3?我完全没听说过这个系列,怎么就第三本了?我能跟上吗?(其实每篇之间没什么关系,随便从哪里都能开始)

系列第一本已有3k+短评,的确很火,只不过此前在我的狩猎范围之外。豆瓣上把这系列放入了“魔宙·夜行者系列小说”中,其中有去年很火的《麒麟》(一直还没抽出时间看),还有本我看过的《狗仔夜行》。

似乎是同一宇宙下,请不同作者写自己的故事,共同的设定便是“夜行者”。在《狗仔夜行》中,夜行者差不多就是一类调查者,或者更通俗来说算是侦探吧,可到了《北洋夜行记》中,似乎更多是种讲述者的身份。看了才发现,《北洋夜行记》和印象中传统的小说并不太一样,看到目录时以为是短篇小说,其实是类似公众号连载一样的图文并茂的档案记事。

一段毛笔的书写,然后开头是时间地点还有地图,第一时间把人领回到那个时代。《狗仔夜行》的背景很有现代广东风情,算是独具特色,可如果提到北洋,除了袁世凯和水师,好像就已经没有更多实在的想象了。

想到这里,整个外封面拆卸下来,然后展开,便是一幅大地图,标注有每篇发生的地点,实在是非常用心细致。与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不同,这样大量采用信息量高的图文材料,结合一些民俗传统,更让整本书的可读性上了一个台阶。(老实说有时候单看配图就感觉蛮惊悚的)

当然,每篇故事基本都是种移步换景,不断追踪,最后顺利发现真相的路子。

例如第11案中,开头是醉汉被烧死在纸堆里,“我”先随着“线人”去医院,再去扎纸铺调查伙计(幸好没发生什么意外,我还是挺怕纸人这些突然灵异起来的)。问了声才知道,伙计可能在茶馆,再次转移后伙计逃脱,隔段日子追踪又跑到了西便门。等再次追上,却是又出意外……

整个过程中,虽然几次死亡都十分蹊跷,但作者并没有刻意营造悬疑气氛,也没给出太多自己的猜想。等到最后,自然调查结束,真相大白。这些真相往往和时代特点联系紧密,而且整个故事中的角色多是旧社会中的“边缘人物”,显出一种隐没又浮现的神秘感。

有时候真实感反倒是来自于讲不清,例如第8案的结尾,贩尸的事情解决的,但是前因后果依旧有多谜团,“小铁勺”玄玄乎乎。查到可以记下来的地步,但似乎也无需追根究底到一清二楚。

有时候也会特别转换视角,让案件的讲述者变化后,能够深入细节,给出不同的景色。

说来惭愧,写到一半看到长评区宝木笑的《如果这是世说新语》,感觉已经写得太好,相比较之下我也无法道出更多(更别提我本来就对这方面了解很少)。赵婉香那篇我也觉得挺好,还有后记的虚实交织也很好,也无法展开说更多了。

《北洋夜行记3:京城迷案》读后感(三):京都夜行者记录的诡异故事

《北洋夜行记》

作者:金醉

街上有一个大和尚,被所谓的师弟们拿着针往自己全身上下扎了个遍,连脸上头上都是,然后这些人把大和尚抬到街上,招呼路人说:大师兄是在苦修代人受难,花钱就可以来拔针,也相当于他为拔针者挡了灾挡了难了。

没想到还真就有人花钱来拔针了,而且还不少,甚至拥挤得将大和尚挤倒在地。针竟全部扎进大和尚身体里。。。。。

这是《北洋夜行记》这本书里的一幕,讲的是在民国时期,一群人假冒出家人出街骗钱的事。而被针扎的事新入伙的人,因为要救自己患病的儿子,他加入骗子团伙,被人扎成刺猬人骗人。

《北洋夜行记》作者金醉,他太爷爷金木是报社记者,擅长犯罪纪实报道,查过很多当时的稀奇古怪的案子,在报社、警界圈里小有名气,《北洋夜行记》就是金木太留下的笔记,记录了 1911年到 1928年期间他做夜行者时调查的故事。作者根据他太爷爷金木的笔记里的故事整理成白话文故事。

这两本属于3、4,就说明前面还有两本,而且前面的两本中的那些故事还被作为广播剧进行播放,可见这些故事是比较吸引人的,既然前面的两本都很精彩,这两本必然也是不错的。

所以,拿到手,翻开书,就这样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舍不得放下,故事有些曲折离奇,毕竟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民国时期,离奇的事也就不奇怪了。但是故事真的很吸引人。拿起就不想放下,

书中介绍说《北洋夜行记》是魔宙的半虚构写作故事,由老金讲述民国「夜行者」的都市传说,大多基于真实历史而进行虚构的日记式写作,从而达到娱乐和长见识的目的

两本书里,分别讲述了当时发生在北京、上海等地的离奇事件几十件,桩桩件件曲折离奇,抽丝剥茧,令人咂舌叹息。

这些故事初看一眼,汗毛倒竖。细细阅读后,无奈叹息。兵荒马乱的年代,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其实虚构也罢,真实也好,小说能吸引人,故事能打动人就好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