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计算机:一部历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计算机:一部历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计算机:一部历史》是一本由[英] 彼得·本特利著作,东西文库出版的电子版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15-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计算机:一部历史》读后感(一):2023年的第二本书——《计算机:一部历史》

鉴于作者是业内大神,水平极高,可以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以通俗易懂又形象的语言叙述清楚。

图灵,现代计算机的理论之父,当年因研究判定问题设计“图灵机”,图灵机是理论层面的计算机,为现代计算机的工程实现奠定理论基础。乍一看,貌似图灵没有做实际工作,但事物往往从无到有是最难的。

香农,通信之父,对于“逻辑门”的研究使计算机通过电路实现数学运算。

冯·诺依曼,现代计算机之父,奠定了中央处理器,逻辑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框架。现在的计算机仍然没有跳出冯诺依曼架构。

伯纳斯·李,万维网之父,将全世界的计算机连成网络,真正缩短了全世界的距离。

依然回想起当年的读硕生涯,完全是虚度光阴,“兴趣”这个词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为何物。

《计算机:一部历史》读后感(二):217书评

《计算机:一部历史》 ——带你了解计算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机不断进行着更新,它走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身处技术演进史上的计算机时代,无论你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拥护者、反对者、还是旁观者,无论你是否具备计算机专业背景,只要你想了解计算机的历史,这本《计算机:一部历史》就是你的必备。 《计算机:一部历史》是由彼得·本特利写的一本版介绍计算机科学史的入门级读物,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讲述了大量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天才,作者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直观地展现了每一次技术突破的来龙去脉,条理清晰全面,可读性很强。尤其是搞明白了图灵、香农、冯诺依曼的贡献。将计算机的整个发展讲解的很详细,能够很清晰的看到整个计算机发展趋势,当然也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深思。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会怎样?如果计算机代替了生命,代替人类去做事,去工作,去创造,那么人类又置于何地?想想多少人会失业,人类不得不在计算机的规则下做事,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会不会像电影里面一样计算机统治地球? 作为一本通俗的科普读物,作者既考虑到了知识,有尽最大的努力让读者的阅读体验轻松而流畅。文章中很多专业性知识都有详细且易懂的的专业解释,给读者很好的阅读体验。 读了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并不是获得了计算机的专业知识,而是通过讲解历史来了解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这和我们大多数的理解过程是有偏差的。我们生活在计算机已经发展相对完备的世界,对计算机的各种能力已经见怪不怪。但对于我们为什么要创造计算机,以及计算机为什么是这样的理解不够深刻。如果想了解一个事物在内以及它的将来,那一定要了解它的历史,只有把握这一脉络才能预测未来。 另外,我们对历史人物总是拥有刻板印象,例如我们对冯诺依曼的认知就是提出冯诺依曼体系,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我们曾经对历史名人的了解是通过他的成就来了解这个人,但这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完整的样子。人都是多样的,看了历史之后会发现,我们对它的认识、情感生活以及第一印象完全不同。 计算机从发明到今天,才短短几十年,而这本书从数学到逻辑,从逻辑到电路,从电路到代码,从代码到界面,从界面到网络,从网络到智能,展现了这几十年的沧桑巨变。如果图灵没有遭受化学阉割的酷刑,到今天也才一百一十岁。如果那样的话,计算机是否可以更进一步的发展?如果那样的话,这个世界的人类是否濒临灭绝?如果那样的话,是否还会有一本书的名字叫做:《人类:一部历史》?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计算机名人的真实样貌,如果你想了解计算机和相关技术诞生的顺序,从而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的本质,我建议读一读这本《计算机:一部历史》,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计算机:一部历史》读后感(三):人类文明之光

很棒的科普书,了解了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诸多大神,人类群星闪耀时!

计算机本身是20世纪各种学科思想交汇的产物,真是风起云通的时代。各个学科之间的渗透,政治和工业界的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电子管到晶体管到集成电路的飞跃,理论学家又在设计理念上对立起进行多核的并行拆分。数学,逻辑学,统计学,电气电路,材料,密码,通信,工程设计,精密制造,人机工学,图形图像,人工智能又涉及生物学,概率,进化等等,直至追问人类本源,什么是智能?什么是生命?

学无止境啊,感觉这辈子都不会无聊了!

有几个地方很有意思。

一、

罗素,发现的一个数学漏洞。看起来既正确又不正确的论断。

有一位理发师,他只为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那么他给不给自己刮脸呢?

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要给自己刮脸;

如果他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

唯一说的通的是,他既要给自己刮脸,又不给自己刮脸。

但这在逻辑上是个悖论。

罗素的悖论,与之相似,只不过是关于集合的。

假设有一个集合A,它的所有子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性质P—它不包含自身。问题是:集合A是否包含自身?

首先,若A包含自身,则A是A的子集,那么A具有性质P,由性质P知A不包含A;

其次,若A不包含A,也就是说A具有性质P,而A是由所有具有性质P的集合组成的,所以A包含A。

罗素悖论的提出之所以让数学家如临大敌,是因为它预示着数学的理论基础存在漏洞。罗素悖论表明,任何数学证明都不在可信。

二、

人类真的能制造出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大脑吗?

人工智能并不一定要靠模仿人脑的方式实现。意识与智能已经脱离成了两个独立的概念。智能的方式不一定非要用意识的方式实现,还可以用自动学习的方式通过算法实现。现在的研究普遍倾向算法实现。这也是狭义人工智能核广义人工智能的区别。

自由意志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不可预知性,目标搜寻,自我调节,趋利避害,前瞻性,记忆力,学习能力,遗忘性,联想能力,形状识别,还有就是一些适应社会的要素。这才是生命。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总是伴随着先具体在抽象,我们要认识锤子就必须先见过一个具体的形状标准的锤子,比如一个木头柄铁锤头的锤子,认识一个锤子的功用,也就是它的相,当我们认识到这个相的时候,锤子便不再具体为实物,而是抽象的一个概念。拿一个铁锤砸钉子,与拿一个石砖砸钉子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此时石砖的相便是锤子。

但是目前机器似乎还不能做到这一点,觉悟不到实和相的区别。

传统的人工智能观点包含了一个中心假设,那就是,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对环境建模,然后依据模型进行逻辑推理后才产生的。事实上,建模并不是产生行为的必要条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