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非此即彼(上卷)读后感精选

非此即彼(上卷)读后感精选

《非此即彼(上卷)》是一本由[丹] 克尔凯郭尔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59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此即彼(上卷)》读后感(一):克尔凯郭尔不会喜欢这个译者

三星针对译本 万万不能只看这一版 用如此死板扎实的理性主义翻译视角去 传达极致的asthetic的克尔凯郭尔 不知道克氏本人怎么看 到处都是僵化的翻译 注脚,读这版本像在一个只有5米长的泳池里游泳一样 不停的碰壁 流血 现象学体验效果极差 英译本很舒服。或者最新的那版也好多了

《非此即彼(上卷)》读后感(二):美好的作品,不美好的翻译

美好的如诗歌般的原文,不美好的生涩的中文翻译。虽说许多读者已经说明京不特先生的翻译已经比之前的各个版本好太多,但我一路读来还是感到完全未能将克尔凯郭尔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再加上哲学类语汇翻译的混乱,以及对西方语言中的多重从句类长句子的翻译不当,实在是盛名难副。四颗星都是给克尔凯郭尔的,原书是一本精彩的好书。如果你实在既不能读丹麦语又不能读英文版,也就凑合着读读吧。

《非此即彼(上卷)》读后感(三):我的

一个人把所爱作为牺牲献给了上帝,他将又有片刻的空闲或者安静去思考事物,得出永久的概念。

难道是劳伦斯笔下伯金说的

「『我所需要的是与你的一种奇妙的结合——』他静静地说。『两者既不相遇,也不相混合——就像你说的那样——而是一种均衡,是两个单独的人之间的纯粹平衡,就像星辰间的平衡一样。』」?

可有一个人会是卫星,太阳也只是一颗星辰。

爱最终的结局是被消耗殆尽?可这宇宙也在不断生灭。

结合带来界限消释掉其他产生无限混沌的可能性?这有限真是情欲所畏惧的?

全心全意去爱,也失去了所有。谁会爱这枯萎的花朵?谁能不被厌烦?可你就这样离去我也失去所有再次抽芽的生机。

你的!你的!你的!

《非此即彼(上卷)》读后感(四):关于此书的内容结构

这本书里祁克果主要探讨了浪漫主义所带来的道德隐患,以及所之对应的道德人生。 首先描绘了审美的人生:渴望从情欲和艺术作品中追求最大限度的快乐,而且对他人和道义都不负责。然而审美的人生的快乐和自由只能使人感到片刻的满足,但欲望得到满足后厌烦和空虚会随之而来,而且审美的人从根本上总是要被命运所左右—必须要依靠外在的人或事,才能得到快乐。因此可以说是外界环境的牺牲品。在其章节—诱惑者日记:揭示了收获本身的丧失。 接下来是探讨了道德的人生:有道德的人认识到娱乐、审美、甚至其他外部事物去追求幸福注定是不能成功的。道德的人强调善良、正直、仁爱的美德。其认识到如果缺乏这些美德,生活就会变得—肤浅、冷漠、冷酷无情、了无生趣。道德的人注重的是内在的心灵的和谐,献身于自己认为正当的事业。在和他人的交往中—道德的人总是根据自己认可的道德规范对他人承担义务,摒弃满足个人欲望的自私心理。 祁克果认为:个体并不存在道德人生和审美人生比较的问题(不存在谁比谁更优越的问题)。审美的人生不等于恶,只是没有善恶观念而已。同样,道德的人生就不等于善,只是在个体人生中奉行善恶观念而已。这也就意味着放弃审美人生选择道德人生并不存在依据的道路,只是个体的主观选择(也就是采取一套过去所没有的善恶观念)。同样放弃审美人生而选择道德人生并不意味着审美人生的内容全部淘汰,只是说道德人生把生活的审美方面摆到了恰当的位置上,这样道德的人自己生活的主人。

《非此即彼(上卷)》读后感(五):关于标题“非此即彼”

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用这么一个容易让人误解的标题了 黑格尔的《小逻辑》版序中 黑格尔有提到: 「一个人最好是完全不谈哲学,如果他有了下面的情形:即他在一切情感的深处仍陷于抽象理智的片面性,只知道对原始根据的“非此即彼”的看法,依这看法不是个人的存在和他的自由仅是一幻象,就是个人有了绝对的独立性,而且对这各偏一面,如托鲁克所叫做危险的两难的“非此非彼”的看法,他又毫无所知。虽说托鲁克先生在该书第14页提到一些精神性的人(Geister),这些人就是真正可算作哲学家的人,这些哲学家接受那第二命题(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一命题),但又提出消融一切对立物的一种无差别的原始存在,以扬弃无条件的和有条件的存在的对立。但我们察出托鲁克先生没有说,那无差别的足以消融对立的原始存在与那必会扬弃其片面性的无限存在,完全是同一的东西,反之,他一口气说出了对于片面性的扬弃,却仍然陷于恰好同样的片面性,于是他不仅没有扬弃,反而保持了片面性。」 用这个非此即彼命名著作时恰恰就是在反对片面性 (不管是原始无知的片面性还是像托鲁克这样扬弃所谓的“非此即彼”的片面性) 当然祁克果这里所做的只在于标题的另一个解读方向,实际上他只是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因为非此即彼上下两卷 在开头就表面这是作者捡到的一份书信 有A与B两个主人公 作者觉得他们谈话的内容很有意思 虽然书信没有署名 但是足以从中看出哪些是A写的哪些是B写的 由此判断A与B是两个在各自的人生阶段中相互对立两种人 所以这个作者觉得他们的人生阶段“非此即彼”。上卷代表了审美主义者A 下卷代表了大法官B 有些人 只看了标题就不屑又兴奋地指出这标题就是个悖谬 更不用说内容了。 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愚蠢的 非此即彼的判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