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欧也妮葛朗台》有感

读《欧也妮葛朗台》有感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读《欧也妮葛朗台》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欧也妮葛朗台》有感篇一

《欧也妮葛朗台》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血腥,没有硝烟的悲剧,然而剧中人物的形象却深深地刻画在我们的心里。

有谁想过会有一位父亲在临死前不是多看看自己的女儿,而是再三叮嘱女儿要好生保管黄金,以便“将来向自己交帐”呢?听起来是多么寒心啊!然儿就是有这么一个人被金钱吞噬了理智,被物质财富夺走了血脉相承的亲人应有的情感的冷血之人。葛朗台就是这么一个金钱的执着狂。

人的一生可以有许多财富,比如说友情、亲情、爱情、追求、理想……这一切远远要比金钱有价值的多,金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并不是说金钱是毫无价值的,它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让生活更有色彩,但,这不该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因为过分的狂热会让人变的冷酷、无情、吝啬、贪婪、满身都是世俗的铜臭味!弗洛伊德说,在人的潜意识里,每个人都涌动着原始的欲望,以快乐为最高原则。因而没有一个人是圣人,自私是每个人的缺点。之所以会有程度的差别只不过是有些人把贪欲隐藏得隐秘些,有些人比较放纵些。看看我们的葛朗台做了些什么,或许是把自己的贪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吧!

他气死了自己的妻子,逼走了自己的侄儿,遣走了女儿所爱的人,断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为的是什么?金钱,就是为了这虚妄的满足感,就是为了这带不进坟墓的物质财富,他甚至连女儿的那份财产也要掠夺过来,哪里有金钱,哪里就有葛朗台的身影,一个十足的被金钱所支配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物质的需求与精神的贫乏之间存在着强烈反差。

葛朗台的一生是悲哀的,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成了一名亿万富翁,然而除此之外他还得到了什么,一个既带不走他亿万资产又没有任何幸福可言的冷冰冰的坟墓,一个孤独可怜却有不得不孤老终生的女儿,……理应说人类才是财富的主人,然而葛朗台却是个财富的奴隶,跟着财富的影子走。

这是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是被金钱所支配的,那现实生活中呢?又何尝不是这样?人为了追求财富,放弃了一切,或许有的人不择手段,或许有的人为此苦思冥想,有或许有的人为此“连回家的路都忘了”,……

或许今天的人会有一个崇高的借口:努力赚钱,为了家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是啊,有了财富,日子可以过的闲暇点,但,在你拼了命去赚钱时,一根维系你与家人感情的纽带早已在漫漫松了筋。有哪一位妻子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多在自己身边多陪陪自己,而是撇下自己去闯事业了呢?又有哪一位母亲不盼着自己的儿子回来吃年夜饭呢?

人是该去为财富而努力,但,无所谓到执着狂,有一些本真的东西,是任多少金钱也换不回来的,那是情感的富足,那才是一生的财富,只属于你的财富。

读《欧也妮葛朗台》有感篇二

读罢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写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嗅闻着书所散发出的缕缕墨香,我陷入了沉思:有钱与地位真的好吗?

该书讲述了悭吝精明的千万富翁老葛朗台,有一位天真可爱的独生女儿欧也妮。葛朗台,她爱上了老葛朗台的侄子一一一个破产落魄的男青年(夏尔。葛朗台),为了资助他闯天下,她把所有的金银古币全部赠予他,从而激怒爱财如命的父亲。父女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吓得胆小慈祥又富有的贤淑母亲一病不起。可是在期盼中丧失父母、损耗青春的痴情姑娘,等来的却是负心汉的归来后另寻新欢。

在整部书中,黑白对比十分明显。与老葛朗台的爱财如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也妮的圣洁善良。老葛朗台为了发财,把亲情置于脑后,不关心女儿与太太,不肯多花一分钱。欧也妮那圣洁善良的价值观在他们这个金钱统治的家庭里,只有遭到无情的践踏蹂躏。葛朗台太太死时心怀坦荡,因为死对她来说意味着终结。一切都终结,不必再受老葛朗台金钱压迫的统治,但她最担心的还是欧也妮。葛朗台。

这本书里含有金钱与亲情的搏弈,在老葛朗台得知女儿把金币送人后,大发雷霆,不顾亲情,毅然把女儿关了禁闭。当他看见了夏尔的金针线盒时,欣喜若狂,立刻把女儿放了出来。由此可见,在老葛朗台的心目中,亲情远不如金钱重要。

老葛朗台的一生纯粹为金钱而活,在他的眼中,亲情不值一提,淡泊得无与伦比,成为了金钱的奴隶。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金钱可以使鬼推磨,没有钱寸步难行,但有钱也不能忘了亲情,亲情远重于金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