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把青》读后感1000字

《一把青》读后感1000字

《一把青》是一本由白先勇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其他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把青》读后感(一):天上的男人,地上的女人

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时代。抗日与解放战争,蹉跎了谁的岁月?人被命运连根拔起,岁月静好过成了颠沛流离。天上的男人携羽翼而去,他们的战争惨烈悲壮,课本里很爱写,而地上的女人们的战争,细水长流,爱恨沉浮。几段姻缘粉碎在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凝练成一篇文章。唯有白先勇的笔,能在游走于纷飞战火之时还能淌出融化女性的细腻情感来。仅以此段话,纪念那个残醋的时代,那些悲悯而坚强的人们

《一把青》读后感(二):萧邦的夜曲

先前看过《寂寞的十七岁》,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作家。昨天把从图书馆借来的《一把青》看了大半,前面的几篇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只是感觉其对于环境的描述过于繁复。看到《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已经快十一点半了,但只看了几句就被吸引住,不觉叹服白对于人物特性的捕捉功力。今天早上看了《夜曲》,想起先前看过的严歌苓的《白蛇传》,同样是李敖所谓的伤痕文学,又一次让我感动并为那个时代遭到迫害的艺术家、知识分子感到惋惜,本可精彩无限的生命由于政治的原因却被撕扯得支离破碎,同时感慨自己生活在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年代是何其幸福的事。

《一把青》读后感(三):一个无关内容的细节

这本书中,凡篇尾用了民国纪年注明写作时间的,那民国纪年一律被手工刮掉,用力处,纸为之透。

原来我中华上国,正朔伪朝之辨,至今还是这般讲究的。

或许是刮字人一时疏懒,独那篇《玉卿嫂》后落的纪年,还看得出是“民国四十九年”,那么,白先勇写这篇小说时,也才二十三岁。 惊且溃。

《一把青》读后感(四):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着

淘到的时候觉得封面很美,看完后简直要爱上的白先勇,惊叹一个男性的文笔竟然可以如此细腻,诉说着一个时代.在我看来和张爱玲的调调有点像,喜欢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大伙看,文笔细腻又不乏对民国战乱年代的批判,细细道来当时太多人身不由己.

郭轸深情有担当,聪慧坚韧,但那又怎么样呢?

读到他死亡的时候我总是在想,可能最后会回来,尽管真的很狗血的失去一条腿的也无所谓啊.多少人对着悲剧都抱着一个美好的想法,抓着救命稻草直到最后一个句号.

小顾这个人物是朱青寻找的郭轸的影子,所以到最后小顾训练时意外坠机,朱青已经麻木了.和郭轸逝去的撕心裂肺成为了一个极大的反差.

尽管朱青只想停留在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着,朱青从大陆到台湾的改变,规规矩矩-风情万种.

我得看些喜剧来缓缓...

《一把青》读后感(五):《一把青》

《一把青》初看故事描述很平缓,似乎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放下书思想就在故事里绕不出来。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

在南京朱青原来是一个十八九岁清纯拘谨身段单薄的女学生,“眉眼间蕴藏着令人见之忘俗的水秀”,在经历了新婚丧夫的伤痛和打击之后朱青就消失了。多年之后朱青在台北出现的时候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中间发生了什么?她经历了什么?作者没有写,就给阅读者留下一段自由遐想的空间。

在台北透过旁人的议论朱青和小顾的关系不一般,小顾和朱青英年早逝的丈夫郭轸同样是空军飞行员,与郭轸去世时年龄相仿,除了说朱青已经变得世俗风骚之外,是不是也有一种追忆和补偿心理。郭轸去世时,朱青悲痛欲绝,小顾去世时,朱青仿若无事地嬉笑、涂指甲油,这种强烈的对比,也是发人深思。

总之,这虽然是很短的一篇小说,但是很精彩,越想越觉得作者表现手法娴熟高明。

读《一把青》就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五味杂陈。

查了一下字典,“轸”的含义就有悲痛的意思,所以名字就注定了郭轸的命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