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绝情华尔街》读后感精选

《绝情华尔街》读后感精选

《绝情华尔街》是一本由陈思进 / 雪城小玲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绝情华尔街》读后感(一):很好看

作者凭借着丰富的从业经历,全面的金融知识,加上熟练的写作技巧,很清晰地让我知道了源起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有枯燥的数据,拗口的术语, 有的是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 看了好看的故事,也增长了不少金融知识,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绝情华尔街》读后感(二):华尔街的悲喜剧

——谈《绝情华尔街》改编成电视剧的可能性

文/冰清

从去年开始,美国华尔街刮起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就连远隔万里的中国也深受影响。华尔街怎么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大面积的金融海啸?曾经在华尔街金融机构担任高级主管的陈思进最近出版的小说《绝情华尔街》,以亲身的经历和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华尔街金融生活的真实风貌,他用第一手的资料和丰富的理论揭示了华尔街交易的内幕和金融主管们的贪婪,以及最后造成经济危机的必然。不但让外人了解了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刻原因,也给其他的国家很好的警示。毫无疑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样的小说给我们带来的收获是无法估量的。而此书跌宕起伏的情节也具备了改编成商战电视剧的可能性。

自从描写海外华人生活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火了之后,很多人都跃跃欲试,希望继续拍摄同类题材。然后都没能再创辉煌。本来国人对海外的生活是陌生的,希望通过电视剧来了解。不过,随着这几年中国越来越开放,国人有很多途径来了解国外的生活,以前那种描写方式不再那么吸引人了。

《绝情华尔街》的出现,毫无疑问给正在闹剧本荒的中国电视剧行业开了一扇门。或许,这样新颖的题材可以再次吸引国人的注意力。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和想象中,华尔街意味着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它是神秘的,也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华尔街咳嗽一下,中国可能就会打个喷嚏。中国人渴望了解华尔街的内幕,也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此书的内容正好满足了这些需求。

小说开始就是从主人公的主管彼得自杀开始,将读者引向惊心动魄的华尔街商业竞争中。主人公王雨航是一名普通的留学生,毕业后在华尔街的金融公司打拼,几经曲折,终于实现了美国梦,绿卡、金钱、房子、车子,什么都有了。然而,繁华的表面掩盖不住隐藏的危机。由于人性的罪恶和贪婪,华尔街的人们在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之下,越来越疯狂,终因次贷风暴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主人公在经历了华尔街一幕幕悲喜剧之后,最终醒悟,与华尔街绝情。全书具有比较好的价值观,也能够给人启迪,应当拍成电视剧,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样的优秀作品。

诚然,小说不等于剧本。要想改编成电视剧,还需要做较大幅度的修改,例如人物要集中,情节也也要再紧凑些,尽量减少华尔街的外景,而着重办公室里的戏。若启用一位水平较高的导演,再选择演技好,又不是太红的演员(演员片酬支出是一项很大的开支),一定可以不用很高的预算就能拍出来。但愿有眼光的影视工作者可以关注此书,尽快将之拍出来,让广大观众早日欣赏到华尔街这些意味深长的悲喜剧。

《绝情华尔街》读后感(三):非常精彩!

《绝情华尔街》——一部好读好看的商战书

文/罗敷 (加拿大笔会理事、瑞典“中国传统文化协会”会长)

看思进的小说就像在大海里航船,既有惊涛何浪的快感,又有与欧鹭齐飞的刺激。愉悦的阅读在于两个字:好读!能看懂。没有成堆的术语,脉络十分清晰、简洁。从华尔街股市大跌,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经济大鳄们在华尔街上演的一出出“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悲情剧,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恐慌,何去何从,前途命运,通过打拼华尔街十几年的主人公王雨航一一道来,令人扼腕。

读思进的书是从看他的随笔开始。以前一看到金融经济类的商战小说,就很拒绝,盖因为书还没读,那些高难度的术语已经把我弄糊涂了,令人望而却步。起初一看到这部书名《绝情华尔街》的商战书,心里想,不就写的是华尔街里那些商海大鳄间你死我活的斗争、经济人士个人工作奋斗史么?商海,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不懂经济,并未提起多大兴趣。华尔街,华尔街股票,偶尔飘进来的几个词,对我这个经济绝对白痴的人也似乎远得很。

及至零零散散读到思进的随笔,才发现深奥难懂的经济原来也可以写得这么有趣。思进颠覆了从前经济类小说的固有思维:以经济为本,人只是活动于其中的参照物。转而给与经济类小说以全新的理念:以人为本。里面的王雨航,因为参考了作者亲身经历,他的种种失意或者成功,读来也具有了普遍性。而15年翻云覆雨在华尔街的生活,又令人得以真实的窥探精英荟萃的华尔街内部的生活,趁机了解投行买办趁机中饱私囊的种种内幕,那种感觉读来,绝对比读“深宫秘史”来得更刺激。

从小说一开始,雨航应聘洛克证券开始,人的读书探知欲望就被激发,到后来的“章鱼”计划,雨航参与其中,为之付出的点点滴滴,及至金融风暴席卷而来洛克证券的倒塌、彼得为此而付出的家破人亡的代价,起伏的人生,无时无刻不充满现实欲望的悬念。

除却书中深入浅出讲出来的“华尔街商战史”,精美的文笔和细致柔和的故事构思亦是本书最大亮色。从“左右逢源”这一点讲,这本书更像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对经济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商战入手,除却了解商战内幕,还可偷师一二。不懂经济的,可以在文笔细腻的字里行间、从雨航和其红颜知己的生活史看起,感叹原来天生为华尔街而生的经济天才,也有这般的七情六欲——都是抓人眼球的看点!将经济小说生活化,布衣化,这是作家的聪明之处,也是他的能力。高深的东西消化后再深入浅出的讲出来,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我从秦地来,思进以“乡党”呼之,说起来,竟有些渊源:当年我就读的西北大学位于城墙角边家村,思进的家人也在边家村住,却我们原来是“一个村”的人!我说当年诗圣杜甫每每诗就,都要念于村中老妪听,老妪听不懂的,一定要改,改到老妪能懂为止。思进大呼说他最喜欢的就是杜甫!

如此,思进写书,化阳春白雪为下里巴人,看来亦走了“乡党”杜甫的路子。

《绝情华尔街》读后感(四):《绝情华尔街》的一种读法

文/陈河 (著名小说家)

最早我听到华尔街这个字还是的时期。那个时候华尔街在中国大陆的民众心里是资本主义的象征,以为这条街上铺满了黄金,路上走着大腹便便的金融资本家。当时中国大陆民众靠微薄的工资维生,大家是无产阶级,和金融理财投资之类的事情毫无联系。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世界上有大量金钱倾倒进了中国人的口袋。这个时候人们发现自己和华尔街的距离原来是那么近,华尔街的动向直接关联到他们每天的财富增减甚至关联到他们的生计。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华尔街还是显得非常神秘,深不可测。对我来说,虽然每天能看到大量财经资讯,手里也有一点点美国金融股票,也去过纽约那条窄小的金融街,摸过那几头铜铸的牛,还在世贸中心的遗址边好奇地转悠过几圈,可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世界上的大部分金钱要流进这个地方。我相信象我这样对于华尔街一头雾水的人一定不会少。对于这些人,陈思进雪城小玲的长篇小说《绝情华尔街》肯定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绝情华尔街》是一本好看的书,读起来很轻松,里面有大量的金融知识和人生经验。除了能从里面学到很多现代金融投资知识之外,我以为读这本书可以有很多种读法。比如想要在金融的大潮弄一下身手的人可以作为励志的书;想要靠投资发财的人可以学到投资策略;看书消遣的人也可以看到颇为动人的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

而从我的角度来读,则觉得这书写出了金钱这个东西十分可怕的一面。小说的第一章“血雨腥风”其实就是彰示了全书的基调。一个富于幻想的金融天才彼特奋斗的最后结果是自杀还杀了自己的亲人。而那些个号称“章鱼”“巨兽”的计算机投资系统,直接象征了华尔街的投资工具已经异化成了怪物。我很喜欢的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大部分写的是美国人的金钱梦幻。他写道:“那是一场梦。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场梦,一种化学的发疯形式。”他书里那些美焕美伦的人物是被金钱的光芒照亮的,那些美女的笑声里也充满了金钱。然而菲茨杰拉德说:“所有进入我头脑里的故事人物都包含着某种灾祸。”上世纪初西方繁华世界的欢宴,最终曲终人散重新洗牌,甚至菲茨杰拉德的自己下场也是精神崩溃潦倒而死。在《绝情华尔街》这本书里,我再次看到了菲茨杰拉德所描述过的光怪陆离的金钱梦幻,而且更严重的是霸权主义的结果引起了世界上另外一批人的仇恨导致了象征西方经济的世贸大厦的倒塌。

从彼特的自杀灭门到孙郅奇的遇难到最后的金融大风暴之下的华尔街土崩瓦解风雨飘摇,可看到现代金融资本这一枚达摩克利斯之剑还高悬在人们的头顶上。而造成这一切原因,全是因为人类的贪婪。我们看到非洲草原上的狮子每次出猎捕获一头角马或者羚羊饱餐一顿之后,总是要懒洋洋睡上一阵子,待肚子饿了再去捕获下一只。如果我们看到那只狮子不停地捕获,在草原上堆积着大量角马的尸体而它根本吃不了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说这狮子疯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人其实就像是这一只疯狂的狮子,不停地在捕猎,尽管这种捕猎已经毫无意义。当然人和动物有别,钱钟书年青时给人下过一个定义:人是一种不渴而饮、四季有性欲的动物。虽是戏说,也是含义颇深,这种不渴而饮还应该引申为对金钱的无休止追求。

很久我以前读过毛姆一个短篇小说:说一个美国游客在英国一个海滩上看见了一个穷困的渔夫在岸边晒着太阳抽着烟斗。富裕的游客看不惯渔夫这么穷困又这么懒散,问他为何不出海去打渔?渔夫说我现在坐在这里好好的为什么要去打渔?富人说你出去打渔回来可以把鱼卖掉。渔夫说我卖掉鱼以后做什么呢?富人说那样你就有钱投资了。渔夫说我有钱投资了怎么样呢?回答说那你就会更加更加有钱了。渔夫说那我更加有钱后还做什么呢?富人说到时你就什么也不要做了,晒晒太阳享福好了。渔夫说那我现在不是已经在晒太阳享福了吗?

毛姆的书我看过就忘了,只有这篇狡猾的东西我时常想起,尤其是在我想偷懒的时候。我觉得,没准这晒太阳的渔夫才是可以拯救我们这个世界的圣人呢!

《绝情华尔街》读后感(五):不是华尔街的错

聂崇彬

我对华尔街虽然不熟悉,但并不陌生。和当年的陈思进一样,刚到纽约不久就去了华尔街。记得站在那短窄的街上,惊异这样一条不显眼的街道,就是下一阵毛毛雨,全世界也会湿透的华尔街?当我从证券交易所宽大的玻璃窗向交易大厅观望时,确实能感受那种紧张诡秘的气氛。交易员旁若无人的的操作,地上散乱的纸张,荧屏上不同颜色数字的跳动组成的画面,会让你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当我再次回到华尔街,看到那街头那气势冲天的铜牛,那粗壮的脖子和坚硬的牛角,似乎听到了它在那毫迈地向天下宣称:这儿,华尔街,掌控着全球的金融脉搏和动向。

《绝情华尔街》说的正是在这条街上所发生的故事。王雨航,一位年轻,聪颖的中国留学生,进入华尔街工作后的故事。显然,这儿的华尔街,并不是指只那挺立着十九世纪中叶建筑,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Trinity Church)的这条实体的街道,而是华尔街投资圈。《绝情华尔街》说的是金融投资圈内幕的故事。

对于金融投资,我一直抱着敬仰的心态,无论是大鳄翻云覆雨的传奇故事,或是现实生活中,靠投资理财,让全家过上上流富裕生活的亲戚朋友的经历,都让我啧啧称奇。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眼光,用着钱生钱的方式为自己创造财富,令人赞叹。这些人的头脑和思惟异于我们普通人,随手在书中拈起一个细节就可以证明:亚当教雨航怎样防止自己的名贵房车在出门度假被盗,不是把车交给保险公司,而是用车去找银行作抵押借钱,除了众所周知的银行的车库比一般保险公司的车库要保险得多的原因之外,一星期还可以节省30美元。

华尔街令人迷恋,华尔街的金融圈教人致富,作者笔下的雨航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在短短时间里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这一切都无可厚非。作者为什么还要他"绝情"于华尔街呢?因为华尔街在小说中代表了"贪梦"。

华尔街提倡的口号GREEDY IS GOOD,陈思进安排亚当道出了这句口号背后的真正涵义:“你一定知道华尔街是靠交易量存在的,怎样才能产生和增加交易量呢?华尔街的‘供’是什么,是各种股票、债券和衍生产品。而人的本性是贪婪的,我们就是要设法将人们的贪婪转化为‘求’。你时常会听到一些令人垂涎欲滴的好消息,比如哪只股票一年涨了十几倍,哪个行业有大大的利好,诸如此类。这说明‘求’将要增大,而在‘供’不变的情况下,股市不就上涨了吗?可一直涨也不行,涨得太高的时候只有买没有卖,交易量不就下来了。幸好人们还有胆怯的一面,一旦利好出尽,跟着自然就是利空,大伙儿一害怕,‘求’就下降,你想‘求’下降了"。多么吓人的内幕,那些华尔街的"精英们"是在玩弄人们贪梦的心态,而达到自己疯狂盈利的目的的。对此,他们非但乐此不疲,还振振有词,书中的彼得不是这样开导雨航吗:"我们不用创造,我们拥有,我们玩的是别人口袋里的钱。以后你就会懂的,时机一到,你就可以立刻上岸变成富人。这里是自由市场,这儿的游戏规则是谁定的?是1%的有钱人!”

华尔街,没有错,投资获利,也没有错,错的是贪梦!所有的贪梦都是来自于以小博大,短期获利的念头。如果我们没有贪梦,就不会轻易上了别人的当。当你看了此书,一个在华尔街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精英的经验之谈,一个华尔街金钱的血腥故事后,恐怕你的感想不单止会"绝情",而且会去颠覆,颠覆所有可以摧毁我们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人生的那些恶念和能让那些恶念付之行动的体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