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作文

关于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世界文化是多样的,因为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历史轨迹等的不同,形成的文化会各有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说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或地域进行交流时,常用到的词汇会是“碰撞”与“融合”。有差异便会有矛盾,有矛盾便会有摩擦,有摩擦产生就会出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辩论”,文化的“辩论”与现实中的不太一样,不一定要比出个高低优劣,往往最后的结果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变了些模样,不会完全淘汰掉谁。人口迁移便是一个“辩论”的过程,是一个民族文化与另一个民族文化、一个地区文化与另一个地区文化的辩争过程。

人口迁移是一个中性词,但细数历史,我们都清楚,伴随着人口大迁移,往往不是有天灾,就是有人祸。所以,“迁移”这个词下面藏着的总会带着点血腥、悲苦之意。比如说人祸中的战争,当A占领了B,随之而来的是A地区的人大量进入B地区,B区的人除了要忍受外族人占领土地之外,还面临着他们的文化入侵。但文化的入侵却不一定意味着是一种文化战胜另一种文化。一种文化或文明的式微、灭亡,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人口迁移便可造成,而是由复杂的历史、时代、地理、人文等多种条件共同导致的。人口迁移中的文化入侵,更多是指二者在两两交臂中,换发出新的活力因子。

我们常说:“罗马以武力征服了希腊,但是其文化却被希腊人征服了。”这是因为罗马人吸收了希腊人的文化基因,成为了希腊文明的传承者。罗马人的文化被希腊征服并不是指全部的文化因素改头换面,全盘希腊化,而是指在吸收希腊文化后,造就自己的文化王国。罗马共和国时期,经过几场大战的胜利,罗马人以胜利者的身份迁移希腊,当时许多罗马贵族热衷于邀请希腊人教学,甚至用希腊奴隶来做家庭教师。希腊文化涌入罗马文化已成现实,但罗马并不是盲目地崇拜希腊文化,而是注重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们对希腊文化进行了民族化的改造,将希腊文化融入到罗马文化中。这是在“辩论”中逐渐融合的过程。碰撞、融合之后,罗马文化迎来了新发展。以罗马的科学领域为例,它在希腊成果之上,将整个地中海文明圈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出现了一些新突破和集大成著作。如塞尔苏斯写下的百科全书,托勒密的《天文集》等。再比如罗马的建筑艺术,虽然希腊的建筑多为神庙,罗马多为竞技场、记功柱、凯旋门等,但这并不是说罗马建筑完全不同于希腊,而是说它融入了希腊文化的内在实质,只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些不能不说是人口迁移中罗马文化的一种突破与发展。

更为人所熟知的例子是继地理大发现之后洲际间的人口迁移,美洲一下成为了吸引西方冒险家的新大陆,也成为了三角贸易的终点,多种文化的混融,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更近一些,八旗子弟入关,在吸收汉文化之后,总能从他们的语言、绘画、礼仪、戏曲等找到明宋,乃至更远朝代的影子,只是影子,不是沿袭。抗战时期,两广地区的人民大举内迁,定居西南,翻阅西南地区的文献资料,也能找到跳脱于当地文化基点的存在。可见,文化中的战争要比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来得要温和得多,所以用了“辩论”这个词。

万物发展的前提是运动,既然是运动就必然会有使这个运动发生的施力者与受力者,这表明,运动不是在单一、孤立的状态下发生的。文化的发展亦然,在人口迁移中,外族人与当地人是两个不同方向的力,经过各种角逐之后,方向逐渐改变,最终形成一个合力。合力形成之时,也就是新的文化因子形成之时。

第二篇

有异国的朋友来到学校表演,该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啊!星期五下午,我们来到阶梯教室,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异国友人们。他们有的来自加纳,有的来自法国,还有的来自印度尼西亚……真是一场盛大的文化交流会啊!

首先介绍的是来自俄罗斯的一位女士。她身材高挑,讲着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她先介绍了自己的国家的国旗,人口等,然后是绘声绘色地讲述琳澜满目的美食,把我们的馋虫都给揪了出来。

接下来是来自加纳的朋友。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服装以及舞蹈。他的舞蹈技术真是棒级了!我们看得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害怕会错过任何精彩动作。不仅如此,加纳的夜景也是格外迷人,水面上倒映着点点星光。

然后就是法国的朋友啦!法国的巴黎以“时尚之都”闻名世界,有谁不知道它的大名呢!当然不仅仅是时尚之都,埃菲尔铁塔,凯旋门,香榭丽大道……也是非常出名呢!

之后是印度尼西亚的友人喽!他们展现了许多印度尼西亚海滩的风光。去海岛度假,是多少个少女的梦想啊!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给我们唱了一首当地的名歌。每个人唱得都入了神,连一些平时调皮捣蛋的男生也陶醉了呢

其实还有很多呢!新疆的维吾尔族的朋友的表演也是精彩纷呈!

最后有抽奖环节。虽然没有抽到我,但这次的文化交流会,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第三篇

她赤手空拳来到人间,为找到那抹绿不顾一切。

她喜欢绿,所以喜欢挂满绿叶的树,所以,她像树一样,沉默寡言,默默不语。

或许是因为她的安静,一直以来她总是独来独往,孑然一身,像一颗处于山巅的树,鲜有问津。直到进入市区的学校,她的沉默与孤傲竟成了众矢之的。

又是一次恶作剧,这次她冲出了教室,到校园的林间小道才停下,她在一棵树下站定,仰望着那攒动的绿。

那是一颗极为普通的树,在微风中轻晃着树枝。她看见那一片片的叶子相互碰撞着,形成有深有浅、有明有暗的生机盎然。像是一湾绿流涌入她湿润的眼眶,也涌入她疑惑的心房。

她被那抹绿吸引,也为那抹绿触动。她知道,阳光会碰撞它,清风会碰撞它,雨水会碰撞它,叶子之间也会相互碰撞。可那又有什么关系,这些不过是让它洗去尘土,更富生机。

她站在树下,注视并敬畏着那抹绿。她想起一直以来所受的委屈、嘲讽、漠然和那一双双冷漠的眼睛。她知道这些不可避免,碰撞、摩擦、疼痛都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树无法回避阳光与风雨。只是纵使有百般的摩擦碰撞,树依然挺拔高大,绿依然明丽发亮。

她想,或许应该接受生活带来的一切,接受一次又一次的碰撞,接受疼痛,而不是逃避与独自落泪。她可以保持自己独有的棱角,但也要试着与世界碰撞;可以有自己的信仰,但也要努力去理解别人;她可以走选择的道路,但也不必排斥与别人的接触。

她抚摸着干枯的树枝,轻嗅着叶香,望着那攒动的绿,深深浅浅浓浓淡淡彰显着盎然生机。她发现碰撞其实并不可怕,每一片叶子仍保持着原本的模样;质疑、嘲笑、讽刺也并不可怕,被风雨洗涤的树叶更加清亮。她发现,那因碰撞而产生的疼痛不会真正渗入眼里、心里,渗入漫长悠远的生命里。

她赤手空拳来到人间,为找到那抹绿不顾一切。直到后来才发现,想要的唯有碰撞才能看见。

第四篇

评委质疑歌手没有守住文化的纯正,歌手反驳因为“听众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二者的争论让我不禁想起诗人北岛对传统的描述:“传统是一张航空照片,山河都缩小成桦木的纹理。”而如今“桦木纹理”交叠呈现,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有什么值得争论的?与其争论谁是谁非,还不如看清其背后的本质——文化的交融。

岂止是传统音乐可以夹杂英文演唱,就是元宵节与情人节也不期而遇了,这场相会本来就不是火星撞地球,而是一次潜行于历史中漫长等待后中西文明的相遇。当你苦恼于家人和“佳人”时,当你一手拿汤圆一手握玫瑰不知如何抉择时,何不带着“佳人”回家一同陪伴家人呢?何不让中西文化来一次盛大的会面呢?为何偏偏以传承文化的名义担忧“文化入侵”呢?

既然并非文化侵略,又为何要以防备之心、抵抗之意去对待呢?当有些人怒言故宫中的美国咖啡馆应“滚出故宫”时,自己是不是正将故宫留在日本相机的取景框中,又把纪念品塞进法国的名牌包里呢?那些貌似满腔的爱国血随处泼洒,是在抗拒咖啡,还是在抗拒美国呢?是不自信的病入膏肓以致将自己臆想成文化的受害者,还是前朝宫中复现前朝的闭关锁国呢?如果那些口口声声控诉着“文化侵略”的人抗拒回答这些问题,那至少应该理性地探求:如果真的是侵略,那又是什么遭到了侵略?

由此不由得让人想起大儒王国维之死。有人说,现代中国从未产生过走得这般前面又涉猎如此丰富的博学者,但王国维还是沉湖了。关于他的死,有“殉清”说,有“殉文化”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他有走在前面的预见,却还是做了中道弃世的魂。如果王国维能正确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他的睿智,积极作为,也许他会成为另一种文化的先驱。

文化现象与文化产物,都是由物质与精神相互依托而存,缺一不可。譬如故宫,若物质湮灭,那前朝不过是遗民早醒的梦;若精神无凭,那故宫不过是病老砖石草木的堆砌。由是以观,异国而来的文化,并未侵略哪一部分,也不能侵略哪一部分。有人或许说是异国文化挤占了本国文化的生存空间以至于侵略,而这番言论正如“异国”的小说家罗森所说,是在“信誓旦旦地保证精神存在界限”。

既然他国文化并非以侵略之姿进入,那我们又何必扮作文化的受害者,从而手持自制的正义旗,去抵抗不同姓的期许与善意呢?桦木的纹理,若是将之粉碎焚烧抛洒,又如何追求琴瑟和鸣的群英荟萃呢?

文化交融,无须抵制,而谁又能抵制?

第五篇

人生充满了精彩和糟糕,有很多的惊喜,很多恐惧,很多笑声,很多哭声……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和“绊脚石”,有时会很糟糕,有时有精彩,人生嘛!就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糟糕和精彩。

跌跌撞撞,有时候事情会和你想象的不一样,在人生的路上,难免会遇上烦心事,但你要想办法解决,人生中的每件事都是在不经意中发现。

人生,跌跌撞撞,我们要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一件事情。

第六篇

仍记得

易安的凄凉

太白的愁绪

幼安的鬓间白发

仍记得

老生的面容

丑角的转扇

青衣的点点泪花

兰亭的矫若游龙

石碑上的一部胆巴

毛笔落下

行楷连绵成水墨画

红色桃符

门前年画

如烟似雾

瓷器上绽放青花

手执红灯笼

盘盛圆糖瓜

这是什么

这就是中国文化

第七篇

山没有悬崖峭壁就不再险峻,海没有惊涛骇浪就不再壮阔,河没有跌宕起伏就不再壮美,人生没有挫折磨难就不再坚强,我们没有军训的锻炼就不会更快地成长!

军训固然很苦,但也让我们逐渐邂逅发现了不同的自己。烈日下的坚持,寒风冷雨中的站立,让我看到自己坚持的一面;绷直的双腿,挺直的后背,也让我看到自己自律的一面。所以军训坚持下去,不仅仅是会让我变得更坚强,更懂事,更多的是邂逅到不同的自己。

教官们每天不顾风吹日晒,喊哑了嗓子,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通过军训,增强了学生的体魄,锻炼了坚强的意志,磨练了毅力。同时也使我们每一个同学从教官身上感受到作为一名军人的气质,那种不怕苦、不怕累,英勇向前,决不后退的无坚不摧的毅力。

在军训时,我们虽然辛苦,但是我们却过得很充实。我们每天7点起床,洗漱完打扫完之后,我们便跑去集合开始训练。在这里,时间观念是很强的,什么都要准时,一旦集合你迟到了,就会挨骂,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充满紧迫感,时时刻刻都要注意着教官的哨音,你稍不留神,就会错过的刻注意着教官的哨音。

当太阳慢慢移动着它硕大的身躯,我们已经开始了早晨的军训生活。太阳发出万丈光芒,温暖着大地,驱走严寒。此时我们赞美着它。正在站立军姿的我们犹如座座屹立的小山。虽不巍峨,但也挺拔。在教官的指导下,我们动作标准,整齐划一,纹丝未动。哪怕是只飞虫落在脸上,也是丝毫不敢移动下早已僵硬的身体,亦不去抬手将它驱走。因为我怕教官的责罚,更怕影响队列的整齐度。

“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努力学习,建设祖国!”一句句响亮的口号在操场上回荡,我们喊出的每一句口号都是我们从心底里的呐喊!

樱花如果没有百花争艳我先开的气魄,就不会成为美丽春天里的一支独秀;荷花如果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志,就不会成为炎炎夏日的一位君子;梅花如果没有傲立霜雪的勇气,就不会成为残酷冬日里的一道靓丽风景;人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就不会成为紧张军训中的一颗亮星!

军训的日子虽苦,却像咖啡一样可以品尝出浓浓的滋味。军训是与困难挑战,是与炎热的酷暑作斗争,是不断的战胜自我,完善自我,是磨练意志,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走向胜利。

军训结束了,但是我们所得到的不仅仅是比以前更能吃苦了,还有一份深情一份感动和一份理解,在我们身上寄托了太多太多人的期望,他们为我么付出了很多很多,却不需要任何的回报,我想这是一份寄托让我们为了未来而努力,五天也许不算什么,五年也可以一晃而过,但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可以坚持,明天的天下就将在我们的脚下!

第八篇

河流与小溪

小溪愉快地游动着,一边游一边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儿:“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溪,要游到大海妈妈的怀抱……”的确,小溪很快乐。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格外美丽。周围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把小溪装扮得更加瑰丽无比,小溪头顶还有一些欢快地唧唧咯咯吟唱的小鸟,简直进入了人间仙境。

可不远处,有了一处障碍,一块非常非常巨大的岩石小溪连忙向河流求救:“河流哥哥,我的前面有一块大岩石,怎么办呀?”

“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绕道走吧!”河流哥哥对小溪说。

“什么!”小溪表现出灰心泄气的样子说,“那太远了吧,我不走了。”

“流动是我们水家族永葆青春的秘诀,静止发臭等于走向死亡之路。”河流严肃地说。

“那你就自己去吧!”小溪不耐烦地说。

河流叹息地走了,小溪仍然呆在那里。虽然附近阳光明媚,万花竞研,但小溪仍感到很寂寞。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鸽子递给小溪一封信,信上说,河流已经到达了大海,河流还在信中告诉他,那块石头是块神石,没有人能够把它移走,所以必须绕道而行。

看到这儿,小溪不屑地说了一句:“哼!想让我费力流到大海妈妈那里去,还想用神话来骗我,连门都没有!”。

河流已经流到大海妈妈的怀抱,可小溪仍然呆在那,等待别人的帮助。

指导教师:张弛

第九篇

优秀句段:关于文化的好句好段

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艺术像一块蘸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已经可能背下来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疲倦时吟春眠不觉晓,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