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约翰》读后感摘抄

《小约翰》读后感摘抄

《小约翰》是一本由[荷兰] F. 望·蔼覃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55元,页数:1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约翰》读后感(一):深刻而不失美丽的童话

<小约翰>是我最喜欢的鲁迅译作。小约翰与宇宙同在,他的爱超越了人,神,动物,植物,性别。爱是万物的本质,其他的光泽、声音、眼睛都只是爱的表象。我有一个偏见,认为童话的境界比成人作品更为宽广。成人小说多描写男女、生活,比起单纯辽阔与宇宙同在的童话,它们的通感其实只是停留在作为人的层面上。

《小约翰》读后感(二):太阳的孩子

小约翰和鲁迅的缘分真是深,和这片大地的缘分也会是如此吧。迄今所担忧的一切都已经实现了。然而现在面对这废墟,我要借了鲁迅先生的语言,来谈谈世界的白昼。

在king crimon的moonchild中,我们可以显然看见一个对位: waiting for a smile from the sunchild.

在无穷尽的苦难里,太阳是那位给予微笑和希望的“人“。这是一切语言的源头,因为它,这些词语才被赋予意义:悲痛、黑暗、死、生。

”它看见明亮的光,那老甲虫说起过的;它想,除了即刻飞往那里之外,它不能做什么较好的事了。它直线地飞到一间屋,并且落在人手里。它在那里受苦至三日之久;它坐在纸匣里,——人用一条线系在它腿上,还使他这样地飞,——于是它挣脱了,并且失去了一个翅子和一条腿,,而且终于——其间它无助地在地毯上四处爬,也徒劳地试着往那园里去——被一只沈重的脚踏碎了。一切动物,约翰,凡是在夜里到处彷徨的,正如我们一样,是太阳的孩子。它们虽然没有见过它们的晃耀的父亲,却仍然永是引起一种不知不觉的记忆,向往着发光的一切。千数可怜的幽暗的生物,就从这对于久已迁移和疏远了的太阳的爱,得到极悲惨的死亡。一个不可解的,不能抗的冲动,就引着人类向那毁坏,向那警起他们而他们所不识的大光的幻象里去。“

这世界有两极,西方人总是像那小金虫一般,而东方人秉持了中庸之道,为了得到善终。我多次梦见,在中国,无数的生命被这样虐待致死了,包括那些追逐过真理的人。鲁迅先生说:”它们叮叮地撞着,终有几只进去的,于是它们遇见火,我以为这火是真的。“

卡夫卡梦见自己变成动物,被父亲狂砸苹果;尼采抱住一匹马流泪;叔本华则最羡慕动物的幸福。

中国人却有语:禽兽、畜牲、猪狗不如。猫的很少,总之近现代已经全无了罢,那种命运却实实在在存在着。在日日夜夜的扫荡的背后,是永恒的白昼。

有谁,将悲痛从我们的胸中挖走;有谁,将记忆从我们的心中抹去;那光已不再被认识,并且永是人类的陷阱,永是欺骗,永是我们不得不活着走进去的那个宽恕——那个永恒回环。

看啊,在记忆深处有着人类的宝藏,那金色的,闪闪发光的温暖的记忆,在那里仿佛有着光芒。而这永是白昼的永夜,总是叫人去”大嚼“。于是光也出现了分歧,那白昼,和那深处的闪耀,是如此的遥远。然而,许许多多相信光的人,就从此得到极悲惨的死亡。他们相信表象,因为这两种光本是同源——记忆之光和语言之光。

那一切都变暗了。一切都离他而去,在他周围是昏暗又昏暗。他醒着,然而他又睡着。他清醒地看见黑暗,看见光明的一点一点的消逝。在这黑夜里,他看见了什么呢?在最暗处,他看见了那”大光“,那位无名者,那为了人类的苦难而被钉在了十字架上的人。

”这是一个人,他的脸是苍白的,他的眼睛深而且暗。有这样地深,就如旋儿的眼睛,然而在他的眼光里是无穷的温和的悲痛,为约翰所从来没有在别的眼里见过的。

“不要称道那些名字,先前,它们是纯洁而神圣如教士的法衣,贵重如养人的粒食,然而它们变作傻子的呆衣饰了。不要称道它们,因为它们的意义成为迷惑,它的崇奉成为嘲笑。谁希望认识我,他从自己抛掉那些名字,而且听着自己。

”我认识你,我认识你,“约翰说。

”我是那个,那使你为人们哭的,虽然你不能领会你的眼泪。我是那个,那将爱注入你的胸中的,当你没有懂得你的爱的时候。我和你同在,而你不见我;我触动你的灵魂,而你不识我。“

”为什么我现在才看见你呢?“

”必须许多眼泪来弄亮了见我的眼睛。而且不但为你自己,你却须为我哭,那么,我于你就出现,你也又认识我如一个老朋友。“

在东方,究竟有没有”人性和它们的悲痛之所在“呢?不要问,走便是了。

《小约翰》读后感(三):再回头就是真失去

在写下这些前,我首先要讲《机动战士高达ZZ》OP1开头的两句话: アニメじゃない アニメじゃない (这不是动画 这不是动画) 本当のことさ (全都是真的) 《小约翰》所讲的,是人们正在蒙受的苦难、出走百草园后的百般滋味。是小孩和魅惑者数度相遇,伟大的贪婪蠢蠢欲动,异质的诉求冲突矛盾、大造高墙的故事。渴望回归原始,又因害怕夜晚躲进温存的怀中,再被更冰冷的数字捕获…如此这般,在悲痛、嘈杂、命定的螺旋中“育成”自己,分娩出终末选择题、一切可能性尽头的岔路——向着大光/都会。不是死或生,是生或不生,是紧抱住幸福沉入金灿灿的一片虚空,还是痛苦地生活下去?做天地间一叶孤舟,做最有知的赤子。 好了,“你生在人类中,是一个恶劣的开端”。因此你学会了什么呢?嘲笑和质疑是人类的技艺、妖精们嫌恶的特质,很多人用尽一生去磨练,借此来贯彻暴君行径。面对“异常之物”、“背理之物”,嘲笑最狠毒、质疑最刁钻者将头顶王冠。有书讲人类对洁净和肮脏的划分,“肮脏是事物失去秩序”。小约翰见了蜥蜴和蛤蟆的舞蹈不禁大笑,这招来了王的斥责。妖精和动物们的“纯真-混沌”,勾起小约翰乡愁式的哀思——那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早过我们立于大地之上的时间。直觉告诉小约翰…这种频率...和羊水中原初的震颤如此相似,怎叫人不想念,怎叫人不想大喊“Ade!”。 想要归去,多少是对当下和未来心存不满吧。那旋儿,薄翼蓝衣的妖精,不停用彼方的呼唤爱抚小约翰的心。多么诱惑,多么冰冷。旋儿是灵动、快活的,他迷住了小约翰,他的妙语环绕小约翰。他讲小金虫的故事,带约翰听地菌、火萤、兔子、蚂蚁的发言,大自然的物语:小金虫最后被一只脚踏碎;自称“和平蚂蚁”的大肆屠戮“战斗蚂蚁”。旋儿怎能是温暖的?他不要人类挤在一起时臭烘烘的温暖,他要小约翰抛弃掉人、房子、炉火、抛弃掉父亲。这一只伸出来的手在许诺轻盈——“很快,你也能像我一样飞了……” 之后的故事,你且看吧。旋儿被击落了,被驱散了。将知将知,智慧小妖精的名字听起来更像“将失”,虽然他所有的不过《蜘蛛圣书》一般的视角单一的知识。火星儿,哪怕是一点,也足够迷住小约翰的眼,叫他再也看不见旋儿了,而他对此一无所知。 小约翰逐渐茁壮成长了——那些健全的、人类的特质,也在他身上有苗头了。我们究竟是依着上帝的模样而造,还是依着盗火者而造呢?荣儿注定是小约翰过渡时期的爱恋投射,是小约翰和“人之世界”的蜜月期。谈及恋爱,便说肌肤抚摸接触的渴求之重要。小约翰:“现在是不再有他了,现在是荣儿,单是荣儿,只还有荣儿了”。荣儿当然只是个普通女孩,但小约翰不小心掉回人类这边,自私的小兽需要人世的凭依,需要乳房。湍流之中抓住木头,自然将其信奉为真理了。 我们的小约翰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强过了头,马上就要去更清冷、更恐怖的世界里打转了。穿凿的出场,让童话变得诡异起来。阅读这书即是如此,是进入世界底里的过程。穿凿携小约翰游历地底,带他看都市里的人,给他展示恶心。号码博士解剖兔子,逼着小约翰观看独属于人类的残忍——消灭有血有肉的,再将血肉、乃至暴行抽象。后半句是至关重要的,号码博士之荒谬可怖远不在于他对兔子的作为,而在于这之后。如今在咖啡馆听人讲生意,动辄发问:“你是做实业,还是大数据?”穿凿赞赏这种制造断裂的能力,孜孜不倦地拆解一切,将之称为人类的本分。 事情就是这样的,你被抛入这个世界,并且(极小)部分地保留了选择权。人在这样不知所措的境地中积蓄力量,瞒过野蛮随机的世界,在一个熵化的舞台上孕育真正的选择。人在酝酿终极的反击,书末浮现的小人、人之子将要和约翰携手去打世界个措手不及,全然不顾死神在旁等待大啖食粮,这黑衣的和睦人因太过自信显得从容不迫——“毕竟你们全将是我的”。 小约翰是在挟持、拉扯中成为约翰的,但别误认为他弱。小约翰是强的,并且越来越强。他在长大,哪怕失去挚友也要找到真理。大概有人批评《小约翰》作为童话没有给予希望。我则想申明——希望本就不需要被给予,应该给予的是一个正向的、成长的状态。故事的最后,魅惑者们尽数退场,永终(死)缄默不语,约翰取得抉择权。小约翰长大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让故事不再似一个童话,便是要向着那应许之地走去。有人释义“友爱”,称友爱关乎在主体内部培育他人的努力。小约翰完成了独属于人的变态,哪怕是蝴蝶也变不得这么彻底、这么痛彻。早先有心理学者把婴儿的成长视作人类进化之缩写,这样讲固然浪漫得很。 可我总觉得,儿童和成人一定是两种生物的。“最终孩子像孩子和诗人的孩子”,我们必须反思:现今的成人是否是儿童成长失败之折中态。如果你有过和自然亲近的体验,不难观察到常有硕大的青虫跟随秃枝在秋雨秋风中漂流,那份错过进化的姿态让我想起都会里、田野间自大臃肿的成人们。在《黑暗之魂》的世界里,化龙失败的残缺者削下尾骨做成标枪并倍加珍惜,“成人成人”孜孜不倦地自指也颇有这个意味。面对诸多条路,选了最有安全感的一条。把自己全部身心托付给“道路”,最终扑了个空,被告知幸福不在这里,长大成人和不过如此划了等号。自此,你听到“成人”,总能听到千万声怨叹。现在,让我们回来看一看童话是否应该作为成人对照儿童的某种标准文本、童话是不是可以承担更多的功用,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显而易见了。童话不是写给从“成人”出发所推导出的虚无缥缈的“孩子”的,童话是写给渴求养料成长的孩子的。我的孩子们,他们讲得不对,灵魂的炼金术远非这样简单粗暴。地球人不是赛亚人,不是靠加法就能变强的。哪怕在渊底,也不能盲信正上方的光。童话是最纯真的刀剑,也往往最残酷。要在准确和模糊间的一点切入,把人的境况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小约翰》呢?对它的阅读确实可以延展出诸如对“人和技术”、“人和知识”的迷思,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自处,用哪些语汇说服自己。旋儿、荣儿、穿凿……备选项多得是,这些都是个体的选择,他人不容置喙。但是在这之后,在获取了知识和技术之后,人最真诚的部分不应退化。“我是一根藤,一根孤独的藤,留在这个世界中。没有高贵的种植者,没有照料者,也没有温柔的帮助者来到,来指教我各种事。”在一片混沌中痛感自己孤苦伶仃,保持昏厥是等待恐惧回声停止的必要策略吗?在这长久的哑然里,你在和世界对望的尴尬中又能获得什么呢?明白人之为人是需要代价的,小约翰伟大,他要不停地动,又不疯(疯了也没关系)。哪怕偶然获得灵知世界的一份礼物,也不能去拿它僭越人之珍宝的地位。尽管我们心知肚明,“羡慕邻人之妻”亦是人之珍宝的组成部分(笑)。 鲁迅和这书是绝配,二者内里的童真共鸣真极深。除了童真之外,我只觉得他和这作者蔼覃一样:不满意这里,又离不开这里,他人如何是他人的事情,我说了该说的话、唱了该唱的歌。我已经力竭了,但我还是能挖出三分力来。“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无疑是超越等价交换法则的,诸众传颂千年的“哲人石”才能办到。 在人类生活的全领域看见矛盾,被黑黝黝的闪光捕获的双眼将看到什么样的景象?约翰今后的路长得要命,他要随人类旅行到宇宙尽头去。自被留在身后的一刹那起,百草园也就无所谓生灭,变成人人讲不出口的“言灵”了。

《小约翰》读后感(四):末日剧场

我发现我不得不写日记的周期大概是四天,以前有两天的,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写一些无意义的词语。都是我的痛苦的结晶。虽然过去我常常骂,但今天是要写点不同的东西。

自从嗑药开始已经有一个月了吧。从那时开始就时时处于崩溃的状态,我记起了那些我埋葬的、烧毁在黑夜中的记忆;我也想起了我怎样地自豪过,可以称自己见过旋儿。

这些词语,这些语言都不存在过。这些词语是幽灵发出的,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旋儿已经死了。并且永远不会再现,这是我对世界的预言和对我自己的诅咒。

因为我要将她杀死。我讲一个悲伤的故事吧。这个故事是给所有人听的,关于小约翰的故事,我的故事。

然而我又是无法讲的。我已经遗忘了全部。这正如旋儿说:你不可将这告诉别人。也像约翰的父亲,在森林中面对约翰疑问的沉默。我曾经多么有自信地烧干净我的纪录。那在现在的人看来,应该是很可笑的吧。我不能再用那许许多多的幻想的词语,而且这词语中久已浸透着失败者和弱者的痕迹,一旦我再使用,恐怕会被低头略过的吧。

我的愤怒,它曾经怎样熊熊燃烧,而现在我只能记下这份太史公腐刑后的记录。我不太管了,世界爱怎么样,认为我的语言是无效的也罢,认为我是一个幼稚到癫狂的人也罢。我也要在这蛮荒里制造一份虚假的幻象,说明存在又不存在的人的命运。

有一位生来就怀疑一切的孩子。他第一次对自己说的话是:我从来就,什么也,不知道啊。他时常在安静的夜里沉思,观察那袅袅升起的烟,还会一把扑到床上。他时常爱凝望窗外的黑夜,用手抓住冰冷的竖排的上了灰色油漆的铁棒。

他的奶奶是快乐而沉静的。每当她在深夜里在厨房过道的尽头发出捣衣的声响时,小男孩就会仔细地聆听,那在他是一件快乐的事。还有当他奶奶在黑夜里喝茶时,他会坐在旁边,凝视着无声的电视,还有寂寞的时钟。这时钟在那个时刻是很神秘的,时针指向了11点,这在他是很少越过的时间段。

我讲什么呢?我能告诉什么呢?我全已遗忘了。奶奶的笑容是如此的亲切,他抱着极大的同情看他的奶奶。仿佛在她身上有一种巨大的悲伤,那悲伤他曾在蓝色的薄暮里,在暴风骤雨里感受到。她在年老之年,重新变回了儿童,并且知足地重复劳作,休息,即使是在无人理解的黑夜中,他无法理解、也无法靠近的黑夜。从此他发誓要追问,一切。他要走进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扣遍每一道门,流浪在时间的每一角。他发誓要进入到黑夜的最深处,就算变为幽灵,死去,也要在无声的幻灭里见证最后的歌声与奇迹。

仿佛已经预感到未来的巨大不幸,他似乎做了一个赌注。他并不知道那是什么,但那是他那时就沉重地背负着的一个重负。为了摆脱那时刻萦绕于他心中的忧虑,他使用了一个儿童所不能自动做的一切。

直到初二的那一天。周围的同学很高兴地谈笑着。那时他已经很沉默,内心因为失望而痛苦着。他想着希望在数学中,希望能够靠参透数学的奥秘来获得精神的解脱。可是那时有一个数学竞赛,他整天看的是那些题目,这让他对数学失去了兴趣,转而发生巨大的失望。这情景甚至延续到了高中。在他那书架上,往往摆了一排数学竞赛的书籍,可是他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我还记得那时候当我很悲伤地注视着下面的操场的时候,有个公子模样的同学过来,拍了拍我肩膀说:哇,王者的霸气的目光。可是我的目光里明明什么都没有。后来高中的语文老师说我的目光是悲伤的,我也只是随便笑了一下。

那一天,他突然发现了他人。他听见了无休止的嘈杂,在那无声的巨大的交谈声交织的世界里,他仿佛听见了深渊在回响。他恐惧了,他战栗地、绝望地发现,他是孤立而且无援的。在最应该培养人世的爱的年纪,在女孩们睁开了最洞察的眼的年华里,他发现,他是孤独一人并且一无所有。在那些大大小小的考试里,在那些上课时间的沉默和课间的短暂的痉挛里,他本能地对他人敏感,敏感于一切歌声与表象的欺骗,在这场博弈里他完全输了,他生于废墟,他是没有语言的。

如果能用小约翰为我自己做一个辩护,我当然会高兴的吧。然而不,小约翰是那些最具有语言的人的悲伤,呼号,是凝望时的虔诚。他是使语言奏效的那一个。而我只能记录,用骨头。黑夜的刀已经刮净了我的一切血和眼泪,我的双眼,我的四肢,灵活。

我告诉你们现代的小约翰的故事吧。那是一场末世逃亡,是偶遇和救赎的故事,是生命与死亡交织的旋律,是悲痛真正存在的唯一的世界。

“我要光,请给我光吧。”在废墟里的唯一的祈祷。当午后的时候,他怎样地注视地上的阳光。直到高中以后,他将前往大而且黑暗的都市,在那里面有着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而总有些人们被丢在自生自灭的旷野里,这旷野是他们营造的幻觉;这旷野,将要必定扼杀一切正直的。

那时为了营造我自己的一个人的空间,抵御这世界,我开始自我封闭和挑剔我的食物。

这世界已经结束并且人们只是在苟延残喘——这一个结论导致了末世的狂想。在那个世界里,我遇见了旋儿,明白了音乐的永恒。

这是绝对领域——无人可以入侵的。专属于我的想象。然而我已经遗忘了,但会记忆起来的吧。有一天将来。我将要寻找光了,这是我的决定,我的审查把我导向的地方。

那基调是我很熟悉的,灰色的,寒冷的,我世界的基调。那奇迹,那渴望光却被杀死的故事,所有一切发生的语言。都如此相像。”我愿意告诉你真实,但只能通过欺骗的方式。“就像这样。

在那屠戮了人类并且将他们变得丑陋不堪的病毒蔓延到,生与死的世界中时,奇迹诞生了。在无穷无尽的孤独和流浪里,在充满了幻想的躲藏、警惕和自由里,他将看见人类在死亡边缘是如何行事的,看那悲惨的聚集地中所发生的一切人性,善与恶的考验,看那些被抛弃,被围立的人是如何地堕落的。他将看见那些异化了的人们,他们的放浪和他们的善良,残忍以及懦弱的悲悯。

我很可以说这是个没有自我的世界。因该说任何自我都是建立在罪恶上的。因为,自我需要隐蔽的空间,需要家庭的呵护,需要崇敬的目光,憧憬的向往;所有这一切都写满了罪恶。不要问我为什么,这是旋儿教我的,那是在全暗的时刻。在那个末世之中,那个诗歌和修辞学尚存在的最后一片保留地。

那背景是很雄壮的。有时是一个国家,有时是一对兄弟;然而我要说的还不在这里。

无穷尽的,一望无际的废墟。在画面还未被制造的时代,那想象是如此真实。他过得甚至有些愉快,那是因为这个废墟世界全属于他自己,别人无法生存的地方,他靠战斗和舞蹈生存了下来。甚至在某些偶遇里有着真正的友谊,因为共同面对着死亡,守护着对方的生命。在巨大的黑夜里,他不能点燃篝火,不能睡得很沉。但也有在巨大的森林里点燃篝火的,但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那时幻想与现实纠缠不清,游戏也混了进去。

比如说,一个传说,一个更加久远的世界里新出现的神话故事,类似于构造的那种。但那与修仙无关,与尘世关怀无关。恰恰是要破坏尘世的叙事。烟雨江南写得很差,我那个年代随便网上翻都有真情实意的作品。现在都是做作了,我也没看,自从高二之后。

在生与死碰撞的时刻,在濒临死亡的时刻,挣扎着,反抗着,天赋被唤醒了。那是来自深渊的旋律,如此美丽,澄澈,犹如天使遗留的光羽一般。那是在一场恐怖的战斗之后,或是无尽黑夜里的一次逃亡,或是被人类背叛的时刻;在那个时代是很需要牺牲个人拯救集体的。我设想的是极权主义的极致,而不是自由雇佣的后来世界。

那时一切景色和爱情是有意义的。遇见也是命运的安排。那时人们可以如此心安理得地谈论命运,神灵,天使,魔鬼。因为他们毕竟存在着。苦难里有着救赎,人也可以着上光焰。在人类的对立面里诞生出了原是自然的公主,复仇的女神。其实是一个小女孩的模样——因为那被破坏了的自然,所以被唤醒了的潘多拉——在某种意义上对应了中国人的凶兆预感。总而言之,带来灾难的洛丽塔。(那时我不知道洛丽塔是什么含义,就随便用了)。

在那个时代,这种形象是很迷人的,我说的是那种腹黑的文化。这种腹黑加中二的极致有可能就是我的洛拉。

主角是怎么与洛拉相遇并且伴随其右的,我怎么也想像不出来,至今无法构造这种奇迹般的情节。但是小约翰为我解答了,那是因为,洛拉观察了主角很久,于是相信他,并且在他将死之时,救了他。没有那种骑士救公主的情节!洛拉不是公主,不是人类意义上的,审美也是自然的。而流浪者,当然就是我啦!我甚至可以继续编,我被人类背叛,然后公主救了我。为人类效力的时间结束了,我发现了自然!然而终究是不可能的。我终究会像小约翰那样,感到那种悲伤开始侵入我的心灵,不再自由,只有痛苦。

这一切发生在末世剧场。

那调子是巴赫的G弦咏叹调。紫色的长发,苍白的脸,还有瘦小的身躯。她正弹着,在光从天空降下照临的巨大空地上。灰色的尘埃清晰可见地在白光里飘扬。我将要与死的化身战斗。这自然,然后我将真正地离去。作为真正的一无所有者。一切都变暗了,不再有美妙的旋律,不再有自由的孤独。这一切乃是必然发生,发生在那个我称为末世剧场的地方。人走进了深渊,去追逐不存在的光芒。

叔本华曾经为旋儿辩护过。一切人为的努力终将白费,那前方是无穷尽的黑夜。不存在任何希望,不存在任何救赎。

这便是我的梦,我的故事讲完了。

《小约翰》读后感(五):零维度的宇宙和晦涩百草园

读的自然不是57年这个版本,但出于私心,请让我把书评放在这本有鲁迅先生设计的封面底下。

我和鲁迅一样是在自己的百草园里长大的。在妈妈办公室门口的花园里,我就和小约翰一样,独自观察蚂蚁和奇怪的蜘蛛,给破损的石梯命名,所见的都是花草的画,所听的都是虫鸟的音乐。所以这种自然精灵的童话我尤其喜欢。

我小时候读过不少这类书,有一本美国人写的叫做《失窃的孩子》是孩子被换生灵偷走的故事,但和这本《小约翰》大不相同,作者一直在追溯,在寻找被换走的童年,想要回到混沌,太浅。比这个差得远。借用里面引用的诗:

The Stolen Child

by W.B Yeats

Where dips the rocky highland

乱石中,史留斯树林的

Of Sleuth Wood in the lake,

一块高地,向着湖心倾斜低低,

There lies a leafy island

那里一座小岛,岛上枝叶葱葱,

Where flapping herons wake

一只只展翅的苍鹭惊醒,

The drowsy water rats;

睡意沉沉的水耗子;(咦哈哈哈?)

There we've hid our faery vats,

那里,我们藏起了

Full of berrys

幻想的大缸,里面装满浆果,

And of reddest stolen cherries.

还有偷来的樱桃,红红地闪烁。

Come away, O human child!

走吧,人间的孩子!

To the waters and the wild

与精灵手拉着手,

With a faery, hand in hand,

走向水边和野外,

For the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

这个世界哭声太多了,你不懂。

不过小约翰不是被偷走的故事,比这个高得多,是出走的故事。《小约翰》是一部奇书,前部分(穿凿出现之前)都是童话,拉封丹式的寓言。越往后越冷,“虚无”、“僵死”、“痛苦”、“蠕动的人堆”取代了“旋花”、“蟋蟀”、“土拨鼠”。它是一次自我意识的生长成熟的心之旅,但不似《悉达多》,《小约翰》离我们更近,因此更让读者受冻,看完便难过。

这里面仿佛只有小约翰一个人有意识,在成长的,其他人的一切行为、回应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他们是虚假且不存在的敌人、批判对象。而我们根本无法感知到人群里其他个体的想法,世界只是他意志的一个表象。

0「旋儿」

我们都读过一点小约翰的,至少读过「旋儿」,旋儿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我们稚嫩时代阅读的童话中,是最美的、最纯真的童年。像在河流浅水处翩跹起舞,伴着汩汩泉水沉沉睡去Moonchild(月之女),啊当然旋儿不该有性别的。

这里我还想谈谈“变小”:小约翰和旋儿在一起时,可以睡在羊齿草丛下,枕在兔子身上,这样“变小”的设定在童话中尤为常见,有骑鹅的尼尔斯,“以碗为船、筷子为桨、针代替刀、麦秆代替鞘”的一寸法师,辉夜姬,桃太郎(日本人尤其爱呀) ... 童话中的儿童视角不仅仅是出于体格的考虑,因为放大的不仅是观察的世界,还有我们观察世界的五感。当小约翰躺在山冈上时,他在感受而非测量万物,处于与自然相连是一种懵懂的混沌状态,这是初始的幸福谐和。童话强调“小”的力量,因为它能比喻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例如月亮会跟着我们走,海水捧起来就失了蓝,当我们变大了,就发现不了这些了。就像成年后回到儿时的花园便惊叹,是怎样一个小啊!

1 妖精的王(L:我理解为旋儿本身)颁给小约翰“我们这一党的表记”——“能开一个金的小箱,藏着高贵至宝”的钥匙。承诺只要长久地、热心地做它们的伙伴,并且忠诚,就能寻到幸福。(L:旋儿把约翰领到了一个“幻惑之乡”,那里当然是远离都市,但又不完全是自然,动物在那里具有意识,同时兼备“集体人”的属性,小约翰在其中却是最“无知无识”的,被旋儿领着漫游。“漫游”是与世界进行绝对运动,自身是静止不变的,而“不变”正是妖精追求的。妖精的、初始的幸福。)

2 动物的舞会,小约翰看见蜥蜴与蛤蟆笨拙的舞姿发出哄笑,遭到了“到处是仇视的眼光”、“音乐暗哑了”。旋儿:“是呵,如果从人类中教育出来的,就那样!”(L:小约翰纵使他是孩子,也粘有人类的坏品质,不认真,娱乐心态,对“异”的嘲笑。)

3 伴侣被人类捉去的火萤:“唉唉,什么时候我才能蓦地离开这空虚的生活,飞到那引诱着招致我的她那里去呢?”(L:人类的恋情是相互需要、温存,追求融为一体的,被抽离即带来不完整的空虚。)

4 与旋儿交好后,“这一切于他(小约翰)还很生疏。他感到莫可名言的幸福,然而怕,他的幸福是笑话。他做梦么?”(L:天呐,是我!!)

5 在学校受责罚,“他几乎想不明白,怎么一个妖王的朋友现在须负做算术和变化动词的义务了。”(L:与“人的义务”、人类世界开始割裂,还有后面的出走。)

6 金虫:“妖精无用,总是单纯为了自己的快乐飘来飘去——而我辈,尽着自己的义务,永是追求着食物,只要能吃多少,便尽量吃多少的。”(L:金虫的意象再明显不过了,何以“有用”,何以“义务”,都是庸碌不自知。)幼小金虫请教早他一天的前辈:“我先不知道,这里我必须怎样开头。做金虫是应该怎么办的?”“好好听着罢...金虫生活的最要义是大嚼。离此不远有一片贵重菩提树林,那就是为我们而种的,将它竭力地勤勉地大嚼,是我们所有的义务。”(L:“大嚼”在我听来倒像是一种消费主义,破坏性的,菩提树林为我们的消费而种,若是树被“嚼”完了,履行义务的激情何处释放,怕是要转向“嚼”自己,但那时下一代金虫的事了。)长辈大声说:“你的前面有一整夜,不要耽误它。你吃得越少,祸事就越多,会被蝙蝠吞掉的。... 记着罢!正经生活的本分!”(L:比自己做牲畜还要可气的是让别人也做。早一天的金虫没有尝试过别的事,便懒惰勤奋地接过了“大嚼”的旗帜,让后生也挥下去。)

7 和平蚂蚁/战争蚂蚁:“大家觉得这特别,并且就因为这原因,大家开始将它咬成小块了。... 我们有最初的头颅,我们才是真正的和平蚂蚁。因此把其他十二个自以为有真头的部落摧毁,屠戮了。”(L:政治写实,这就是今天蚁吃蚁、人吃人、渴血又糊涂的社会,“很美的可以赞颂的军事”。)

8 旋儿:“我们也见过人类了,你为什么不也讥笑他们呢?”(L:旋儿不是彼得潘,他带走小约翰并不是为了去“无忧岛”,“无忧”也是庸人喜爱的,旋儿则是站在人类的对立,是“全无”,对“有一点”、"有部分"无情嘲讽、批判,旋儿对“人类性”残酷,所以小约翰哭。)“什么是谐和,旋儿?”“这和幸福是一件事。一切都向着它努力。... 人总因为他们的笨拙,把它惊走了。”“我会在你这里得到谐和吗?”(L:生在人类中是个恶劣的开端,它恶劣不仅在于那些带来错乱、纷争的品质,还在于它容易迷惑,无法从自己身上得到谐和。我们能指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幸福吗?想依赖又摆脱不了猜忌,结局只能是damp with expectancy...)

9 旋儿:“一切的动物,凡是在夜间彷徨的,正如我们一样,是太阳的孩子。 ... 一种不知不觉的记忆,不能抗拒的冲动,向往着发光的一切,向那警起他们而他们所不识的大光的幻象那里去。”(L:还是刚才的问题,原来叫“太阳的孩子”吗,名字倒美。旋儿“全无”,所以没有轻重可言,不需要“寄托”自己,也不会由于太沉而下坠。飘来飘去的妖精,他想小约翰也飘来飘去。)“上帝是一个可笑的幻象,一盏大的煤油灯,成千成百的飞虫在上面无助地粘着。”(L:上帝、偶像、伟大...凡我们热衷崇拜的,都会幻灭。只需要向太阳祷告,若太阳是我们是父,那便是向自己祷告。)

10 鬼菌,有几个聪明的人以为是一种香菌,而小约翰却学到一个更好的:“那是烛。在沉静的秋夜燃烧着。”(L:自然的本能教给他诗意,和形而上。)地星:“扬尘是最高的生活目的。生活几时,就扬尘几时,是怎样的幸福呵。”(L:又一个金虫,到处都是漂亮的、诱惑的、害人的菌,他们不能要求更多的幸福了。)

1「将知」

将知,(Wüsstich,意为“我将知道”,这个名字翻得特别好)总是伴着小火光,可能是一种不完备的“盗火者”的象征。

1 蜘蛛圣书,“这不合你的耳朵,这仅是为了十字蜘蛛的。”蜘蛛英雄涂鸦泼剌在别的物种眼里又是剽悍和卑鄙的怪物。(L:每一种有意识的生物都会想要知道,但是只具有单一、局限的视角。人因此寻不到普世价值,也没有解释一切的大真理,大太平。)“人类的书一旦寻着,... 凡是于我们显得明的,将是黑暗,凡是于我们显得幸福的,将是忧愁。”(L:知晓的越多,眼前的幸福会越显得虚幻,不堪一击。小约翰是人,旋儿给的、纯真的梦和故事没法满足他,但是一旦开始追寻,离追寻之物就远了。)

2 小约翰失了旋儿(或者说越过旋儿)后,待在人群之中“并无不舒服。他觉得完全安宁了。”(L:在友爱、亲密中寻求联系,渐渐庸俗化。变得沉默,很少疑问了。)

3 荣儿。教他爱人类,这样是“正当”的。(L:荣儿只是一个普通姑娘,这个后面会说,可小约翰刚从“初”的混沌中离开了,被赤裸着抛回了人类世界,荣儿是他对旋儿——华美生活的依恋的投射。这种错认不会长久。)

4 小约翰说圣经:“这本是不够的,否则人类就安宁和太平了。”(L:宗教不是最终的书。)

+∞「穿凿」

穿凿相貌更像鬼,因为他更加残酷可怖,他倒立、翻跟头,永远在讥笑、揶揄、嘲讽,将那些小约翰觉得美的表象一针见血地戳破,是个幻想“毁灭者”。不断弄疼、批判人,挥着鞭子叫人思考。一切或全无(Alles order Nichts)是穿凿一直念叨的,在求知的路上任何一个学到一半的人都不会得到救赎,可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怎么能知晓一切。既然永终是唯一的终点,那注定没有谁能在生前见到真正的谐和/幸福。这个事情想起来就可怕,所以穿凿让他一直追寻,一直思考,而不要对此发出痴呆的疑问,来逃避这种思考无用的茫然。

1 穿凿:“将知最大的缺点,就是他完全不存在!”(L:将知更像是小约翰的独白,求知的萌芽,“无意识”开始粉碎,即是对旋儿不自觉的背叛。)

2 穿凿:“我向来是不喜欢睡觉的。一个人应该永远醒着,并且思想着。... 人需工作、思想、寻觅——因此他才是一个人!”(L:思想是人类的第一要义,这不也是金虫吗?人也是虫,思想科,工作属。同时注意到,约翰在穿凿这里是一直被提领着,“不能抵御的威力、压制和强迫,不知不觉地降伏了”,在旋儿也是提领,不过是用甜美的故事和糖,小约翰总是“你要带着我”、“在你这里...”,他一直是被推上路的,也自愿的。)

3 参观怪物般的城市、蚂蚁堆般的人群。穿凿:“所以人都有所奔波,有所寻觅,但寻觅什么?谁也不知道。... 只有不断寻觅,这是正当的。”(L:“正当”再次出现,是什么?一种戒律?前例?当一群人遇到穿凿时没有一个人看见他,集体盲从。而当他们独自面对穿凿时就没有参考,没有“迹”可寻,不得不被去思考。)

4 永终。“眼睛里并不残忍,也无敌意”(L:永终是死,却是整个故事里最温和的,他像生出我们的母亲(混沌)一样接纳我们,旋儿占据他,穿凿要求他,只有永终拒绝牵引他。)

5 号码博士,穿凿的学生。穿凿:“科学和人类的尊容是高于一切的。... 他就将平常人的小感触,为了那大事业牺牲。”“旋儿是从来没有的,只有人和号码。”(L:号码博士以非人的姿态观察人,杜绝了一切同人类的相关性,学习、研究、记录,在迫近“真相”,却离本质越来越远,所以小约翰痛苦,而号码博士满足。但是科学是帮助我们脱离兽性的方法吗?非人就是超人吗?用经纬元素命名真的比“毛虫库”美吗?用天文替代神话,用达尔文蔑视品格真的是进步吗?号码博士用数据测量即满足,他得到的不过是度量视角下的毫无灵性的世界,愈清晰,也愈空洞。)

6 大光。约翰问是否存在照着我们,值得追寻的大光,穿凿:“...那是世界们,既无上,也无下。... 你以为有一个上帝或者那样的东西,乐于在这里似的地上,来主宰这样的废物们吗?”(L:这里特别重要,穿凿否认了一切伟大,否认了将小约翰骗过来的智慧之书。小约翰难以接受渺小和无意义,想要抓住什么,或者相信什么伟大来抬高面前的卑贱,但穿凿还是毫不体恤地,用非人的宇宙观,类似“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将他粉碎了。但是做过了金箱子、智慧书的梦就不能回到做梦以前,小约翰回不到如无知无识的孩子那样无所不知的状态。要强,只有继续学。)

7 痛苦。“他的梦还是永永引导他重到他先前的生活去。... 他仅知道他的神往和痛苦,较胜于他现在的空虚和僵死的感觉。”(L借鲁迅先生的话:“他寻觅光明,越长久,而他的周围却越昏暗。凡他所学的一切的开端,是很好的,——只是他钻研得越深,那一切也就越凄凉,越黯淡。”)

8 造物主。穿凿:“这工师,对于他所做的一切,却是狡狯的。... 人们就和孩子一般耳聋和昏聩。但玻璃是脆的,粘土的软的,谁造了人类而不计算他们的昏聩,便如那等人一样,用玻璃造兵器而不顾它会粉碎,用粘土做箭而不顾它会弯曲。”(L:人一知半解,是注定要粉碎,要弯曲的。造化不对我们负责。)

9 回乡。小约翰过去爱着家里的地毯,熟悉它的花纹。“奇异的花纹诧异而无情地凝视着他。”

10 反抗。小约翰第一次反抗穿凿,阻止他解剖死去的父亲。“不用。约翰说,他的声音响得神如一个男子。”(L:他变成约翰了。谁也不能带领他了。穿凿消失。)

∞「约翰」

1 再见旋儿。“他也愿意升腾,像先前一样,像在他梦里一样,飘到那里去,然而大地擎回他的脚。”(L:约翰早已不是“全无”了,他的追寻和担的痛苦使他重。)

2 真理/智慧。“谁希望认识我,他从自己抛掉那名字,而且听着自己。”(L:最后出现的“比人更进,比神更好”的东西,与其说是真理/智慧,更像是一个自我的声音,因为他的出现须得用“不能领会的泪”、“没有懂得的爱”来换。这里我想起《过客》里的“眶外的泪,皮面的笑”,过客不断向前走,找的也是这样一个能听到自己声音的地方。)“他的眼光里是无穷的温和的悲痛。约翰从来没有在别的眼里见过。”(L:痛苦好,痛苦是必然,温和的痛苦又最好,注意是温和而非温顺。)

3 火云。真理/智慧乘着火云而来,那是一切开始前小约翰询问:“我能飞到那里去吗?”的地方。

4 选。一条通向旋儿和大光的路,一条人性和他们悲痛的路。“... 那是我的路,并非 所熄灭了的迷光,到是我将和你为伴。”(L:真理/智慧是约翰的同伴,而不是再能领着、教给他的人了。第一次,约翰有了自主权。约翰选择后者,因为旋儿华美,但不是他,他所追求的不是任何大光,而是成为自己。这样,小约翰的旅行结束了,约翰的苦行开始了。)

蚕茧与坟墓

金子美铃

蚕宝宝要到

蚕茧里去,

又小又窄的

蚕茧里去。

但是,蚕宝宝

一定很高兴,

变成蝶儿

就可以飞啦。

人要到

坟墓里去,

又暗又孤单的

坟墓里去。

然而好孩子

会长出翅膀

变成天使

就可以飞啦。

约翰最后踏上通往自我的窄小的路了,当然也通往坟墓,不过去坟墓是不需要路的,因为他在跑,所以一定会被坟墓赶上(L:咦阿多尼斯?)阿多尼斯的诗里路是懦弱的,因为没有一条路敢通往故乡/未来/幸福,那约翰最终能去哪?他最后会变成“不再与命运抗争、不再感受到痛苦,脸庞放射出智慧的宁和的河边船夫”吗?一就是全,全就是一;一就是我,全就是宇宙。即 → Keine Alles,kein Nichts.

......

......

......

鲁迅先生的译文半白话,我难免有理解错误的地方,至于对故事本身的理解,受限于我自身的经历和智慧,就更浅薄了。我还读,两年、五年以后可能还会写。

(L:我很难下笔的,因为一旦开始,要说很多很多才能满足,才能把感受说得清楚。但是灵感比逻辑更宝贵,所以想一点写一点,结构之后再调整好了,或者写完太累不调了,我读着欣喜,写着痛苦。唉做我的读者真辛苦。有短评说“这个童话的结局不能带给人希望”,带来智慧难道不比带来希望更珍重吗?抛出一个漂亮的大光,难道蔼覃和鲁迅先生想让我们做粘着的飞虫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