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正常人类研究所读后感精选

不正常人类研究所读后感精选

《不正常人类研究所》是一本由[日]冈田尊司著作,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正常人类研究所》读后感(一):磨掉性格的棱角

人格,是一个人的品性与气质。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我们也没有必要强行改变我们的人格。但“人格障碍”是过了度的人格,会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所以人格障碍必须纠正,也是可以纠正的。

成功克服了人格障碍的人会散发出无穷的人格魅力,成为一个更“淳厚”的个体。周围的人对他们的评价会不断提升,而他们也会生活在信赖与关爱中。反之,要是一个人在没能克服人格障碍的情况下长大变老,就会被周围的人嫌弃,就算与他人构筑起了人际关系,那种关系也只会流于表面。真正可靠的人会离他们而去。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孤家寡人。

所以,“不正常人类”们,不要放弃你自己哟,人生路上跌倒了不要紧,多爬起来一次就行了。

《不正常人类研究所》读后感(二):有没有听说过自恋其实是一种病?

太过重视自己、容易受伤、无法信赖他人、不会爱……这些人格障碍的特征,其实都源自“自爱的障碍”。

何为“自爱”?说白了就是“爱自己的能力”。这是人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碰到不顺心的事时,正常人不会随随便便绝望,或是去寻短见,这正是因为我们有这种能力。

不幸的是,要是“自爱”能力没有培养好,一个人就无法好好保护自己。特别不“自爱”的人碰到一点小事都会伤害自己,甚至了结自己的生命。有健全的自爱能力的人完全无法理解这类莫名其妙的行为。有很多人误以为他们是在作秀。然而,对有“自爱障碍”的人而言,“活下去”才是莫大的磨炼,才是痛苦的修行。

我们都需要“自爱”,但又不能过度地“自爱”。这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看完本书,你或许能找到这样的“平衡”,即便找不到,也不要着急,至少你跟自己的内心做了一次深层次的交流。

《不正常人类研究所》读后感(三):当今社会,“信任”二字好难。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最大特征,就是“对他人的冷酷压榨”。患者舍弃了对他人的同情心,损害他人利益时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他们认定,旁人总会背叛自己。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也有类似的倾向。偏执型患者不敢相信他人,却又渴望去相信他人,内心充满了纠结,于是便催生出了一系列纠结的行为。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字典中,早已没有“相信”二字。

由此看来,当今这个视“信用”二字为浮云的社会,充斥的岂不是都是“反社会”不正常人类?从公司到家庭,到个体,但凡逮到一个机会,谁又不在压榨谁呢?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极端的案例吧。被压榨久了的会反抗,压榨惯了的已经“病入膏肓”。

为了防止自己在他人背叛时受伤,他们打从一开始就不会相信他人。先下手为强—他们甚至会为了钱出卖对他们深信不疑的人。他们认定,若能泰然自若地背叛他人,他们就算是修成正果了。而他们也觉得这样的自己才最为强大。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吧。

《不正常人类研究所》读后感(四):12种人流特型剖析

根据人的性情分类,大抵每个人都存在各种心理疾病隐患。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在身边人中一一对号。

先拿自己说,分别有书中的自恋型、偏执型、依赖型、强迫型“不正常人类”特性。因为偏向于此,并不是重患,并没有书中一些代表人物典型。作者也告诉我们,所有的特性都是统一体,在此基础上,组合成我们本身的人,这样生活载体特性促进我们去完善,有的人会偏向某个特性过于极端,会成为某种代表,但大部分还是各种特性组合。

面对自己的自恋型特性,作者给的建议是尽量选择倾听,多向他人学习,找一位接触的管理当人生伴侣,学会与人合作。面对依赖型,作者说要学会说“不”,大胆表达自己感受。这样避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同时对于强迫型,要学会休息,降低标准,享受生活。

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是万千的载体,人与人之间有各种不同,要有包容之心存在。所以,并不是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特性要去改变,在不影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只要你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就坚持即可。而要与身边人如何相处,就要反思自己的特性是否需要改善,多加沟通,才能少有各种特型之间的摩擦。

《不正常人类研究所》读后感(五):我们都是孤独的

“人们都无比孤独,都很容易受伤,心中都无比空虚。有些人只能埋头于某件事中,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可他们也十分畏惧自己抽身而出之后,空虚会卷土重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如过去那般稳定了。不少人为孤独与空虚发愁,却也时常因人际关系受伤。有些人明明很想与他人亲近,却无法与他人建立起联系。有些人渴望去爱,却无法对他人推心置腹。人际关系的种种问题,更加深了现代人的痛苦,及日常生活中的不安与不快。”

其实,痛苦与蔓延在整个社会的问题背后,都有一个共通的背景——那就是在现代人中极为常见的“人格障碍”问题。换言之,只要我们能充分理解人格障碍,“现代人为何容易受伤”、“现代人为何如此空虚”、“现代人为何如此痛苦”等问题的本质都会浮出水面。

看完本书,也从某种层面上理解了周围一些“奇葩”的行为习惯,他们有的只是想得到更多的关注,有的只是占有欲强一点,有的只是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我们还是能够找到拯救自己,拯救周围人的方式,至少找到适合自己的“活法”。毕竟现代社会压力如此之大,有点“病”是难免的。重要的是,我们还是能够正确面对,找到方式。

好书一枚,严谨,还有意思,同时带给我不少思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