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秦帝国(套装全6部11卷)》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秦帝国(套装全6部11卷)》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秦帝国(套装全6部11卷)》是一本由孙皓晖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9.0,页数:4268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秦帝国(套装全6部11卷)》读后感(一):大秦的先进性我们也许现在都比不了

一个帝国的崛起总是充满了血于泪,在制度上高于六国,在管理上高于六国,才能统一中国。在法律上虽然很严酷,但是他做到了真正的依法办事,令行禁止。做到了民不许扰官,官不扰民。高效的办事效率,甚至是我们现在社会 都无法比拟的, 她的封建模式汉朝又花了100多年才真正学会,大秦,一个伟大的帝国。

《大秦帝国(套装全6部11卷)》读后感(二):势者时也

用小说的方式写历史,个人很喜欢。

从秦孝公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转折点,商鞅变法为这个转折点做了强有力的铺垫。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奴隶制从此废除,统一度量单位。

当年在历史课本中对商鞅的评价并不高,但作者对商鞅有极高的评价,是中国大一统的规划师。目前看到第二部,期待以后的故事。

《大秦帝国(套装全6部11卷)》读后感(三):从变法来看战国

全套再刷一遍。战国的发展进程中变法是很内核的要素。一波一波变法浪潮推动着大时代和战国七雄的进程。

第一波变法代表人物是李悝、吴起,李悝推动魏国变法,几十年魏国如日中天,一家独大。吴起推动楚国变法,未竞蹦卒,三分新七分旧的楚国,谁也不敢小瞧。魏最强。

第二波变法,代表人物是商鞅、申不害、齐威王邹忌。商鞅变法是战国变法经典,变法彻底,建立有法可依的法律制度,变法二十余年,秦国从卑秦变虎狼之秦,国富民强军无敌。申不害主持韩国变法,以术为主导,韩国一度变成“劲韩”,魏韩之战,申不害死。齐威王邹忌变法,齐国一跃成为和魏国比肩的强齐。秦、魏、齐最强。

第三波变法,代表人物是赵武灵王、苏秦、乐毅、屈原。赵武灵王以胡服骑射为主导,赵国不声不响成为了一时代仅次于秦国的强国,君明臣贤,成为山东六国对抗秦国的顶梁柱。苏秦齐国变法,收缴贵族封地,效法商鞅,被刺身亡,一度又使齐国强大起来。乐毅燕国变法,君臣一心,后来乐毅连破齐国七十座城便是最好的写照。苏秦张仪纵横捭阖战国七雄。秦、赵、齐最强。

第三波变法结束,秦国韬光养晦,吕不韦奇货可居稳定政局。紧接着,嬴政带着他的将军王翦和蒙恬登上了灭国大战的历史舞台。

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在战国大争之世熠熠发光。

《大秦帝国(套装全6部11卷)》读后感(四):这套书前两部能给3星,之后的最多能给2星

笔者从初中起开始看历史小说(如果《三国演义》之类的也算历史小说的话那就从小学开始了),到大学进入历史系,看了也有不少套历史小说了。

这套书在我看来算是我看过的历史小说中比较平庸的一套,不知道是如何能达到9分左右的高分的。

第一部吹捧商鞅,大力宣扬军国主义,想用“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来煽情,但用的地方太多反而画蛇添足。

之后又是极力褒扬法家,极力贬低儒家,仿佛中国的文化核心一文不值似的。

这内容简介看得也很尬

总的来说,本书延续了建国以来评法批儒的偏见,认为法家刚健有为、促进发展、值得学习,认为儒家畏首畏尾、阻碍发展、需要排斥,这纯属不懂装懂。

但法学教授,总要为自己代言嘛。

《大秦帝国(套装全6部11卷)》读后感(五):《大秦帝国》:历史的眷恋与原典的启蒙

《大秦帝国》的妙处是,将凌乱分裂的战国史料,构建起一个大气磅礴的完整的版图框架,并按照血与火精神引领的秦国视角,从地域边缘勾勒出那个庞杂时代的中原诸国活生生的英雄、学者、君候们的生动面孔。墨家杀手阻击商鞅、张仪骂晕孟夫子、李斯的黑化等章节,很见想象力。

作为小说,它的人物塑造、故事性、思想的分析等都有很强的感染力,能让人们对先秦历史产生深深的向往。

这套书深刻影响了我后来大约十年的阅读走向,我后来兴致勃勃集中阅读先秦的书,比如《商君书》《墨子》《管子》《晏子春秋》《战国策》《孟子》《荀子》《韩非子》《庄子》《列子》《吕氏春秋》《周易》《诗经》等,还认真通了一遍《左传》《资治通鉴》《史记》。

从小说链接到原典,这里要感谢作者的启蒙,原典让人看到更原始更丰富更真实更深刻的思想。

正是一本薄薄的《商君书》,将《大秦帝国》中极力塑造的商鞅形象给瓦解了、给推翻了。

相比于《大秦帝国》塑造的“极心无二虑”的伟大形象,《商君书》呈现出商鞅“极权无二虑”的愚民弱民的手段与机心,作为秦制的最初制造者,深远影响了两千年的中国,其塑造的奴役之路,许多人仍然不能自悟。 《大秦帝国》塑造的法治思想有其蛊惑人心的一面,但其实其基础是君权,与现代法治是两回事。此外,书中高扬法家而压低儒家,也是传统的儒法斗争路线的故事化呈现而已。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是作者所不及的。 鲁迅讲过一段有趣的话:“殊不知我近来倒是明白了,身历其境的小事,尚且参不透,说不清,更何况那些高尚伟大,不甚了然的事业?” 对于刚发生的身边小事的叙述,不同的参与者会讲出不同的故事。对于久远的庞大的历史,更会诞生不同的叙述文本。 希望更多人能系统地读《大秦帝国》,也希望更多人能因此受到触发去读更多原典,读到更多视角的历史读物,读到希腊城邦,读到荷马史诗,读到陈寅恪,读到茅海建,读到杨奎松,读到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