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秦帝国(精华版)的读后感大全

大秦帝国(精华版)的读后感大全

《大秦帝国(精华版)》是一本由孙皓晖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4.80,页数:16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秦帝国(精华版)》读后感(一):大秦帝国

提起秦,都会在第一时间想起嬴政,大家对这位“始皇帝”至今都是褒贬参半。 当然,这些都是对“秦”的片面理解。 有幸拜读 孙皓晖 老师的《大秦帝国》,了解整个大秦帝国的整个演变过程。 南怀瑾先生对此评价说,“孙先生的巨作站在自己国家民族的立场上,有名有据,这样的学者独立而不倚,了不起!” 作家二月河这样说,“且不说作者十几年潜心创作的执著精神,单看《大秦帝国》所蕰涵的丰富的文化含量、所立足的文明史的创作高度,就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部经过认真研究、思考、沉淀而完成的作品,也是一部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 李荣胜表示:“《大秦帝国》的问世,彻底颠覆了‘暴秦说’,是一次有根有据的翻案。”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强大王朝的兴亡生灭过程;来见证一下,这个朝代对后世的影响。

《大秦帝国(精华版)》读后感(二):喜欢看历史小说的你,一定不能错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读完《大秦帝国》,我受益匪浅。

比起枯燥的历史著作,更喜欢轻松有趣的历史小说,比如《大秦帝国》《明朝那些事儿》,还有陈舜臣老师的一系列。可能有些人觉得不够专业真实,但是能读进去的书就是好书。

《大秦帝国》电视剧曾经风靡一时,不爱看电视剧的我当然选择看原著了,这套精华版深入我心,非常喜欢。

宋神宗在为《资治通鉴》御制序言中所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我们读史书的目的,就在于“畜德”,提高自己的智慧和修养。

中国

《大秦帝国(精华版)》读后感(三):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群雄逐鹿、群英荟萃的时代,也是可考证、存有大量史实证券的时代,但作为中华华夏文明发源一直以来却没有得到多数人了解,这就是孙皓晖先生创作这套《大秦帝国》的原因。

大秦帝国之前的版本一共有六部十七卷,而这次孙皓晖先生所出的精华版将全部内容进行了整合与压缩,直接改成了五册。十七卷对于很多读者来说或许会要花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才能阅读完,但五卷的篇幅,一个来月就可以轻松看完,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虽然部分情节有些不太完整,人物立场变化交代不太清晰,但故事主体脉络还是完整的,阅读起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对于历史小说来说,作者肯定是会有倾向性的,如同三国演义的蜀国与诸葛亮,大秦帝国也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核心内容,那就是秦国与商鞅或者说法家学派。

秦孝公是秦国由衰转盛的关键人物,在秦国最为危难紧急的时候接手。六国谋秦的重压,多年征战带来的国力积弱,但是秦孝公没有选择坐以待毙,他选对了人,也就是商鞅。

可以虽然在全套书中的篇幅不算多,仅仅只在第一册有很多关于他变法之种种细节,但他的成就和影响一直在后续内容中都偶有提及。看得出来孙皓晖先生是非常喜欢商鞅的,可以称得上是商鞅的粉丝了,无论是他的法家学说还是商鞅的人品、气节,称得上一位伟人,不夸张的说,他就像是一个最终取得了成功的诸葛亮。

这样的描写与我之前所认知的商鞅是有一定出入的,但也不能说不好吧。这样的商鞅更像是一个理想的人物,一个秦朝崛起的标志,作为科普向的历史小说读物,一个适当的历史偶像是可以帮助更多人对于这个时代、这段历史产生共鸣与向往的。

但纵贯全书我最喜欢的人物却不是商鞅而是苏秦,书中的苏秦既有兼济天下的大智慧,也对自己的朋友张仪、亲人兄弟照顾有加。他比起商鞅倒更像是一个更活生生的人,有着有才之士的气节,也有着不同于庸才的远见。

秦朝相关的历史读物对比于其他朝代确实不多,但这个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却对我们中华文明的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对兵马俑、秦始皇陵的新发现而心潮澎湃,不如回到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看看那时的秦国如何走向争霸之路。

《大秦帝国(精华版)》读后感(四):大秦帝国——强势文化的精神

说起历史上的秦王朝,我们都知道它是中国大一统时代的开端,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印象还有它的“暴虐苛政”。 秦朝在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制多民族政权,从统一到秦二世灭亡只有十五年,秦国像一颗流星在历史的长空转瞬即逝。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个王朝的另一段漫长岁月。也就是这个曾经从贫穷弱小的诸侯国变为一个横扫天下的无敌强国的历程。 秦朝由弱到衰的历史过程是一个生灭兴亡的蜕变之旅,它还体现了一种不可磨灭的生存精神,也是我们中华统一文明的精神源泉。 这种原生文明所蕴含的奋斗精神和生命张力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这个地球上,只有中国人创造的原生文明在自己的国土上绵延不断地生存发展到今天!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秦王朝逆袭的艰辛和不易。 由西北大学特聘教授孙皓晖历时16年完成11卷本500余万字的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全景式还原了秦一统天下的全过程。 一个帝国的建立,需要前后几代人的前仆后继。破旧立新需要勇气和魄力,多少能人志士在这场风云变幻中贡献了自己的旷世奇才! 秦孝公继位,广招贤才,卫鞅变法助秦国崛起; 秦惠王启用张仪、司马错,连横六国,取巴蜀粮仓; 秦昭襄王文用范雎远交近攻,武用白起伐楚、破赵; 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力战群雄,在短短数年间崛起,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在书中回顾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乱世之中“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万众一心,也可以感受到为了施展抱负,忍辱负重的赤子之心。 这些人的故事里有感天动地的友情,也有生死相随的爱情;有一心孝国的老臣,也有力挽狂澜的后生;有怀才不遇的蛰伏,也有忍辱负重的屈从。它让我们看到从百姓到天子,从街头到战场一幅幅人间众生相。 在这部小说里,我们见证了秦朝虎狼之军的威风,也更加能够体会到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之重。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重读这段历史都会有不一样的认知和收获。 我个人感受颇深的有如下两点: 1、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具有才能还要懂得顺势而为。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我们不仅要善于观自己,还要善于观天下、观天下。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人要成事,缺一不可。 2、创新就意味着摒除旧的羁绊。首先要直面现实,才能发现痛苦。当你觉得痛苦无法忍受之时,改变才会真的发生。越是切肤之痛,越能够让你激发改变的斗志。所谓不破不立,直面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首要环节。 如果你也想近距离感受秦王朝曾经的雄风,不妨翻开这套《大秦帝国》,相信定能收获到不一样的体验。

《大秦帝国(精华版)》读后感(五):让结构更紧凑,主线更明晰的精华版助推波澜壮阔的大秦帝国历史的流传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攻下齐国首都临淄,统一了华夏大地,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王朝——秦朝。虽仅历十五载,秦朝却是中华文明的正源,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与经济的交流。作为战国时期称雄的七国,为何笑到最后的却是起于西部边隅被其余六国鄙夷的秦国?孙皓晖的长卷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给了我们答案。

《大秦帝国》是孙皓晖先生于1992年开始动笔,经16载苦心坚持写成的历史巨著,讲述了秦国自少梁之战后仓促即位的秦孝公至始皇帝一统六国这一段时间的历史,梳理了秦国是如何从困居一隅的蛮夷逐步变革为一统中原的正统王朝,谱写出一曲“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豪迈壮丽的帝国奋斗史。

《大秦帝国》共六部11卷本五百余万字,由河南文艺出版社于2008年首次出版发行,一经问世即好评如潮,后经多次再版,仍旧热度不减。读客最近推出的这版《大秦帝国》是精华版,是对全本的去芜存菁,总共五卷,一百二十余万字。相较于全本,精华版的结构更加紧凑,主线也更为明晰,让读者们能够更加明了地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战国称雄的七国,为何笑到最后的却是起于西部边隅的秦国?在书中,作者回答道:秦朝最终能“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框持以鞭答天下,威振四海”的原因在于秦献公之后六世明君所造就的秦帝国“综合混一的强大国力……人口众多、农工兴旺、府库充盈、甲兵强盛、民勇公战。”“有此五者,堪称强国。”

作为历史小说,《大秦帝国》中的很多描写其实都带有作者的思想取向和个人见解,如对商鞅的车裂,作者认为这实际上是秦孝公死后秦国权力核心斗争的结果,以及与其他国家外交周旋的需要。对于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商鞅描述成造反者的论断,作者并不以为然,而认为商鞅并没有造反,并坚定地说:“我坚信这就是真实的商鞅!”(所幸秦孝公和商鞅死后,继位的赢驷铁腕平定了甘龙等老世族的作乱,继续维护秦国新法,才不至于让商鞅的变法功亏一篑。)又如《史记》对秦始皇嬴政的刻画,作者以为有小丑化的嫌疑,而并不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暴君。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反思历史的角度。

本版虽是删减后的精华版,却可称是去芜存菁,不仅使全书的结构更加紧凑,主线也更为明晰,也让秦国几代君臣上下同心、锐意进取的形象跃然纸上,便于读者对那段砥砺奋发波澜壮阔的历史更好地把握。“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