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庄子四讲》读后感精选

《庄子四讲》读后感精选

《庄子四讲》是一本由[瑞士]毕来德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0元,页数:1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庄子四讲》读后感(一):一个如何运用身体的机制研究

总得来说,这本书从研究庄子的角度揭示了人的身体是如何运作的,从静态机制到动态机制,低级机制向高级机制的转移(低级机制是人的意识,高级机制是人的身体)。

很多观点和波兰尼的默会知识是相通的,也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有相通之处。

题外话:

曾看到翻译弗里德曼《价格理论》的陈明衡先生的几个贴子,有共鸣,贴到这里。

1、 最近在读一本《庄子四讲》,作者瑞士人,真是妙!短短130几页书,一种全新的感受。包括阅读经典的方法、翻译的方法等。读了两遍还是不过瘾。

http://user.qzone.qq.com/1113254517?ptlang=2052&ADUIN=4752835&ADSESSION=1314610400&ADTAG=CLIENT.QQ.3067_FriendInfo_PersonalInfo.0

2、这是我初次尝试翻译。其中寄托了多重的学习目的:一是经济学理论,二是英文,三是中文表达。我深切体会到:翻译是一种深度学习。觉得自己从来未曾读一本书如此深入,如此用心专一。因此,当我读到下面这段话时,深引为同感:“没有任何研究方法、任何学术规范会像翻译那样,迫使我们如此全面审慎地考量一份文本的所有特点,包括它的架构、节奏、语气,等等,——而这些也都一同决定了文本的意义。我甚至认为,一种不曾经历翻译之考验的诠释,必然是主观而片面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0hka6.html

《庄子四讲》读后感(二):哲学家庄子

这本书很薄,开本小,不占地方,携带方便,白色的封面清爽又体贴,是大多数人都会喜欢的类型。这确实是一本很亲切的书,虽然讲的是庄子思想,但是务实,清晰,明确,系统。

作者是法国的汉学家,本书的主要内容收录了作者2000年秋天在巴黎法兰西学士院所作的四场系列讲座。分为:运作,天人,混沌,主体四讲。如果你从前往后读,可以跟随作者的思路,从翻译(也就是说:语言)入手,一步步了解庄子作为独立人格的哲人进行的思考,以及他得出的几个结论,最后达到高潮-作者对庄子一书独特的综述。也可以从后往前读,先总后分,先高后低,也会挺有意思的(我想第二遍这么读)

我小的时候读庄子,好像从来只到”养生主“那一章,后来又间歇性地发神经,翻过秋水之类的外篇。总体感想是,庄子非常美,非常难读,哪段有感觉我就多读几遍,没感觉的完全读不下去。我自己觉得自己受庄子影响很多,但是要说起来,又讲不出什么内容,甚至要跟没看过的人谈谈庄子,有时候也不知从何说起。

这本书使我可以更系统更客观更清楚的看到庄子,他所讲的庄子,对于我兼具着陌生和亲切。我能深深地感到传统文化非常强的概念化和神秘化的力量。比如说一提到庄子,几乎就等于”超脱“”出世“”无为“的人生观世界观。庄子的文本,几乎就是玄想的范例。之前我的思考,似乎总是提留在一个混沌的层面。那些美仑美央的段落,讲“天”,讲“道”,讲“故也,性也,命也”,讲“忘” ,讲“逍遥”。。。每一个字,都玲珑剔透,带着渊长而绵远的蕴意,仿佛遥远的星辰,把无限多的光热压缩在一点亮之中。我满足于这种心照不宣的暗示,这种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通感和可能性。那时我也领会到一种“退缩的艺术,消失的快感”,并且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毫无障碍地拿出来安慰自己。然而,在看此书之前,我却无法明确地得出这个结论,也不知道庄子的有些章节段落,实际上可以用一种更切实的角度读。(这也许是因为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庄子研究者吧)。我觉得,这是由于我们的母语文化有一种强大的概括和模糊能力,使我们很普通的中国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和庄子之间的关系,也能很容易地达到庄子所推崇的那种毫无间隙,不分彼此的状态。

那么,这本书,确实是一个西方学术背景的法国人,站在清澈的彼端,以一种毫末毕现的明晰方式解读笼罩着几千年迷雾的庄子的好例子。 而从最根本的问题---一种已经不再使用了的古代语言在描述上造成的隔阂--入手,对汉学家来说,我觉得也是切中要害的。作者在序里表明:他的目标在于使庄子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为西方学人深入理解的一部经典。书中以西方哲学的概念与庄子的思想进行比对,用严谨,明白的文字翻译庄子的原文。这些都给了我第二次认识庄子的机会,也给了西方世界了解庄子的机会。

在本书的最后一讲,作者强力吐槽了庄子的历任解读者,说他们”是在不断重复自己的证据“,认为在中国的文化历史里,有着”利用别人的天才去宣扬实非庄子的思想,而是评注者本人的思想“的传统。还相当不客气地指出:在儒家盛行的中国传统里,庄子成为某些人,某些阶级道德和精神上的麻醉剂。好吧,我无力地表示认同。也许我可以用同一讲的另一段话来为自己和祖国辩解:”其实,每一个作者,在阅读的时候,都是其自我的读者。作家的作品,只不过是给读者提供一种透视镜片,帮他分辨自己原来可能无法看到的东西。。。”(普鲁斯特)

《庄子四讲》读后感(三):读书笔记:《庄子四讲》

前天终于在地铁上把第四讲读完了。

同时读的书太多,常常读着读着,连某本书都找不到了;庄子四讲读到第三讲的时候,我就找不到它了。前两天,怎么着,自己冒了出来,赶紧读完了。

幸亏读完了。

第四讲中,毕来德先生提出的很多的建议和思考都非常有启发性。

首先他提出以“多声部”解读的方式来解读庄子。分解下来应该是:

1. 在阅读之前抛弃成见。对于庄子,我们在未阅读之前,已经从各种各样的信息渠道得到了很多的成见, 比如讲庄子与老子作为一类,比如将庄子划入道家,以及郭象的注释等等。

毕来德先生首先厘清了所谓‘道家”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道家的范畴所对应的至少有四五个概念,最初包括庄子,老子,后来加上了淮南子和列子;又有所谓仙人之道,即长生不老的信仰,以及黄老之道等等。所以,简单地将庄子归入道家,对于一个认真负责的阅读者和探索者都是不负责任的,对自己的头脑不负责任的。比如,老子和庄子对于世界起源的看法有根本性的不同,对于老子而言,万物有本源,而庄子没有;毕来德先生认为这一差距是哲学性的,根本性的。

接着,书中指出郭象的注释其实是一次‘挪用’,摘录如下:“郭象以及其他注者,将一种主张人格独立与自主、拒绝一切统治与一切奴役的思想,变成了一种对超脱,对放浪不羁,放弃原则的赞颂;使得那个时代的贵胄子弟,即使对当权者满怀厌恶,还是可以心安理得地为他们服务。他们解除了《庄子》的批判思想,而从中得出他们在权力面前的退却…庄子变这样成为了贵胄文人以及后来的官僚仕绅精神上的安慰与补偿…提供为奴性提供想象中的弥补,为他们的天然的保守提供了方便…”

然后,毕来德先生建议,阅读庄子时候,应尽量将“庄子是一个哲学家,庄子用各种故事文学描述表达某种学说”的想法,并用一个固有的理论或者哲学框架套庄子。

2. 因此,他提出一种“多声部”解读的方法:即对庄子的每一个段落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将这个段落与书中的其他的段落进行思考对照,比照研究。‘思考也随之成为多声部的复调思考。’

在解释复调思考的时候,毕来德先生有一段关于聆听音乐的文字,其实是解释在庄子中《天运》一段黄帝与北门 之间关于音乐的对话。摘录如下:

“当我们聆听好的音乐时,却恰恰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我们的确是处于一种深层的接受状态中。在这样的时刻,音乐确实能够使我们的内在活动几乎在所有的层面上都产生震动,达成和谐 —— 无论是自我的感受,还是 身体的空间感,动作的内在认知,或是情感,记忆以及最高妙形式的思维都不例外。音乐把‘自身’全部的潜力,从它最基本的到它最繁复的力量,都融合在同一动态中… ’”

非常传神,尤其是在聆听音乐时的身体的空间感和动作的内在认知,这是在其他的欣赏活动,比如读画、读书、包括看电影的时候不能感受到的。

我亦读到了迄今为止,最精简却最精确地关于塞尚的评论:“塞尚比起他之前的任何画家来,更深入地探索了我们对外物的感觉是怎样跟我们的精神图像相结合,产生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的。他没有去‘仿造’客观世界,因为所谓客观世界永远只是一个习规的世界,他是有意识地通过新的绘画技巧,去揭示我们对感性世界的知觉是怎样形成的。”

这段评论,对于一个以心理学为基础学科的人来说,非常有共鸣,而且直接击中了她的认知和训练:Perception! Perception!

而作者之所以在一本讲庄子的书中提及《塞尚》是因为他提出了我们在阅读庄子时不妨使用另一种‘光学仪器’,同时用普鲁斯特作为例子来说明。我在讲research methodology的时候常说,我们的方法只是不同的perspective or telescope, 给我们提供 一种观察世界探索问题的方法;你可以换一面telescope,会看到不同的东西。而作家也好,艺术家也好,科学家也好,亦再用不同的方法给读者提供不同的镜片。

我常想起马蒂斯晚年的话,大意是“当我忘记怎么去绘画的时候,我才开始会画画。” 很明白他的意思:忘记抛弃那些观念系统,框架意识,拆解世界再重造世界,才有可能创造新的‘光学仪器’。

所以,我这篇读书笔记,基本上实在做摘抄吗?

所以,曾经以为受过严格科学训练,每天写逻辑构建,数据分析,假设检验文章的我永远不会写诗,其实是错了吗?

-----------

本书译文100分

毕来德先生还有其他著作,可惜或是没有中文译本,或是无法获得。很想读那本《中国书写的艺术》

《庄子四讲》读后感(四):对《庄子》的另一种解读

本书是法国汉学家毕来德研究《庄子》的法文讲稿,后来翻译回中文。看这类翻译再翻译的书,正如毕来德所说是”背着身子说话“,因为它不是针对中国读者而写,他参照西方读者固有的一些知识和亲身体会,加入了与《庄子》有一点类似经验的西方作家、诗人的相关内容做对照,如维根斯坦、阿尔特、斯宾若莎、克莱斯特、列世敦贝格、马丁路德、米修、莱维斯特斯、普鲁斯特。故,读的过程中要剥离一些东西,就像吃橘子,先剥掉外层的果皮,才能吃到甘甜的果肉。

毕来德对《庄子》的翻译呈现的是其对文本的解读,并创造了一些新的概念,这一部分比较新颖,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比如对翻译的理解、对《庄子》进行类似巴赫的复调解读、对”活动机制“的归纳。作者试图让读者了解到,当我们本着一种既严谨又大胆想象的精神去研读这本书的时候,能有什么样的发现。同时他也逐步意识到对庄子的研究产生出两个研究议题,一是《庄子》本身,二是人们长期以来对它施以的种种简化、歪曲或挪用。

为了解读更准确、更可靠,更好地展现文章整体的效应,更全面地说明作者是如何采取了词法、句法、逻辑、文学、戏剧的手法来表达思想,毕来德不先决地认定庄子是一位中国思想家,或是道家或是其他的什么家的身份去相应地去解读他;而是力求用批判的眼光,本着严谨而灵活的态度去解读,然后再判断自己的发现是否符合既有的观念。如果发现这些观念是错误的,再思考它们从何而来,是何时出现的,是起始于哪种错误、哪类蒙昧或是哪些扭曲。这样自然产生了一种翻译的方式,在词法与句法所允许的范围内,经验成为翻译最终的根据。此外,也要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可能让其读者以为他所面对的乃是专有的概念、观念或现实的词汇,使他看不到在他眼前实际上是一种普遍经验的描述。在层层解读的沉淀下面,找回庄子在书写文本之初赋予文本的完整的意涵。这样去研究《庄子》,同时打开了两个工作场域:其一是文本,要字斟句酌地重新读解;其二是根据《庄子》的启发,去重新阐释自己的经验。毕来德认为如果他的研究,不是始于翻译,而是一直把翻译列为最终目的,就不会有它今天的这个样子。因为没有任何研究方法,任何学术规范会像翻译那样迫使他如此全面审慎地考量一份文本的所有特点,包括它的架构、节奏、语气等等,而这些一同决定了文本的意义。原文与其对应的法文文本之间的多次往返、多次对照是逐渐显现文本含义的最有效的方法,他甚至认为一种不曾经历翻译之考验的诠释,必然是主观而片面的。

哲人,在毕来德认为,指的是这么一个人,他进行独立思考,而且是根据自己对自我、他人及外界的亲身体会进行思考的;他注意参考在他同时及在他以前的别的哲人的思考;他对语言的陷阱又有敏锐的感悟,因此十分谨慎地运用语言。《庄子》不是一个普通的文本,至少它的一部分,乃是一位哲人的作品。研究《庄子》的一段文字的时候,必须认定这一前提,如果不从文本中去追寻他的哲学思想,便永远找不到。故而,首先问自己的,不是作者在推演一些什么概念,而是他在谈论哪种具体的经验,或是共通经验中哪一个方面。其次,要停留在描述上,不要试图超越它。庄子在描述自己的亲身经验,而他的描述非常非常精确,也非常精彩,依靠这些描述去理解庄子的一些核心思想,一步步走进未能理解的区域。

《庄子》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学体裁:简短片段、连续论述、独白、对话、系列对话、或长或短的叙述、讽喻小品、夸张闹剧,而有些文本几乎无法归类。毕来德例举了《养生主》庖丁解牛P7、《天道》齐恒公与轮匠扁 P12、《达生》孔子于吕梁观瀑P20、《达生》醉者之坠车P35、《秋水》河伯与北海若对话P37、《秋水》中独角兽与多足虫之间的对答P58、《知北游》中泰清、无穷、无为、无始之间的对话P59、《大宗师》中颜回对孔子关于坐忘的对话P70、《田子方》孔子见老冉游心与物之初的对话P81、《人间世》颜回问孔子有关心斋P84、《至乐》中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P91、《在宥》云将遇鸿蒙的故事P98、《应帝王》列子与壶子关于”游“的对话P105、《天运》孔子与老子关于”道“的对话、《天运》北门成与黄帝关于”咸池“音乐的对话P111、《天地》之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而遗玄珠之事P64。他认为通过研究形式可抓住其内容,而反过来,也只有理解了其中的内容,才可能完全理解其形式,这两者之间的和谐多半非常融洽。要深入了解它真实的蕴含,体味它特殊的质性,尽可能地捕捉每一个词汇所产生的共鸣效果,这些段落描绘了经验当中通常跳脱我们的注意的一些东西。毕来德通过这些容易切入的形式,提出了”活动机制“的概念,归纳出了”天“、”人“、”游“、”忘"等几种不同级别的活动机制,并讨论不同机制之间的上升、过渡、共存以及微妙的组合,进而提出了《庄子》研究的三条道路:1、静观;2、退隐、返归自我;3、美学。

毕来德研究认为,《庄子》当中凸显了一种崭新的主体以及主体性的概念范式。西方所谓的“主体”和“主体性”在其中呈现为一种在虚空与万物之间来回往复的过程,而在两者之间,前者居于根本的位置。我们凭借这一“虚空”才具备了变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使得我们能在必要的时候重新定义我们与自我、他人及事物的关系。我们也是从哪里萃取了赋予意义的根本能力。庄子论述到虚空与万物之间来回往复的过程时,描写的是我们主体的运作。这一概念范式还有一种含义,庄子所说的虚或者浑沌之所在,不是别的,而是身体,不是客体化的他身,或是笛卡尔所说的机器,而是我们所拥有的或是支配我们的,所有已知或未知的官能、潜力之总和。这一点庄子没有说过,但毕来德认为他通过文字向我们做了展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且经常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让我们领会,只有任随身体,如此构想下的身体,自由地运作,才能保障自身的自主性。这一思想,对西方人来说是非常新鲜的,因为他们一直认为由意识所掌控的行动,才是人自主性的基础与保障。西方所谓主体、主体性、精神与躯体的二元对立等概念范式,已经被撼动。

在本书中,毕来德提出了类巴赫的复调解读方式,他认为,把庄子当作一个哲学家、某种学说的缔造者,道成为这一建构的枢纽,结果由此而来的陈述不光乏味无比,而且是错误的,因为方法本身是错误的。如果以为《庄子》有个文学外壳,而在它下面有一个能以抽象概念来加以表述的哲学系统,那只能误读《庄子》,把它看作是一种论证的过程,同样是一种错误。因此,无论如何,必须对每一单独的段落都加以分析,并且就这一段里本身,进行思考。之后,再去把这一段落与书中别的,与它呈现某种契合,或产生共鸣的段里比照起来进行研究,而不必管这些段落是在书中的哪一个部分。这样的解读方式,使解读变成多声部的解读,而思考也随之变成多声部的复调思考。在巴赫的音乐当中,其复杂性不在音乐元素里,而是在元素的组合当中产生的,这些元素,如果多半不是比较简单,而且又是有限、明确、完整的话,巴赫也不可能那么漂亮地将它们加以组合。元素的这一特点,或者说,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分明性,乃是他复调音乐不断跟新的必要条件。他总是止于恰到好乎的简练,绝不激昂张扬,却又一直都韵味无穷。在一段组曲,或是一部托卡塔曲中,一个段结束后,乐曲便转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段落。对巴赫来讲,跟对庄子一样,这种独立段落的复调形式,乃是表现了一种思想。这种复调的读法,同时还有一种文本批判的功能。

《庄子四讲》读后感(五):从《庄子》的酒壶里取一瓢饮

《庄子四讲》是中华书局译介的一本瑞士汉学家面向西方读者介绍庄子思想的小书。作者毕来德从事社会学研究,曾在巴黎、北京等地学习法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任教日内瓦大学的时候创立了中文系。通过引用西方学术思想对《庄子》原典进行阐释,作者提出了以“机制”等概念理解庄子的独特思路。原作是用法语写作的。

作为一本哲学小书,作者在论证引述原文的时候没有使用之乎者也,而是用今人的语境介绍故事发展,为了让西方读者明白“倏”、“忽”两个角色名称的多重意思产生的故事效果,还特地用“忙忙”、“慌慌”讲了第二个对照版本,使哲学故事的寓言味道更加浓厚。读到这些从法文讲稿翻译来的中文故事,我们除了觉得举例恰当、论述充分外,不得不说有些地方比中文直译的还要准确一些。

翁贝托·埃科有个说法:“从初识某一本书到初次翻开来读它之间,我们可能已经读过其他和这本已知道但未读过的书内容相似的作品”,也就是说“先前那本还没有机会阅读的书其实已经是你知性财富的一部分,而且可能已经深深影响过你了”。这话虽有道理但不必然,比如《庄子·养生主》那句著名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就常常用来鼓励学子们要“学海无涯苦作舟”,丝毫不去顾及紧跟其后的“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更不要说,庄子还特地补充说“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不啻狠狠踩了一脚!

从原典入手这个做法对我们并不陌生,作者认为“在原文与其对应的法文文本之间的多次往返、多次对照是逐渐显现文本含义的最有效的方法”、“一种不曾经历翻译之考验的诠释,必然是主观而片面的”。实际上,文言译注为现代汉语就是一种翻译的过程。

全书只有四个章节六万多字,题目分别译为“运作”、“天人”、“混沌”、“主体”。从法语翻译回中文,还保留着原典的一些特点风貌,可以看到作者和译者对原著精神的把握。在向西方受众译介的过程中,作者想要尽力使得“解读与经验相符”、规避过度解读,试图观察所谓“无限亲近”、“几乎当下”的现象。这是一个优点——文本的内容因此变得浅白易懂,无论是对于外国还是国内的普通读者,艰深晦涩的名词给阅读造成的困难障碍丝毫不亚于跟上哲学思维本身。

虽然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是许多国人必定要涉猎的内容,但是学习的过程并不那么友好,无论是作为哲学还是文学。我们有《庄子纂笺》、《庄子集释》、《庄子补正》等等,却少有《庄子浅说》——可以为我们讲讲庄子到底说了什么。大方之家们也许默认读者都具备自己登堂入室的水平,更加关注微言大义以致于“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我们可能望而生畏,可能不得其法、空入宝山,也只好看看古代的智慧故事之流,艳羡学术殿堂里的朗朗书声。

因此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即“庄子可以有百种读法,但原则上只有一种是好的,就是能够准确把握作者赋予他作品及其各部分全部意义的那种”。哲学的难度应该主要来自于思维的运作,而不是文本表述造成的难度。相比于本应清楚却越解释越糊涂的种种考证,我们怎么能想到,本应艰深晦涩的哲学讲座却反而说得明白易懂呢?当真是“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通过“庖丁解牛”、“轮扁斫轮”几个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作者在论述自己观点的同时,展现了庄子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轻灵的表述能力。本书的阅读体验是特殊的——作者运用西方术语、概念去解释关于天人运作这两个不同“机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熟悉原文及中文解释的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作者善于通过与西方作品对比来使庄子的特点生动化。奇妙的是,他找的对象不是哲学著作,而是喜剧、诗歌、绘画。他用乔托的绘画取景和戏剧的舞台效果来描述庄子笔下的问答场景,这些场景发生在文惠君与庖丁、孔子与老子、河伯与海神之间,西方读者不一定认识他们,但是作者通过圣方济各的壁画使读者心领神会。他还引用法国诗人米肖的诗篇来描述“坐忘”、“游心”的体验。在熟悉两者的中文读者看来,这些做法不仅仅介绍了一位陌生的东方古代哲学家,还完美地体现出其文本中独有的恢宏气象、宽广意境和辽阔视界,形成巴赫式的“多声部复调”,于哲思残卷的吉光片羽中散射出理性的宁静光辉。

非要挑点毛病的话,就是作者在末章里展望的那些观点与我们的传统认识出入甚大。当然他也承认“太过仓促”、“尚未能够做出深入研究,需要采用一定的保留态度来对待”。

作者从第一章就提到把庄子划定为道家是个误区,在末章展望中认为“他可能有过一个研习礼教的学习过程,即是说儒家教育,然后再从它出发,发展出自己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层面”。这可能引申了后期儒道合流互补的一些现象,但他并没有给自己的惊人之言以具体的例证。相反的,他解释“庄子对孔子始终抱有一种善意的嘲讽态度”,这多少有点违背忠于原典的初衷,让我们用他自述的“随意诠释解说,也不必担心遭到别人的反驳”来攻击他。孔子在《庄子》一书确实有正面形象,在个别章节里甚至扮演了庄子思想的代言人,这与中国哲学的发展有一定关系,而庄学的发展还有禅化、神仙化等复杂的演变。如果仅以庄子倾向性的好恶来判定,那么老子在书中永远扮演着当仁不让的智者形象,全书直接引用他的言论多达130余处。

本书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论述,不仅讲清了庄子在与自我、他人以及外界的关系上的思维逻辑,给西方的哲学视角提供了关于主体以及主体性的崭新概念范式——那些故事概念可以成为几种独特的“直觉泵”,而且在运用庄子智慧的同时滋养了我们的世界,打开一扇通向中国古典哲学的窗。诚如他愿望的,读者会“肯花时间用心去阅读庄子”,“把约定俗成的诠释和碍手碍脚的成见全都抛开,庄子会显现出他确是一位尖锐、精准又深刻的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令人惊讶、深不可测而珍贵无比的作者”。

个人研读原典要做到客观精准是及其困难的,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们不能因为文本的艰深和渺远就止步于神秘化、符号化的文本理解。《庄子四讲》作为一本西方汉学著作,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整合众人的力量一同加深对文本理解”的尝试。因循守旧可能囿于一家之言、管中窥豹,完全使用舶来品难免水土不服,不论是初学还是探微,独立判断和求证的意识不可或缺,而双向交流、开门问道,则是提升我们自己水平有力的外在练习和内在观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