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1000字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1000字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是一本由约瑟夫·列文森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一):《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书评导图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书评导图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二):可惜作者英年早逝

看了作者的生卒年份,1920-1969,但凡作者不出意外溺亡,多活二三十年应该是可以的,就能看到儒学不一样的景象。

这本书和作者本身都已经是可以成为历史资料的一部分了,书中的观点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特点。

其一,在作者的有生之年,所看到的是儒学不断被中国各政府所抛弃;

其二,作者没有没有到过中国,形成这些观点的材料都是二手,且缺少对中国普通民众的了解;

其三,由于第二点,作者的某些观点明显具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如对古代读书人考官过程的认识。

综合来说,可以看,要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三):中国的失败:业余精神败给专业精神

中国的失败:业余精神败给专业精神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书中对于中国儒家思想提出了一个定义:业余精神。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秉持“业余精神”,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与现代性社会需要的功利性精神 、专业化精神不能相容的。最终,儒家思想在现代性的冲击之下,成为博物馆里陈列的展览品,失去了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业余精神3大特点;

1、 依赖直觉。喜欢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得出结论。

2、 掺杂观点。根据自己的历史经验,得出结论。

3、 注意细节。在做决定的时候,考虑具体的事情,具体的人,往往结论不一致。

专业精神3大特点;

1、 规律性。喜欢研究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特性。

2、 评估。通过正反两方面分析,综合考虑,分析利弊。

3、 量化分析。量化输入,量化输出。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四):感悟

列文森在第一部分提到业余精神,就是儒家学者以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这种精神在孔子时就已经出现了,“君子不器”中的器就是专业性的意思。这是儒家的一贯传统,但是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社会上恰恰缺少专业性的,职业性的人才。这与儒家思想相悖,这也说明了近代以来儒学势微的一个原因。传统社会统治阶级是士大夫,士大夫既是官僚又是学者,文才反而是士大夫的点缀,整个社会都有崇尚文才的风气。近代社会需要的是专业性的人才而不是标榜自由的人。 第二部分列文森着重描写了一种模式, 列文森是费正清的学生,就不免深受他的影响。即“冲击回应”模式。列文森认为如果没有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即使有所变化也不是很大。即使历史上有过外来思想的传入,但儒学都没有失去它的主导地位,士大夫仍是主流。比如佛学,从汉代穿到中国,非但没有取代儒学的地位,反而被中国思想同化了,佛学进行了中国化的进程。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传入,极大地冲击了中国思想界,儒学从刻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基因变成了一种普通的被国人学习的知识。这是列文森的说法,看似合理,却不免陷入了西方中心论的困境。美国学者柯文在他的著作《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对这种“冲击回应”模式进行了批判反思,将中国思想的变化完全归咎于外在的压力,而忽视内外的变化是不合理的。 第三部分列文森描写了一种比喻即“博物馆”。他认为儒家思想在近代已经衰落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尽管一些保守者尽最大的努力拯救儒家文化,但是仍然挽救不了儒学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命运。这本书最关心的就是儒教在近代中国的命运,写了很多学者为拯救儒家文化做出得努力,并且试图说明这些努力没能挽救儒家文化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命运。他认为儒家思想与现代性不相容,儒家思想最终会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品,脱离日常生活。 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列文森字里行间的感情,列文森他是犹太人,犹太人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命运有些类似,他能共情,而不是用冷冰冰的文字堆砌,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可能也在思考犹太人文化的命运及出路。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五):别拿这本书太当真

从其他的文章中接触到这本书,本来想认真的读一下。但看了书评,了解了书中的一些观点后,还是果断放弃了。看来列文森的思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根本就不能理解现代化的真正意义。还停留在所谓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历史的概念里。我们不能苛求列文森那个时代的人能看清现代化的真正面貌和方向。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尽管已经是二战以后,但仍然是冷战在过程中,苏联依然强大,共产主义风头依然正劲,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依然是主流的现代化标志。所以在那个时代儒家显得和那些现代化的思想如此格格不入,不合时宜。放在博物馆里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不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真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然而今天的一切不同了。苏联的解体,国学的复兴,人们对现代化的重新思考都已经出现。昨天的很多人们认为的现代化,其实都是伪现代化(比如计划经济,科学主义,达尔文主义,工业化),很多认为应该放到博物馆里的东西(比如儒学),其实应该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大国的现代化的历程都大概要经历200多年的时间,中国也不能例外,这也就是历史三峡说的由来。对于一般有思想的人,可能只有在中国现代化完全实现后再来看这段历史才能能看的更清晰。而可能只有极少数幸运而又睿智的人才能在现代化开始150年以后逐渐看清中国现代化的大概的路径和方向。而这极少数幸运而又睿智的人则必须有着以下这些必不可少的条件。

首先,他们必须学贯中西,中必须是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而且要对传统文化怀有最起码的尊敬之情。西则必须是以现代化发源地欧美为主的西学。而不是所谓鲁迅之流的日本冒牌货。同时最好要有在中国和西方都生活过的经历,深刻了解中西方的历史,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制度设计。

其次,思想上要有公正的态度,中西皆不能有偏颇。既不能是狂热排外的民族主义者,也不能是盲目崇拜的全盘西化者。

而列文森本人不具备我说的上面的条件中的任何一条。所以他的结论就很难有很高的价值了。他在中国现代化开始仅仅100多年的时候就给儒学做了结论,而且他并未看到甚至西方现代化真正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他虽然能从书本和学术上了解中国,但他根本不是中国人,根本没有骨子里中华文化的熏陶,根本不能从内心深处理解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基本的儒家价值。这样的人,在那样的时代,你让他去判断中国思想的现代化命运,估计比盲人摸象也强不了多少。

我并不是反对大家去读这本书,我只是觉得不必要去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经历去读这样一本没有太高价值的书。虽然我也同意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儒学的不足之处。但我要告诫大家,千万别拿他的结论太当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