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白修道院谋杀案读后感精选

白修道院谋杀案读后感精选

《白修道院谋杀案》是一本由[美] 约翰·狄克森·卡尔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修道院谋杀案》读后感(一):说了你也不懂,懂了就不必说

不过好莱坞女星的身亡造不成一点点遗憾,她是个坏女人。

私以为此书诡计和小说契合度最高,最耐看。

卡尔的《白修道院谋杀案》分为三重解答,前两重解答也就平平,而由H.M.给出的第三重解答,则暗暗应和了以情节推动的诡计产生密室的手法。如若不是本书只是简单的雪地无足迹密室,凭质量均佳的三重推理几可成为卡尔的三大神作之一,至少在黑白红三部曲里,此书为最佳。

同样用方程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可以掉个个:

X=H(F)

密室本身成了自变量,而诡计则没有那么明显,通过密室内外,构造环境,又情节变化,形成诡计。好比喜剧电影里,不是耍嘴皮子,而是由剧情的一波三折,自然而然的将包袱抖出来,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这里的X含义丰富,不仅是凶手对受害者使用的诡计,还包含作者对读者做的局。卡尔不愧为我心目中,黄金三大家里最会控局,故事亦出彩的一位,在下扣解扣方面,驾轻就熟,信手捏来,从每一章结尾宛如说书般的留下悬念,戛然而止可见一斑。《白修道院谋杀案》对于凶手的隐藏起到了《希腊棺材之谜》的效果,却不会因某方面的犯规而遭人指责,不过欣赏的人不似我那么推崇,有些遗憾。

此书和涉及心理因素的诡计《沉睡的人面狮身》都可列进卡尔的冷门三神作。

《至死不渝》可算之三。

《白修道院谋杀案》读后感(二):【阅读指南】白修道院谋杀案 出场人物全一览

按音序排列

贝里尔·西蒙兹(Beryl Symonds)白修道院的女仆

比尔·洛克(Bill Locker)白修道院的养马人

查理·波特(Charley Potter)郡警官

汉佛瑞·马斯特斯(Humphrey Masters)苏格兰场犯罪调查部警长

赫伯特·帝门斯·埃默里(Herbert Timmons Emery、提姆)玛莎·泰特的公关

亨利·梅利维尔爵士(Henry Merrivale)侦探

怀恩(Wynne)医生

基蒂(Kitty)H.M.的姐妹

贾维斯·威拉(Jervis Willard)男演员

卡尔·雷格(Carl Rainger)电影导演

卡萝塔(Carlotta)玛莎·泰特的女仆

卡尼费斯特殿下(Lord Canifest)报刊界的重要人物

凯瑟琳·博亨(Katharine Bohun、凯特)莫里斯·博亨的侄女

里奇(Richter)H.M.的老朋友,指挥家

露易丝·卡拉维(Louise Carewe)卡尼费斯特的女儿和秘书

罗布列特(Robrett)G键案件的死者

罗莉波(Lollypop)H.M.的秘书

玛格丽特(Margarette)赫伯特·帝门斯·埃默里的妻子

玛莎·泰特(Marcia Tait)好莱坞女星

莫里斯·博亨(Maurice Bohun)白修道院的主人,电影原著

乔治·博亨(George Bohun)博亨家的祖先

山迪伏(Sandival)H.M.的朋友

斯特拉(Stella)白修道院的女仆

泰特将军(Tait)玛莎·泰特的父亲

汤普森夫妇(Thompson)白修道院的管家及其妻子

约翰·艾什利·博亨(John Ashley Bohun)莫里斯·博亨的弟弟、电影制片人

詹姆斯·博恩顿·本涅特(James Boynton Bennett)H.M.的外甥,外交官

《白修道院谋杀案》读后感(三):有点混乱

布局不小,但解答很轻松,属于卡尔一向喜欢的四两拨千斤的手法。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故意为之,总之我觉得情节很混乱,线索被藏的也太深了吧。比如,结尾处作者说那个凶器就是水箱盖子上的银色钢铁人像,然后第二天换了个青铜鹳。还专门加了作者按“若读者对此有所疑问,不妨翻回第25也和第194页。”于是我翻回第25页,原文如下:“车子有个巨大的银色水箱盖子,上面绘着‘辛哈兹摄影场’这几个字”。而第194页“埃默里那辆华而不实的黄色小汽车上,用全大写字母写着‘辛哈兹摄影场’,冒着烟的水箱上立着一只瘦小的青铜鹳”。请问,到底哪儿出现过什么“水箱盖子上的银色钢铁人像”?以至于我一直认为凶器就是水箱盖子,那东西又大又方,拿着就挺费劲的,更别说提着它走上狭窄的楼梯,还用来杀人。。。

还有第186页,H.M.说埃默里,“这可怜的笨蛋甚至挺有良心,盒子递给他之后,他弄碎其中一块让别人不去吃,然后自己吞下另一块。”问题是,前面提到下毒事件的时候也没说过有一块被弄碎了,H.M.这完全是猜的嘛。

第287页,H.M.说,“你们看出当威拉提到泰特在水榭中被杀、说明昨晚那里有一场幽会时,为什么他(约翰·博亨)会捧腹大笑吗?”我又把书翻了好几遍,也没看到约翰·博亨捧腹大笑的段落。。。

还有,仆人汤普森因为牙疼整夜醒着,所以听到三点过五分或十分进来了一辆汽车,——也就是埃默里的开车来了,但汤普森以为他听到的就是约翰·博亨回来了。而其实约翰·博亨是“在一到两个小时之后才回来”,那汤普森为什么没能听到他这次回来的汽车声呢?H.M.问汤普森是否在“夜晚将尽时打了个盹,大约四到五点钟?”可我们没看到汤普森的回答嘛。谁知道他到底打没打盹。。。

总之,我觉得本书的推理是相当的不严谨,或者说向读者隐瞒了很多细节。导致我看到最后还是一头雾水,对推理过程感到无语。

本书的翻译就不评论了,但是注释实在是让人无奈了。比如:

第145页关于“老贝利”的注释:“Bailey Gamaliel(1807-1859),美国记者,他编辑了反奴隶制度的期刊……”。苍天啊,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完全不挨着嘛。“老贝利”这个词不是经常会在卡尔的书中出现的嘛,这是英国中央刑事法庭的别称。

第265页的第5个注释是关于马尔博罗,"Marlborough,位于马萨诸塞州东部”——真是活见鬼了,这页的第4个注释已经介绍了约翰·丘吉尔是“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还用单独再注释马尔博罗吗?没见过这么多此一举的注释。

第305页第4行,埃默里的供词里写了个“南茜·博亨小姐”,我们知道这书里只有一个凯瑟琳·博亨小姐,最后嫁给了本涅特。这个“南茜·博亨小姐”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如果是埃默里的笔误,那么也该有个注释吧,该有注释的时候反而没有了。

《白修道院谋杀案》读后感(四):向卡尔学习!不仅仅是第三重解答!

首先奉上短评:

论情节曲折,伏笔铺成丝毫不输《三口棺材》。 谜面低调而华丽,解答宏伟而严密。

下面开始谈论卡尔在这一本里付出的心血。首先整个故事算是能吸引人,且背景交代地清楚,侦探涉足的缘由也不突兀,这些都算是卡尔的基本功底。

泄底提示!

随着案件的发生,莫里斯作为伪侦探提出了两种解答,很明显是相当平庸的,甚至略有重复(一种是大脚印覆盖小脚印,一种是小脚印踩在大脚印里)。如果说这只是随意给出的伪解答,卡尔再在文末给出一个思虑良久的让人大吃一惊的真解答的话,这本书可能仅仅只是一个优质(由真解答质量决定是否优质)的短篇故事,但是为何在我心中第一遍读完就感觉此篇能与巅峰作《三口棺材》比肩?

因为雪地的谜面,诡计总无法特别华丽,一般作家也难为无米之炊。

但卡尔总能!

第三重解答不仅仅是第三重解答,不仅仅是抛出核心诡计与最终解答就不管了,前面加几个临时想到的伪解答凑成长篇。让我们来看看整个故事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吧。

刚读完这本书时,我就被里面曲折无比的情节和层层递进的逻辑网给折服,于是有了详细剖析的冲动(虽然最后也并没有照顾到所有细节,水平有限见谅)。

整个故事并非一个点构成的诡计,也不是由A推B再推C得出的诡计或凶手,甚至不是简单的双逻辑交错并行。可以由图看到,整个逻辑俨然形成了一条大大的网络,其中伏笔,误导俯拾即是,处处开花。卡尔大师班的plot组织能力再次达到了又一高峰。相信《三口棺材》的诡计虽然胜于此篇,情节意外或精妙性也许也胜于此篇,但《白修道院谋杀案》靠着其复杂的逻辑网络就丝毫不见逊色。

要知道,这其中大部分线索都是随着案件发生以及伪解答提出而被逐渐显露,而相当一部分都被作者反复强调过。若是深究其中的哪一个,读者都有可能窥见真相全貌。虽然聪明的读者能靠排除法等经验猜到了真相,却往往还是折服于最后几十页的解答----解答里甚至深刻剖析了各个案件相关者的内心复杂的心路历程以及侦探锁定凶手的挣扎与思考。

可以看见,这第三重解答,不仅仅是第三重解答,而是作为真解答撑起了这样一篇长篇。

文末我要提到,虽然因为诡计本身惊艳度问题,在卡尔的系列里此篇无法挤入一流,但其线索的复杂,情节的多变,解答的抽丝剥茧,人物行动选择的心理真实性,都值得本格作家们借鉴。

一篇好的作品,不仅仅是根据想真解答途中抛弃的想法写几个伪解答凑数,再想几个有趣的点子,配上几个意外,一两条逻辑链就算成了的。

要想成为大师,你也得让情节足够精彩,让解答能够撑满整整两章三十页,而且页页都是满满的干货。

向卡尔学习,向卡尔致敬!

《白修道院谋杀案》读后感(五):三重解答,踏雪无痕

The White Priory Murders by Carter Dickson(John Dickson Carr) ★★★★

《白修道院谋杀案》,卡尔HM系列第二作。好莱坞明星Marcia Tait陈尸于白雪环绕的大宅内,而雪地上只有发现尸体者进入屋内的一行足迹。尸检结果显示,Tait是在雪停之后一小时才遇害的,那么凶手是如何做到踏雪无痕的呢?

HM系列的头三部“黑白红”系列均属不可能犯罪杰作,而就我个人阅读感受而言,以这部白修道院为最佳。The Plague Court Murders(瘟疫庄谋杀案)次之,相对不太喜欢The Red Widow Murders(红寡妇谋杀案)。卡尔早期的作品在plot设置上大都略显凌乱,尤其是作品的开头部分往往让人云里雾里,阅读原文时颇难摸清脉络,不过这也许有一部分要归咎于作品中没有附上地图,黑白红三作中的案发地点都是某座大宅,而案情经过又与建筑布局很有瓜葛,在地图缺失的情况下阅读原版,理解起来难免就比较吃力了。

这部作品中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于提出了三重解答,前两种错误解答在物理上完全合理可行,也是其他雪地无足迹类型的不可能犯罪中极为常用的手法;但HM通过逻辑和心理分析指出其中漏洞,将其一一驳倒。更难能可贵的是,三重解答并非各自孤立,而是彼此之间存在遥相呼应的递进关系;第三重的正确解答本身其实并不见得多么出奇,基本上也是卡尔惯用的模式之一,且与同时期的Dr.Fell系列某部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但通过渲染前两重错误解答,无形中暗暗地转移了读者的视线,巧妙地诱导出某种惯性思维模式,从而将trick和plot融合为一体,同时又保持了作品的紧张气氛和紧凑节奏,这才是本作运用多重解答的真正妙处所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卡尔在此作中提出了一个简明的“不可能犯罪之动机”讲义,将不可能犯罪的成因概括为如下三种:

1.凶手刻意制造死者自杀的假象

2.凶手刻意将谋杀包装成闹鬼等超自然现象

3.意外情况导致谋杀现场形成不可能犯罪的布局,并非凶手刻意为之

此外在三年之后的The Peacock Feather Murders(孔雀翎谋杀案)中,卡尔旧话重提,又为这一讲义补充了第四条:

4.凶手刻意隐藏其犯案手法,而如果无法确定犯案手法,就无法给凶手定罪。

实际上这第四条早在The Plague Court Murders(瘟疫庄谋杀案)之中就已经出现,后来的My Late Wives(我的前妻们)也延续了这条思路。细究如上四条,不难看出它们基本涵盖了卡尔大部分作品中的不可能犯罪类型,也包容了许多其他不可能犯罪作品的基本架构模式。

(以下可能微涉情节,未读者请止步)

此外《白修道院谋杀案》还具备两条卡尔作品的典型特征:

1.死者的行动是案情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2.关键线索分散隐藏在一目了然却又让人完全注意不到的地方。

从这两条便不难看出黄金时代三大家中的明显分野——卡尔与阿加莎的思路异曲同工,而奎因(这里侧重讨论早期奎因)特立独行。

就第一条而言,对死者的研究在卡尔和阿加莎的案件中都占据重要、甚至是核心地位,只不过卡尔侧重死者在案发前的行动,干了什么,为什么,与凶手行动的潜在联系乃至“计划赶不上变化”模式,等等;阿加莎则更重视以死者为核心的人际关系。而在早期奎因的笔下,主要死者(不包括被灭口之类的后续死者)的作用几可忽略不计。

就第二条,卡尔与阿加莎都是绞尽脑汁隐藏线索的大师,相比之下卡尔似更擅长拟态,当篇末案情揭晓、线索曝光时才令读者惊觉原来“那个地方”居然是关键一环;阿加莎则更擅长误导,以多条分岔的线索来模糊视线。而关注逻辑完备性的早期奎因就大方得多,唯恐读者看不到线索所在,慷慨地把所有元素都捧到面前。

《白修道院谋杀案》的凶手可以说很难推理,但很容易猜测。换句话说,沿着卡尔在设置凶手方面惯用的一些思路,还是很容易摸到凶手的,但拜整篇作品的巧妙plot(尤其是三重解答的隐藏误导功效)所赐,在HM的最终推理出来之前都很难命中真相的全貌。当然,奉行诡计至上的读者可能对本书难免又有少少失望,因为在剥除层层plot之后,这起不可能犯罪的真正trick……可以说非常之简单。

这也再一次验证了,卡尔的真正功力绝非体现在设计trick,而是在编织plot。事实上卡尔过于关注犯罪核心手法的作品,往往要么略显穿凿僵硬,要么就是过于离奇匪夷;而将原本普通的手法通过情节转折精心包裹起来,才是卡尔最擅长烹制的美味佳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