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用讀完一本書》读后感锦集

《不用讀完一本書》读后感锦集

《不用讀完一本書》是一本由Bayard, Pierre著作,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260 TWD,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用讀完一本書》读后感(一):其实很想读完一本书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想到的是里面的字是繁体的,反正无聊就拿了回来。坚持了一个多月才看完,但也只是看完第一遍而已。

因为序言很无聊,什么卧虎藏龙,可是看了很久都不知道什么是卧虎藏龙的,所以就放弃了。但是后来翻开了第一章以后就不想放下,真的是卧虎藏龙啊。

对于书籍有了一种托然的认识,原来就跟人的思想的变化的,人脑海里的书籍也是一种思想在变化,不同人不同时期对同一本书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解释里,就会延伸出不一样的想法和理解。所以每一个人不一定都要读完一本书,有时候就会觉得已经理解和了解了里面的内容,差不多的道理知道了,谈论起来只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自信,没有理由扳不倒其他的讨论者。像里面说的一个部落讨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他们坚持那样的观点,坚持了那样才是正确的,那么怎么解释都是枉然,因为无法理解他们不懂得的东西为什么会存在了。

《不用讀完一本書》读后感(二):《不用读完一本书》:如何谈论一本你没读过的书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梁文道的《读者》中, 其直译的名字《如何谈论一本你没读过的书》就令人印象深刻,梁文道介绍这本书的文字简述出了本书的重点在于对于那些没有读过的书我们该如何对待。可真正读到这本书是两年之后了,由于大陆没有译本,很曲折也很偶然的机会才买到了台版的这本书。

本书的正式译名为《不用读完一本书》,多少有了点意译的味道,从另一个角度传达了这本书的精神内涵。我们如何定位这样一本有趣的书呢?书中提出了文学理论的内容,却从始至终没有脱离文学本身,作者结合各种小说作品,各种文人作家的文字来阐述作者的观点和具有创造性的看法,如果作者真如自己所说的对于其中许多文学作品的判断仅仅是来自对于其整体地位的认知,那么可见作者在本书中对于其理论的阐述是很有必要并可能让读者身体力行的方式。尤其是对于许多被定位为“永远无法读完”的名著来说,或许这本书真的能解放人们对于大部头书籍的恐惧。

文学阅读是否为现代人还所需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值得讨论的问题了,所以本书谈论的问题之一,关于如何阅读似乎显得就并非那么重要了,但对于还在阅读书籍的读者来说,本书至少存在丰富的内容,无论是像《没有个性的人》这种很少读者涉及过的文学作品,还是《追忆似水年华》这种几乎没人能读完的文学作品,在本书中,作者都对其做了起码的解读,当然是在作者赋予其意义的同时。大概也正是因为作者知道很少有人能读过这些著作所以才敢肆无忌惮的对他们大加品评,当然敢于谈论自己没有读过的书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另外,作者颇费笔墨的转述了很多名人对于不读而进行评论的观点,其中有真实人物,诸如法国诗人梵乐希、意大利文学家安贝托·艾柯、法国大作家蒙田和英国诗人王尔德,也有很多虚构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没有个性的人》中的图书管理员以及《玫瑰的名字》中的修士,似乎这些人都觉得评论一本都不能以阅读为唯一标准,甚至阅读会成为谈论书籍和认识世界的一种障碍,这或许是值得讨论的一个有趣的问题,就如同本书作者写道的,“有太多的学生因为被要求尊重书本、不能修改文本,而变得麻木……而丧失了从文本中逃脱的能力,并因此限制了自己发挥想象力,难以应付某些想象力具有很大帮助的情境。”的确如作者所言,从这个角度看待阅读,问题显得尤其的重大。可是换一个角度说,对于一般人而言,阅读是加深对这个世界理解的最好方式,至少相比其他,阅读是增加智慧的最直接途径,至于读什么书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作者的观点绝非无理取闹,或许对于那些文豪来说的确无需再通过阅读来认识这个世界,我也承认作为一般的读者“一目十行”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阅读方式,多读书比精读对于普通读者更有益。

书中提到的一点很值得玩味,就是有关遗忘了的书籍和因个人记忆、阅历的原因扭曲的文本本身的意义,而那怕是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看来根本就是不同的书籍。或许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原来记忆的困扰同样适用的法国文学家蒙田,他坦白的承认自己是个健忘的读者,严重到他几乎快忘记自己是谁,不但会忘记书中的内容,甚至根本连是否读过都不记得,这样糟糕的记忆力让他在引用作家名言时甚至忘记了那是出自他自己之手。面对这样的情境,读过与没读又有多大的差别呢?

蒙田的办法是“在每本书的书尾标明阅读完毕的日期以及对整本书的看法”,一种很值得学习的方法,或许在阅读过程中画出起码的重点也能有助于今后需要资料时快速的查阅,但若果真希望能有助于加深以及,那么最好的方法还是在阅读之后对书籍做些起码的评价。或长或短的评价都将成为每个人对每本书最好的注解,或许对于那些并不太有价值的书籍可以短至三言两语,如果果真差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也大可对其有理有据的批评一番,而对于那些令自己颇为受用的好书,则可以详细的记录下来一些心得和内容。日后,便可更毫不费力的夸夸其谈了。

其实无论阅读与否,本书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对创作的影响,如果阅读不能开拓思路,发展想象力,那么阅读将失去其最重大的意义。对于一名读者,阅读如果只能产生认识世界的障碍那么不读反而是好的做法,但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并不如此。

《不用读完一本书》将为读者打开一片新的阅读天地,或许也将解放一些作为创作者的读者,而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学者,或许这本书能提供更多一般读者无法看书的深意,虽然想看这本书的确有些不易,但如果有机会,能读到这样一本书不但会妙趣横生而且能受益匪浅。

《不用讀完一本書》读后感(三):阅读是甚么?

近日《小团圆》在两岸三地走红,哪怕是没有读过原书的报刊读者,也往往会从种种介绍与评论中抓住原书梗概,进而建立对它的印象与评价――它们很可能是主观的,却像光晕一般裹著原书,构成了它在社会上的形象。

上述现象其实并不罕见。试想想,有多少经典我们明明不曾读过,却依稀对它有个印象。哪怕很多人根本没有读过《红楼梦》,他们仍很可能相信它是伟大的巨著,并与其他人交换这种共识。换言之,一本书的形象工程,往往得力於大量「非读者」的参与。这个说法彷佛跟某些常识背道而驰:对一本书来说,最重要的不就是作者或读者吗?

怎样才算是「读过」?

我们不妨粗略回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以前,大家关心的是作者,认为作品不过是他的伸延;后来,有人主张作品有独立的生命,把作者扔到老远;又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开始相信作品的意义离不开读者的参与。换言之,读者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了。然而,究竟怎样才算是读者?「读过」跟「没有读过」真的是截然可分吗?

在「豆瓣」网站上,有人的纪录是「读过」了上万本,而且大多为学术研究――令我倍感惊讶的是,几乎每本书都被他评为一星或两星。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是坚持把几千本烂书通通读完的强迫症患者,抑或惯於匆匆浏览且享受评分的速读者?究竟怎样才算是「读过」?

书评人的阅读

事实上,哪怕是专业读者――书评人,也不一定把他评介的书看完。日前我向一位书评人推介皮耶・巴亚德的《不用读完一本书》,他打趣:「这书还用读吗?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吗?」这种情况多少跟文化环境有关,且以香港为例:报刊上的千字书评往往以介绍三个月内出版的书籍为主,短篇书介更需追赶最新的资讯,书评人有时难免仓卒下笔。身为书评作者,我读其他人撰写的书评时往往有种另类的乐趣,就是猜测他究竟有没有把书读完。

没把书读完,不一定是基於环境限制,也可能是出於某种理念。曾在香港出版书评集、以博览群书见称的马国明先生曾坦言:「若那本书并非甚么经典著作,我们当然是可以只抽取其中的一、两章来看,我们大概都知道它说甚么。这本书就算是读完了。……我通常只会看其中的两三节。」(《跨界文化教育对谈》)这种阅读方式乍看并不圆满,但书评人也因此能够浏览更多的书,不致陷入「见树不见林」的困境。就像皮耶・巴亚德的《不用读完一本书》所指出,当你花时间去读一本书,同时也就是放弃了读另一本书。这样说来,如果书评人旨在掌握每本书在的整个阅读树林中的位置,某程度的选读似乎反而是明智的选择――事实上巴亚德的说法激进多了:不读内文,只读目录,是文化素养以至智慧的表现。

读过=没有读过?

《不用读完一本书》甚至主张:读过跟没有读过其实没有多大的分别。比方说,有一种阅读态度是关注作品背后的共性,而不是个别作品本身的特性。除了作者在书中举出的例子外,整个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即属这一类。这种阅读态度在今日的文学研究中仍颇为常见。另一种情况则是,我们跟人谈论书籍的时候,实际谈论的不是书本身,而是自己对它的记忆与他人对它的评论。这个论点不难理解:试想想,今天谈论鲁迅的作品,谁能彻底绕过前人说法留给我们的印象?当我们重看自己昔日钟爱的书籍,则往往会发觉记忆中的印象跟它的真实面貌相差很远,有时候连情节也搞错了。巴亚德干脆说:阅读总是离不开遗忘。这的确是事实:很多书我们明明读过,但在记忆里只余下一个书名而已。

谈论自己没有看过的书

《不用读完一本书》的精采之处,不单在於它试图打破「读过」与「没有读过」的界线,更在於它探讨了这个社会现象:大家都会对自己完全没有读过的书侃侃而谈。按照常识,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大好的。我想起张大春的短篇小说〈七十六页的秘密〉:研究生把一瓶酒带到论文面试去,考官一边对论文东拉西扯,一边暗忖:他带这个来孝敬老师吗?口试结束后,考官问起这个,研究便请他们翻到论文第七十六页:

「七十六页的内侧有一行钢笔小字,就在我翻看的同时,那学生朗声念道:『各位亲爱的老师:如果您读到了这一页,学生将献上这一瓶法国XO白兰地,以表达我由衷的敬意。』

随后,那学生冲我们点点头,拎起桌上的酒,转身走了。」

相对於张大春的讽刺,巴亚德却认为这类情况没有甚么不妥。他甚至以身试法:书中提及其他书籍,都会在注释里注明自己「没有听过」、「匆匆浏览过」、「曾听过」抑或「已经忘了」,这恰恰对应了书中几章的标题,而且其中偏偏没有「读过」这一项――更幽默的是,他居然对它们逐本给予或褒或贬的评分。

为甚么阅读?

巴亚德还提出了「虚拟图书馆」的概念――那是这样一种交际共识:「就算没读过所谈论的书也没所谓」。被谈论的书,不过是用来跟他人沟通,以至建立自我的中介而已。总览整本《不用读完一本书》,巴亚德的基本理念是要抵抗家庭、学校构成的阅读压力,鼓励人从「没有读过」的羞愧感中解脱――哪怕真的去阅读,也不妨渗进主观的想像,从中释放自我。

巴亚德的这种想法当然不无意义,但我相信阅读的价值不囿於确立自我,也在於探身异域――我们总是在阅读中改写了书,同时也改写了自己,还有世界。

――另见香港《经济日报》,这版本略有修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